談判的世界

唐如松

俄軍上月中在南部軍演

日前,美國與俄羅斯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一輪安全談判結束。結束後雙方並沒有舉行共同記者招待會,而是各自召開記者會。這意味著兩國之間並沒有達成什麼共識,哪怕是微小的,稍微可以拿出來見人的共識也沒有。最耐人尋味的是,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在會見記者時說「雙方都展示了自己堅定的立場,沒有和稀泥。並明白了對方的要求所在。」而美國代表團團長副國務卿謝爾曼則對記者說「俄國提出的建議根本行不通,但美國會根據俄羅斯的相關要求進行探討並舉行下一次會晤。」謝爾曼會見記者的最後嚴正聲明「美俄雙方都明白核戰爭中不會有贏家,所以請大家放心,不會爆發核戰爭。」

事實上本次談判原本就無需開始,因為雙方早在談判前就已經明確表達了各自的底線,俄羅斯要求北約不得東擴,特別是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不得進入北約。而美國的回答是不可能。此前,拜登和普京已經通話兩次視頻一次,圍繞的也是這個底線展開的。結果自然也就是沒有結果。沒有結果的情況下,卻弄出一個五大國聯合聲明,對核武器的使用和威懾做出了新的保證。這一系列的通話,談判背後,意味著一個怎樣的未來世界呢?

我們把普京和拜登的談話以及本次談判的結果綜合起來看的話,會得到一個非常直觀的過程展示。

隨著美歐對東歐的步步緊逼,俄羅斯基本上已經無路可退。特別是去年歐美對白俄羅斯的動手,讓普京夜不能寐。這是俄羅斯目前最後的顏面和保障了,也算是俄羅斯的核心底線。如果白俄羅斯也被顏色了,那俄羅斯的外交緩衝接下來就只能退守中亞,甚至要遷都西伯利亞,否則的話,就只能向歐美繳械投降。

只是此前俄羅斯也不是沒有繳械投降過,但結果如何呢?所以,從俄羅斯角度來看,白俄羅斯這個底線是無論如何也要守住的,接下來就是怎麼守了。

以攻為守,圍魏救趙。是普京想出的招式,這個也不能算是妙招,而是基於現實情況做出的判斷。死守白俄羅斯顯然太過被動,再堅固的城堡面對連綿不絕的進攻總會有被攻破的那一天,而且防守方對於進攻方最大的不利之處就在於防守一方必須得時時警惕,繃緊神經,而進攻一方卻可以以逸待勞,出其不備。俄羅斯的國力本就沒有美歐強盛,硬性防守肯定是乾不過美歐的。這樣拖下去,不但終有被突破的一日,俄羅斯自身的國力還會被拖得疲憊不堪。再加上本來對俄羅斯抱有合作意向的默克爾已經徹底離開歐洲政壇,沒有人再為俄羅斯在歐盟擋住美國來槍。德國新上台的政府又對俄羅斯頗為不善(實際上就是更加貼近美國),俄羅斯已經無路可退。要麼進攻,要麼死守。二選一的話,普京只能選擇進攻。

進攻的方向自然是烏克蘭。反正這個反骨仔已經爛到根了,不在意把它打得更爛一點。克里米亞是俄烏之間解不開的結,而烏東的地位問題遲早也用爆發性事件來做一個總結。俄羅斯如果找烏克蘭作為與美歐博弈的起手棋,是最合適不過的。所以,早在去年白俄羅斯選舉前後,俄羅斯就對烏克蘭大兵壓境,很明顯,美歐要是敢動白俄羅斯,那麼俄羅斯就在烏克蘭點燃戰火。也正是在俄羅斯的全力護持下,白俄羅斯也對歐洲進行了一波反攻。

這是拜登和普京視頻與通話的前期背景。因為看到了俄羅斯躍躍欲試的樣子,歐洲嘴上雖然強硬,但心裡其實慌得一比。只是在德國權力交接之際,並沒有人可以擔綱和普京交流的重任,而法國的馬克龍也並不想摻和進烏克蘭這堆破事中去。他心裡巴不得俄羅斯痛揍一頓烏克蘭。因為烏克蘭,波蘭,以及立陶宛這樣的國家,雖然都是歐洲國家,有的還是歐盟國家,但卻都跟著美國混,不但對法國不夠尊敬,時不時還會給歐盟下絆子。於是,在德國無人出頭,法國袖手旁觀的情況下,想要解決烏克蘭危機,就只能是美國親自出馬,否則真的打起來且控制不住的話,歐洲灰飛煙滅,美國必受池魚之災,最終得利的將是遠在東亞的中國。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普京認准了美國必然要出頭,所以就給了美國一個不可能接受的條件,那就是美歐必須書面保證不再東擴北約。為何不能接受呢?如果普京這個條件是向德國或法國提出的,美國或者還能考慮一下。因為這就和他的顏面無關了。但如今德法都無人出頭,普京劍指華盛頓,拜登自然不能答應,否則的話,這個老大也就沒法做了。被人用槍頂著頭就認慫的老大,是不會受到小弟尊敬的。

