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都預判美聯儲會在5月加息50個基點甚至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這麼說。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美聯儲的預期管理操作,但從美國3月創下近40年新高的CPI數據——8.5%來看,加息也確實是勢在必行。如果再考慮到加息縮表,刺破海外資產泡沫,進行全球收割的傳統套路來看,高頻大幅的加息更是理所應當。
那麼,這一輪加息真的能拯救美國嗎?恐怕真的未必。
所謂加息拯救美國,有幾個基本邏輯。首當其衝的,就是加息對海外的衝擊,必須要遠要大於美國。畢竟加息縮表導致經濟危機,這個傷害是全球性的——不光海外,美國自己也得入坑。所以如果最後鬧得對美國的衝擊比海外還大,別人還沒趴下,美國自己就先趴了,那就不是收割全球,而是2008金融海嘯了——而這一次,可沒有中國的4萬億來幫美國接盤!
那麼,怎麼才能確保別人比自己跌的慘?這個就很考驗白宮和美聯儲的水平了。雖然技術上,美國可以操作的方式有很多,但核心就一個:在維持自家經濟正常運轉的同時,把通脹給控制住。只有做到這一點,美國加息才能夠如預期般進行,達到帶崩別人,然後抄底收割全球的目的。
所以,控制通脹,或者說能否平穩的控通脹,就成為美國這一次加息縮表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覺得通脹嘛,漲點就漲點唄,吃喝拉撒能花的了多少錢?何況美國人均6萬刀的GDP,美聯儲又可以自己印錢借給財政部發給老百姓;再加上美國糧食和能源自主,所以有什麼好擔心的?再說了,現在美國經濟復蘇強勁,失業率降到3.6%——跟疫情前差不多了,大家都有工作有薪水,就算通脹來了,也不至於一下就上街造反吧!
這個理解,聽上去似乎是那麼回事。但如果仔細琢磨的話,其實就會發現非常淺薄。
首先,現在美國經濟復甦態勢確實不錯,失業率也很低。但這個失業率背後,有問題:
根據美國公佈的2月份數據,離職人數高達440萬人,在歷史最高的附近徘徊。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離職,主要還是工資太低了。
2月美國工資增長是5.1%,而當月美國官方公佈的CPI是7.9%,所以工資增長是低於CPI漲幅的。
而且,全球公認,美國的CPI數據被多次調整權重,失真率較高,所以真實CPI,實際上遠高於官方數據。同時,典型房屋增長大都超過20%以上。房租的增長也有15%以上。
上述數據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普通美國人的實際消費能力在嚴重下降。雖然工作崗位很多(2月全美職位缺口超過1100萬),但工資水平非常低,所以大家離職率才這麼高。
按照正常邏輯,既然用工需求遠大於求職需求,那應該企業主會調高工資才對嘛!
但實際上並沒有。
為什麼沒有?因為過去一年多里,作為生產者物價的PPI漲幅,遠高於作為消費者物價的CPI漲幅。這也就是說,美國企業購買的原物料漲價,大大猛於商品售價——老闆利潤越來越薄,怎麼給你員工漲工資?
