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美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在自己霸權主義的王座上俯瞰芸芸眾生,稍有不如意就要揮舞起制裁或戰爭的大棒。但正如古語所雲「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美國的這種行徑根本不可能維持下去。
近期,拜登這個將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就在沙特碰上了一根大釘子。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日前有幾位白宮的消息人士向該媒體透露稱,拜登原定於6月底開始對中東國家進行一次「廣泛訪問」,並計劃參加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3峰會(GCC+3)。
此次訪問的重點是修復和沙特阿拉伯的關係,順路訪問一下以色列,然而這件事近期出現了變化,據報導,拜登的這次出行已經延期,而且很可能去不了沙特。
早在5月中旬就有白宮內部的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了這一出行計劃,他們稱白宮已經通知了許多中東國家並要求它們做好接待工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時把這當作是一個大熱點來報導,因為自拜登上台以來美國與沙特的關係就跌入了谷底,此舉被美國媒體看作是主動向沙特示好,以色列《國土報》也證實了這個猜想。
這項前後張羅了一個多月的出訪計劃突然被取消,顯然是相當不正常的,國與國之間的訪問豈是說改就改的兒戲?
所以我們不難推測,拜登之所以取消了這次籌劃許久的訪問,最有可能的原因便是沙特不願意給美國這個面子,不歡迎拜登來。
主菜沒上桌,配菜吃著也沒意思,於是拜登乾脆就取消了計劃。
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些疑惑,在特朗普時期沙特和美國關係好得要穿一條褲子了,沙特王儲更是不斷向美國送來龐大的訂單,甚至特朗普的女婿都被沙特安排得妥妥帖帖,那為什麼拜登一上台沙特就像換了張臉一樣?沙特又為什麼敢跟美國這麼強硬?拜登如今又想去沙特修補什麼關係呢?
國際社會的「賤民」?
拜登和沙特的恩怨情仇其實並不複雜,雙方的博弈都是圍繞著「卡舒吉事件」展開的。
2018年10月2日,沙特著名時評記者賈邁勒·卡舒吉在沙特駐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離奇失蹤,瞬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經過多方調查,案件的脈絡很快就被公佈了出來:卡舒吉因為長期批評沙特王儲默罕默德·薩勒曼的內外政策,進而引火上身命喪黃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案件的具體內容。
案件發生之後,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不願意採取過多的行動,特朗普本人也因此遭到了民主黨議員的圍攻,不得不發佈聲明表示自己沒有偏袒沙特。
當然特朗普也不是什麼善茬,之所以不借這起案件攻擊沙特,完全是因為2017年沙特和美國簽署了千億美元的軍火訂單,此案發生後又借機讓沙特多買了100多億美元軍火,特朗普本人當然不想得罪沙特,惹惱了沙特這生意還能做下去嗎?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不明白這一點。
在各方扯皮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件事情其實沒了熱度,沙特皇室算是把醜聞勉強遮掩了下去。
然而在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拜登翻出舊賬狠狠抨擊了特朗普的這一舉動,想借此宣稱特朗普有「通沙」之嫌且不尊重人權。
民主黨這個黨的特性就是以政治正確為先導,喜歡講「民主和自由」,拜登自然要「弘揚」他們黨的傳統精神。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論戰中,拜登最後不光攻擊特朗普,還攻擊了沙特,聲稱如果自己勝選就要「讓沙特阿拉伯變成國際社會的賤民」——這可是拜登的原話。
在上任後拜登也不含糊,坐穩辦公室沒兩個月就發表聲明要重啓對「卡舒吉事件」的調查,還解密了許多不利於沙特王儲的資料,直接給沙特下了最後通牒,表示美國將追究沙特侵犯人權的責任。
而在其他領域拜登也是全面出擊,在第一次外交政策演講中,拜登宣佈停止對沙特的軍事支持,同時將沙特的死敵「胡塞武裝」從恐怖組織的名單里除名,相當於公開扇了沙特一耳光。迄今為止,拜登政府還沒有高級官員公開訪問過沙特。
如果說特朗普是真小人,願意為了軍火利益包庇沙特的話,那拜登就是偽君子,大家不要真以為拜登是為了他口中的「人權」而攻擊沙特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利益交換沒到位。
畢竟沙特千億軍火訂單是特朗普的政績,和拜登沒關係,拜登此舉其實就是在告訴沙特:你們該向我交投名狀了。
拜登本人其實壓根就不相信人權這兩個字。去年以色列採取犁庭掃穴的手段攻擊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居住區,造成上百人死亡,上千人受傷,聯合國多次敦促以色列停火,要求停火的聲明在國際社會上獲得了普遍支持,唯有美國一遍又一遍地反對這個聲明,不願意簽字。沙特記者的命是命,那無辜的巴勒斯坦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嗎?拜登何以雙標至此。
沙特方面顯然不能忍受這樣的攻擊,尤其是在當事人沙特王儲薩勒曼已經實質掌權的情況下,一旦接受美國這種針對領導人的咄咄逼人的態度,薩勒曼以後還怎麼服眾?另外千億美元的軍火訂單也不可能說有就有,這麼大的支出對沙特這個產油國來說也不輕鬆。
就這樣,拜登任上美國和沙特關係僵住不動,雙方互相攻擊,連沙特民間也開始抨擊美國。今年該國一家電視台公然在螢幕前模仿拜登和哈里斯,扮丑角扮得很生動,以至於美國媒體引以為奇恥大辱,紛紛要求拜登來點「硬」的,不要再打嘴炮。
不得不低頭
拜登之所以能跟沙特老死不相往來,完全是因為美國對沙特沒有什麼索求,反倒是沙特離不開美國的政治軍事支持,但是在發生俄烏衝突之後,這一切都完全改變了。
俄烏衝突爆發後,拜登作為民主黨「人權和自由」的代表,對此事表現出了當仁不讓的態度,積極為烏克蘭四處奔走,在國際社會上構建起了一種「不支持烏克蘭就是邪惡國家」的輿論。
結果這種輿論把美國自己也給繞了進去,在美國的極力推進下,歐盟決定在今年年底前減少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數量,最多要減少90%。缺多少就要補多少,加上美國自己也放棄了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這一下就讓國際石油市場出現了高額上漲。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出口份額佔世界總額的11.3%,想一下也知道封鎖這樣一個國家將給國際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光是油價上漲還不足以讓拜登頭疼,苦一苦美國人民加點貴的汽油就行了,但是另外一件黑天鵝事件讓拜登無法忽視高油價,那便是美國的高通脹。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五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了大約8.3%,繼續維持著40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意味著美國的通脹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再不處理就要傷及國本了。
而要解決通脹問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降低大宗商品的價格,石油首當其衝。結果拜登的政策就卡在這裡進行不下去了,他能去哪裡找便宜的油?
