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求講講美國宣佈啓動「印太經濟框架」的問題,說現在有一些論調在宣揚所謂「美國聲勢浩大、我們被孤立了、經濟前途未卜」等等,搞得大家心神不寧。
好,今天我們就從專業角度來把這個問題講透,看看美國究竟是「聲勢浩大」,外強中乾。
我們分四部分來講:
①、「印太經濟框架」的定性及兩個目的;
②、拜登的現實考量;
③、「框架」的演化趨勢預判;
④、我們的對策;
1、「框架」的定性及兩個目的
客觀是決策思維的基礎。
中國人向來實事求是,只要是有利於加強亞太區域合作的倡議,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什麼國家提出來的,我們都樂見其成。
這並不是外交上的客套話,而是實實在在的道理:
亞太不好,中國很難獨善其身;亞太好了,中國才能更好。
所以,我們絕對不會因為一個意見或建議具體是什麼國家提出來的就預先設定立場、意識形態先行。
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艱難復甦、前景未明的當下,誰把經濟問題泛政治化,誰就是在與世界人民為敵、開人類的倒車,必然要付出慘痛代價。
因此,準確判斷「印太經濟框架」的性質是加強亞太區域合作,還是會製造分裂對抗,就顯得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我們對這個事情的應對方針。
看到這裡,急性子的同志可能會著急了,認為「這還用得著判斷嗎?擺明就是衝著中國來的!」
不要急。
這個所謂「框架」的本質和目的,連日本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我們怎麼可能不懂?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講清楚性質問題?
就因為如果不講清楚,我們的應對方針就容易被人把問題倒扣回我們頭上,在外面倒打一耙污蔑我們「搞破壞」,在內部造謠我們「被孤立」或「自我孤立」。
這就是其目的嗎?
當然不是,污蔑和造謠只是這個國家的手段,在這背後,它有著兩層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一層目的,是要以此在外打擊我們推動經濟復甦的努力,對內動搖我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
尤其是後面這一條,打擊我們內部的長期信心,才是其本階段的目標。
得隴望蜀、手法老練,這就是它這一屆政府的算盤打得比上一屆精的地方。
本著謀敵在前的原則,我們不能等它打出這張牌才來應對。
因此,我們現在就需要把問題講清楚,讓它現在就輸得明明白白。
那麼,怎樣判斷這個「印太經濟框架」的性質究竟是製造分裂對抗的圖謀還是加強區域合作的倡議呢?
很簡單,看它的實際行為符不符合理論邏輯:如果真是為加強區域合作而來,為什麼要放著已經成熟、運行良好的亞太經合組織機制(APEC)不用,而非要改換門庭、另起爐灶?
是因為亞太經合組織已經失效或落後於時代了嗎?
不是。
亞太經合組織在過去、現在和將來可預見的時期內,都是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全面建設高標準亞太自貿區的主要平台。
舉個例子,「茂物目標」的實現。
1994年,也就是中國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的第四年,在印尼茂物舉行的第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順利通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茂物目標」,提出發達成員到2010年、發展中成員到2020年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
茂物目標實現了嗎?
如期實現了,2020年,在馬來西亞舉辦的第27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亞太經合組織正式宣佈茂物目標順利完成,並提出下一階段的更高目標:《2040年布特拉加亞願景》
回首茂物目標實施的26年時間裡,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額增長了5倍、年均增速6.7%,雙向投資增長了12倍、年均增速超過10%,成員國平均關稅水平從13.9%減少到5.2%、下降幅度60%,享受零關稅待遇的產品種類翻了一番,參與的區域貿易一體化協定數量增長了8倍,並孕育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高水平大型自貿協定。
這些數字說明,在亞太經合組織的推動下,亞太地區實現了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貿易成本和時間大幅下降的經濟巨變,成為全球範圍內自由貿易增長最快的地區,堪稱碩果累累。
試問,在亞太區域經濟發展問題上,還有哪個平台能比亞太經合組織更專業、更權威、更成熟?
沒有。
那為什麼還要捨近求遠、疊床架屋搞一個新的「經濟框架」?
是因為這個所謂「框架」有更高級的內容嗎?
