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2月16並沒有發生俄羅斯「入侵」事件,可白宮依然還是一口咬定克宮已經下達了「入侵」命令。雖然都認為「入侵」計劃是美國編造的子虛烏有的謊言,但俄羅斯好像確實有一個「戰爭」計劃。
美國從一開始就一口咬定俄羅斯後一定會「入侵」烏克蘭。公開的證據就是俄羅斯在邊境陳兵且不斷地軍演。在美俄軍事對峙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證據實在是可笑。在沒有明確證據之下就確認俄羅斯會入侵。白宮為何如此的篤定?
白宮之所以如此的篤定俄羅斯的「入侵」也是有原因或者說有道理的。為了讓全世界相信,首先美國人自己得表現得非常相信才行。只有美國人自己相信了,才能令世界相信是真。其次,在嚴重的軍事對峙,或者說在美國北約不斷的軍事施壓的情況之下,在不確定烏克蘭會不會孤注一擲的先發動武的情況之下,俄羅斯肯定會制定一個應急計劃,當然不是所謂的「入侵」計劃,而是軍事反擊計劃或「戰爭」計劃。處在戰爭威脅之中的俄羅斯當然會戰爭的準備。而這個戰爭準備,自然就是白宮所說的「入侵」計劃了。這個計劃自然也就是真實的存在了。這就是白宮的邏輯。
俄羅斯之所以強化軍事應對措施,最直接的起因有三。一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烏東部前線發表的戰爭動員令。二是美國方面公開表態支持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三是,白宮還在鼓動北約向東歐國家增兵,並通過聯合軍演向俄羅斯軍事施壓。戰爭計劃正是為了應對美國的需要。
烏克蘭總統的這一舉動可以理解。因為拜登要建立穩定的美俄關係,要把戰略重點轉向印太地區。這樣一來,烏克蘭危機就不會有人再重視了。澤連斯基的舉動只是想拉住美國,或者說是不想被美國拋棄而已。
而拜登之所以公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並增強針對俄的聯合軍演,以及威脅增兵東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沒有配合拜登的建立穩定的美俄關係戰略構想。實際上就是穩住俄羅斯,甚至是想以建立穩定的美俄關係為誘餌離間中俄關係。
這一計劃沒能實現,或者說俄羅斯不「配合」,白宮當然就會惱羞成怒。而如果不徹底地壓制住俄羅斯,就無法實現戰略轉身。所以,面對強硬的俄羅斯,必然的就會更強硬。甚至於想通過製造戰爭來惡化俄與歐洲的關係。最希望的是歐洲能夠與美國一道制裁俄羅斯,歐俄關係惡化,就可以強化西方聯盟的作用,增強美國的聯盟領導力。也就是美國以實力地位領導西方世界了。
而對於俄羅斯來說,烏克蘭孤注一擲的在東部甚至於借機在克里米亞動武,這是不得不防的。增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威懾烏克蘭。
重要的是,以強硬的戰爭意志阻止北約東擴,這也是必須的。因為美歐都想借機北約東擴。而北約東擴已經威脅到了俄的家門口。正因為如此,俄方才強烈地要求美國北約給予有法律效力的書面的安全保障。強化軍事行動,就是對美國北約包括烏克蘭的一嚴重警告。
北約已經東擴到了俄的家門口,俄羅斯也確實的無路可退。而面對美國放風的經濟制裁,以俄的經濟狀況和實力也確實難以有針對性的反制。目前,俄羅斯唯一可以自保的就是強大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核威懾力。不管是戰爭威脅還是經濟制裁,俄能做的或能打痛美歐的也只有軍事這唯一的手段。所以,目前俄也只能是以戰止戰。戰爭計劃是肯定會有的。
如果烏克蘭忍不住對東部民兵組織發起大規模的攻擊,甚至於同時對克里米亞動手,那俄羅斯就一定會毫不留情的對烏進行軍事打擊。甚至會一不作二不休的直接同意早已經宣佈獨立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併入俄羅斯。
而如果美歐率先制裁,那俄也會在加強針對美歐的軍事威懾的同時,也會公開支持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甚至會直接對烏克蘭動武。俄杜馬日前已經通過決議草案,建議克宮承認這兩個洲的獨立。實際上就透露出了俄的戰略意圖了。通過武力打擊烏克蘭阻止北約東擴或東歐增兵。當然,也會同時武裝強大美國的「敵對國」。
其實,別看目前白宮態度強硬,實際上也怕衝突加劇。最著急的是如何從烏克蘭危機中抽身。開戰也罷,制裁也好,都存在著引發巨大衝突的極大危險。
但謊言已經說出,自然不能自己揭穿自己。還得自圓其說。更不能向俄羅斯服軟。
烏克蘭主動動武,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一旦激怒了俄羅斯,美國就更難以從中抽身而去,也只能陷入與俄無休止的對抗之中。重要的是要冒戰爭風險。
然而,烏克蘭主動示弱,也不符合美國利益。一旦烏克蘭息事寧人,完全回歸到諾曼底模式。美國就成為了烏克蘭危機的局外人了。歐洲就可以獨立自主地解決烏克蘭危機了。對美國來說,目前打壓俄羅斯重要,不能讓歐洲獨立自主的解決際重大危機難題,同樣重要。
因此,最怕的是,一直強調歐洲戰略自主的法德兩國,會借機擴大歐盟的自主性。也就是在獨立成極的路上更進一步。如果歐洲堅持獨立成極,那美國就等於又多了一個戰略競爭對手。從盟友到對手,這裡外里可就是雙重的損失。
值得回味的是,美國近期在與俄方面溝通對話的時候,包括給俄羅斯做出的書面答覆,一直都要求保密。既然要保密,那就是提出了暗地裡交易的條件。雖然還不能說是出賣歐洲和烏克蘭,顯然也是與之有關。惱人的是,俄羅斯不上這個當。就是堅決的不配合白宮「演戲」。
那麼,目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底在想什麼?
