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開頭容易結束難,美國你說了不算

晨楓老苑

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分歧。分歧解決不了,常常演變成衝突:「還費什麼話,抄傢伙上吧。」但是,開戰容易,終戰難。開戰「你」就可以說了算,但終戰就要看「你的」對手是否同意了,包括主動的同意和被動地認栽,直至被物理消滅,沒法不同意了。

在特朗普時代,美國對中國發動了前所未有的貿易戰,特朗普還得意洋洋地說道:「貿易戰是好事,容易贏。」現在,美國不僅沒有贏得貿易戰,還碰到了下不來台的難題。更難的是,需要趕緊下來,繼續留在台上不僅達不到任何有用的目的,還加劇通脹。

耶倫接任後不久,就表示特朗普關稅達不到目的,中國經濟和貿易行為依然如故,中國產業發展政策也根本不受美國壓力影響,稅負都加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了,暗指美國可能取消特朗普關稅。戴琪出於「崗位責任」,反對取消,都取消了,她就赤手空拳了。拜登本來想「留給後人解決」,但通脹已經火燒眉毛,再不「做點什麼」,他就要「被解決」了。

但中國反而不著急了。劉鶴只有在耶倫和戴琪上任時與對方通過禮節性電話,此後沒有任何會談。中美兩國高層倒是會談了幾次,但焦點基本上都在台海和衝突管控方面。現在沙利文放風拜登將和北京「近期再次會談」,拜登也放風「期望近期會談」,中國就是不接茬。美國急了。

6月18-21日,第八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的線上線下舉行,這是中國的全球化智庫主辦的論壇,具有濃厚的官方背景和「第二渠道」色彩,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原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原中央外辦副主任陳小工等都是聯席主席、顧問什麼的。奧巴馬時代的美國副貿易代表溫蒂·卡特勒也來了,她現在是美國亞洲政策協會副主席和華盛頓分舵舵主。懂得官場的都知道,正職是拍板的,副職才是幹事的。

這樣的論壇在過去不受重視,被認為是清談的去處。在中美正常外交渠道受堵後,這些渠道得到了重視。前兩天,眾多歐洲國家大使在同一個論壇上呼籲中國放鬆疫情控制措施,避免損害歐洲商界的利益,更是著意強調「這是為了中國好。」美國商會也在大聲疾呼高層政治解凍和真正對話,不然美國在華商家要喘不過氣來了。

但卡特勒的話更加有意思:

「我呼籲我的中國朋友們,不管怎麼樣,尤其是美國削減部分關稅的話,中國即使只為了自己好,也應該採取相應行動。」(I would just urge my Chinese friends no matter what we do, but particularly if the United States goes ahead and rolls back some tariffs, that China responds in kind even for its own reasons.)

(啊,現在想起「中國朋友」了)

「這將是積極的一步……或許我們可以看到向上的螺旋,也就是說,美國削減部分關稅,中國也削減,甚至削減更多一點,然後美國也跟著削減更多……」(That would be a very positive step … maybe we can see kind of an upwards spiral, meaning that if the United States were to roll back some [tariffs], China could roll back some and even more, and then the United States can respond in kind.)

(做你的千秋大夢吧,還中國主動削減更多一點)

「認識到我們之間缺乏互信很重要。我不認為我們應該一開始就從大處著手,應該從小處著手,尋找很現實的領域,靜悄悄地推進,慢慢重建(正常貿易關係)。」(It’s important that we recognise there’s little trust, I don’t think we should start big, I think we should start small, find very practical areas where we could quietly make progress and build on that over time.)

(誰說的?中國現在就想從大處著手,一攬子解決)

「自上而下、頂層對話,直奔解決大問題可能注定走不通。」(「This kind of top-down trying to resume big dialogues and take on mega issues, I think kind of dooms us for failure.」)

(呵呵,走不通挺好啊,中國還不急著走通呢)

「為什麼中國不先走一步呢?為什麼中國不主動點,直接取消部分關稅,然後再看看美國怎麼呼應?」(Why doesn’t China go first? Why doesn’t China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just eliminate tariffs on some US$250 billion worth of US imports and see how the United States responds.)

(要中國先走一步?虧你還好意思說)

卡特勒在拜登政府裡沒有任職,但她是奧巴馬時代的重臣,在拜登政府內也人脈深厚,她的話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代表了美國政府的想法:「我們急著下樓,你們趕緊架梯子啊。」

中國的想法很簡單:「憑什麼?你們怎麼上去的,就怎麼下來。」

美國急欲從小處做起,只要做到能對抑制通脹有點用的最低限度削減關稅,就不會多走一步,回歸正常貿易關係並非美國所願,美國的心思還是在對抗。

中國當然願意對等地取消全部特朗普關稅,從一開始,中國就強調貿易戰的結局只有雙輸,早日結束貿易戰有益中美,有益世界。但對中國來說,特朗普關稅不只是具體的關稅,還包括美國在科技方面的無理制裁,現在還加上對新疆產品的無理制裁。中國沒興趣「從小處開始」,現在是中國要求一攬子解決的時候了。

如果在2020年1月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的時候美國提出統統撤銷額外關稅,中國可能立馬就同意了。如果在2021年1月拜登上台的時候提出,中國可能會加上撤銷華為禁運等要求,但推托一番,說不定也就同意了。但現在,中國不加上全面撤銷技術禁運和禁入,撤銷對新疆產品的無理制裁,還不僅僅是討價還價的條件,是真堅持,可就真對不起自己了。趁你病,沒要你命就是客氣的了,你還想要我的命?想多了吧。

