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號航母下水,全球海權格局進入新篇章

觀雨大神經

1910年,美國在一艘叫「賓夕法尼亞」號的裝甲巡洋艦上做了一場古怪的實驗,實驗者試圖從這艘船上起飛一架飛機。

在這裡不得不佩服人類的腦洞,彼時離飛機剛被發明出來還沒多久,人們就已經開始嘗試讓它從各種古怪的地方起飛了。

此次的實驗很成功,飛機成功從船上起飛,人類的航空事業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那麼放著大量寬廣的地面機場不用,硬是要讓飛機從又窄又短又危險的船上起飛有什麼用呢?

似乎沒什麼用。

民用就不用想了,沒有哪個普通人有這種海上升天的需求,就軍用來說,當時的飛機設計簡陋性能低下,唯一能做到的火力輸出就是飛行員自個帶把槍上去,從天上往地上打槍。

但在海洋上作戰的主力是武裝到牙齒的軍艦,幾顆破子彈根本奈何不了任何一艘軍艦的鋼鐵外殼。所以啊,創新是創新了,但是沒啥用。

當時這種從船上起飛的飛機唯一的作用就是偵察,那個年代還沒有雷達,軍艦搜索敵軍的方式是靠瞭望員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用望遠鏡肉眼看。有個飛機在天上飛的話自然效率會更高一些。

於是海軍序列裏就出現了一種專門搭載這種偵察機的軍艦,名為「航空母艦」。

王權更替

二十世紀初的航母還不是戰場的主角,當時的主角是各種大炮巨艦,海戰打起來動不動就是幾百門大炮對轟,航空母艦隻能蹲在遠處看看。

這種「吃瓜型軍艦」自然不會成為各國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有時候一種軍艦的命運,不光要靠自己的奮鬥,也要看歷史的進程…

一戰結束後,意識到海權重要性的列強開始瘋狂地進行海洋軍備競賽,一艘又一艘噸位更重、裝甲更厚、火炮更大的巨艦輪番下水,場面極其熱鬧。不過這就苦了各國的財政部門。

1921年,列強的錢袋子終於扛不住。大家一合計,都覺得不能再這麼內卷下去了,得坐下來好好談談,給軍備競賽去去火。於是各國前往華盛頓,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簽署了旨在共同裁剪戰列艦數量的《華盛頓條約》。

《條約》規定超過一萬噸,主炮口徑超過203毫米的就算主力艦,各國的主力艦總噸位限額為:

  • 美國<52.5萬噸;
  • 英國<52.5萬噸;
  • 日本<31.5萬噸;
  • 法國<17.5萬噸;
  • 意大利<17.5萬噸;

這個條約的性質類似於20世紀末美蘇之間簽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都是控制一下各自擁有的大殺器的數量。只不過在20世紀初,這個世界的大殺器是戰列艦。

和平時期燒錢搞軍備競賽本來就是個肉疼的事,如今條約這麼一簽,大家自然也就樂得互相監督遵守,紛紛回家開始裁撤那些昂貴的戰列艦。

但是有個問題,美日的很多超大型戰列艦在這個時候剛剛造到一半,就這麼直接扔了當廢鐵著實有點可惜,畢竟條約的初衷是為了省錢,而不是糟踐財產。

所以條約就為這個情況專門留了個口子,允許各國把造到一半的半成品軍艦改成航空母艦,並且約定了份額(美英不得超過13.5萬噸,日本不得超過8.1萬噸、法意不得超過6萬噸)

反正在當時看來這種船就是個頭大,基本沒啥攻擊力,改成航母只是廢物利用而已。

在具體實踐中,英國把較小的「噓噓巡洋艦」(真的叫這個名字)改成航母,而美日則把船廠裡面超過4萬噸的半成品戰列艦改成了重型航母。於是這兩個國家就有了全世界第一批重型航母。

