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軍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轉入到第二階段之後,為打擊烏軍在頓巴斯的壁壘地帶,其火力強度較之前有大幅提升。
4月19日,俄軍火箭和炮兵部隊打擊了烏軍1260個軍事目標;
4月20日,俄軍火箭和炮兵部隊打擊了烏軍1053個軍事目標;
4月21日,俄軍火箭和炮兵部隊打擊了烏軍1001個軍事目標;
4月22日,俄軍火箭和炮兵部隊打擊了烏軍1285個軍事目標;
4月23日,俄軍火箭和炮兵部隊打擊了烏軍1098個軍事目標。
以上並非全天時間段的打擊情況,此外俄空天軍、陸軍航空兵以及高精度導彈也在參與對烏軍的打擊。
但我們僅僅看俄軍地面火箭和炮兵部隊的打擊強度,就不難感受其戰法較之前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這種轉變被俄軍認為是可以極大減輕己方傷亡的關鍵。
目前,烏軍在頓巴斯戰區集結了至少11個正規旅的作戰部隊,這些部隊所依託的是以城鎮、交通線及其他要點為核心的防禦工事。
這類的防禦工事實際上並不堅固,但是數量極多。烏軍打造有大量的連排級支撐點,甚至是班一級的陣地。
如果進攻方兵力和火力不足的話,即便是啃這樣的陣地都是極為吃力的。這也是東烏武裝在推進至烏軍核心陣地之後,就推不動的原因所在。
而在俄軍對烏第二階段的作戰中,明顯是以頓巴斯地區的作戰為核心的。
在大約三周的準備和調整期中,俄軍從其他戰線增調了正規部隊,同時從國內動員有經驗的志願兵參戰。另外在後勤方面也做了較為充足的準備,在鞏固後勤線的同時,也向前線輸送了大量的技術兵種和所需的彈藥等物資。
因此在俄軍第二階段作戰正式開始後,其炮兵火力的打擊強度立馬就上來了。
在俄方拍攝的戰地視頻中,一線烏軍的陣地上往往是屍骸累累,他們中大部分都不是死於槍彈襲擊,而是死於炮擊。
相較於俄軍大規模的炮擊而言,烏軍的炮火儘管也在盡可能反擊,但反擊力度要弱很多,主要還是靠步兵依託工事和城鎮在死守。
那麼,烏軍在重火力方面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
首先是重武器本身,包括坦克、步戰車、火炮、火箭炮的裝備量。
由於脫胎於蘇系軍隊,烏軍的機械化程度很高,2014年東烏戰事之後,烏軍通過翻新舊裝備、製造新裝備,使得現役部隊裝備的重武器數量達到了一個比較可觀的程度。其坦克、裝甲車、火炮、火箭炮的現役裝備量即在4500輛/門以上,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備用/待修裝備。
不過在俄烏開戰之後,烏軍的重武器遭到了優先打擊。
這種打擊並非僅僅是在第一線的面對面交火中被摧毀的,更關鍵的是俄軍使用高精度導彈和空天軍、陸航部隊實施遠程的集中打擊,往往造成的毀傷數量會更大。
我們不用去看俄軍的戰果通報如何,僅從目前烏克蘭急於求援重武器的現實便不難判斷,其重裝部隊遭到了不小的打擊。而且從現在的戰場信息來看,烏軍重裝部隊的活躍度也大為下降——我們更多的是看到烏軍的輕步兵在行動,但實際上烏軍本來的面貌應當是機械化部隊的樣子。
除了重裝備本身受到的損失外,烏軍的油料庫、備件庫和修理廠也在俄軍的集中打擊目標之列,隨著這些軍事設施被普遍打擊,也嚴重影響了烏軍重裝部隊的戰鬥力。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在彈藥方面,畢竟武器再牛,沒有彈藥也沒用。
烏克蘭曾經是蘇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時分得了巨量的軍事遺產,其中也包括數不勝數的彈藥庫。
自烏克蘭獨立以來,烏軍的庫存軍火在火災爆炸、軍事作戰、正常及黑市交易中,已經損耗了非常大的數量。很多戰亂地區都曾出現過大量烏克蘭的軍火,甚至這個背景在不少電影中都存在。
但是蘇聯時期所製造的軍火實在是太多了,就算反覆地「敗家」依然未能耗盡。
所以我們看俄軍每天公佈的戰報,幾乎都有對軍火及彈藥儲藏地的打擊內容。這倒也不是俄軍每天閒著沒事兒瞎報,而是烏克蘭境內的軍火庫和彈藥儲藏地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在赫爾松的俄控區,隨便打掉一個烏軍的活動小組,其軍火據點繳出來的武器彈藥都極為豐富。
而烏軍的大型軍火庫,那就更了不得了,幾乎都是成百上千噸彈藥的存在。
非常有意思的是這樣的軍火庫不光掌握在烏軍手裡,由於烏軍中也存在「運輸大隊長」,因此其部分大型軍火庫的大門也向俄軍敞開著。
最近,俄羅斯軍隊公開了其控制下的位於哈爾科夫州巴拉克列亞地區的大型軍火庫,發現了數千噸的烏軍軍火。
話說這個軍火庫其實倒也挺有名的,因為它就是在2017年和2018年先後兩次大規模爆炸的烏軍第65號軍火庫。
