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位朋友送我一支乾粉滅火器,很小巧,跟普通樽裝家用殺蟲水差不多大小,他說,世事難料,預備一支放在廚房角落,不礙地方,可保安全。
這是遠見,也是防備心,無人能預視意外,但有準備的人,就能避過意外。
所以,有些餐廳酒樓會準備後備電源,萬一停電,冰櫃、魚缸仍可如常運作。電腦資料儲存庫也一定要有後備系統,以保突發事故下資料不會流失。
記得我第一天上駕駛課,教車師傅鄭重地說:「不要盯著駕駛盤,也不要望著車頭,眼睛往遠處看,因為你一踩油門,車已到前面那個遠處。開車,一定要看遠,愈能看遠,就愈能避禍。」
其實,做人、做事也一樣,做管理者、做掌舵人,更要看遠。
上星期,葵涌邨大爆疫,有記者問特首:這次大爆發是否與政府早前沒有果斷圍封逸葵樓有關?特首回應說:「我明白有效措施如果越早做當然越好,但這並非一個完全科學的工作,難以一發生任何事,『一撳掣』就可以馬上落實,相信也未必與政府能力有關。」
是的,市民完全明白,並非萬大事「一撳掣」就可以解決,我們不是多啦A夢,大家都沒有百寶袋或者隨意門,可以一秒鐘就化險為夷。
問題是,餐廳都會有後備電,小家庭都會有滅火筒,偌大一個城市,經歷了兩年多疫情,為什麼一遇事,仍是如此手足無措?
如果,事情發生在2020年,瘟疫初發,大家不知所措、甩甩漏漏,尚可理解。但今日已是疫情發生後兩年,香港已經歷第五波,前四波的經驗,難道沒人去總結教訓,然後制定出更完備方案?
有位退休紀律部隊長官告訴我,政府曾派他去英國唸一個高管課程,其中一課,就是「應變計劃」(Contingency plan),他記得有一個學習例子,是「當飛機墮入民居時,警方的工作和角色」,當中,詳細有序地教你如何分工、如何拯救、如何疏散……
你可以質疑:飛機墮落民居可是幾百年一遇的意外,學來幹嗎?其實,這課的目的,就是希望管治者能在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面前,「一撳掣」就到位。
所以,特首說的沒錯,突發事面前,是不可能「一撳掣」就解決,於是,納稅人用三、四十萬一個月高薪請你們這些高官回來,就是為社會做好各式各樣的應變計劃。
還是那句,疫情已延續兩年多,新冠已非新事物,第一次有飛機撞民居你不懂反應,我們接受,兩年來飛機撞民居5次了,你們仍不懂反應就肯定是人的問題,而不是那個「掣」出問題。
「一撳掣」不是魔法,是能力,是遠見,管治者只盯著方向盤開車,炒車是必然的,遺憾是,此車載了七百多萬香港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