日本「赤城」號航母

航母在改造之初,結構也是五花八門,並不好用。大家甚至為了鑽條約的空子,還在航母上安裝大量203毫米級別主炮,企圖當重巡洋艦來用。

在航母甲板上安裝重型火炮

說到底航母只是一個被邊緣化的怪胎,並沒有被視為戰場的主角。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隨著飛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從船上起飛的艦載機逐漸擁有了投擲重型炸彈和魚雷的能力。

在珍珠港事件中,日本4艘航母放出幾百架飛機,對著停在港口裡的美艦一頓魚雷炸彈騎臉,一天之內就團滅了美太平洋艦隊的全部8艘重型戰列艦。

蜂群叮死霸王龍,一時間舉世嘩然

航母經此一役就從戰場邊緣一躍站到了舞台中央,在之後幾乎所有海洋決戰中都把戰列艦虐得找不著北。最後連「戰列艦黨」最後的希望:人類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也被航母的機群輕鬆蹂躪致死。

「大和」號沈沒(電影劇照)

曾經的海上王者戰列艦就這樣被航母掃進了歷史垃圾桶,二戰後,海洋的權柄被牢牢地握在了航空母艦的手裡。

航母過時了嗎?

二戰後的世界格局是美蘇冷戰,雙方的海上力量自然也成為競爭的焦點。不過也正是在這個階段,航母在二戰中積累起來的江湖地位一度受到了挑戰,因為導彈被發明出來了。

導彈威力巨大,它的出現使得傳統的戰艦裝甲變得毫無意義,再厚的鋼板也扛不住一顆追著你來的反艦導彈。既然如此,身形巨大的航空母艦豈不就是一個巨大的活靶子?

再加上導彈射程遠而且打得准,看起來就不再需要靠飛機去抵近扔炸彈了。

於是蘇聯領導人「玉米專家」赫魯曉夫認為核武器和導彈才是未來的主宰,正如航母艦載機淘汰了戰列艦,導彈和核武器也將淘汰航母。

然而這一次,歷史沒有重演。

導彈這玩意雖然能威脅航母,但功能太過單一,它除了能拿來反航母以外,其他的活都幹不了,這種嚴重偏科的武器在實際應用中的局限性就很大了。

比如說如果在一萬公裡外有人不遵守你的規矩,你該怎麼辦呢?難道直接放顆射程一萬公里的導彈過去麼?先不說這種反應是不是過激,效果好不好,首先你的成本就扛不住。

射程幾千上萬公里的洲際導彈,其成本也不低於一艘護衛艦。難道世界各地雞毛蒜皮的事你都打導彈?

況且在萬里之外你也無法瞭解戰場的實際情況,很多時候還需要戰鬥機臨空看清楚目標後再打,並不是閉著眼睛按一下導彈開關就可以萬事大吉的。所以人們很快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

導彈能摧毀目標,但是卻無法維持秩序。

而航母就不同了,它本身就是一個全面的作戰單位,空襲、威懾、封鎖、運輸…什麼活都能幹,可以說是個萬金油。不管哪裡出問題,只要把航母開過去,各種具體情況都能得到合理的處置。

另外,雖然導彈確實會對航母的生存造成威脅,但航母一般也不會單獨行動,它每次出門都是帶著一大群保鏢,即航母編隊。在數艘戰艦的層層拱衛下,遠處射來的導彈基本沒有機會近身。

事實上因為航母的作戰和感知範圍極廣,艦載機一般能達到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活動半徑,所以敵方軍艦或飛機想安全開進自己的攻擊射程都不容易。

航母的這種全面的作戰能力和超強的生存能力就使得它對海洋有著很強的控制力,因此這樣的武器完全有能力去決定一片海域的遊戲規則,這是包括導彈和核潛艇在內的任何其他武器都無法實現的效果。

結果把大量資源用來造導彈和核潛艇的蘇聯就傻眼了,砸了那麼多錢下去,卻一直無法動搖美國的全球制海權。

蘇聯海軍航母之父戈爾什科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過難以轉變高層觀念,只能走曲線救國的路線,以巡洋艦的名義搞航母,即「重型載機巡洋艦」。

這種妥協的產物自然就是一個四不像,浪費了大量空間去安裝和航母主業無關的設備,戰鬥機反倒成了配角。

安裝了大量導彈和火炮的「四不像」航母

直到蘇聯後期,該國海軍的思路才轉變過來,開始搞正宗航母,不過為時已晚,因為沒過多久整個國家就解體了。

美國航母強在哪?

