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疫情依然非常嚴峻,從表面上的數字來說,2022年4月16日零時到24時,新增本土確診3238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1,582例。
這說明,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激烈戰鬥,我們的敵人—-病毒的瘋狂態勢還沒有被明顯壓制下去。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拼的就是意志力。似乎雙方都亮明瞭底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作為人類的我們,沒有退路。這一次面對奧密克戎的戰鬥,和兩年以來的與新冠病毒的戰鬥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那就是這一次戰鬥,我們更加的主要保護的是老人、孩子和有基礎性疾病的親人,因為奧密克戎主要傷害這些人。
這是從人倫道德的角度來論述這場戰疫的必要性,這是一個很高尚的角度,很高大上的角度。
而今天我想換個角度,換一個很俗的角度,這個角度就是一個字:錢。
毫無疑問,抗疫是需要花錢的。最直觀的,我們要檢測,那麼檢測的試劑肯定是要花錢的。再比如我們要住院吃藥,這都是要花錢的。
然而,我要說,在抗擊疫情所付出的金錢代價裡面,這是小頭。真正的大頭,是對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本來可以掙很多的錢,因為抗擊疫情導致少掙了很多錢。這中間的差距也是我們的損失,而且這是抗擊疫情的經濟損失當中的大頭。
比如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剛剛爆發,國家採取了全國範圍的封控措施,最後疫情控制住了,但GDP增長率是負6.8%,完成的絕對數值是20.65萬億元人民幣。
我們可以這樣算個賬:2019年一季度的GDP是21.34萬億元人民幣,如果2020年一季度GDP增長保持正常,比如達到6%。加上2020年第一季度物價平均上漲大約5%。那麼正常情況下,2020年一季度的GDP就應該是2019年第一季度的GDP21.34萬億元人民幣,乘以6%+5%也就是11%。等於23.68萬億元人民幣。
由於抗擊疫情,我們實際上只完成了20.65萬億元人民幣。23.68-20.65=3.035萬億元人民幣。
那麼,2020年第一季度,我們因為抗擊新冠疫情所付出的金錢代價,在影響經濟發展方面的數字就應該是3萬億元人民幣。平均到每個中國人頭上就是2142元人民幣,如果按美元對人民幣匯率6.5來計算,折合美元就是329美元。
朋友們不要小看這個人均329美元這個數字。我們的鄰國—-可憐的阿富汗,2020年全面人均GDP只有510美元。
與這個數字做對比的結果就是,2020年第1季度中國人因為抗擊疫情,一個季度,僅僅是損失掉的GDP,就佔阿富汗人全年GDP的一半以上。
而且這是人均算賬。如果算全國的總賬,如果按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6.5計算,我們總體上損失的30,000億元人民幣,折合美元4,615億美元。
這個數字又意味著什麼呢?
全世界190多個國家,GDP超過5,000億美元的大約25個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全世界大約160個國家的全年的GDP,都沒有中國2020年一個季度損失的GDP多。
所以,抗擊疫情所損失的錢是比較多的,換言之,我們付出的金錢代價是比較大的。
這是從國家層面來分析的,具體到個人頭上,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因為疫情防控,很多生意不能做了,有些工廠關門了,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工人不能上班了,不上班就掙不到錢了,甚至有一些經濟收入比較低的家庭,家庭的日常支出都有問題,比如孩子上學、日常生活都很緊張了。
本來,面對新冠病毒,尤其是奧密克戎,我們是躺平還是奮起反擊?只要講清楚了來龍去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很好理解的,也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比如我在前兩期關於疫情裡面講述的保護老人、孩子和有基礎性疾病的親人的道理。
但是從人之常情來說,當我們面對現實的經濟損失,尤其是一些貧困家庭現實的經濟困難的時候,我們難免對要不要花這麼大代價抗擊疫情,會進行再一次的追問。必須要承認,這是人之常情,沒有高尚和卑劣之分。
應該說,這是前一段時間,中國對於奧密克戎是不是大號流感、進而引發要不要堅決抗疫的爭論的社會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社會基礎,所以,所謂奧密克戎是大號流感的流言才會得以散髮和流行。
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呢?有一個簡單的回答就是四個字:人命關天。也就是說,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救人;不管花多少錢,救人第一。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
而我今天想把這個非常高尚的話題放一放,想純粹從很俗的金錢角度再說一下這個問題。
新冠病毒來了,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躺平,要麼抗疫。
剛才已經分析了抗疫會讓我們損失很多金錢。
那麼躺平會不會讓我們節約很大一筆錢呢?