2017年3月23日,該軍火庫發生大規模爆炸,烏克蘭官方稱此次爆炸造成的損失大約是10億美元。結果到2018年5月3日,該軍火庫再度爆炸,烏軍記錄到的爆炸次數高達40次之多。
先後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爆炸,第65號軍火庫儲存的大量彈藥被毀,但是其剩餘的彈藥儲量依然十分巨大。
庫存的老舊彈藥,有些已經不適合使用,但能使用的部分依然不少。
實際上,包括俄軍自己也在使用多年前生產的彈藥,東烏武裝的情況就更差了。而這個烏軍的軍火庫內除了能用的蘇系武器彈藥外,還有部分從海外渠道得到的彈藥。
俄羅斯國防部認為,這個烏軍軍火庫的存在,為其在東烏的長期炮擊提供了炮彈支持,其內容涵蓋了從大口徑炮彈到火箭彈再到迫擊炮彈,可以說品類頗多。
如今這個大型軍火庫落到了俄軍手中,那麼其中可用的彈藥自然是會被用到己方炮兵中來。因為俄軍和烏軍的很多武器型號、口徑都一樣,拿過來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巴拉克列亞地區早在3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被俄軍所控制了,這個大型軍火庫就位於該城的東北方。
按理說,這個軍火庫俄軍應該早就發現了,其庫存堪用的軍火也早應該應用到了炮兵部隊中。現在這個時候對外公佈,又有什麼意思呢?
我們要知道,在戰時情況下,任何交戰方發佈的官方信息中,不論真假,都有其目的所在。
現在俄軍控制了巴拉克列亞的烏軍軍火庫,這個事實肯定存在,就用不著去辯真偽了。其直接傳遞的信息就是:烏軍充當了俄軍的「運輸大隊」,大量的軍火未經戰鬥就送到了俄軍手中。
我們再結合現在俄軍一直極力宣傳的又繳獲了多少西方提供的武器裝備等信息,就不難理解俄方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其通過現有的宣傳視頻不僅在表達己方逐漸獲勝的意味,更是在向西方表達這樣的信息:
烏克蘭本身就有大量的彈藥,你們提供的武器彈藥不但不會有用,反倒是會逐漸落到了我們的手中。那麼,這個信息再反饋到向烏克蘭提供軍火的國家,會有什麼效果呢?
戰時信息,有時候連著看會有意外的發現。
在4月14日,美國媒體發佈了一篇關於烏克蘭戰爭急劇消耗西方軍火庫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告訴國會,西方國家已經向基輔提供了6萬件反坦克武器和2.5萬件防空武器。五角大樓目前正在制定計劃向烏克蘭緊急運送更多的火炮、海岸防衛無人機和其他裝備。
五角大樓官員透露,基輔每天都在消耗「需要一周時間才能輸送的反坦克彈藥」。由於俄羅斯的空襲和戰鬥損失,基輔還缺少可用的飛機。在馬里烏波爾和其他地區,彈藥已經變得稀缺。
我們現在可以確認的是,西方的確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彈藥,而且這些軍火在烏軍的對俄作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但毫無疑問的是在西方沒有啓動動員機制的情況下,大量相關武器彈藥的提供確實也在急速消耗著軍火庫存,並由此引發了部分國家的不滿。
比如德國就表示:我們最初向烏克蘭提供了我們庫存的武器。現在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
其實德國所說的未必就很誇張,因為自冷戰結束以來,歐洲很多國家都是馬放南山的狀態,其可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未必能用多充裕。比如現在在划撥重型火炮的問題上,多個歐洲國家都表示要支援火炮,但數量實在是寥寥。
實際上只有美國具備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的可能,但烏軍消耗標槍反坦克導彈的進度也令美軍極為吃驚。
按照目前西方交付到烏軍手中的標槍導彈,即便是平均每10發乾掉一輛俄軍坦克,都綽綽有餘的。但實際上烏軍現在打出的有效戰果越來越少,東烏武裝手中的標槍導彈卻是越來越多。
而且很多西方支援的武器在運輸和儲存途中就被俄軍遠程火力打掉,這也是令烏軍及西方國家極為上火的。
現在這個當口上,俄軍又在宣傳從烏軍手中拿到了數千噸儲量的軍火庫,這不僅會讓西方國家抱怨基輔,同時也會令基輔再向西方求援時,是不大好意思再說軍火消耗殆盡的。
當然,該給的軍火還是要給,但這些炮彈能在戰場上打出去的同時,再起到宣傳戰的作用,那無疑會是更好的。只是現在前線的烏軍頭要更大了,畢竟俄軍每天的炮轟砸下來可是要人命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