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內部出了「叛徒」?德國這兩天遭遇口誅筆伐,將帶來什麼影響

刀劍笑、叨叨姐

德國海軍司令舍恩巴赫禍從口出,在一場與印度軍方智庫的閉門會議上,說了一些極不符合西方「政治正確」的言論

「背離西方陣營」「置身事外」「袖手旁觀」,甚至「破壞團結」「鼓勵普京」……

這是最近幾天美歐媒體有關烏克蘭危機的報導中,頻繁出現的一些詞彙。

它們的描述對象,都是德國。 是的,你沒看錯,德國成了「叛徒」。這當然與其海軍司令舍恩巴赫上演的那個插曲有關。 克里米亞「永遠不會回歸烏克蘭」,西方對俄計劃破壞烏克蘭穩定的指控是「無稽之談」,西方應該給予普京「尊重」,這位德國海軍中將的表態不僅直接激怒烏克蘭,也在美歐輿論場上引起軒然大波。

但光是一個插曲,還不足以讓德國陷入這種輿論窘境。 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上「態度曖昧」,也都成了德國與美國對俄強硬派漸行漸遠的「罪證」。 有媒體甚至挖出德國新政府親俄的「歷史根源」: 前總理勃蘭特 1970 年代曾發起與莫斯科和解的「東方政治」。一家德媒說,對執政聯盟最大政黨社民黨的許多官員來說,「俄羅斯這個詞,激活了一種懷舊情緒」。

因為對俄溫和而備受指責,柏林過去也曾遭遇過。 但默克爾離任後,德國所處的大小環境都在變化。尤其話語權和影響力方面的落差,都將影響德國未來應對這種批評的心態和動作。

01

最近幾天,德國成為不少西方輿論口中的「叛徒」。

德國海軍司令舍恩巴赫禍從口出,即使他以辭職試圖控制負面影響,但依然在西方掀起最新一波對德指責的波瀾。

德國海軍司令舍恩巴赫

上週五,舍恩巴赫訪問印度時,在一場與印度軍方智庫的閉門會議上,他一時忘形,說了一些極不符合西方「政治正確」的言論。

相關視頻曝光,有圖有真相,舍恩巴赫無力辯駁。

最受指摘的一個說法是,普京「應該得到尊重」。

這位海軍司令說,「給予普京這種尊重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這很容易,而且可能是他應得的」。他認為,為與中國對抗,印度和德國需要俄羅斯,「在俄羅斯處於平等地位的情況下,可以反過來約束中國」。

在推特上廣泛流傳的這段視頻中,舍恩巴赫還談及克里米亞。

他將西方擔心的「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稱為「無稽之談」,認為「克里米亞永遠不會再回到烏克蘭」「烏克蘭不符合北約成員國的標準」。

舍恩巴赫的這番言論,引起巨大爭議。

他隨即被召回德國,要求做出解釋。

德國國防部也迅速撇清:舍恩巴赫的言論,不管是內容還是具體措辭,都不代表德國政府立場。

最憤怒的,當屬烏克蘭。

舍恩巴赫辭職後,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表示,這還不夠。他的發言留下「一個爛攤子」,「(令人)極大質疑德國的國際信譽和可靠性」。

梅爾尼克的話說得很重,「烏克蘭人不由得想起納粹佔領時期的恐怖,當時烏克蘭人被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視為次等人」。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則直接指控,德國形同「鼓勵」普京攻擊烏克蘭。

02

如果說,這是柏林本可避免的一段插曲,那麼,圍繞是否允許向烏克蘭出口武器一事上,德國的曖昧立場更是一覽無遺。

德國國防部長蘭佈雷希特22日重申,柏林暫時排除了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可能性。德國總理朔爾茨在2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德國對武器出口有一個長期的「非常明確的立場」:「近年來,德國不支持出口致命性武器」。

因此,德國拒絕允許愛沙尼亞等國向烏克蘭出口德制武器。

相比之下,美國不僅對第三國出口美制武器大開綠燈,還不吝直接提供武器。

就在23日,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稱,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第二批超80噸武器已經抵達基輔。僅僅兩天前,美國剛向烏克蘭提供了第一批超90噸的「致命武器」。

英國也已經決定向烏克蘭提供一批「輕型防禦性反裝甲武器系統」。

德國方面的解釋是,他們擔心這樣做可能讓局勢更加緊張,談判更加困難。《華爾街日報》卻認為,這是因為德國在天然氣問題過於依賴俄羅斯。據歐盟統計局數據,德國一半以上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

所以,即使柏林口裡說著「我們站在基輔一邊」,基輔仍然相當不滿。

還是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他22日譴責德國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希望柏林停止「破壞團結」和「鼓勵普京」。

其他一些北約國家也覺得德國對俄態度過於曖昧。

拉脫維亞外交部長林克維奇斯在推特上引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名言嘲諷道:「邊境上的征服者不會被雄辯所阻擋。」

再往前倒,「北溪-2」更是扎在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之間的一根刺。

總長約1200公里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連接俄羅斯與德國東北部,它已經在去年9月完工。