中國不急了。削減從美國進口的關稅對拉動中國經濟基本沒有作用。中國也不怕美國不削減從中國進口的關稅,一則都是美國消費者在負擔,二則通脹壓力在美國不在中國,三則中國現在沒興趣和美國「做不對等的朋友」,四則中國不怕美國繼續技術封鎖。

美國要是削減關稅,中國樂見其成,誰跟出口更加順暢有仇啊。美國要是現在技術解封,中國會樂見其成,但擺脫ICT路徑依賴反而有失去動力的危險,現在是在向門檻突破的關鍵時刻,松勁就有淪為千年備胎的危險,永無轉正之日了。

對拜登來說,關稅是引發通脹的因素之一,但烈火燒起來後,撤出火種已經不管用了。即使撤銷關稅能把通脹壓低1.3%,8.6%壓到7.3%依然是高通脹。所以耶倫和戴琪都對,關稅對實現美國對華戰略目的沒有作用,撤銷關稅也對壓低美國通脹沒有多少作用。知道什麼是雞肋嗎?特朗普關稅就是!

但拜登對通脹必須做點什麼,繼續拖延而無所作為是政治上高度不正確。問題是,鼓動中國先削減關稅根本沒門,要中國削減關稅幅度大於美國也根本沒門,中國連對等削減關稅都不肯承諾,況且還有「對等」到底意味著什麼的問題。美國加關稅的貨物價值3500億美元,中國「只有」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美國貨物加關稅。等量削減的話,中國吃虧;等比削減的話,美國吃虧。最使美國焦慮的是:中國有可能根本不削減,甚至可能削減出口退稅,完全抵消美國削減關稅的作用。那樣,美國就面子、裡子都丟光了。

而這正在成為對拜登越來越現實的危險。

貿易戰對美國成為飛去來器,扔出去想擊殺對方,沒想到反而衝著自己的脖子在飛回來。問題還不止在貿易,技術也可能成為一樣的情況。

數字化、信息化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中國現在最大的短板在於先進芯片的製造。中國在28nm以上的芯片裡已經是主要玩家之一,正在10-22nm領域打開缺口,在10nm以下還是空白。美國在10-22nm裡反而是世界最大玩家,相當於台灣、大陸、歐洲之和,但在10nm以下也是空白。這將是中美芯片競爭的焦點。

問題是,除了移動通信(尤其是手機),最精密的先進芯片的需求相對不大,手機、5G的發展實際上在進入平頂期,對先進芯片的拉動作用在減弱,而先進芯片的投資越來越依賴暴利產品才能收回,這對芯片世界是微妙的影響。

中美的競爭優勢不同:美國的優勢在頭部,中國的優勢在中場。頭部優勢需要整個供應鏈都掛在下面才能體現,中場優勢也需要頭部的拉動才能更進一步。問題是,中場有自己養自己的優勢,頭部是可以長出來的;頭部懸浮了,要自己長一個中低段供應鏈出來就難了,這和再工業化難之又難是一個道理。先進芯片是高投入產業,美國的頭部優勢得不到中場的滋養的話,很快會乾枯;中國要長出一個頭部來,需要時間,但還真是時間和市場能養出來的。很多中國後來居上的產業都是這樣,像盾構機、先進船舶、橋梁技術等,民航客機也已經在跨越門檻了。

如果中國半導體在技術上還是日拱一卒的話,中國半導體在產能上可能就是日砸鬥金了,在幾年內有可能能夠白菜化10-22nm的產能,更是在28-45nm區段重現中國光伏那樣的顛覆作用,在10年內就有可能霸佔芯片產能的中場,而不只是「之一」。在10nm以下,能一路衝到2nm很好,不能的話,拿下了芯片世界的T-34,2nm這樣的「虎」式坦克在厲害,也只有被圍毆的份。毆完了,T-34也成長為IS-3了。

>45nm這一塊可能3-5年就能初獲霸權,等中國在28-45nm、10-22nm也霸佔下來,不僅美國半導體要受到擠壓,台灣問題也完全變質了。所以芯片戰不僅是貿易戰、技術戰,也是統一之戰。

芯片是台灣經濟最後的支柱。台灣的地緣戰略重要性不必多言,美國還怕統一之戰使得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產能落到中國手裡。但逼迫台灣把先進晶圓產能轉移到歐美實際上是把台灣僅剩的實力抽空了,加速台灣的覆滅,更加不利於美國的地緣戰略。中國的先進芯片把台灣芯片去勢後,幫美國解決了難題:台灣怎麼都保不住了。

這也是美國技術戰變成飛去來器的結果,本來中國ICT的路徑依賴還在加深。

ICT不僅是硬件,還有軟件。儘管人們有各種不滿和不屑,中國軟件也在悄悄發力,中國銀行IT軟件已經硬性要求信創和統信認證了,軍政IT更是早就國標國產化了。各種工程軟件也在悄悄滲入市場。

可能10年後,中國就能實現ICT自由了,那就是千里馬安上雙翼了。

那已經不是拜登的問題了,但還是美國的問題。

至於現在,美國一方面在想辦法在貿易戰中找台階下,另一方面又禁運新疆產品。新疆會變成又一個飛去來器嗎?肯定的,絕對的,必須的。美國會再次get不到「開戰容易終戰難」的道理嗎?肯定的,絕對的,必須的。那就讓他們自己做套自己鑽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