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反了 小弟死活不接拜登電話

史客郎

烏克蘭戰事還在進行。

但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瘋了。

我一點都沒在胡說,因為日前,就冒出了好多「活久見」的新聞。

如果看了這些新聞,一定會覺得有點不適應。

我們一條一條來來講。

第一條新聞是:最近這幾天,拜登拼命找兩個國家的領導人,想和他們通電話,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呢,死活不接電話。

奇怪吧?

放在以前,誰敢啊?

這人是活得太膩味了,還是怎麼滴?想橫屍街頭啊。

之前的通常情況是:該國領導人畢恭畢敬地拿起電話,如果美國那邊傳來的聲音是談笑風生型,他們說不定還要趕緊讓官方媒體發一條新聞,以示慶賀呢!

更奇怪的是不肯通話的國家:沙特和阿聯酋。

尤其沙特,真叫人意外。

這事我之前說過,美國是怎麼在中東地區找到地方,能落下腳的?

就是靠沙特啊。

1945年2月11日,當天是情人節。

當時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和沙特開國國皇伊本·沙特在「昆西號」驅逐艦上見面了,然後談合作。

本來沙特這塊地皮英國人也看得挺緊,但當時不是在打仗嗎?

所以英國人看得就沒那麼緊。

伊本·沙特手頭比較緊,英國人給不出錢來,結果被美國乘虛而入。

這次會面,美國人賺翻了,沙特人啥都答應了,反正就是一個個超級大禮包,狠狠地往小羅斯福頭上砸。

想建空軍基地?沒問題,看中哪塊地皮,就拿去;

想駐紮陸軍,更沒問題。如有問題,參照空軍基地辦理。

想修建橫貫沙特全國的輸油管道?當然也沒問題啦!

美國人反倒顯得很小氣。

小羅斯福把自己用的的輪椅,送給伊本·沙特了。

為啥呢?

因為兩人都是殘疾人:小羅斯福得了小兒麻痹症;伊本·沙特早年打打殺殺得很厲害,結果腳受傷,是個跛子。

是二手貨。

還有架DC-3客機,上面貼心地安裝了旋轉椅。

伊本·沙特本來還想要樣東西:他看中了「昆西號」驅逐艦上的廚師,那時候他對美國總統也沒啥概念,大概覺得總統和國皇沒啥區別吧,就跟小羅斯福說把船上的廚師送我吧。

小羅斯福連連搖頭,說這真不行。

伊本·沙特還挺嘀咕,連那麼貴的飛機都送了,值不了幾個錢的廚師,小羅斯福怎麼突然變得小氣起來,不肯送了呢?

這些細節,就不管它了。

反正美國這次,賺大了,一大塊地盤到手了,當然更賺的還有無窮無盡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當然,狗大戶的歡樂生涯,也就由此開始了。

之後美國不斷伸手,整個中東,無盡的財源落入它的手中。

美國這才有超級大國的底氣。

基辛格就得意洋洋地,吹過牛皮: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

美國和沙特的合作,還不光是錢的問題。

比如說蘇聯倒台,背後也有沙特的一份功勞,當時蘇聯改革遇到挫折,本來可以靠出口石油續命。

它當時已經有了個綽號:「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

因為美國和沙特等國家合力,趁你病,要你命,瘋狂把石油價格打下去,結果蘇聯沒熬過去,解體了。

所以像沙特這種國家的領導人,居然不肯接美國總統的電話,就不尋常了。

《國會山報》說,最近幾周,拜登拼命想找沙特皇儲薩勒曼通電話,但薩勒曼一直死活不肯。

拜登和皇儲有過節。

這件事大家都知道的:2018年時,有個沙特記者卡舒吉,平時經常找沙特皇室麻煩的,在沙特駐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離奇失蹤,當時反響聲浪很大。

這事鬧得那麼大,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暗中下了黑手。

土耳其當時和沙特關係不好,它故意先放個消息,引起社會注意,但露個破綻,沙特那時候挺慌,趕緊鑽了進去,然后土耳其再放個消息,打臉的那種,但又故意個破綻,沙特慌不擇路,又趕緊再鑽進去,然候土耳其再放消息……

反正當時沙特被土耳其修理得挺慘。

後來大家都說這事是皇儲幹的。

沙特皇室被弄得極其尷尬,國際輿論氣勢洶洶,說要找皇儲算賬。

就在這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來了,他小手一揮,說:這算什麼事?然後說:來來來,咱們把這個武器合同簽了,事情就沒了。

總金額1000多億美元。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特朗普在乘火打劫,但你敢不簽嗎?