也不是。
這個「框架」提出的四個口號,即所謂「四大支柱」:
公平和彈性貿易、供應鏈彈性、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稅收改革和反腐敗,這些內容全數囊括在《2040年布特拉加亞願景》中,幾乎連表述都沒改。
「框架」有的,《願景》都有,而《願景》中有的諸如自由貿易、市場開放、人力資源開發、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框架」受美國國內政治鬥爭和總體規模等影響就只能望洋興嘆。
試問,放著全面不要而要片面,放著高級不要而要低級、放著總體不要而要局部,還說這是在加強合作,能說得過去、站得住腳嗎?
那《布特拉加亞願景》美國有沒有簽署?
有簽署。
既然簽了,為什麼不認?為什麼還要單搞一套?
顯然,上述問題,「框架」的始作俑者及以其來攻擊我們的鼓吹者們,無一能給出讓人信服的回答。
由此可見,這個所謂「框架」,根本不是為加強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而來。
那怎樣判斷它是不是製造分裂對抗的圖謀呢?
也很簡單,看其操盤者自己怎麼說的就行了:
當地時間5月20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接受美聯社採訪時稱,「印太經濟框架」將展示美國作為該地區國家合作夥伴的「堅定承諾」,以「遏制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原文: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which Tai said above all else would demonstrate“the U.S. abiding commitment as a partner to the countries in this region” as Washington seeks to keep growing Chinese influence in check.】
一個掛著「經濟」名號的「框架」,其目標卻是「遏制」亞太乃至全球最大的經濟增長引擎和絕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這個目標,就決定了它必然成為一個製造分裂和對抗的工具。
為什麼呢?
我們一步一步來推演:
首先,將國際貿易額6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超過21%的中國排除出亞太經濟體系,這個目標從實操角度有任何可行性嗎?
沒有。
最清楚這一點的,應該是美國人自己:
美國獨立戰爭前後數十年時間裡,就曾長期承受當時世界第一強國英帝國的貿易打壓。
實踐證明,即便是面對弱小的美國,如日中天也英帝國也無法做到完全將其隔絕於世界貿易體系之外。
為什麼?
第一,直接原因,在於當時歐洲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決定了美國有相當大的輾轉騰挪的空間;
第二,根本原因,在於國際貿易本身就是優勢互補和自然選擇的結果,參與的各方一定是平等而雙贏的,因此一國對另一國的封鎖,損害的不僅是當事國,還包括其他國家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主要國家怎麼可能答應和配合英帝國這種用以經濟封鎖達成政治目的的政策呢?
這樣的歷史,這樣的教訓,美國人忘記了嗎?
當然沒忘記,美國人的教科書上對於這段在打壓中崛起的歷史可是相當自豪,備述之至。
更何況其現任貿易代表戴琪本身就是耶魯大學歷史專業出身。
那既然記得,為什麼還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就涉及美國更深的第二層目的:
撕裂亞洲!
對美國人來說,能不能遏制中國不好說,但撕裂亞洲還是自覺有把握的。
這個撕裂,首先就是「印太經濟框架」下各成員國的國內撕裂。
為什麼從經濟上執行反華路線會帶來各國國內撕裂?
就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其內部不同階層所承擔的成本是不同的,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所遭受的損失更是千差萬別,甚至還會出現個別階層或個別產業從這種普遍受損中受益的情況,這就勢必帶來矛盾。
這種矛盾積累越深,體現在其國內政治議題的分歧也就越大,最終就造成了政治撕裂。
澳洲的莫里森對此有高度的發言權,因為他就是衝在反華第一線而最終倒在國內議題上的最新一例。
這是第一層撕裂,政治議題的撕裂。
第二層,主權層級的撕裂:
隨著各國國內要求合作共贏的力量和執行分裂對抗的力量之間的矛盾逐漸不可調和,美國為了遏制中國這個總目標,會怎麼做?
為了達成目標,它必然是動用政治、輿論乃至軍事等綜合手段來扶持分裂對抗的力量。
如果目標國家還是不肯就範怎麼辦?