低工資,高通脹是很危險的。低工資意味著消費不足,PPI高漲意味著生產成本增加,一旦生產商撐不住漲價,PPI傳導到CPI,大眾消費品漲價又會迅速壓制消費,屆時生產企業肯定會撐不下去,降薪裁員。而降薪裁員又會進一步打擊消費,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現在的美國經濟,看似強勢復甦,欣欣向榮;但實際上是烈火烹油,根本不可持續。
而最關鍵的是,還有引爆金融風險的可能。你說通脹不至於把美國人逼造反,且不說這個結論是否正確(畢竟零元購現在也很常見——即便是經濟復蘇大環境下也是如此),就算美國是全球最大糧食生產國,可以通過發食品券給民眾填肚子,但金融風險卻避免不了——美股、美債泡沫驚天,房市過去兩年也大幅上漲,一旦通脹推動下的經濟復蘇不可持續跡象顯露,市場信心頃刻間就會崩塌,然後就是經濟危機和金融海嘯。
那怎麼輓救?常規操作是降息、擴表、發錢,刺激經濟——正如過去十多年,尤其是疫情這兩年做的那樣。
但現在美國明顯已經玩不動了。所以只能夠縮水——既壓低通脹的同時,又刺破各國資產泡沫,收割全球。收割全球是用通過廉價抄底全球優質資產,對衝美股泡沫,抹平債務風險;壓低通脹,則是為了避免自己這種不可持續的虛假繁榮,因為通脹的飆升過快顯露頹勢,給自己加息縮表收割全球爭取更多時間,免得人家還沒爆自己就先爆了。
但這裡面有一個尺度平衡的問題。既加息縮表,必須盡可能的壓低通脹的同時,又不把自己的經濟給壓垮——至少不能在別人先垮前讓自己垮掉。如果這個尺度平衡沒把握好,加息縮表先把自己經濟壓垮了,那就不是收割全球,而是日本人了。
所以,這一次美國也是在走鋼絲。玩的就是心跳。這也是預期管理被美聯儲抬到如此之高地位的原因——這種既要又要還要,實在太難了。離了鮑威爾高超的嘴炮忽悠大法,完全hold不住啊!
但問題是,美聯儲真的能夠如願嗎?
不能夠。原因很簡單,這一次的通貨膨脹,實際上不單單是金融問題,更是供求關係反轉。
過去十幾年,我們通常把通脹歸咎於貨幣超發——而事實也確實如此。2008年以來,美聯儲瘋狂放水,並帶動全球央行紛紛擴大貨幣供應。當貨幣的供應大增,那自然反應到經濟中就是物價上漲。
這一點,在疫情這兩年達到了頂峰。
但現在,情況則不一樣。雖然過去十幾年全球貨幣超發嚴重,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卻一直被人為壓低。資源價格的長期低迷,使得資源生產者沒有動力去擴充產能,疫情又大幅破壞了生產體系和供應鏈,這就導致近兩年的疫情後的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大宗商品的供應緊缺——而疫情對供應鏈的破壞,更放大了這種緊缺。
這一點,炒期貨的一定感受明顯。自打金融海嘯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就一直頹靡,直到近兩年,才突然飆升——這背後的原因,絕不僅僅是疫情後的美聯儲放水,更深層的原因,其實還是供需失衡。
你美聯儲可以加息縮表來回收流動性。但問題是,過去十幾年的瘋狂大放水,這絕不是一下就能收回來的——不管世界經濟承受不承受得了,反正美國現在受不了。而大宗商品價格高是長期性的——就算現在資源商願意擴產,產能大規模上來也要一個過程。
何況,現在資源方也不願意擴產。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要求海灣國家擴充原油產能,但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沙特根本不接拜登電話。為了擴產,拜登甚至連伊朗和委內瑞拉都求上了,結果在俄羅斯(也可能包括中國)的協調下,後來也沒了下文。
之所以如此,其實也是美國自作自受。一方面,美國操縱大宗商品低價這麼多年,把各資源國也搞得很難受,現在好不容易來了波牛市,哪個資源國不願意多賺點錢?
另一方面,美國,尤其是民主黨政府,這些年到處推銷什麼普世價值,搞什麼政治正確,拿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大棒到處敲打所謂的威權國家。而資源國,尤其是石油出口國基本上都是美國口中的所謂威權國家,自然都對美國這一套倒盡了胃口。
伊朗和委內瑞拉這些被美國掛到邪惡國家名單裡的就不說了,俄羅斯現在就更不用說;就連沙特這種盟友,人家一封建皇權國,本來就對美國推廣普世價值極為反感,結果人家皇儲殺個反對派屁大點事,還被美國揪出來一頓錘。好不容易特朗普在位時,皇儲交了一大筆保護費,以為把這事兒揭過去了。沒想到拜登上台後居然翻臉不認賬,還揪著這個逼逼叨叨,甚至去年底沙利文去見沙特皇儲時,還拿著這個當面噴人家——你說人家皇儲冒不冒火?
