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打了一個多月了,俄軍在打什麼東西?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打了一個多月了,中文網絡熱鬧異常。這種熱鬧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多,另一方面是因為輿論戰。所以中文網絡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派支持俄羅斯,一派支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

以後,當我們要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時,這種情況還會再次出現,而且爭論會更激烈。原因無他,西方在掌握世界輿論上享有絕對優勢。這就提醒我們,當要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時候,在源頭上一開始就要掐斷掉。

因為激烈的輿論戰,很多中國網民堅定地認為俄軍在烏克蘭打得很差,甚至要輸掉戰爭。

本文只簡單講一講作為普通人怎麼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分辨其中的信息真偽。拋磚引玉,大家繼續。

關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這場戰爭,信息已經多得數不清了。可是我們注意到,至今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能夠畫出準確的戰場態勢圖。這種戰場態勢圖必須精准到每一個營級兵力兵器的部署和行動。很顯然,雖然信息多到爆炸,這樣的圖是沒有人能畫出來的。只有在多年後,所有的作戰行動都公開後才能說清楚。

其實這說明什麼?別看信息多得嚇人,其實都是零星的片段,根本拼不出準確的全局,只有大概的情況。

在不精准掌握戰場態勢的情況下,想分析一場戰爭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大概估計和誇誇其談。

所以我說了,本文就是跟大家說說該從什麼角度去看?也就是應該掌握哪幾個基本的切入點。

一,如何從作戰行動去分析俄軍的作戰意圖

我們現在都知道,從戰爭的一開始,俄軍投入十幾萬兵力,全線對烏克蘭境內進行突擊。十幾萬部隊看著很多,但在數百公里的戰線上,就像撒胡椒面一樣。

我們現在也知道,俄軍的基本戰術單位是營戰鬥群。戰爭一開始,俄軍在各個方向都是以數個營戰鬥群為主對烏克蘭進行大縱深的穿插。

俄羅斯國防部在3月25日新聞發佈會上展示的戰線,和最初的戰線大致沒有區別

所以在戰爭的一開始,俄軍進展非常快,但兵力也極其分散。

所以問題就來了:俄軍為什麼這麼打?

同時衍生出另外多個問題:

1、俄軍為什麼能一下子就形成如此迅猛的突破?

2、俄軍為什麼要進行如此迅猛的穿插?

3、為什麼分兵冒進的俄軍沒被烏克蘭軍隊各個擊破?

以俄軍投入戰場的兵力、兵器,在兵力上對烏克蘭軍隊沒有優勢,在兵器上具有優勢。但是俄軍的作戰行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典型的分兵冒進,是絕對不可能有後勁的,這是兵家大忌。表面看起來的迅猛突破,但因為俄軍並沒有集中優勢兵力作戰,所以第一不能殲滅烏克蘭的軍隊的有生力量,第二也不能有效控制表面推進的「佔領區域」。既不能殲敵也不能奪地,那俄軍統帥部為什麼要這麼做?

其實很簡單也很明顯,俄軍統帥部在戰爭前的A計劃就是速戰速決。但是這個「速戰速決」不是要滅國,也不是要殲滅烏克蘭的重兵集團,更不是要奪取基輔。而是俄軍統帥部認為「王師所到之處,烏克蘭百姓將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可是俄軍統帥部出現了重大誤判,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迎接我們的沒有多少鮮花和麵包,而是被宣傳和謊言壓垮,被納粹嚇得發瘋的人們。」,「我們在烏克蘭平民和準備中立的武裝部隊中的支持就被剝奪了。」

其實從俄國人自己的話裡就可以看出,俄軍統帥部認為當俄軍進入烏克蘭後,會得到平民的歡迎,烏克蘭軍隊會喪失抵抗意志,大規模投降。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逼迫烏克蘭簽訂城下之盟。

所以,俄軍打破戰爭常規,直接分頭冒進,來形成一個表面的大好局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俄軍大量的裝備癱瘓在路上?為了趕時間,為了趕速度,不惜代價向預定地域前進的原因。並不是網絡上所說的俄軍後勤保障能力弱,平時維護保養差的原因。如果是這樣,那俄軍還發動什麼戰爭?根本沒能力發動戰爭。

其實就是說俄軍的A計劃從戰爭一開始就破產了。

我們中國國內關於俄軍想要打閃擊戰的言論其實是抄襲的美國媒體。美國媒體發現自己判斷錯誤後,又改口俄軍想要奪取基輔的計劃破產,結果再次成功傳到國內網絡。俄軍不想奪取基輔,代價太大,俄軍承受不起的;而且奪取了也沒意義,不是首都淪陷,烏克蘭就會投降的。俄軍最開始只是想嚇唬住烏克蘭,以訛詐取勝。真正懂軍事的媒體,在俄軍進攻之初就應該指出,這樣的分兵冒進,任何一個方向都不可能取得決定性戰果。但絕大部分的媒體分析戰爭都是以戰線的前進為勝利,戰線的後退為失利。

