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媒體都在用戰爭「一觸即發」來形容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邊境局勢。
烏克蘭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善人當中有四個被直接捲入,還有一個嗑瓜子圍觀,時不時還跟大毛熊擊個掌,頂住,耶!
每個大國這裡都有自己的不同利益,但無論大國如何博弈,最慘的莫過於烏克蘭人民。
而澤連斯基政府對經濟、工業、農業恢復和發展並不在意,只在乎如何「擊敗」俄羅斯?
對美國來說,烏克蘭的價值就在於「擊敗」俄羅斯,只要澤連斯基堅持這樣幹,他的權力和地位就會得到「保障」。
對澤連斯基來說,只要死死抓住「俄羅斯威脅」這個議題,就可以掩蓋所有失敗和過錯,維繫他的權力。
執政的「人民公僕黨」名聲已經臭掉,大選時的所有許諾都無法兌現,現在準備改名為「澤連斯基黨」,換個馬甲玩「民主」,下次大選還有機會。
就像馬季先生的經典相聲《宇宙牌香煙》,牌子臭了就臭了吧,不停地換,再弄點抽獎噱頭,不怕沒人上當。
烏克蘭政客們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錯覺,認為西方都必須援助這個「願意為普世價值而死的國家」(2015年,烏克蘭外長在《紐約時報》上的豪言壯語)。
然而,非盎格魯-撒遜克體系的西方國家,並不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走向戰爭。
德國和法國這對歐洲雙核不僅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同時拒絕向烏克蘭供應武器。
德國新政府建立後,烏克蘭試圖「說服」德國改變默克爾的政策,但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堅持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奧拉夫·朔爾茨政府因此受到了美國和英國巨大壓力,在拜登下令從美國本土抽調8500名士兵部署到歐洲(非烏克蘭地區)後,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也表示出兵增援北約東翼是「選項之一」。
華萊士還向柏林施壓,「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英國希望德國在制裁俄羅斯的議題發出更強烈的信號。」
於是,德國政府向烏克蘭提供了一批軍事援助,包括5000頂軍用頭盔和一所野戰醫院,價值530萬歐元。
這卻引起了烏克蘭方面的不滿,烏克蘭駐德大使梅爾尼克稱這只是「象徵性表態」,烏克蘭最需要的不是頭盔,即便是頭盔,德國給的也不夠,烏克蘭需要幾十萬頂頭盔和防彈衣。
基輔市市長克里琴科更是公開嘲笑德國,「德國現在給頭盔,接下來要給什麼,枕頭嗎?」
德國防長蘭佈雷希特已經說了,這些援助表明「德國站在烏克蘭這邊」。
烏克蘭當政者有什麼政治本錢去嘲笑一個援助它的歐洲大國?如果烏克蘭真有這種力量,「北溪2」也不會存在。
烏克蘭將美國的「堅如磐石的支持」視為本錢,對歐洲大國擺譜,彷彿只要他嫌棄破碗裡的「飯菜不香」,那麼,施捨者就得給他加雞腿。要飯的還要給別人臉色看。
烏克蘭沒有能夠威脅到德國利益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應當發聲感謝這5000頂頭盔,讓別國去批評德國,揭穿德國的兩面三刀嘴臉,既然是弱者,就乾脆順勢而為。
烏克蘭卻要裝強硬,這只能得到「反效果」。
自我迷失,並不是澤連斯基一個人的問題。自從2004年「顏色革命」導致美國女婿尤先科(他老婆是美國國籍)上台後,烏克蘭歷屆政府就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力。
原先,烏克蘭手裡是有威脅德國利益的工具–蘇聯留下的天然氣管道。然而,烏克蘭政客硬生生將這張好牌給廢了。
「北溪-2」前傳
普京2000年剛剛執政時,俄羅斯供應歐洲的天然氣有85%要經過烏克蘭管道。
俄羅斯有氣、烏克蘭有線、歐洲有錢,烏克蘭是最大的受益者,用蘇聯的老本做個快樂的中間商,除了每年有大量「過境費」收益,同時能得到廉價而充足的天然氣。