如果僅僅是要錢,沙特國皇和皇儲沒准還可以忍。可拜登這種搞法,簡直就是要人家的命——所以沙特這次不鳥美國,也就不足為奇。
不僅不鳥美國,還要趁它病造它反!
現在這形勢,大家也都看明白了:
以前大家被迫把資源用美元計價結算——這不僅要交鑄幣稅,要被美國週期性收割,而且也意味著自己身家性命被美國系在手裡;如果不服從,想維護自己國家利益,那就直接被美國制裁,被排除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經濟秩序之外。
這種狀況,別說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其實就是沙特這些盟國,也是很有意見的。只不過以前美國實力強大,不僅有金融霸權,軍事霸權,還手握全球最主要的消費市場,手握全球化經濟秩序的主導權。所以這些資源國只有兩條路——要麼被迫屈從,忍受美國盤剝;要麼就是直接被美國制裁,不能參與全球化經濟秩序,守著金飯碗要飯。
而現在,情況變了。美國明顯實力衰落,明顯已經hold不住場子——它不僅無力主導全球化秩序,本身消費市場也不再是全球最大(中國已經和它一個量級),而且由於跟中國和俄羅斯雙雙鬧翻,這兩個大佬頂在前面,美國也沒多少餘力去管其他地方的秩序,所以別說俄羅斯自身,就是沙特這些小國,現在也不太怕美國來收拾自己。
而且,最關鍵的是,美國現在經濟遇到了大麻煩,必然要收割全球來續命——這意味著資源國如果這時候擴產能幫美國續命,等於是給美國收割自己創造條件。而且這一波收割完後,鑒於美國的問題是體制性的,很難解除,未來還會繼續大放水,繼續美元潮汐——這意味著未來還要繼續交鑄幣稅,繼續被收割。
誰都不是棒槌,誰都不想無休無止的被人宰。何況美國的欺凌,不光體現在經濟收割,還有政治方面的壓迫,所以這就更讓人憤怒。擱以前,美國實力強大,其他國家要麼被迫隱忍,要麼就是受窮孤立。而現在,明顯美國不行了——而且如果這一次它玩砸了,接下來會更慘,更無力主導全球秩序。
這對資源國來說,誘惑是巨大的!
何況現在中國也已經起來了。
中國崛起對資源國的戰略意義有兩個:
首先,它的存在,本身就牽制了美國的主要國家資源——這意味著美國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顧及其他地區。那些怕被美國軍事報復的國家,現在拒絕美國的底氣就強了許多——這種趨勢在美國阿富汗撤軍之後明顯加強。
其次,以前美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西方+日韓更是佔據了全球消費市場的絕大多數。他們挾市場號令天下,誰不聽話,誰就不許把資源賣給自己——甚至第三方國家想把商品賣進美系市場,也不能使用這些國家的資源。
這就沒法玩了。資源賣不出去就是廢品。所以資源國要想把資源變現,只能聽美國擺布。現在既然中國已經崛起為跟美國等量齊觀的消費市場——而且未來還有更大發展趨勢,那麼資源國也就有了籌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無視美國的經濟威脅。
消費與生產主導關係的反轉,美國全球控制力的衰落,以及中國全方位的崛起,這三大因素,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逆轉了資源國面對美國時的弱勢地位,給了他們造反的底氣。而這次美國巨大經濟風險的迫近,以及其收割全球的急切需要,更推動了資源國反抗時機的成熟。
所以俄羅斯首先掀了桌子,西方拿金融制裁俄羅斯,結果俄羅斯直接憑借自身資源搞起了天然氣盧布,反而把美元和歐元與當下的硬通貨——資源脫鈎。然後沙特也開始忤逆拜登——不僅不鳥他的增產訴求,而且還傳出要跟中國搞石油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
而西方的騷操作,更是加速了資源國的反水。對俄羅斯的瘋狂制裁,凍結其外匯儲備,甚至沒收俄籍富豪的財富,這對非西方國家,尤其是所謂威權國家,以及他們的精英階層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這一下,不管是出於國家利益,還是私人利益,大家都產生了分散投資,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避險訴求。