沙特人一咬牙,簽了。

本來按照道上的規矩呢,這種合同簽了,沙特人也認栽了,事情就抹過去了。

但沒想到,特朗普居然沒競選連任成功,拜登上台了。

拜登一上台,就說:這事啊,沒算完。

沙特人都快暈倒了:TNND,黑社會也就搶劫一次,你好歹也是全球第一大國,怎麼比黑社會還黑,明明只有一樁事,你怎麼想吃兩次呢?

結果拜登說:我這是為了國際正義!

沙特人都快暈倒了:聽美國人講國際正義,還不如看母豬去爬樹呢!

既然美國人連道上的基本規矩都不講,那大家關係就不大好了。

薩勒曼對美國人也沒什麼好口吻了。

那麼,這段時間拜登為啥拼命想要打電話給薩勒曼呢?

主要是急了。

美國通貨膨脹得厲害啊,尤其是油價飛漲!烏克蘭人命運怎麼樣,其實美國人不大關心,CNN前幾天作了個民調,別看電視上天天炒得很厲害,其實也就35%的美國人關心這事,但通貨膨脹問題,關心的美國人可是有64%啊。

這事搞不定,民主黨就不要選了。

所以拜登近段時間,隔三差五地,衝著這些產油國喊話:你們要加大石油生產力度啊!

但不幸的是:基本沒國家理他。

拜登想打電話給薩勒曼,也是想催沙特趕緊加大石油產量,把國際油價降下來。

結果呢?

人家現在電話也不接了。

同樣的情況,阿聯酋阿布扎比皇儲扎耶德也和薩勒曼一樣,死活不肯和拜登通電話。

就看著拜登跳腳。

說來好笑:他們倆拜登的電話不肯接,普京的電話倒是肯接的,兩人前段時間都和普京通過電話,內容反正就是一句話:咱們產油國有力量,每天每日通話忙。

只能勸拜登保重身體了,年紀這麼大了,太過生氣,對身體也不好。

但石油這事情不解決,油價還得漲,很麻煩啊。

所以我要講的第二件事來了:美國人這兩天啊,拼命和委內瑞拉政府聯繫,想要他們增加石油產量。

要說呢,這種聯繫真不應該。

為啥呢?

因為如果說美國和沙特、阿聯酋還算是朋友的話,那美國和委內瑞拉基本就是敵人。

我們都知道:委內瑞拉這個國家,相當神奇,大約在20多年前吧,他們就由左派執政了,比較早的總統是查韋斯,之後是現在的馬杜羅。

我之前也說過,拉丁美洲這地方的政壇,經常在左派和右派之間「定時」擺動,差不多10年一個週期,前一個週期是左派執政的,大概從2016年開始擺,一直擺到2019年,就基本上換成右派執政了。

但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是左派啊,在拉丁美洲集體往右擺時,他就很顯眼。

美國人拼死拼命,把他往死裡整。

比如說2019年,美國人弄了個名字叫瓜伊多的人,此人自行宣佈為委內瑞拉的「臨時總統」,然後美國再一動員,好傢伙,幾乎整個歐洲幾十個國家,再加上拉丁美洲一堆剛變右的國家,都宣佈承認瓜伊多是委內瑞拉總統。