俄軍A計劃的失敗有兩個原因,除了統帥部的誤判之外,還有美國對戰爭預判的準確和準備工作的充分。俄軍不僅僅是要和烏克蘭軍隊作戰,它還要和美國為首的北約提供給烏克蘭的情報、技術支撐作戰。美國人早已預判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並準備好了輿論戰。俄羅斯是具有一定輿論戰能力,可這次在輿論戰上卻一敗塗地,這告訴我們一個冷冰冰的現實,西方雖然在衰落,但在很多領域依然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俄軍A計劃的破產並不代表俄軍就此陷入被動局面。

二、普通網民需要觀察的幾個現象

1、烏克蘭軍隊的重兵集團在烏東地區,他們在幹什麼?為什麼烏克蘭政府整天宣佈反擊獲勝,卻聽不到烏克蘭重兵集團的消息?

其實也很簡單,烏克蘭在烏東地區的重兵集團喪失了行動權,只能困守在城市中,試圖死守,打城市堡壘戰。正規野戰部隊在自己國土上喪失行動權,和民兵也沒多大差別了。

這一點在將來的戰爭史研究中是會被重點研究的。俄軍為什麼能以弱於烏克蘭軍隊的兵力,在分兵冒進的情況下,在地理上沒有形成包圍的情況下,實際在空間上形成包圍?俄羅斯空天軍發揮的作用自然不會被忽視,但戰術行動的設計肯定是研究重點。不要拿烏克蘭零星的飛機起飛說事,美國和北約轟炸南聯盟那樣的絕對制空權,南聯盟照樣有戰機起飛。

所以俄軍A計劃的破產並沒有讓俄軍陷入不利局面,他們的營戰鬥群的戰術行動是非常成功的,達成了孤立烏克蘭重兵集團的目的。所以俄國人自己說「我們通過戰術群挑釁敵人活動,故意將烏克蘭軍隊和國民衛隊引出他們的位置。」烏東的重兵集團在受到引誘遭到打擊後,只能被迫困守。所以別看西方輿論戰把俄軍說得非常不堪,烏克蘭發佈的戰報、視頻到處都是俄軍遭到打擊,可是鏡頭中卻很少出現真正應該做這些事的主角——烏克蘭軍隊的主力部隊。主力部隊痛殲俄軍,這才有說服力和震撼力呀,可是難以看到。

2、如何分辨俄羅斯和烏克蘭以及西方輿論戰的信息?

其實只要看一點,俄軍有沒有被成建制殲滅?至今為止,烏克蘭雖然宣稱消滅了數萬俄軍,但從來沒有宣佈過殲滅某個俄軍營戰鬥群的重大勝利。坐擁40萬大軍,卻連一個俄軍營戰鬥群都不能殲滅,可想而知真實情況。

實際烏克蘭宣佈的那些所謂反擊,其實都是襲擾。用精銳小分隊進行一些襲擊和騷擾戰鬥。這種戰鬥都是得到美軍C4ISR系統支撐的,用於精准打擊效果很好,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戰績,但是這種規模的襲擊戰鬥對一場戰爭來說,毫無意義,於事無補。反而證明瞭烏克蘭軍隊的極度被動,只能宣傳襲擾戰鬥來給自己撐門面。

其實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觀察,那就是俄軍一線作戰部隊有沒有被輪換的?到目前為止,沒有這方面的消息。這就證明俄軍兵力和兵器的戰損在可承受範圍內,一線部隊有餘力繼續戰鬥。這也從側面說明烏克蘭方面宣佈的各種反擊勝利,連俄軍的皮都沒能撓下來。

順便說下各種俄軍車隊、坦克集群在公路上被烏克蘭軍隊打擊的視頻。這種視頻笑笑就行了。說個常識,只有敵情威脅極低的情況下,車隊才會平時運輸這樣密集的行動。這些視頻肯定有真的,但絕大部分的素材來源都是戰爭初期俄軍營戰鬥群急速穿插時遺棄的裝備,保障支援力量跟不上這樣的急速穿插,結果成了輿論戰宣傳的素材。所以這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內容。

但是我們還要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三、俄軍到底打得怎麼樣?

對於這個問題,因為西方完全掌握了輿論戰的主動權,中文網絡上也充斥著俄軍打得不好的說法。

我向來說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這個問題上就可以簡單地一分為二地看。

在戰術層面,俄軍打得不錯。用這樣的打法來打,美軍是絕對做不到的。但戰爭整體上來看,俄軍問題還是很大。

首先我們來看被人為製造出來的兩個術語「傳統戰爭」和「高科技戰爭」。戰爭的形式從來沒有變過,但外國人和中國人其實是一樣的,也喜歡製造名詞,也喜歡寫八股文。我看過美軍的一篇內部文章,怒斥美軍創造發明的各種術語毫無意義。

簡單地說,網民理解中的「高科技戰爭」只有美軍能打,只有美國有這樣的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也僅限於在實力碾壓的情況下如此作秀。至於「信息戰」這個詞就不要拿出來了,真正的信息戰時代還沒有到來,那是高級計算機操縱下的機器人戰爭。

戰爭採取什麼樣的思路,什麼樣的作戰樣式,並不是用投入多少高科技武器來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作戰的指導思想,自身的綜合國力,軍隊實力和敵國的實力。

沒有最好的作戰樣式,只有最合適的作戰樣式。俄軍給了世界上所有國家一個思路,怎麼去打一場低成本戰爭?