那就直接上,造謠、煽動、顛覆,扶持一個願意配合這個目標的黨派上來。
這樣的事情,美國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沒少做,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而一旦其行為得逞,反華路線的政黨得以上台,則分裂就從各國國內問題演化為本地區的國際問題,對抗也將從經濟領域演化為政治領域。
到那時,亞太的局勢就只能亂成一鍋粥。
所以,只需簡單地推導我們就能知道,內部分裂和外部干涉必將成為「印太經濟框架」下各成員國無法避免的前路。
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個「印太經濟框架」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經濟而來。
而一旦亞洲參與各國陷入分裂乃至動蕩,誰獲利最大?
當然是那個遠離亞洲的國家獲利最大。
因此,單純認為美國搞這個「框架」就只是要遏制中國,顯然還是低估了這個歷史上無數次利用「援助」毀掉小國家、不久前才用關稅大棒無差別對付盟友的國家的野心。
在其真正的火力計算範圍內,「框架」的成員國同樣是它的獵食目標。
隱藏在「遏制中國」這面大旗下的,是它併吞亞洲以維持其霸權存在的長期戰略需求。
通過以上兩層目標的梳理,我們就能得出一個明確、準確的判斷:
搞亂整個亞太地區,這就是「印太經濟框架」的本質。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十來個國家加入這個「框架」呢?
要看懂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深入目前的局面,去看懂拜登在出什麼牌。
2、拜登的考量
去年九月我們在《重塑霸權》中講過,美國所謂「印太戰略」最大的兩個問題,其一就是經濟領域缺少一個亞太總體戰略。
我們都看得出來的問題,美國人自己當然更心知肚明。
因此,一個月後的10月27日,拜登在出席第16屆東亞峰會視頻會議時便提出「印太經濟框架」構想,並經過半年多籌備,這次終於在日本正式官宣。
「印太經濟框架」的提出,從形式上補齊了美國「印太戰略」在經濟領域這條腿。
但雖說補上了,這條腿卻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
虛!
虛在哪裡?
就虛在全文都是口號,沒有任何與自由貿易、開發市場、產業標準有關的實質性內容,其空洞程度連美國自己的專家和盟友都看不下去了。
隨便看看這幾天美西方主流學界和媒體的報導,可以說拜登政府已經被噴得體無完膚:
《外交政策》5月27日文章:《拜登的經濟計劃未讓亞洲領導人滿足》
副標:新的印太經濟框架不如亞太各國政府預期
《外交官》5月26日文章:
《美國重返亞洲2.0:印太經濟框架》
副標:因缺乏明確刺激,框架很難轉化為實際行動
彭博社5月25日文章:
《如果害怕貿易,美國就無法擊敗中國》
副標:拜登的印太經濟提案遭遇失望甚至嘲笑是有原因的
《金融時報》5月19日文章:
《拜登對印太經濟框架注水以獲得更多支持》
這些連篇累牘、鋪天蓋地的批評,矛頭都指向一點:
「印太框架協議」是一個沒有政策內容的倡議,與其說是一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如說更像是一個應景而提的口號。
為什麼會這樣?拜登難道不知道會有這樣的評價嗎?
作為親歷奧巴馬時期「重返亞洲」戰略決策過程的前副總統,他當然知道。
但他沒有辦法,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為什麼沒有辦法?
答案和癥結都在四個字:選舉壓力。
為了挺過今年中選,已經為通貨膨脹等國內問題焦頭爛額的拜登不敢再做出任何與推進自由貿易有關的經濟決策。
因為在美國製造業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衰退背景下,他無法說服廣大中下層民眾相信一點:
全球化和開放市場才是長遠之計,美國人應該走出舒適區,以務實和勤奮重新投入激烈的全球產業競爭。
而作為前年民主黨因無人敢和特朗普對戰才推到前台應付大選的「意外總統」,年邁體衰的他更沒有帶領美國革新政治、彌合分歧、清除積弊的能力和魄力。
這就注定了他這一屆都將無所作為。
這一點我們去年就指出來了,這一預判如今依然適用:
一方面是上述困局,一方面又是必須搞點動作來維持美國在印太的聲勢,最終,拜登只能拿出一個花架子出來應付了事。
這就是為什麼「印太經濟框架」沒有實質性內容的根本原因。
那拜登到這就算失敗了嗎?