當時馬杜羅是苦苦撐持。

美國人鼓動人推翻他不說,還派人去暗殺他。

幸虧當時俄羅斯和中國都堅定地支持馬杜羅,他才能苦苦支撐到現在。

後來疫情就來了,這我去年就說過,拉丁美洲各國右翼政府應對疫情很爛,造成老百姓極度不滿意,所以拉丁美洲政壇的左右翼擺動估計會提前。

後來果然提前擺動了。

馬杜羅的日子,這才好過了不少。

結果,誰都沒想到:拜登政府現在病急亂投醫,為了增加石油產量,居然找到了馬杜羅,和他展開了接觸。

而且派的人級別還不低:美方代表團成員包括白宮拉美事務高級顧問岡薩雷斯、美國駐委內瑞拉大使斯托瑞等。

咦,美國人現在承認的委內瑞拉總統,不還是那個瓜伊多嗎?

想要委內瑞拉增加石油產量,應該找他去啊,怎麼找起了馬杜羅?

所以,這兩天瓜伊多被人嘲笑死了。

唉,當美國人的狗,就得隨時面臨被拋棄的命運啊。

畢竟沒辦法,委內瑞拉的國家石油儲量就擺在眼前,為了石油,美國人必須不要臉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委內瑞拉石油儲量高達3018億桶,居全球首位,比沙特還要高出356億桶,所以別看狗大戶牛皮哄哄,要論石油儲量,那還得數委內瑞拉。

所以,哪怕當年費盡心思,想要推翻馬杜羅;

哪怕當年扶植傀儡,想要取代他;

哪怕當年用盡各種辦法,想要暗殺馬杜羅。

到最後,美國還得上門,去求馬杜羅。這耳光打得,簡直是嘩嘩嘩地響啊。

但不要為美國人難過,我們中國人才比較要臉,美國人的臉不值錢,所以他們立即就去了。

但找到委內瑞拉人,委內瑞拉人也答應了,這石油就能採出來了嗎?

不見得。

還得找另一個國家。

偏偏這個國家也和美國關係很差:伊朗。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條新聞了:這段時間,美國拼命催伊朗,快點把核協議給簽了,好讓我快點解除對你的制裁!

為啥呢?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伊朗是產油大國。

美國之前制裁它,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進不了國際市場,就壓不下油價啊。

但現在,又多了一個原因:委內瑞拉。

這裡就得普及一下關於原油的知識了,其實原油種類非常多,簡單來說,主要分重質原油和輕質原油。

什麼叫重質原油呢?

差不多相當於我們咳嗽時喝的枇杷露,黏糊糊的,很長時間才能倒出一點點的那種。

當然它還分好多種。

有次和一個幹過這行的人聊天,他說有些重質原油,已經很稱得上液體了,已經黏稠到了可以用手把它團成一團,像個泥球的那種程度了。

輕質原油呢?

就是不那麼黏稠,比較像水的那種。

當然也分很多種。

輕質原油比較好採,但重質原油不好採,以為它黏糊糊的呀,不像輕質原油,鑽頭一挖到,它就噴出來了。

前面我說到,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全世界第一,但它有個很致命的弱點:它的石油主要是重質量石油,很難開採。

那怎麼採呢?就得找那種很稀、很輕的原油,先把它灌進油井去,把重質原油稀釋一下,這就比較好抽了,然後再一起抽出來。

所以委內瑞拉這個國家很神奇,它石油儲量全世界第一,它是產油大國,但它同時也是石油進口大國。

進口的石油,就是那種輕質石油,為了生產石油而進口的。

好了,說到這裡,你可能明白為啥美國這麼急乎乎地,想要和伊朗達成核協議了,因為一伊朗油多啊,二伊朗還盛產輕質石油,正好和委內瑞拉互補啊。

而且伊朗產的石油中,有種非常特別,產量也不小,叫凝析油。

這種油特別輕。

怎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汽油是比較輕的,但凝析油比汽油還輕,它介於石油液化氣和汽油之間。這種油如果灌進委內瑞拉的油井里去,可以大大地增加它的石油產量。