戰爭首先計算的是成本,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除了美國不用計算成本任性而為,世界上其他哪個國家不用算成本?更何況現在的戰爭成本高得嚇人。

俄軍的營戰鬥群,在敘利亞、在頓巴斯的表現都是不錯的。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戰術行動也是成功的。但俄軍的指導思想就是打一場低成本戰爭、低烈度戰爭,這一指導思想卻有偏差。但這不能說就是俄軍的失敗,因為任何一種作戰樣式都是要經過探索的。俄軍現在的問題就是試圖用最低的成本結束戰爭,結果發現自己想得太美了,因此戰術行動的成功不能為戰爭目的服務。於是成本無限提高,我估計僅傷亡就得比最初預計的提高10倍。

這就是我以前說過的,俄軍能夠通過戰術行動在空間上實際封鎖、包圍烏克蘭軍隊。然而當烏克蘭人沒有像俄國人以為的那樣投降時,俄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一口就殲滅烏克蘭重兵集團的力量。所以俄軍不再進行虛假的「全面進攻」,而是在其他方向採取防禦,全力保障在戰場一翼取得重大戰果。這點的計算是在俄軍意料之中的,以俄軍的實力根本滅不掉烏克蘭,更不要說全境佔領,如果集中優勢兵力從一個方向主攻,也很可能會受阻。但俄軍憑借其空天軍和技術優勢,從一開始就全面穿插,造成深入縱深的全面優勢假象,剝奪烏克蘭軍隊的行動權,然後再把全面優勢的假象變成真實的局部優勢。我們可以看到,外線作戰、兵力分散的俄軍成功規避了被各個擊破的風險。而內線作戰,理論上應該運用空間和時間的烏克蘭軍隊卻動彈不了。

在俄軍認識到自己誤判,A計劃破產,開始集中力量保障一個方向作戰的情況下,已經失去行動自由的烏克蘭軍隊一部一部被吃掉是必然的。馬里烏波爾行政大樓已經被俄軍攻克,那裡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俄羅斯已經宣佈接下來的目標是解放頓巴斯,其實就是集中力量殲滅烏東重兵集團。

藍圈即是烏東重兵集團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前面說以後俄軍的戰術行動會成為戰爭史的一個研究重點。烏東的重兵集團在戰前的總兵力達到15萬人,是烏克蘭精銳的主力部隊,兵力都超過了攻入烏克蘭境內的俄軍地面部隊總兵力。這支部隊從戰爭一開始就毫無作為,被俄軍用遠低於他們的兵力遏制在烏東地區,只能困守城市。這一幕和東北解放戰爭局勢逆轉後,國民黨軍只能據守大城市的情況是一樣的。解放軍當時擁有行動權,俄軍現在也是擁有行動權。這就是俄軍的B計劃,至於怎麼殲滅烏東重兵集團就看是採取長春模式還是天津模式了。當然啦,也可能出現城市巷戰強攻的代價實在太大,俄軍無法承受的情況。

四、最後說一說代入感問題

國內網絡上無數人完全被西方的輿論戰影響,站在西方的一邊。

我一直說歷史學是人類最高級的學科,因為匯聚了人類幾千年的智慧。但是這些中國人再次印證了:「人類從歷史中獲得的唯一教訓,就是從不吸取任何教訓!」

問他們,三國時聯吳抗曹對不對?他們會說對。

問他們,唇亡齒寒的道理懂不懂?他們會說懂。

問他們,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懂不懂?他們也會說懂。

我們中國向來是不結盟國家,但現在的形勢就是和俄羅斯聯手抗美。

美國認為他們有能力同時壓制俄羅斯和中國,對首先壓制俄羅斯還是首先壓制中國一直搖擺不定。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可是這個時候,那些中國人就把歷史的經驗教訓全部忘光了。

當年北宋和女真人聯手攻打遼國、南宋和蒙古人聯手滅金時,契丹人和女真人告訴我們:「你們不懂唇亡齒寒嗎?」是的,北宋人和南宋人嘴巴上懂,行動上不懂,接下來就被金國和蒙古滅掉了。

烏克蘭投入北約的懷抱,俄羅斯的戰略態勢就會惡劣到極點。政治途徑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只有動用軍事手段。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從一方面說跟我們沒關係,不要代入感太深;但另一方面又非常有關係。

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不符合中國利益;但一個極度衰落的俄羅斯也不符合中國利益。

就這麼簡單!■

來源:這才是戰爭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