不,恰恰相反。
對於美國的目標而言,空洞的「框架」確實是失敗的,但對於拜登而言,他的這一步卻是成功的:
正因為沒有實質性內容,才大幅降低了亞太國家加入這個「框架」的擔憂,進而使他避免了一場幾乎板上釘釘的重大外交災難。
也就是說:
老頭從一開始就看得很清楚,他要的根本不是一個能真正與中國相抗衡的高級貨,因為當下的美國已經搞不出來這種東西了,一旦較真必然應者寥寥,屆時不管是對美國的國際形象,還是對他的政府和黨派,都將是一次重創。
因此,他要的只是一個能向國內交差的高仿品,只要這個高仿品能讓他在接下來的歷場重要選舉中不至於拿不出外交成績單,就足夠了。
為此,才有了這個被噴為「注水」的「框架」,以及諸如四大支柱只要選一個發表聲明贊同就算創始成員等奇葩規定。
一切都是為了選票,這就是美式「高級政治生活」,拜登作為浸淫其中數十年的老牌政客,這一輪拿捏得非常穩。
至於盟友怎麼看,專家怎麼批評,輿論怎麼抨擊,又有什麼關係?將來投票的又不是他們,要對敗選負責的,也不是他們。
內行看門道,這才是我們要看懂的問題本質。
有了這個背景,我們還在擔心所謂「十來個國家紛紛加入」的「盛況空前」嗎?
根本不需要,因為這種「盛況」並不會對我們產生實質影響,被誤的只會是美國自己的步伐。
宣傳「盛況空前」的人,最怕的就是我們看清楚這一點。
反過來想,當年來勢洶洶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我們都不在怕,現在這個腳都站不直的「框架」,我們反而應該怕了?
笑話!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即美國政府是在搞誘敵深入,即先通過低門檻來跑馬圈地,等最後再圖窮匕見、關門打狗?
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我們同樣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拜登一屆羸弱,不代表美國的實際政策制定集團會放棄遏制中國的幻想,因此「注水版」「框架」也有可能是專業戰略團隊不得不順應拜登政府羸弱現實而折中的戰術舉措。
也就是說,他們打出的是一張緩兵牌。
為什麼是緩兵?他們在等什麼呢?
答案就是:印度。
為什麼是印度?等印度的什麼東西?
我們一層一層來梳理。
3、「印太戰略」的來龍和去脈
以前我們分析過,美國「印太戰略」在政治上的實施骨架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其中日本和印度是主要支點,澳洲是次要支點。
在美國的計劃中,日本的作用主要是發揮對東南亞國家的存量經濟影響力,印度的作用主要是發揮增長潛力,對東南亞、南亞做長線影響,而澳洲主要負責鏈接外部,引入西方干預因素。
這三個國家中:
澳洲受限於國力單薄,基本處於打醬油的狀態,目前還需要美國不斷投入未來的投資回報率也不會太高,能起到干擾作用就算不錯。
因此只剩下日本和印度勉強堪用,我們先說日本。
嚴格上來講,如果不算上世紀20年代魏瑪德國學界提出的「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概念,日本的「半個戰略家」安倍應該算是「印太」一詞用在地緣政治和戰略領域的始作俑者。
他在2006年,比最先提出這個詞的印度戰略學者庫拉納還早半年就開始組織幕僚進行相關研究。
到了2007年8月,安倍跑去印度,在印度國會發表了具有象徵意義的「兩洋交匯」演講,提出「通過日本與印度的聯合,‘擴大的亞洲’將美國和澳洲包括其中,便可發展成為一個覆蓋太平洋的寬廣網絡」。
這就是「印太」戰略的雛形和美日印澳QUAD的理論原型,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安倍還是很有野心和想法的。
當然,我們以前分析過,安倍的野心絕非幫助美國,而是通過把局面做大到美國支撐不了,最後不得不給它鬆綁,以反客為主實現他的「國家正常化」理想。
日本的這個策略從理論上講是可行的,但問題出在哪呢?