但我們知道,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係不好啊。

尤其這幾年,那是特別地不好。

早年的恩怨就不說了。

這件事我已經講過好幾遍了:當年奧巴馬和伊朗之間,達成了個核協議嗎?大意就是伊朗放棄造核武器,美國放棄對它的制裁。後來特朗普上台,宣佈推出,還加碼對伊朗進行了制裁,當時把伊朗制裁得個欲仙欲死,為了賺點錢,連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動用摩托車,在它和巴基斯坦之間販汽油的事,它都幹過。

拜登上台之後,剛開始還特別口嗨,表示和伊朗核協議談判的事不急。

伊朗人說:你不急,是吧?那我也不急。

結果拜登政府急了,近段時間,國際油氣價格上漲太快,美國通貨膨脹也漲得太快,要是再按這個速度漲下去,真要出事了。

所以美國人現在拿出了充分的誠意。

但伊朗人挺好玩的:不不不,你以前說過不急的,我現在真的不急,咱們不急啊。

這兩天,美國人的老朋友俄羅斯人也站出來了:對對對,伊朗核協議,我也覺得不應該急,大家還可以慢慢談。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伊朗核協議這事,不是美國和伊朗兩家在談,其實是一堆國家在談,主要是美國和伊朗兩家,還要加上英國、法國、德國、中國,再加俄羅斯。

這是伊朗要求的。

它力量弱啊,美國力量強啊。要是它和美國單對單談,談成了之後,美國人說撕就撕,它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它拉了一大堆國家來,雖說是談判方,其實要大家做擔保人。

這次談判,還是這麼幾家,但伊朗人對英國、法國、德國的印象已經很不好了,因為當年也是這幾家,後來特朗普撕毀協議時,英法德居然屁都不放一個,就逃之夭夭了。幸虧靠著中俄,伊朗才撐得住。

現在美國為啥要急著談成,是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有戰爭啊,國際油價和天然氣價飆漲啊,美國和歐洲吃不消啊。

這事是對俄羅斯有利的。

所以這事就麻煩了,一是俄羅斯人提了一堆條件,說要怎麼怎麼樣,它才會在新核協議上簽字;伊朗人呢,畢竟被制裁了多年,肯定是想早點簽字的,但當年欠俄羅斯的人情啊,再說歐美也不怎麼可靠,所以也不怎麼急,反正就看著美國和英國、德國、法國跳腳。

這事美國一點辦法都沒有。

它現在只能乾著急。

畢竟現在伊朗和協議,不是光關係伊朗一家的事,還關係到委內瑞拉啊,是一肩挑了兩個擔子啊。結果費盡心機,辛辛苦苦搞了半天,向委內瑞拉、伊朗這兩個昔日的敵人求了半天,最後還得再去求俄羅斯這個現在的冤家。

這中間的曲曲折折,真是情何以堪啊!

這三件事有點好玩吧?

第一件事是老朋友現在不鳥美國了;

第二、三件事是美國現在必須向以前的敵人求救了。

但這所有的事,都不如這第四件事有戲劇性。

可能大家都知道了,近段時間,塞爾維亞的壓力非常大。

大到什麼程度呢?

整個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跑去制裁俄羅斯了,只剩這麼幾個:

第一個是梵蒂岡,人家是教皇國,才0.44平方公里,就教皇、主教和神父們住著,制裁不制裁,無所謂;

第二個是摩爾多瓦,它裡面有近2000名俄軍駐紮,量它也沒這個膽子;

連安道爾、列支敦士登、聖馬力諾這種袖珍小國,都跑出來制裁俄羅斯了。

要知道安道爾也就是468平方公里,列支敦士登才160.5平方公里。

歐洲各國一遍又一遍地催塞爾維亞:全歐洲就只剩你了!

但塞爾維亞人不願意啊。

前段時間,塞爾維亞和西班牙籃球隊比賽,開賽前,現場的塞爾維亞球迷集體高呼:塞爾維亞和俄羅斯永遠是兄弟!

而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前段時間還發生了支持俄羅斯的大遊行,很多人也在振臂高呼:塞爾維亞和俄羅斯永遠是兄弟!

