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進入第64天,局勢出現3個「第一次」。
第一個「第一次」:俄羅斯對歐盟兩國「斷氣」後,首次透露「盧比結算」名單上的國家數量。
當地時間27日,據美國彭博社報導稱,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稱,已經有4名歐洲天然氣買家遵從了俄總統普京的要求,用盧布支付了4月份的天然氣貨款。
除此之外,還有10名歐洲買家在俄天然氣工業銀行開設了賬戶,這說明下個月用盧布支付天然氣貨款的國家數量還會上升。
但一切的一切,才剛剛開始。
實際上,俄央行行長、「盧布結算令」的設計者納比烏琳娜,早在4月18日就曾表示,已有來自12個國家的52個外國組織,加入了俄羅斯建立的金融信息傳輸系統。
該系統名為SPFS,是完全按照SWIFT標準運行的俄央行自用系統,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國際支付系統的卡可以繼續在俄國內使用。
這樣一來,歐盟的天然氣買家就可以在俄方指定的銀行開戶後,繼續暢通無阻地支付歐元或美元,直到俄氣公司收到由銀行兌換完成的盧布,才會繼續供氣。
從3月31日普京簽署總統令,到4月22日歐盟發佈「同意盧布結算天然氣」的指導文件,時間還不滿一個月。在此之前,梵蒂岡、匈牙利、斯洛伐克、奧地利,甚至就連英國都表示會接受俄羅斯的提議。
而同屬歐盟的保加利亞和波蘭,卻在收到俄氣的最新賬單時心存僥倖,拒不使用盧布結算機制,因而在4月27日被俄方「斷氣」。
一時間,歐洲氣貴。
不得不說,俄歐之間的這場金融戰和能源戰,普京都打出了風格,也打出了成效,更打出了智慧。
一來,「斷氣」這招夠狠。很多人以為俄羅斯只是虛張聲勢,但普京這次說到做到,而且事前沒有打無意義的「口水仗」,在關鍵時刻直接付諸行動,讓歐洲看到了俄羅斯的堅決。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一次性對兩個國家「斷氣」,其中保加利亞進口俄氣的比例超過8成,波蘭則超過4成,這些都確保了俄方「斷氣」帶來的殺傷力與威懾力,足以讓其他歐洲國家引以為戒。
二來,俄羅斯「收手」夠快。據悉,下一波付款截止日在5月下旬,因此俄方在那之前不太可能對其他國家「斷氣」,這也給了其他國家重新思考的機會,充分釋放了俄方希望繼續做生意的善意。
三來,這場「戰爭」的收穫是相當豐厚的,因為德國和奧地利同時在27日宣佈,已經接受了俄方的「盧布結算令」。尤其是德國,作為歐盟的兩架馬車之一,更是歐盟經濟的「引擎」,該國的表態對歐盟的影響不容小覷。
同時,盧布兌歐元和美元的匯率強勢走高,基本宣告了美西方「圍剿」盧布的失敗,這場針對俄羅斯的金融戰,已經被普京的「組合拳」破解大半。
「去美元化」,這還只是開始,因為俄羅斯還有新手段。
第二個「第一次」:烏克蘭赫爾松州更換流通貨幣,盧布將取代格里夫納。
28日,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赫爾松州的軍政管理部門官員表示,該州自5月1日起,將共同流通盧布和格里夫納,但該過渡期僅持續4個月,之後就會完全轉用盧布。
實際上,俄烏衝突進入第21天的時候,也就是3月15日,俄國防部便已經宣佈「完全控制了赫爾松州全境」。自那時起,就已經能預料到局勢的發展脈絡。
對此,怎麼看?
1,這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軍掌控的所有地區中,第一個將盧布作為流通貨幣的州。而流通貨幣的更換,往往就意味著當地政權的更迭,此前就有消息傳出,稱「赫爾松州將舉行獨立公投」,眼下看來可能性不小。
2,赫爾松州人口有130萬,同時是烏克蘭第一農業大國,當地自然資源豐富,有著「烏克蘭麵包籃」的美譽。可想而知,該州農業和礦產出口生意規模很大,在烏克蘭經濟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此,如果當地流通貨幣被更換為盧布,勢必會對烏克蘭法定貨幣格里夫納造成沈重打擊。須知「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格里夫納的貶值意味著基輔方面的戰爭潛力將進一步下降。
3,俄方在用實際行動證明,其達成第二階段軍事目標的決心是堅定的。此前,俄軍事專家列昂科夫就已經表示,肅清頓巴斯和赫爾松之間的敵軍是第二階段的重中之重。
俄國防部已經表示,第二階段不僅要拿下烏東,還要拿下整個烏南,而赫爾松州位於烏南且緊鄰著克里米亞,自然是俄軍的「首選」。
這裡同樣是一個「試驗場」,如果盧比能在當地順利流通,那麼俄方想必也會在其他地區推行類似的政策。
而為了盡快達成第二階段的軍事目標,俄軍也不再收手了。
第三個「第一次」:俄軍開始打擊烏克蘭鐵路運輸基礎設施。
日前,俄國防部發言人表示,俄空天軍和導彈部隊在4月25日,首次對烏克蘭關鍵鐵路基礎設施進行打擊,摧毀了烏西部6個火車站的變電設施,造成大量為烏軍運送武器裝備的列車滯留。
要知道,戰場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武器裝備的延誤很可能會造成烏軍潰敗。況且,列車不僅僅能運武器裝備,而且能運送士兵,可以有效阻止烏軍調派增援部隊。
但戰爭已經進行了2個多月,俄軍直到現在才開始打擊烏方關鍵的交通基礎設施,可見之前一直有所克制。
畢竟,交通基礎設施往往造價高昂、重建不易,俄特殊軍事行動的初衷既然是消滅新納粹,自然要盡量減小對普通民眾日後生活的影響。
而這一次的打擊,更多地是為了警告烏克蘭和西方。如果對方再不聽勸,俄方很可能會考慮對鐵路橋梁進行摧毀,修復橋梁的成本可遠遠高於鐵路。
接下來,是否運輸、如何運輸北約的援烏武器裝備,就看澤連斯基政府做何選擇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