就出在歷史問題及其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這兩點使得它儘管在亞太花費大量精力和財力 ,依舊很難獲得相應的政治影響力。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它提出QUAD後四處奔走,結果還是沒能阻止這個機制的第一次夭折。
而這次夭折的成因就是:
當時美國的布殊政府和奧巴馬政府對「印太」這個概念並不買賬:
- 布殊政府自反恐戰爭打響之後,為爭取中國的支持,迅速將對華政策從「戰略競爭對手」調整為「建設性合作關係」,年紀大一點讀者應該記得當年經常提一個詞,叫「利益攸關方」,就是布什時期提出來的。
- 和布殊政府相比,奧巴馬政府更重視整合亞洲的力量,但它更傾向於傳統的「亞太」概念:
2011年10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在《外交政策》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從政治、安全、外交和經濟四個角度闡述了美國的新戰略,她稱之為「亞太再平衡」戰略;
一個月後,奧巴馬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APEC領導人峰會上高調宣佈美國要重新殺回亞洲,並把《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SEP)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作為政策重點,他稱之為「重返亞洲」戰略。
不管是「亞太再平衡」還是「重返亞洲」,兩個戰略都沒有正式使用「印太」作為戰略層面的概念。
沒有了美國的支持,日本的QUAD戰略根本推進不下去,此後隨著陸克文帶領澳洲退出,以及安倍本人由於有病不得不第一次辭職,QUAD就此停擺。
由此可見,日本的政治影響力遠不如它設想的那麼大,這點安倍心知肚明。
此後,安倍要等到比他更執著於遏制中國的特朗普出手,才在2017年馬尼拉東盟峰會上說服新上台的莫迪和特恩布爾,最終把停擺了將近十年的QUAD又重新拉扯了起來。
而安倍也借坡下驢,在東盟國家的「建議」下主動把「印太戰略」降低調門變成「印太構想」,算是給自己把面子圓了回來。
從這個時候開始,「印太」作為一個地緣政治概念才算勉強成型。
由此也可見,日本的政治影響力必須依附於美國才能實現。
上述兩個可見就證明了一點,即:
日本只能幫美國做存量影響,無法幫美國做增量影響,美國要用日本,就必須像在澳洲一樣持續投入。
而美國現在最不想要的,也最無力做到的,就是大量、持續的投入,它現在只想能少投入、多產出。
這就決定了美國的「印太戰略」真正的著眼點,只能是印度。
事實上,美國之所以明知安倍反客為主的「戰略構想」而還能保持容忍,就是想用日本的存量影響力來吸引印度,它要看住的盤子比日本大得多,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
再說了,必要時還可以用麻生之流牽制安倍,因此問題不至於失控。
從這點來看,美國人站得要比安倍高一層。
那麼,印度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先來看兩個表態:
第一個表態來自印度的操盤手莫迪:
- 2018年6月,莫迪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明確表態:印度強調 「 印太」成為包容性地區的重要性,不將「印太」行動視為戰略或特定成員的俱樂部,也不在該地區尋求建立一個統治集團,不對任何國家有針對性。
第二個表態來自印度的外交團隊:
- 顧凱傑(前外交秘書,也就是印度外交事務最高負責人、前駐華大使)和唐勇勝(現任副國家安全顧問、前駐華大使,我們之前有介紹過他,去年離任回國王國委親自踐行)明確提出:印度有多對大國關係,不會因為其中一對而影響其他大國關係,印度的外交準繩永遠是服務印度國家利益,不會犧牲自身利益而幫助他國實現政策目標。
這兩個表態只是隨便說說或者用來忽悠我們的嗎?
當然不是,國際政治不是過家家,印度人也還沒那麼傻,雙方都是專業團隊,說忽悠就能忽悠的嗎?
這些表態,其實集中體現了印度外交的實用主義和務實精神。
為什麼會這麼務實?
究其根本,就是印度自建國以來始終堅持的「成為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夢想,以及在此夢想指引下的戰略自主傳統。
這點我們之前有過多次分析,特別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無論美國如何暴怒和施壓,印度始終不肯站隊所謂「自由世界」,也拒絕參與制裁俄羅斯,其實就是這個傳統的鮮明寫照。
這次東京QUAD峰會,拜登再次施壓印度站隊無果,只能在聲明裡說自己譴責了俄羅斯。
更搞笑的是印度新任外交秘書誇特拉在記者會上還來了句「印度對烏克蘭採取的立場得到了普遍和良好的評價,QUAD其他國家理解印度在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把美國人氣得夠嗆。
【原話:There was a general and good appreciation of the position that India has taken with regard to Ukraine,the leaders of the other Quad countries understood it.】
路透社5月24日報導:《印度說QUAD其他國家理解它的烏克蘭問題立場》
上述這些印度人的話,概括起來就是一句:「我們精得很,美國休想忽悠!」
那印度的「印太」總體目標是什麼呢?