在政治上,俄羅斯和德國(歐洲)還得向烏克蘭作一些讓步,畢竟,烏克蘭有權切斷境內的管道。
但這張牌只能用於威懾,絕不能玩真的,這考驗著基輔當局的能力。
2004年,美國策動了「顏色革命」,導致烏克蘭政局大亂,當尤先科被美國人控制後,這意味著天然氣管道已被美國控制。
俄羅斯和德國都看到了這種「遠景」的可怕,美國可是什麼事都敢幹,而且它有這個實力。
2006年,俄德啓動「北溪」項目,建造一條直接走波羅的海海底的新管道,目的就是將天然氣繞過烏克蘭。
「北溪」東起俄羅斯北部港口維堡,西抵德國東北部城市格賴夫斯瓦爾德。
2011年投產使用,使得過境烏克蘭天然氣總量降低了20%,這是德俄為了防止最極端情況發生的預防性的戰略規劃,符合德俄共同利益,給雙方留了一條後路。
烏克蘭如果清醒的話,應當主動去與德俄建立信任,強化合作,確保蘇聯管道順暢,打消德俄進一步繞開烏克蘭的想法。
亞努科維奇政府是這麼做的,俄烏互信、德烏互信在當時要高於德俄互信。
到了2014年,美國又在烏克蘭鬧了一場「顏色革命」,導致亞努科維奇跑路,克里米亞事件爆發。
美國再一次控制了烏克蘭政府,新總統波羅申科成為了美國利益的服務者。
這樣,俄烏互信不復存在、德烏互信變成了德美問題,烏克蘭失去了獨立性。而德俄互信程度自然提升,默克爾與普京接觸頻繁。
波羅申科這幫政客心甘情願充當奧巴馬政府傀儡,出賣烏克蘭人民利益。
烏東內戰爆發,俄烏瀕臨戰爭,德國認為烏克蘭隨時會拿天然氣管道進行自殺式報復,那麼,歐洲就會斷氣。那條「北溪」管道遠遠滿足不了德國人民和企業的長期能源需求。
2015年德國、法國、奧地利與俄羅斯共同成立了一家能源公司,各方通過這個外殼,投資建設「北溪2」,計劃2019年建成,2020年投產。
「北溪2」將令烏克蘭近4000公里陸上管道失去作用。
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歐洲的進口成本可以降低30%-40%,而俄羅斯也少付了一筆過境費,更重要的是它有了穩定的能源收入,不必再跟烏克蘭糾纏。
波羅申科還在雲里霧裡,沒有任何遠見,也沒有任何修補俄烏關係的動作。不過,烏克蘭也不用指望這位巧克力大王有什麼戰略遠見。
「北溪2」成敗在於德國
德國積極,法國也會被帶動,德法方向一致,其它歐洲國家也不會有錢不賺。
建成之後,德俄是最大贏家,也少不了法國的好處,無法美國如何用俄羅斯「斷氣」威脅歐洲,但德法顯然願意相信俄羅斯。
烏克蘭是最慘的輸家,以前它還有個過境價格談判權(政治籌碼),「北溪2」一旦建成,烏克蘭非但得不到一分錢,也不會再有人搭理它。
這個世界很現實,無論西方把「民主自由」喊得多響,只要你烏克蘭威脅不了德國利益,柏林還會在意基輔的哭聲嗎?
烏克蘭只是一個天然氣輸送的中介,就算裝孫子賺錢,也不寒磣,它卻居然看不清自己的地位。
默克爾政策方向是明確的:為了德國工業未來,「北溪2」必須建成,不管美國要如何報復德國,她相信美國制裁手段是有限的。同時,為了照顧烏克蘭,德俄承諾保留一部分天然氣繼續過境烏克蘭。澤連斯基在這些歐洲大佬面前算個什麼人物?你只是白宮一個跑腿的。
2020年,管道基本建成,天然氣輸送的主動權已完全扭轉,德俄不再擔心烏克蘭拿蘇聯管道威脅其利益,反而是德俄向烏克蘭施捨過境費。
如果不是德國綠黨聯合執政並分配到了外交部長職務,「北溪2」今年就已經投產使用了。
拜登政府手裡也沒有牌可打,只能一個勁將烏克蘭推向火線,不斷地向它提供軍事援助,一批接著一批,但又拒絕提供精良武器。
澤連斯基卻還在飄,擺出一副開戰的架式。
德國的頭盔是一個信號:歐洲不希望烏克蘭走向極端,如果你能冷靜下來,在歐洲範圍內解決問題,那麼,歐洲會分配給烏克蘭一些利益。
法國今天邀請了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的特使到巴黎談了八個小時,2月份在柏林再談一輪,核心議題就是先達成停火協議。
美國和英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關鍵是烏克蘭人能否放棄好戰姿態?否則,萬劫不復,生靈塗炭,可憐這些烏克蘭妹子。
美英與歐洲之間,美元與歐元之間,控制和反控制的博弈將日趨激烈,深刻影響著歐洲未來的安全結構,也預示著國際秩序將出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烏克蘭卻甘當棋子,而棋子早晚是要被人吃掉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