當前全球的海洋毫無疑問是美國的天下,他們擁有11艘重型航母,噸位和戰力都超過其他國家之和。

和100多年前列強紛爭的海權格局不同,如今的列強海軍在美軍11艘航母的威壓下早已放棄掙扎。

他們甚至連一艘重型航母都沒有,一點也沒有和美國爭鋒的意思,這也意味著各國非常徹底地接受了美國制定的各種規則。而各國之所以會躺平,原因也很簡單:

美國的航母實在是打不過。

那麼美國的航母厲害在哪呢?

和大多數國家的航母不同,美國航母都擁有一個很重要的裝備:彈射器

在二戰的螺旋槳時代,飛機比較小,需要的起飛速度慢,不需外力加持就能輕鬆從短小的航母甲板上完成起飛。

但是到了噴氣飛機時代情況就不一樣了。高速噴氣式戰鬥機的重量和體型都遠遠大於螺旋槳飛機,所以對起飛速度要求很高,這也意味著需要很長地跑道

航母的跑道長度當然比陸地機場的跑道要短得多,所以噴氣式飛機想靠自身動力從航母上起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不小心就直接掉海裡了。

怎麼辦呢?有三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方案:

航母加一個蹺蹺板,這樣起飛時候讓戰鬥機上揚,不容易摔下去。

但缺點是起飛還是有點勉強,飛機得控制體重,所以往往不能實現武器的滿載。而且儘管有個蹺蹺板,起飛需要滑行的距離還是比較長,這就導致了航母甲板的調度有很大的局限性。

蹺蹺板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蹺起來的艦首區域沒法停飛機,於是航母的載機量就很受影響。最後,蹺蹺板只有一個,所以一次只能起飛一架飛機,效率很低。

第二種方案:

研發可以垂直短距起降的戰鬥機。

既然飛機可以垂直起降,事情自然就簡單了不少,航母的蹺蹺板也就不需要了,即使是甲板面積不大的輕型航母也可以起飛這種戰鬥機,甚至連貨船都行。

但缺點是既然要實現垂直起降,自然就需要在飛機裡安裝一個垂直起降系統。

這套系統對飛機的性能毫無幫助,在作戰的時候是個巨大的累贅,影響機動性不說,還擠佔了原本應該用來攜帶彈藥和油料的重量,嚴重降低了戰機的戰鬥力。

累贅的垂直起降系統

第三種方案:

也是最好方案,航母自帶一套非常複雜的類似彈弓的彈射系統,利用彈力給飛機一個加速度,只需要較短距離就能實現戰鬥機的起飛。

彈射起飛

彈射系統的好處非常多,有了外力的加持,戰鬥機不再需要「控制體重」,可以滿載武器起飛;同時一些個頭較大的飛機,比如說固定翼預警機也可以實現艦載起飛。

而且彈射需要的起飛距離短,方便甲板的靈活調度。另外,擁有彈射系統的航母自然就不再需要蹺蹺板式的甲板,這意味著航母上的整個甲板都是平整的,於是包括艦首在內的區域也能停放大量飛機。

更重要的是,只要安裝了多條彈射器,就能同時起飛多架飛機,實現戰機出擊效率的最大化。

不過彈射系統好是好,但也有一個重大的缺點:

門檻高。

首先,這個系統的結構非常複雜,航母得足夠大才能裝得下。

美國重型航母能安裝4根彈射器,而法國的中型航母只能安裝2根,就這2根還超重了。結果法國海軍只好選擇長度縮短的簡化版彈射器(從90米縮短到了75米),而這樣簡化的結果就是該彈射器無力彈射過重的戰鬥機。