不管前期的意圖是什麼?也不管是否是聽從了拜登的旨意?目前也肯定是知道了惹怒俄羅斯的可怕性,也知道了一直就是被當槍使。
在歐安會上,澤連斯基公開的批評北約,也公開的批評了「入侵」謊言。
澤連斯基不顧白宮的反對參加歐安會,就表明瞭對美國的不滿。在歐安會上,澤連斯基一是公開指責了北約把烏當成「擋箭牌」。言外之意就是北約一直在烏加入北約問題上的欺騙行為。這是意在逼北約接納自己。二是,指責美國北約製造俄羅斯的「入侵」謊言。三是透露出了願意與俄羅斯直接接觸談判。這都表明澤連斯基不是傻子,也不想過多的犧牲烏克蘭來成全美國北約戰略。
其實,這三點實際上都是指向白宮,都是在對美國表達不滿情緒。難怪美國一直阻止澤連斯基參會。這顯然是在擾亂西方的軍心。
目前,烏克蘭一邊在東部地區製造武裝衝突,一邊強調要與俄接觸,這是否矛盾?
在東部地區製造武裝衝突,一方面是給美國面子。畢竟還是想加入北約夢想的實現,也更想得到美國這個頭號霸主的支持。特別是近來提出的經濟支持和先進武器要求。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在試探美國北約的反應。用火箭彈炮擊東部民兵武裝,顯然違反了明斯克協議。這顯然是在與法德保持距離的表現。自然也就是演給白宮看的。是希望白宮不要拋棄自己。也表明瞭他還有路可選。
但違反明斯克協議也是要冒風險的,很難保證俄方面不會忍不住反擊。一旦反擊,那可就意味著開戰了。
儘管開戰可以推動美歐制裁俄羅斯,但澤連斯基已經明言:「你們在等什麼?轟炸開始後,我們不需要制裁了,我們那時都沒有邊界,沒有經濟。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這些制裁呢?」
顯然,澤連斯基是希望美歐直接制裁俄羅斯,而不是等到俄動武了才制裁。那對烏克蘭就毫無意義。
其實,澤連斯基電影演多了,總是想自編自導遊戲角本。總以為以烏的戰略地位可以拉住美國西方為自己所用。總認為自己可以成為孤膽英雄。烏克蘭是美國北約的棋子炮灰,竟然還想自己主動控制棋局。這不是太可笑了嗎?要是想制裁,早就制裁了。目前美歐考慮的是如何應對俄羅斯,從沒有考慮過烏克蘭的利益。
那麼,目前俄面對烏克蘭不斷地違反明斯克協議,會不會也放棄這一協議?相信俄對此,還是會進行忍奈克制的。輕易不會親自動武。或許,美國就是想讓烏克蘭激怒俄動武,更好地推動對俄羅斯的。亦或許,烏克蘭是想通過刺激俄動武推動美歐制裁的落地。
那麼,美歐正在推動的制裁到底會不會落實?
對於歐洲來說,輕易不會主動地制裁俄羅斯。這會激化俄歐矛盾。而俄歐矛盾激化,一方面可能面臨能源危機,另一方面也要面臨俄方面的軍事壓力。重要的是歐洲就不得不依靠美國的保護。就會受美國的控制。也就甭想獨立成極了。也等於是落入了美國為歐洲挖的坑。何況,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方面,歐盟或北約內部也存在著巨大的分歧。想統一也很難。而單純的七國集團制裁,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
對美國來說,鼓動制裁的目的就是激化俄歐矛盾。如果歐洲不參與,美國是不會自己制裁俄羅斯的。重要的是,一旦制裁俄羅斯,那就等於一是直接引火上身,二是等於把俄徹底地推到了中國一邊。因為只有中國願意幫助俄羅斯化解制裁危機。而俄歐之間又不會矛盾加深。所以,只有在美歐達成高度一致的情況之下,美國才會真的實施制裁措施。目前美歐推動制裁計劃實際上還是一種威懾手段。必須是以北約的名義而不是以美國的名義制裁。
從以上分析來看,美歐烏三方的利益訴求不同,在戰略上是很難達成一致的。目前也只能是保持著適度的對抗熱度,也只能是持續的僵持。美國希望俄頂不住壓力而主動妥協。而俄可能也希望利用這三方的矛盾來避免局勢惡化。目前就是要看美歐烏俄四方誰先頂不住壓力,或都說誰先忍不住動手了。長期的對峙摩擦,走火是一定的。只是時間問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