從直觀上來說,如果不進行疫情防控,那麼我們的工廠召開,工作照做,班照上,錢照拿……似乎是不受影響的。
西方從一開始在抗疫的問題上就不夠堅決,也是基於這樣一個思路。所以我曾經寫文章抨擊過他們的理念是金錢至上,而中國的理念是人命關天。
西方給我們的總體印象是,在金錢問題上精於算計,乃至於我們說他們是金錢至上,或者叫要錢不要命。
然而,事實反復證明,這一次在抗擊疫情的問題上,又再一次證明西方的精於算計,金錢至上,只會算小賬,根本不會算大帳。
比如在這一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他們從一開始都不夠堅決,到今年2月份集體投降、集體躺平。那麼他們省錢了嗎?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
第1個角度,從最終的結果看。
2020年美國的GDP全年是負增長3.5%,2021年是正增長5.7%。兩年拉平算賬,平均每年增長1%。
2020年中國的GDP全年是正增長2.3%,2021年是正增長8.1%,兩年拉平算賬,平均每年增長5.2%。
我們比他們快4個百分點。
這直接導致了2019年中國GDP佔美國GDP的比重為67%,而2021年的比重迅速提升到77%,提升了10個百分點。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中國的GDP增長速度本來就比美國快,中國GDP佔美國GDP的比重本來就在上升。
這話沒毛病,但是我要說,兩年時間中國GDP佔美國GDP比重提升10個百分點是前所未有的。
這說明,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和美國採取不同的措施,導致美國的損失更大,中國的損失相對較小,所以中國GDP佔美國GDP的比重提升速度,要大大超出正常年份。
綜合結論就是一句話:新冠病毒來了,你抗它,會有很大的經濟損失;你不抗它,損失更大,比如,美國。
所以中國的路子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我們也可以說西方抗疫的路子是自欺欺人,用中國的話說叫做:兩害相權取其重。用老百姓的話通俗的說就是:兩個路子都要吃虧,而美國等西方國家選擇了吃虧更大的那條路,而中國選擇了那條吃虧相對較小的那條路,這條路就是積極抗疫。
這是第1個角度的分析,是從最終結果的角度來分析的,也是從比較宏觀的角度來分析的。接下來我們稍微具體一點,從第2個角度分析。
我選擇的這個角度就是美國的供應鏈危機,這也是很多朋友都已經非常熟悉的一件事,美國自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遭遇了嚴重的供應鏈危機。
美國的供應鏈危機的最終的結果是讓他們的通貨膨脹達到了40年以來的新高,剛剛過去的3月份,通貨膨脹率達到了8.5%(中國的數字是1.5%)。
供應鏈危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最直觀的一個形式,就是大量的商品在美國的港口積壓。
有人把美國商品在港口積壓形容成一個咽喉部位生病了的病人。一方面美國國內急需大量的商品,要麼用於消費,要麼用於生產,另一方面大量的商品已經到了美國的港口。可是這些商品就是不能從港口到他們的家裡去,這就好比是一個病人肚子里餓得咕咕叫,要吃東西,他眼前也有一大堆食物,可是,就是沒法吃到肚子里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它的形成和發生也非常複雜,還有非常長鏈條的連鎖反應。但首先的導火線是,碼頭的裝卸工人和卡車運輸司機,因為害怕新冠病毒而不敢上班了。當然這裡說不敢上班,只是說有一部分人不敢上班,不是指所有人。
有的人可能就納悶了,美國人不是不怕新冠病毒嗎?他們從一開始都不怕,怎麼這會兒說起這件事來又說他們怕了呢?
我們必須要承認,美國人當中的一部分人確實不怕新冠病毒,但有相當一部分人怕。還有,很多美國人在沒有看到身邊人死亡的時候他不怕,當他看到身邊人真死了,他就真怕了。這也是人之常情。
在全社會的各個工作環境當中,碼頭是人來人往最多的場合,所以碼頭的裝卸工人和卡車司機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的。美國從一開始消極抗疫導致疫情泛濫,死了很多人,很多人看到死人的屍體之後,怕了。於是能不上班,盡量不去上班。
於是,從世界各地來的運輸船裝載著集裝箱來到了美國,可是沒有人卸貨。卸下來的貨,沒有人把它們從碼頭拉到工廠或者超市。
美國供應鏈危機產生的原因是很多很多的,產生的發展過程也是很複雜的,但是必須要承認,碼頭的卸貨工人和卡車司機因為害怕病毒而不敢上班,是導火線,是倒下的一長串多米諾骨牌的第1張牌。
而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積極抗疫,沒有消滅病毒。這個社會上畢竟有那麼多人是真怕病毒。要命,是人的第一生理和心理反應。歸根結底、自始至終,發自內心,真心不怕病毒的人,要麼是神,要麼是神經病。
不然,為什麼碼頭的卸貨工人和卡車司機不敢去上班,並最終引發了美國的供應鏈危機呢?