不過法國的主力戰機「陣風」本身也比較輕,所以也就湊合著用了,只是以後想升級成重型艦載機就沒戲了。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使用的彈射系統並非自己研發,而是直接從美國購買的,事實上在二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世界也就只有美國在研發和製造航母彈射系統。那麼其他國家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

主要原因還是成本太高且需求太少,無法將成本攤薄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即使是像法國這樣五常之一,總共也就需要2根,為這麼點需求砸幾十億美元搞研發顯然不划算。對於他們來說,「造不如買」才是合理的選擇。

然而就算是買也不便宜,所以大多數國家乾脆就直接選擇滑躍甲板,把錢包的壓力扼殺在搖籃中。

比如說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皇級航母就是這樣,最開始設計時是打算購買美國的彈射器,結果造到一半發現囊中羞澀,趕緊懸崖勒馬,改成了滑躍航母,為此還特地買了F35B垂直短距起飛戰鬥機來進行搭配。

英國「伊麗莎白女皇」級航母

這些選擇說白了都是成本問題,只有大國才可能有財力去規劃和生產大量的航母,而只有航母數量多了才值得投入資金去研發彈射器。

所以不要看很多國家都和美國一樣有航母,其實大家的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各國航母無論是噸位還是戰鬥力都是被美國航母碾壓的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選擇躺平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全球性的躺平也導致美國的海洋霸權達到了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於是從兩次世界大戰再到冷戰,全球海權格局歷經幾十年的鐵血紛爭,終於塵埃落定。美國人坐上了全球海洋的「鐵王座」,手握11艘重型彈射航母的他們權傾大洋、獨孤求敗。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中國都只是一個看客。無論各路列強對海洋曾經做出過多麼激烈的爭奪,都沒中國什麼事。

因為在中華文明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個旱鴨子。

旱鴨子也有夢想

中國歷史上一直對「遠徵海外蠻夷」毫無興趣,直到晚清時期才領會到堅船利炮的威力。雖然後來也在海軍建設上努力過,但這個軍種終究是要拼硬國力,不是虛弱的近代中國能玩得轉的。

就在各國海軍迅猛發展的十九世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海軍留下的只有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民國海軍自沉江口的「戰績」。

自爆的定遠

世界海軍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而解放軍海軍在1949年4月23日成立時只有13人,其中還包括一名炊事員。

新中國在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受國力所限,其海軍發展只能走空潛快路線。也就是沒有大型軍艦,海軍主要依靠陸地上的航空兵、水下的潛水艇以及水面上小型的快速艦艇來撐門面。

儘管靠著解放軍的武德充沛,新中國硬是靠著這些小船小艇幹過不少敵方的大艦。但作為五常之一,這個海軍配置著實有點太過寒磣,想出個遠門都吃力。不要說和其他列強比了,甚至連印度都比不過,人家印度50年代就搞了條英國二戰航母來玩。

而中國不要說航母,我們到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連靠譜的艦載防空導彈都沒有,那個年代的海軍萬一碰到敵機空襲就只能認栽。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海軍所擁有的艦船都仍然還是一群落後於時代的「老弱病殘」。因此當年我們看到美國海軍的「天頂星科技」的時候,只能目瞪口呆。

按理說各大列強都躺平了,中國也不應該有別的選擇。但中國畢竟是個祖傳的大國,即使是旱鴨子也有著遠大的夢想。

那有沒有辦法快速地把海軍支稜起來呢?

辦法還是有的,海軍的特點是資源高度集中在少數幾艘主力軍艦上。也就是說你只要有那麼幾艘厲害的軍艦,海軍實力就可以獲得明顯的提升。

所以最快的辦法就是直接買點高級貨,這一招當年大清的北洋水師就用過。到了現代,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是這麼幹的:砸一波錢,買幾艘大艦,甚至買艘二手航母過來,海軍的排面馬上就上去了。