但它什麼時候開通,是近期各方博弈的焦點。

「北溪-2」一旦運營,華盛頓擔憂它成為俄羅斯牽制西方的一個籌碼。但在開通前,美國人將它視為對付俄羅斯的一個籌碼。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明確表示,華盛頓準備把「北溪-2」項目作為阻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談判籌碼。

基於此,美國當然不希望「北溪-2」開通。

柏林的態度有些分裂。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稱,由於不符合歐盟能源法規,「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現在「不可能」獲批。

但總理朔爾茨清楚表示,如果俄羅斯人沒有進犯歐洲國家的邊界,那麼德國將堅持投入運營該項目。

這麼一些事件逐漸累積起一些西方輿論的對德不滿。

「當攝像機關閉時,(德國的)語氣就會發生變化」,美國《政治報》網站認為,德國背離了西方陣營。法廣則說,「俄羅斯虎視眈眈,德國請不要支吾」。

就連自己國內輿論,也對德國對俄曖昧態度提出批評。

德國鏡報說,德國的曖昧態度對西方的整體戰略是很危險的。

德國商務日報指出,政治人物「理解俄羅斯」的傾向仍然存在,「願意對話和戰略天真的界線究竟是什麼」?

70多位安全政策專家1月14日在德國《時代周報》發表公開信呼籲,德國應該從根本上上糾正對俄政策,「不應再坐視俄羅斯的侵略行動」。

這封公開信很是誇大了柏林的作用:「鑒於過去20年德國政治對俄羅斯新帝國主義的消極態度,俄羅斯在2014年襲擊烏克蘭似乎是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果。」它進一步說,「柏林對俄羅斯修正主義冒險的口頭或象徵性反應」,只會「誘使克里姆林宮進一步越獄」。

因此,這些學者們認為,德國必須「糾正」對俄羅斯的特殊待遇,「德國必須採取行動了」。

03

德國為何成了美歐不少媒體口中的那個「叛徒」?

首先跟德國執政聯盟內部的不協調有關。

「現在誰來決定對俄政策方向?是社民黨領導的總理府還是綠黨領導的外交部?」歐洲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CFR)」一位研究員,上周在一份公開發表的備忘錄中問道。

答案顯然模糊不清,才導致了柏林在立場表態上的「曖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對補壹刀說,德國新政府目前仍處在磨合階段。之前外界預判的很多問題,現在基本都出現了。

比如綠黨主席貝爾伯克執掌外交。該黨以及貝爾伯克本人的固有傾向,加上綠黨剛上來表現欲強,都使德外交部在反俄方面表態強硬。但社民黨歷來在對俄方向上溫和,這樣一來雙方溫差就暴露出來了。

這種「先天」的內部分歧也很容易被放大。

但總體而言,德國新政府還是想維持默克爾時期對俄外交遺產,因此目前沒在反俄方向上走得太遠。

除了柏林內部分歧,歐盟層面對俄也出現強硬派壓倒溫和派的勢頭。

歐洲內部有的離美更近,相對反俄。有點希望維持外交對話,德國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之前,兩派之間大體保持平衡,德國作為歐盟領頭羊獲得授權,代表歐盟整體利益跟俄接觸。

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崔洪建指出,一是因為「鐵娘子」默克爾離任,德國影響力受到削弱。

默克爾長期執政積累的資本和信用,使得當時德國雖也經常面臨反對,但柏林的外交取向大體上能反映到歐盟層面。默克爾離開後,德國影響力的落差已經開始顯現。

二是「北溪-2」越來越被捲入地緣政治博弈,也越來越脫離德國「控局」的能力範疇。

如果只是外交斡旋,其他國家還會默許德國出面代表歐盟。但現在「北溪-2」先後被拖入波蘭白俄羅斯邊界危機和烏克蘭危機,德國再強調這是「純商業項目」,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等東歐國家更難聽進去了。

這也導致德國曾經獲得的「授權」進一步鬆動。

隨著德國這個主要對俄溫和派「式微」,歐盟內部反俄的強硬派聲量變大。朔爾茨政府本來想繼續搞平衡,一方面說些批評俄羅斯的硬話,另一方面盡力保「北溪-2」。

柏林打算挺好,丟了「對俄溫和」這個面子,保「北溪-2」的裡子。但在美歐反俄風浪大漲,德國話語權和影響力受損的情況下,它面臨著既丟面子又丟裡子的窘境。

德美關係的微妙調整,也是一個因素。

特朗普時期,華盛頓成了西方民主制度和信譽的破壞者。當時,默克爾和德國政府反而因為對「民主」和西方價值體系的保護和堅持,威信上升。但拜登上台後,美國重新以西方民主的領導者自居,美歐尤其美德在這方面的「代表性」此消彼長。

美歐表面上是一家,背後也存在影響力和威望競爭。朔爾茨政府「初來乍到」,一時沒有頂住美國。

在以上幾方面背景交織下,德國新政府被美歐親美輿論扣上「叛徒」帽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要想改變這種境遇,崔洪建認為,柏林需要盡快捋順內部機制,尤其得使外交部和總理府對外表態一致。

在此基礎上,德國還得在歐盟層面做文章,尤其加強跟法國合作,還可拉上意大利等主張對俄緩和的國家。通過協調歐盟大國立場,尤其重提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諾曼底模式」,這樣或能改變備受反俄輿論攻擊的處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