既然普京給的條件拜登不可能接受,那麼雙方還談個毛線?可是雙方還真的一本正經的開始談毛線了。這其中必有蹊蹺。

事實上,我認為,拜登和普京通話和視頻如此頻繁,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想要普京換個要價。不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這種事,可以做,但不能保證,這是拜登的底線。心知肚明的普京對此當然不允,最後的結果就是那就打吧,但是得有個底線,不能動用核武器。作為旁觀者,法國,和中國對於這個核聲明都是非常支持的。誰也不想吃瓜看戲的時候被飛來的一棍砸斷了黃瓜。而俄羅斯和英美則是做出保證的雙方。不過,英國也就是面子上跟著美國,真要出事,他拍的不會比法國慢。

這算是普京的讓步,因為一直以來,面對北約的步步緊逼,普京已經說過好幾次,再逼下去的話,老子就扔核彈。所以,這次五國核宣言算是普京的讓步。當然,從普京的讓步我們看到的不是他的軟化,而是他的底氣增強了,也就是說,如今的俄羅斯已經不用核威脅就能面對美歐的步步緊逼,雖然還是有點難。

雖然五大國的核宣言已經頒發,但這一仗能不打盡量還是別打。這其實還是得益於核威懾,否則雙方早就打起來了,天知道逼急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美俄還得接著談。談什麼呢?在雙方都已經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談能不能別打,或者打的範圍有多大。其實烏克蘭挺悲哀的,眼看兩個大國商議著要在自己家國土上開槍開炮,特別是自己依仗的人在和要打自己的人商議這怎麼打自己,打起來的輕重要怎樣,自己卻連插話的權利都沒有,也算是自作孽吧,也算是悲哀吧。這樣的悲哀,我們一百年前也曾經體會過。

不過,戰爭目前還不會爆發,因為雙方還在談,只不過這次談的基礎是建立在戰爭之上的。也就是雙方已經確定可以打,並划下開打底線之後的談判。這其實有點繞腦子,既然已經談不攏,那還猶豫啥,打就是了。

俄羅斯目前的態度就是這個樣子的,你們要是再進一步,我就開打,而美國雖然不答應就此停下東擴的腳步,但腳步卻是停下來的。所以,才造成目前這種囧狀。本來指望從中亞給俄羅斯施加一點壓力,但沒想到集安組織這次反應迅速,立刻就平息了哈薩克斯坦的騷亂。讓美國在中亞造成的壓力消於無形。如果中亞的壓力施加成功,美歐雖然不一定會在烏克蘭更進一步,但一定可以迫使俄羅斯從烏克蘭方向撤軍。如今卻是不行了。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只能坐下來接著談。

中亞的行動不過是東歐大戰之前的一個戰前行動而已。有人說這次哈薩克斯坦不是美國人幹的,而是偏向於內鬥,殊不知,內鬥固然有,但如果不依靠某一方國際勢力的護持,如此激烈的騷亂是不大可能在哈薩克斯坦爆發的,畢竟這不是一個有著動蕩傳統的國家。還有一點就是,有些人就覺得沒有成功的顏色很不美國。其實這還是心中對美國的一種畏懼。

那麼到底打不打呢?天知道!說不定談著談著就打起來了。二戰的德國不也是在和英法談著談著就打起來了嗎?談是為了不打,打是因為談不攏。很簡單的關係。

今天有消息稱,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將會出席冬奧會開幕式,而這次雲集北京的來訪高層,基本上可以都可以確定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同時也是美國白宮的心頭刺。這種屬性的盛會召開之後,中俄固然能從中找到自信,美國恐怕也能從中看到自己逐漸暗淡的影子。想當年,他的號令即便有人敢不從,可也是無人敢冒犯的,如今疫情之下,只要有十來個國家出現開幕式上,拜登的老臉就會掛不住。

當然,托卡耶夫出席的主要意義還是在於哈國局勢的穩定,以及這次哈國騷亂裡中國站在上面位置的體現。更在於哈國如此快速的得到穩定,也就意味著美國的中亞這步棋已經被廢。那麼在東歐的談判桌上,美國是該破罐子破摔?還是會風緊扯呼呢?或者就像它在阿富汗一樣,埋頭一走,然後跟俄羅斯說:

「你們愛咋咋地。」

只是這樣的話,烏克蘭的命就又苦了幾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