但正是因為有了當年北洋水師的教訓,所以中國人心裡非常清楚:買出來的艦隊是不靠譜的。

比如巴西買了艘法國退役航母,結果開回家沒多久就癱瘓了。缺乏維護和保障能力的巴西海軍只好讓其一直在港口裡趴著,來回折騰了十年最終只得拆掉了事。

維持一艘航母健康的工作狀態並不簡單,不是說買回來放著就完事了,它還需要平時大量的資源和技術投入。

航母這種頂級海軍裝備所包含的系統非常龐大,如果裡面的東西都靠買買買,成本會非常高昂,任何一個國家的財政都扛不住。

唯有自己造艦才可能把成本控制下來,尤其是如果要打造和維護大規模的艦隊,那就更需要自力更生了。

所以中國海軍裝備的主要發展路線是立足於仿制而非購買外國裝備,力圖把命脈握在自己手裡,這其實也是整個中國軍工發展的基本路線。

當然了,你每次買東西都只買一點,買回去還不是拿來使用,而是拿去仿制;一旦仿製成功了就不買了,甚至還要把仿品拿到市場上去搶佔原先賣家的生意,那賣家肯定是越來越不願意跟你做生意的(除非他窮瘋了)。

再加上各國對中國的軍事發展本來就有戒心,所以中國外購買軍備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而這又倒逼中國只能越來越堅定的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不過現實世界拼的是硬實力,中國雖然靠自己的力量在很多軍工領域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唯獨在航母項目上遲遲無法起步。原因無他,航母太難造。

不過歷史在送走蘇聯的同時,還悄悄為中國留下了「瓦良格」:一艘停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廠裡的航母半成品。

這艘永遠無法完工的半成品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只是一堆廢鐵,但對於中國來說就是在短期內攀上航母科技樹的捷徑,於是中國決定將其買回來接著造。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瓦良格」只是一個空殼子,但真正引進起來還是大費周章。

這個船殼在剛剛通過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時候就被卡住了,人家連黑海都不讓你出。結果中國不得不通過外交途徑去進行斡旋,最終整個送貨之旅前前後後總共折騰了600多天才完成使命,拉回到自己的港口。

這個過程本身就證明瞭沒有航母就沒有制海權。看你好欺負,這個世界上隨便一個阿貓阿狗都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以任何理由卡住你的海上貿易線。

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善,那麼你未來所有的發展成果都只是鏡花水月。

「瓦良格」對中國的航母事業幫助很大,其6萬噸的船體使得中國可以跨過輕型航母的階段,直接從中型航母起步。

不過因為「瓦良格」號本身設計比較陳舊(服役後命名為「遼寧」號),是傳統的滑躍航母,所以儘管對於中國來說是歷史性的突破,但對比其他強國的航母來說也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並不突出。

如果中國也像其他國家那樣完全接受當下的海權格局,那麼「遼寧」號這種6萬噸級中型滑躍航母就已經完全夠用。它足以保證我國的海外利益不會隨便被一個阿貓阿狗欺負,也算對得起五常的大國身份。

但問題是威脅我國海外利益甚至海岸線安全的並不只有阿貓阿狗,還有那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

認命?不存在的。

解放軍的航母計劃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在中型滑躍航母上止步,在順利造出第二艘滑躍航母「山東」號後,中國人馬上就把目光轉移到了重型彈射航母的項目上面。

這一次,對標美艦。

愚公移山般地彎道超車

我們之前提了那麼多次彈射器,那麼彈射器的技術到底是個什麼原理呢?

其實彈射器本身也一直在發展,最早的方式是用重物下墜拖動鋼纜,拉動飛機起飛(二戰時英國發明);後來又出現了壓縮空氣和燃氣助力飛機起飛。

二戰結束後,隨著噴氣式戰鬥機的出現和戰鬥機體型的越來越大,上述早期的彈射器就帶不動了,大型蒸汽彈射器開始成為彈射的主流。而這種蒸汽彈射器只有美國一家能造。

蒸汽彈射的原理也不複雜,就是航母艦上的鍋爐燒水,讓蒸汽進入蒸汽包蓄能,飛機起飛時候,航母按下開關,讓高壓蒸汽衝入氣缸,推動氣缸活塞向前衝刺。

因為蒸汽彈射器的活塞長度太長(長達90米),所以只能設計成C字型氣缸,上面開條縫,活塞通過開縫帶動牽引塊來拉動飛機前輪。

有條縫就難免洩漏蒸汽,於是如何在活塞運動後盡量不漏氣就是一個難題。這也導致C字氣缸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但即便是採取了各種措施,蒸汽洩漏仍無法完全避免,只是盡量降低到了一個較小的比例。