供應鏈危機爆發,導致能夠運到美國市場上的商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及時運過去。於是東西少了,就像我們市場上的白菜少了一樣,結果會是什麼呢?那必然是漲價,這就叫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逼著美聯儲要加息。加息也好,縮表也好,必然意味著錢從社會上回到美國央行。這必然導致美國股市和國債市場有崩盤的危險,也必然導致美國的投資和消費下降,也就必然導致美國的經濟增長乏力。
那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一方面美國央行從美國社會上把錢往他手裡吸,導致社會上的錢變少,另一方面最好是要讓世界各地的錢到他那裡去接盤、填坑、補窟窿。
那怎樣才能夠讓世界上的錢到美國去接盤、填坑、補窟窿呢?辦法自然有很多,但真正具有「美國特色」的辦法就是,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挑起戰爭。因為一打仗了,人就慌了,富翁們就會帶著錢逃離打仗的那個地方。逃離之後到哪兒去呢?相對來說,美國這麼多年在世界上還是建立起了一定的信譽,那麼大概率的目的地就是美國。這個仗最好是要在富人多的地方,哪裡的富人多呢?歐洲的富人多啊!
所以,烏克蘭戰爭爆發了,於是歐洲的錢就要逃向美國—-當然有一部分錢沒去美國,到中國來了。所以俄烏衝突以後,全世界的貨幣裡面美元和人民幣是最堅挺的。
這其實是烏克蘭戰爭爆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
二戰以後,每當美國遇到了經濟困難的時候,世界的某個地方就會打仗,甚至打大仗。這一次也沒例外。
我們不扯遠了,我們還是繼續說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或者說新冠疫情對於我們每個人口袋裡的金錢的影響。
我剛才的兩個角度都是從GDP、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角度說都比較宏觀,涉及到每一個人的錢袋子,它是一個什麼關係呢?
其實這個問題在剛才的GDP分析裡面已經回答了,只是需要再補一句話。這句話就是,GDP到底是個獨兒?
GDP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宏觀經濟學名詞,但他又是一個非常食人間煙火的接地氣的名詞,一點都不高大上。
我直接說結果,那就是,GDP其實就是一個國家一年總體掙的錢,是增量財富,不是存量財富。具體來說又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個方面。
對於國家來說,所謂一年掙的錢,就是主要是他的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
對於企業來說,所謂一年掙的錢,就是它的利潤。
對於個人來說,所謂一年掙的錢,就是他的個人收入,主要是工資。
換個角度說就是這樣的,GDP就是一個國家一年總體掙的錢。一個國家一年總體掙的錢,又向三個方向分配:一部分分給國家,主要是稅收;一部分分給企業,主要是利潤;一部分分給個人,主要是工資。
所以說,GDP下降,就意味著國家的財政收入減少,企業的利潤減少,以及我們每個人個人收入的減少。反過來,GDP上升,就意味著國家的財政收入上升,企業的利潤上升,以及我們每個人個人收入的上升。
這樣一來就很清楚了,我在前面分析了新冠病毒對GDP的影響,那麼也就意味著,在個人這一塊,GDP的影響和個人收入是成正比例相關的。
當然要強調一點,這是就總體而言,對每個具體的個人的影響不太一樣。有少數個人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收入可能還增加了,因為他所從事的行業,剛好能夠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多賺錢,比如生產與疫情相關的醫療設備的那些企業,比如與互聯網辦公相關的行業。
但我們討論問題,肯定是要討論總體和宏觀,不能討論少數的特殊現象。
前面已經說了,新冠病毒來了,你抗它,GDP會受影響;不抗它,影響更大。把這個話落在我們每個個人頭上就是,新冠病毒來了,你抗它,個人收入會受影響;你不抗它,影響更大。所以最佳選擇仍然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你不相信,請看一看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過去這兩年的GDP的情況,以及民眾生活受到影響的情況。
我承認,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大背景下,整個社會是一個比爛的社會,我們只能在一堆爛蘋果裡面盡量挑選一個相對好一點的蘋果。這個相對好一點的蘋果就是:積極抗疫。
這就是我對於當下中國要不要堅決抗疫的經濟分析,或者叫金錢分析。
然而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宏觀的總體結論。
從金錢的角度來分析新冠病毒帶來的影響,在有些領域的結論是相反的。
我剛才說了,從金錢的角度來說,新冠病毒來了,抗疫會損失金錢,不抗疫會損失更多的金錢。但在有些領域,我不得不承認,新冠病毒來了,抗疫,會損失金錢;不抗疫,反而能省錢。
強調一下,在有些特殊的領域,不抗疫確實能省錢,這是事實。
在哪個特殊的領域不抗疫反而能省錢呢?
