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躺平」出問題 全面復甦路難行

李彤

兩岸四地疫情此起彼伏,香港從大爆發到逐步回穩,但每天仍有過千個新增確診個案;台灣4月12日增至551確診,爆發的態勢停不了;上海在控疫反應稍慢,導致爆出武漢以來內地最大的疫情;澳門跟足廣東的做法,目前仍守得穩。由於疫情嚴峻,內地亦引發應否「躺平」的議論。

最近看了英國《衛報》的一篇文章,詳細講述英國躺平之後的現象。英國是首個以最激進方式與病毒共存的國家,首相約翰遜決定,由2月24日開始取消口罩令,自4月1日起取消與新冠疫情相關的限制措施和免費檢測。英國躺平了近兩個月,人們憧憬的「順利復甦」來了嗎?報導描述似乎不是這回事。

第一是醫療,在英格蘭地區,新冠肺炎的住院率已經連續五周上漲,為每10萬人中大約有20.5人需要住院治療,達到2021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其中重症患者人數不多,有315人需要使用呼吸機,大約58%的陽性患者接受其他方面的治療。但問題還是出現了,由於所有要入院的陽性患者必須與其他病患隔離治療,導致了嚴重的醫療擠兌,整個英國目前有2萬多名新冠患者佔用了醫院的病床。醫院為其他逼切需要治療的病人尋找床位,已經成為每天的「後勤噩夢」。

英國人口6,800萬人,按此人口比例推算,中國採取躺平措施,每日就有超過41萬新冠患者在醫院,如此巨大的絕對數佔用了醫療資源,其他疾病患者就失去了醫治的機會,尤其是低下階層最受影響。

第二是教育,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造成大量老師脫勤,據英國教育部公佈的資料顯示,英國中學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單是3月31日,一天就有8.7%的教師缺席。總體上,25%學校有教師缺勤。有這麼多老師不能上課,教育自然無法正常運作。英國全國校長協會負責人懷特曼承認,教育界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威脅,對「與病毒共存」的政策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第三是餐飲業,受惠於報復性消費心態,餐飲行業似乎已經從疫情中恢復。但民眾開始感受到通脹,出外用餐的意欲或減少,而英國政府已決定不再延長將餐飲業的減稅優惠,餐飲業的前景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第四是航空業,這是其中一個最渴求與病毒共存的行業,但英國雖然實行與病毒共存政策,但全球卻不同步,結果不是她們想像的那麼美好。《衛報》報導指自2020年3月以來,英國航空業已有數千名員工被解僱或離職,疫情已經讓勞動力市場發生了變化,物流、倉儲等人力短缺的行業,扯走了很多機場安檢或行李搬運等人力。航空業人手極度短缺,未能正常運作,自然難以復常。

最後是公共衛生角度,隨著英國政府縮小病毒檢測規模,要發現新出現的變異毒株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而現實就是新冠病毒株卻在不停地變種,對新變種監察的失效,一旦出現毒性強的變種病毒,不能第一時間發現,後果非常嚴重。

看完英國的情況,我有幾點總結:

第一,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擴散,不是部分國家躺平就可以回復到正常的生活那麼簡單,這也是中國曾多次提出的,全球要一起應對。

第二從英國的例子,可以見到所謂復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美好,絕不容易完全回復到從前的生活模式。

第三是作為公共政策決策者,需要衡量多方面的元素,英國式的躺平未見回復正常,已呈現新問題。

第四,一些國家放棄病毒檢測和追蹤,是相當危險的事情,英國說會繼續使用疫苗為抗疫手段,問題是,如果不追蹤不斷變異的病毒珠,又如何確保疫苗一直有效?

看到英國的情況,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所講,「躺平」實際上是其他國家無奈的選擇,「動態清零」符合中國實際,而且是現階段中國及時控制新冠疫情的一個最佳選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