目前美軍航母每彈射一次就會耗費一噸蒸汽。這對於淡水和能量是一個巨大消耗,即便是核動力航母通過核動力不斷蒸發淡化海水生產蒸汽,資源壓力依然比較大。

彈射時洩漏的蒸汽

蒸汽彈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它在整個彈射的過程中的動力分布並不均勻。

活塞剛彈起來的時候蒸汽壓力很大,使得飛機在啓動的時候過載很高,飛行員的感覺就像被踹了一腳一樣。但等活塞滑動到末端的時候,蒸汽壓力又會不足,這個時候彈射力量就會變得很弱。

這樣的效果就是飛行員很難受,而且飛機起飛速度的上限難以提升。

儘管缺點頗多,但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而且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蒸汽彈射器都代表了航母的最高配置。

如無意外,中國的彈射航母也將會從學習美國的蒸汽彈射開始。然而就在中國還在埋頭研究蒸汽彈射系統的時候,一個新的技術出現了:

跟蒸汽彈射不同,它完全是另外一棵科技樹上的產物。

其原理相當於直線電機,先靠儲能裝置儲備大量電能,然後極短時間釋放,產生強大電磁力推動戰鬥機起飛。每彈射一次,在2秒時間內大約能將三四十度電轉化成機械能。

電磁彈射

電磁彈射不存在蒸汽浪費的問題,另外動力輸出均勻,不會出現彈射過程中虎頭蛇尾的情況。不僅飛行員更舒適,提升飛機起飛速度也變得很容易:只需要加長軌道長度就行。因為不會出現動力衰減的情況,所以理論上可以通過無限加長軌道來無限提升速度。

可見相比於蒸汽彈射,電磁彈射的綜合戰力有著質的提升。

美國電磁彈射航母與蒸汽彈射航母的數據比較:

既然優點這麼多,怎麼之前沒有被廣泛應用呢?原因也很簡單:技術難度太高,光是電網儲能和控制就是很大的難題。

美國在最新一代福特級航母上首先安裝了這一神器,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海軍獨孤求敗的生涯又可以憑此神器又再續上幾十年了。

然而中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現代工業國,總能給大家帶來一些驚喜。

就在美國「福特」號航母下水僅幾年後,中國的新航母突然彎道超車,直接跳過蒸汽彈射階段,一步到位上了電磁彈射。

「福建」號航母(左一)與世界主流航母的對比:

在「福建」號出現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航母能和美軍航母相提並論,論單艦戰鬥力它們甚至連美國航母的一半都達不到。

而「福建」號的出現則徹底打破了這種力量對比。

這是一艘接近9萬噸,擁有3根電磁彈射的常規航母。其硬件實力已經超過了常規航母的巔峰「小鷹」號(該艦在「福特」號服役後退役),並且非常接近擁有4根蒸汽彈射的尼米茲級核航母(目前美軍主力,共10艘)。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號使用的電磁彈射系統和電磁攔阻系統用的都是直流電網,無論是技術的先進程度還是複雜程度,都比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所採用的交流電系統更勝一籌。

直流電網的好處是可以避免超大用電器造成的電網震蕩事故,這類事故至今仍是使用交流電網的福特級航母的頑疾。該艦現在平均每幾百次彈射就故障一次。而且一故障就是全艦電網癱瘓,所有彈射器全部宕機,造成飛機無法起飛。