居然有這麼不合群的,歐洲各國勃然大怒,發出威脅:塞爾維亞,你再不參加對俄羅斯的制裁,那等著吧,我們會制裁你的!

這困境,極其難熬。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就說:塞政府在現階段面臨的困境和陷阱相當艱巨,如同行走在鋼絲上,且腳下還是個雷區。

但他說:這不是塞爾維亞第一次面臨這樣的絕境,之前塞爾維亞人雖說曾經也付出過相當大的代價,但最終還是熬出了頭,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所以不同意。

歐洲各國已經有人暗中放話說:塞爾維亞,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什麼是「罰酒」呢?

也有些國家挑明瞭:我們都知道,塞爾維亞有個省,名字叫科索沃。

科索沃的主要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當年北約為了搞當時南斯拉夫聯盟,主要是現在的塞爾維亞,曾經對它進行過大轟炸。

後來這地方就自行宣佈獨立了,世界上承認它的國家,已經很多了。

但中國和俄羅斯至今不承認。

原因我們都知道的:在塞爾維亞,北約欠了中國人血債。

科索沃主要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但還是有一些塞爾維亞人住著的。歐洲這些人放出來的有關「罰酒」的風,就是想說要鼓動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對還剩下的一些塞爾維亞人搞動作。

這要注意啊。

按照國際法,如果真的幹了這種事,就叫作「種族滅絕」。

想想前段時間,關於西域的問題,他們是怎麼污蔑我們的。所以歐洲有些國家,真的非常不像樣子,不光說一套做一套,還極其地不要臉。

說到這裡,故事應該結束了吧?

才沒有呢!

這兩天,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歐洲一堆國家,包括前幾天私下威脅的,突然臉一抹,紛紛跑來,和塞爾維亞套起近乎來。

一百八十度地大轉彎。

發生了什麼事呢?

近段時間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啊,再這麼持續下去,農業、工業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沒法搞了,每個國家都覺得受不了啊。

但在之前,大家激情四射地,瘋狂制裁俄羅斯,連貓和樹都沒放過,結果忘記了自己的能源主要靠俄羅斯這個茬,一下子成了衝突的一方,想再輓回,比較困難啊。

所以這兩天,歐洲國家瘋狂地找據說和俄羅斯關係鐵的國家。

我們就被他們找過。

全歐洲,誰和俄羅斯關係鐵,必須得是塞爾維亞啊。

前兩天還叫著喊著,說要用各種辦法,來搞死塞爾維亞,才一轉眼,塞爾維亞就成香餑餑了,誰都搶著和塞爾維亞拉關係。

這方面,必須得服法國。

到底不虧是當年面對希特拉大軍,38天就舉白旗的歐洲第一陸軍強國,臉皮的厚度的確生得和常人不一般。

這兩天,馬克龍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通電話,拍著胸脯說:無論歐洲和世界的地緣政治如何變化,塞爾維亞仍然是第一個可以加入歐盟的國家。

啥意思?

兄弟啊,這次就靠你啦!事成之後,賞你個歐盟成員國!

好像忘記了烏克蘭,它好像也很想加入歐盟,據說還正在英勇抵抗俄軍;還有格魯吉亞,人家也提出申請了,當然還有被耍了很多年的土耳其。

原來想加入歐盟,就得跟歐盟對著乾啊。

這幾個國家現在應該哭倒在廁所裡了。

你說,光這幾件事,現在這世界到底瘋狂不瘋狂?

現在是一切都反著來了。

這說明瞭什麼呢?老規矩,來個總結吧,三句話:第一句:這個世界啊,正在劇烈變化中,將會變得我們越來越不認識;

第二句:這個世界的很多規則,也在變化中,為了我們的未來,得跟著上時代,明白它的走向;

第三句話,其實還是那句老話,我已經好幾天沒講了,今天忍不住又得講一遍了:拜登這人哪,總是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這點過去我們已經看多了,大家繼續等著看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