概括起來就是三點:
一、鞏固和加強印度在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主導地位,擴大在包括東亞、東南亞在內的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
二、打開國際市場,提升印度對於國際市場的參與、融入和引領程度,獲取更多產業發展空間;
三、盡可能多抓一些能抗衡中國的牌。
前兩點好理解,後面這點我要詳細講一講:
印度需求的抗衡中國,並非指主動遏制中國,更多是出於擔憂和恐懼的被動防禦心理。
這種心理需求,第一是來自印度和中國之間巨大而深刻的實力差距,這種差距已經大到讓印度明白即便中國倒下了,它也不可能承接最大的好處。
舉個最通俗的例子,一家市場佔有率很小的公司可能會想著搶佔和自己差不多體量的公司的市場,但絕對不敢去做行業最大的公司倒下之後自己能吞掉這些份額的美夢,而且恰恰相反,大公司倒下只會讓另一家大公司的行業地位變得更不可撼動,到時小公司的日子只會變得更難。
說印度想搞死我們的同志,主要是因為還沒有走出去真正瞭解到我們的「市場份額」有多大,等瞭解了,一定能放下這個心。
抗衡心理的第二點,則是來自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國對南亞地區持續上升的影響力,這讓印度現在每天都如坐針氈。
第三則來自擔心中國主導了亞太的經濟秩序之後會將印度排斥在外。
後面這兩點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我們通過加入RCEP和申請加入CPTPP就已經表明瞭中國必將走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印度對此也是看在眼裡。
綜上三點可以看出,印度是有抗衡需求,但不會傻到飛蛾撲火來主動遏制中國。
這也是莫迪在上述2018年香格里拉對話時闡述印度「印太」構想中強調的最後一點,即「避免大國敵對和遏制性同盟,確保競爭、分歧不能演變為衝突和爭端」的根本原因。
以上是對印度「印太」構想三個總目標的梳理,可以看出,印度有著自己清晰的「印太」戰略,這個戰略和美國的「印太」戰略顯然有著本質區別。
這就決定了它對美國「印太」戰略的真實態度:
借力但不賣力(印度精的很)
為什麼印度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想得這麼清楚:
根本原因就是他們深知一個最淺顯的道理:
亞太搞亂了,損失最大的一定是亞太國家。
而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繁榮的亞太作為發展基礎的印度,將成為這個亞洲大敗局里損失最慘重的國家。
因為屆時它被攔腰截斷的,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更是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理想。
這一點,也從印度首次從國家層面確認「印太」表述時的定位可以看出:
2012年12月,時任印度總理的辛格在印度-東盟紀念峰會開幕式上首次提及「印太」,他表示:
「一個穩定、安全和繁榮的印太地區對於我們各自的進步與繁榮至關重要,印度認為與東盟的夥伴關係不僅是對於鄰里關係的確認或作為經濟發展的手段,而且是我們關於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亞洲及印太周邊地區構想的組成部分」。
穩定,安全,繁榮,這就是包括印度在內亞太國家最根本的需求。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美國還想在這裡講聊齋,會有人聽嗎?
因此,美國汲汲鑽營的「印太」戰略,及作為其經濟支柱的所謂「印太經濟框架」,最後必然要麼消亡於歷史,要麼演變成為亞洲國家主導的機制。
對美國來說,這種失敗就是它唯一的結局。
屆時,它就將走完親手把自己徹底送出亞洲的路程。
4、我們的對策
梳理完這整個來龍去脈,我們的最優對策相信大家都心裡有數了,那就是:
沉著應對,無需自亂。
堅持團結,合作共贏。
做好自己,待敵自潰。
這個過程,我們在TPP問題上其實已經預演了一次了。
我們毫不反對美國再來一次。
因為它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終都將為我所用,並加以改造、最終造福亞太人民。
這就是中國的陽謀,我們現在大大方方告訴給美國人聽,就是希望它懸崖勒馬、知難而退。
我們不怕它聽懂,而是怕它聽不懂。
畢竟,美國已經經不起多幾次這樣的折騰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