當資源與美元(以及歐元等西方貨幣)脫鈎,這意味著美元的基石鬆動,也意味著通過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能力被嚴重削弱——大家不再需要用美元交易,自然也就沒有了大量囤積美元和購買美債的需求。相應的,美國用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能力也就被削弱。
這是對美國接下來收割全球的影響。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當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市場份額下降,這意味著美元能購買到的商品總和減少,這又反向推升了美元計價商品的通脹。
同時,俄羅斯玩資源盧布的操作,也在某種程度上打造出了兩個不同的大宗商品市場——由於西方限制俄羅斯資源出口,這使得俄羅斯資源對中印等友好國家的出口大增——這些資源不僅不需要經過美元,甚至還有可能獲得相對折價。而其他資源國(比如沙特)如果接下來採用這種模式——哪怕是部分的,也都意味著對美元計價的部分規避。
這就很麻煩了。大宗商品供求關係的扭曲和錯配;對於資源國來說,這在長期層面,迎合了他們避險的訴求;短期層面,迎合了他們規避美元潮汐的需要。對於西方之外的工業出口國——比如中印來說,這等於幫他們部分規避了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的飆漲,壓制了通脹;而對於西方陣營來說,由於他們無法用俄羅斯資源,甚至還有可能面臨其他資源國的戒備(畢竟用美元怕被收割,用歐元日元又怕過度貶值),所以美系陣營依然停留在美元計價的傳統框架內,就很難規避大宗商品漲價帶來的通脹飆升。
總而言之,美國這次搞不定外部資源國,甚至美國一系列騷操作,還進一步扭曲了大宗商品的供求關係,加劇了全球通脹——尤其是美系世界通脹。
那麼,外部資源國搞不定,搞定內部也行啊——畢竟美國本身就是資源大國,內部增產不就行了?
對不起,內部的資源擴產,拜登也搞不定。
美國跟中國不一樣,中國資源是國有的,開採資源的生產方也是國有企業,甚至連下游的資源應用方,很大部分也是國企。所以中國要控煤炭價格,不說能完全控制住吧,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但美國就不同了。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沒有哪條法律或者規定,要求他們一定要擴充產能,一定要限價銷售。所有的市場決策,全憑油氣資本自己定奪。
而這一次,美國油氣資本,似乎是鐵了心的不打算擴產。甚至頁岩油生產商都喊出了油價200美元都不擴產的口號。
之所以如此,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美國油氣資本不是國企,美國也不是政治權力主導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所以油氣資本不需要講政治,也不需要承擔什麼亂七八糟的社會責任。油價高?那正好多賺錢嘛不是?
第二,現在傻子都知道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已經站在了懸崖邊,接下來很有可能就是經濟危機和大蕭條。這時候擴產,現有的油井擴大點產量還好說;如果要新增產能,不光投入巨大,從決策到產能擴張實現,一般需要兩三年時間,到時候十有八九經濟就已經崩了——那自己擴出來的產能找誰接盤?油價大跌,需求萎縮,自己前期投入巨資的產能建設豈不是賠個底掉?
第三,美國油氣資本從來就是跟共和黨捆綁的。民主黨這幫孫子天天喊新能源、碳中和,油氣資本早就看他們不爽了。所以這幫貨早點滾蛋最好。現在中期選舉就要來了,拜登形勢不妙,共和黨很有可能獲勝。這個節骨眼要是擴產,那擱現在就是幫民主黨贏中期選舉;擱兩年後就是幫拜登連任——這油氣資本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麼?所以還不如不擴產,讓拜登和民主黨輸掉底褲,然後換共和黨和特朗普捲土重來!