我給朋友們提供一個信息:
2月15日,意大利在公佈了《意大利養老金制度資產負債表報告》。其中提到,意大利2020年節約了11.1億歐元的養老金支出。
強調一下,意大利2020年的養老金支出節約了11億歐元。
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報告裡面明說了,2020年這個國家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口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96%。
而這部分人恰恰是領養老金的人,這些人因為疫情去世了,自然不領養老金了,於是政府就節約錢了。節約了多少呢?一個小小的意大利,總人口將近6千萬人,只有中國的4%,一年節約了高達11億歐元的養老金支出。
報告還預計,到2029年的未來10年裡,這一部分的支出總共將減少119億歐元。
看了這個數字,我們不得不感慨,省錢啊,真的很省錢啊。10年可以省119億歐元啊!一個人口只有中國的4%的小小的意大利!
這個邏輯就很清晰了,病毒來了,如果不抗疫,於是死人多,死的人裡面96%是65歲及以上的老人,這些人去世了,就不領養老金了,於是省錢了。
現在,朋友們知道了西方為什麼不積極抗疫嗎?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我們今天自然可以新增這樣一條邏輯:
對於政客來說,可以節約財政支出,或者叫可以減少養老金支出的壓力。
對於民眾來說,身子骨硬朗的青壯年,自然可以大聲疾呼新冠病毒只是大號流感,他們還可以上街遊行,反對政府抗疫。
於是,雙方心有靈犀,一拍即合。
再往深處分析,能夠上街遊行的人必須要身子骨還硬朗的,肯定主要以青壯年為主。老年人即便要求積極抗疫,也很少能夠上街遊行,更不用說還可以在上街遊行的時候順便參加一下打砸搶,到超市搞一下零元購。
我們再往深處分析,西方的政客都是民眾一票一票的選出來的,他們標榜自己很民主,標榜自己民主的形式很高端,還要求全世界人向他們學習。可是實際上呢?我們假定青壯年不怕病毒,反對抗疫,而老年人身子骨弱,積極要求抗疫。
可是到了投票的時候,老年人因為種種原因參加投票少,因為老年人就總體上來說,參政議政的意願和能力都比不上青壯年。
簡單直觀地說,老年人參加投票也不方便啊。要到投票站投票,至少你的身子骨要不錯才行啊,不然你走都走不到投票站。即便走過去了,風一吹把你吹病了怎麼辦?
如果採取網上投票的方式,總體上老年人對網絡的使用,沒有青壯年那麼熟練,那麼靈光。
這都是問題,所以,老年人的投票率肯定比青壯年低。
這樣以來,政客們就要考慮,他主要要討好青壯年。如果他去討好老年人,到投票的時候,老年人不怎麼投票,結果他官兒都選不上了,官兒都當不成了。
於是,民間和政客又形成了默契和心有靈犀,又是一拍即合。青壯年反對抗疫的多,那就不抗唄!
總之,如果從文化層面來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那就是用制度規定和強化了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
很不幸,我們這個社會,老人是弱者,於是,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在西方,這個弱者就被大量的淘汰。
既然不抗疫、不做事、不為難,還能省錢,還能獲得選票,還能當官,那西方的政客還有多大的積極性去組織和領導民眾抗擊疫情呢?那就做做樣子唄,萬一遊行的人多了就就坡下驢不抗了唄。
可是,中國能這樣做嗎?
由於新冠病毒—-尤其是奧密克戎隆毒株主要攻擊老年人,威脅老年人的生命,所以如果把全社會看作一個家庭,那麼兩年多以來的抗疫,尤其是當下針對奧密克戎的抗疫,就有了一層特別的含義,那就是:青壯年保護我們的父輩。
中國的國學經典《禮記》中說:「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說,幸福的事情有三個,最大的孝順是尊重老人,其次是不讓他難堪,最差也要能夠養活他。那麼保護老人的生命應該是比能養活他的要求還要低吧,應該是「下之下者也」。如果我們連這都做不到,或者不想做,我們如何去面對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諄諄教導?
孟子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意思是說,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好,就失去做人的資格;孩子不能順從父母的心意,就失去做兒子的資格。每一個青壯年,可以回家問一問自己的長輩:新冠病毒威脅老人的生命,老人的意見是我們抗它,還是不抗它,然後按老人的意見辦。
孟子還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意思是說,每個人都親愛自己的雙親,尊重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為了天下太平,就要親愛自己的雙親,尊重自己的長輩,我們必須對新冠病毒發起最猛烈的進攻,不讓他們受傷害。
我們這樣做,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只是因為,我們是中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