另外補充一點,美國四十年前那段時期的高通脹其實也和石油脫不開關係。
當年美國在中東戰爭中極力支持以色列,讓中東的阿拉伯國家十分不滿,最後原本一團散沙的阿拉伯國家決定真正團結起來,對美國實施全方位的石油禁運,這一下子就把美國這個經濟巨人折騰得半死,高通脹差點要了美國政府的命。
拜登自然熟知這一道理,對此也是火急火燎,他不久前下令釋放戰略儲備石油來緩解情況,但是仍收效甚微,現在美國急需外部的石油來降低通脹水平。
放眼全球,也就只有沙特能滿足美國的需求,拜登就算是個人再討厭沙特,他也得捏著鼻子去求沙特多供給一些原油。
宜將剩勇追窮寇
但罵了別人還要別人幫你善後,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現在是沙特痛打落水狗的時候了,當年的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沙特王儲薩勒曼也是個「性情中人」,完全不理會拜登提出的緩和氣氛的建議。《國會山報》四月份就爆料稱,俄烏衝突期間沙特和阿聯酋領導人拒絕與拜登通電話。
其實沙特的訴求也很簡單。
從王儲本人的角度來講,只要拜登保證以後不再談卡舒吉事件,把這件事徹底遮掩過去,並且承認他的地位,那其實還是可以談一談的,起碼不會有那麼大的敵意。
迄今為止,雖然王儲薩勒曼已經基本上實質掌權,但是拜登仍然固執地不承認這一點,只認老國王,這自然也讓王儲很惱火。
而從沙特的國家利益來看,美國必須要徹底切斷和「胡塞武裝」的聯繫,並且給沙特提供軍事援助徹底消滅「胡塞武裝」。
沙特在周邊地區唯一的敵人就是胡塞武裝,這是沙特國家安全的底線,不可能容忍美國繼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訴求其實和土耳其要求美國放棄支持庫爾德工人黨一樣。
總而言之,美國想空手套白狼是肯定不會被沙特接受的,而且增加石油出口量也不符合沙特的利益。
在歐佩克的規定之下,每個該組織的成員國都有出口的份額限制,這一規定其實就是為了避免美國控制全球石油產業同時為自己謀求高額利潤的,盲目增加產量只會損害沙特自己的利益。
再說,就算沙特全力供給原油,它能滿足俄羅斯留下來的這麼大的空缺嗎?似乎也不太可能。
不過,美國和沙特的關係雖然讓拜登寢食難安,卻對薩勒曼沒什麼大的影響。
今年3月份的時候,沙特國家石油公司(全球最大石油公司)和中國石化達成了一項協議,決定在中國合作開發大型煉油設施,未來雙方還將繼續加強合作。
這充分說明一點,沙特對美國的依賴不是必須的,未來沙特完全可以倒向中國來獲得同樣的保障。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也報導了這一事件,他們幸災樂禍的在標題裡直接對美國開了嘲諷:「現在誰才是賤民」?
思來想去,對於美國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行為,唯有毛主席一九五八年九月八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最貼切了:
「中國領土台灣、黎巴嫩以及所有美國在外國的軍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國主義脖子上的絞索。不是別人而是美國人自己製造這種絞索,並把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把絞索的另一端交給了中國人民、阿拉伯各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和平反侵略的人民。美國侵略者在這些地方停留得越久,套在它的頭上的絞索就將越緊。」
事實也的確如此。
中國在中東地區做了什麼勾心鬥角合縱連橫的事情了嗎?我國政府插手中東地區這潭渾水了嗎?並沒有。
這些國家之所以願意和我國搞好關係,願意坦誠相待,完全是因為美國自己的種種暴行把這些國家推到了我們這邊,完全是因為美國政客們貪婪無知又傲慢的態度激怒了他們。
之前他們隱忍不發,不過是因為國際社會是美國的一言堂罷了,種種不滿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加強,我們有理由相信也有事實證明,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所謂美國盟友認清白宮的真實面貌,站在愛好和平尊重國際秩序的中國這一邊,去年的阿富汗今年的沙特都是再好不過的例子。
這只美洲白頭鷹到底還能頤指氣使地支稜多長時間?這個問題就留給傲慢的美國政客自己思考去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