這就是我認為美聯儲加息很難抑制通脹的邏輯所在。這一輪全球通脹,不僅是因為美元超發,更是因為大宗商品的供需扭曲和失衡——而到現在這個階段,後者的因素已經明顯比前者更大。白宮無法解決供應問題,光靠美聯儲貨幣政策來限制需求,這根本就是頭疼醫腳,搞錯了方向。
當然,白宮和美聯儲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們也沒辦法。拜登搞不定俄羅斯,搞不定沙特,搞不定伊朗委內瑞拉,甚至搞不定自家油氣生產商,那它除了在需求方面動腦筋,搞搞加息縮表,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只不過,加息縮表本質上是通過壓制需求來緩解通脹。以美國現下的金融狀況,這個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需求萎縮——經濟衰退——信心崩盤——金融海嘯——經濟危機的傳導。所以這對美聯儲的微操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盡量通過預期管理,在壓低通脹的同時,延緩信心崩盤這個D day的到來,給自己收割全球爭取更多準備時間。
從現在來看,美聯儲的預期管理,或者說是微操,還是比較成功的,基本上全球金融市場,都被其不同程度的引導。
但微操再精妙,畢竟只是術。美國現在的問題是大勢不對。而且由於美國本身金融狀況已經極度危險,所以這種術的成功,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可以爭取一點時間,但爭取不了太多——而留給美國的時間已經不多。
所以,接下來,美國勢必在全球進一步挑起爭端——老子自己的時間拖不了,但老子可以把對手的爆倉時間提前嘛。反正現在大家都是耗,就看誰先耗不起先倒,而誰先倒,誰就只有被割。只要你們先倒了,那老子再爆也無所謂了——因為到那時,就再不是自己乾自己,而是割別人的肉補自己的瘡!
現在歐洲已經淪為待宰羔羊,日本也正被擺上案台。只不過,歐洲的淪陷,也伴隨著俄羅斯的掀桌子——資源盧布的異軍突起,以及其在全球範圍內的連鎖反應,直接進一步壓縮了美國本就不多的轉圜空間。所以對中國挑事,在所難免。
當然,在針對中國方面,現在的美國已經成功了一小部分。對咖啡人和精神買辦的意識形態滲透,直接導致了國際一線城市的疫情全面爆發——這種中心突破,重創了中國的消費和生產,迫使官方提前釋放部分政策儲備,並催發人民幣來了一波小幅的快速升值。
不過這還不夠。畢竟中國之前把經濟底盤扎的太牢,政策儲備也狠充分。而且這次疫情雖然嚴重,但最終還是被控制在了國際一線這一隅,並沒有擴散全國——這意味著中央突破雖然得逞,但四面開花卻沒有實現。所以從最終效果看,雖然成果頗豐,但並沒有傷及中國根本,也不足以把中國經濟全面引爆。
那麼,接下來,台海挑事估計就在所難免了。而且鑒於留給美國的時間已經不多,台海這出戲(可能還配合有半島),很可能馬上就要出場。這一仗,如果美國鬥贏了,那就是中國被割——屆時美國不僅可以拿到足夠的肉回血,也會因為打垮了最大,也是唯一的戰略競爭者,而重回世界之巔。
而如果沒有實現借台海爭端逼中國破功的目的,那美國也拖不起了,加息縮表很快就會引發經濟自爆——雖然歐日韓這幫小弟會捨身侍主,但光它們的分量,恐怕還不足以填飽美國的肚子。而且這種美系內卷,本身也意味著西方陣營的整體消耗。果真如此,在經濟危機爆發後的全球秩序重新洗牌中,更弱的美國,和更衰且更離心的盟友,在面對更強勢的中國,以及以它為首的,希望打破美國霸凌格局的第三世界資源國、生產國時,恐怕就難以游刃有餘。而新的秩序中,美國,以及它的狗腿子,其話語權和份量,和現在恐怕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總而言之,中美台海博弈已箭在弦上,而這場博弈,很有可能就是這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大節點。台海戰爭會不會提前引爆,中國能否迫退美國圖謀,將成為這一場世紀變局的關鍵勝負手!
決戰,即將到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