因為故障頻發,「福特」號航母雖然已經服役5年,但至今仍未能完成部署。

「福建」號(003)VS「福特」號

這是二戰以來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出現和美國航母戰力接近的重型彈射航母,上面的關鍵技術甚至還領先美國,他們本來固若金湯的海洋霸權在這一刻出現了鬆動。

當然了,航母再強大,也只是戰鬥機的載體。航空母艦的實際戰鬥力,最終還是取決於艦載機之間的對決。

海空之主

美國最強的戰鬥機是四代機F-22,當今世界除了中國的殲20,還沒有可以與其分庭抗禮的戰鬥機。不過遺憾的是,這倆都是陸基戰鬥機,無法在航母上起降。

那麼美國人要不要給航母也安排上這麼一種大殺器呢?

他們確實想過,美國海軍最開始的計劃是研制戰力與F22同水平的艦載雙發重型戰鬥機NATF。

但是冷戰一結束,美國人突然就感覺到自己已經進入到了一種無敵的境界。

無敵是多麼寂寞,既然已經無敵了,還那麼努力幹嘛呢?於是NATF這個高大上的項目被迫下馬,美軍航母最終只得到了價格便宜且不隱身的三代半艦載戰鬥機:超級大黃蜂。

這個選擇在當時看很合理,已經天下無敵的美軍確實沒必要繼續發展特別強大的兵器,不如把錢省下來幹點別的。

不過四代機終歸是個趨勢,總不能讓海軍一直抱著三代機玩,所以進入21世紀後,美國又研發了一款新的四代機–F35。

這款四代機的性能比F22差很多,但勝在便宜和用途廣泛,製造商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總共開發了三個型號:

  • F-35A 陸基空軍型
  • F-35B 垂直短距起降型
  • F-35C 艦載彈射型

F35的問世標誌著美國人省錢省出了新高度:一種飛機搞定所有需求,陸上的海上的一下全都齊活了。

其中F-35A的性能最強,但起降方式和常規戰機無異,只能在陸地上的機場起降,主要是給空軍使用。

垂直起降的F-35B應用範圍最廣,可以成為各類航母甚至兩棲攻擊艦的艦載機,一下子拉低了航母使用的門檻,買家只需要輕型航母就能獲得不錯的戰鬥力。因此該型機深受美國那些想玩輕型航母的盟友們的追捧。

而專門為了彈射航母設計的正宗艦載機F-35C則最不受待見,基本沒什麼訂單。

個中緣由也不難理解,因為全世界只美法兩國有彈射航母,其中法國就一艘,所以該機的主要購買者只有美國海軍一家,賣得怎麼樣全看美國海軍的臉色。

然而美國海軍根本看不上這貨。

F35的設計理念是「全能」,對天對地對海一站式搞定。但這樣搞同時又會導致另一個問題:在任何一個領域都不夠專精。

比如說為了實現對地攻擊的能力,就把機身設計得較為寬大以方便裝載炸彈,結果整個飛機的外觀臃腫肥胖,喜獲外號「肥電35」。

這種機身設計最大的問題就是飛行阻力大,所以F35是各國四代機中速度最慢的一個,實戰中難以應對突然襲來的高速機群。

F35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它只有一台發動機。雖然這台發動機的技術非常先進,動力也十分強悍,但單發結構客觀上降低了飛機的戰場生存概率。只要這台發動機出問題就全完了,尤其在茫茫的大海上,連迫降的機會都沒有。

說到底F-35C並不是一款專門針對上艦而設計的艦載機,只是湊合著搞出來敷衍一下海軍而已。

美國海軍對於這樣的敷衍態度也是「投桃報李」,至今為止他們的航母艦載機仍未全部升級為F35C,只是在兩棲攻擊艦上裝備了垂直起降的F35B。美國海軍現在真正倚重的主力戰機仍是三代半戰鬥機F/A-18(「超級大黃蜂」)。

在過去,美國人的這種扯皮無傷大雅,因為無論是F/A-18、F-35B、還是F-35C,都是世界上最強的艦載機,無論他們內部怎麼選擇,都不影響美國海軍航空兵在全球絕對領先的地位。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因為中國為了彈射航母而準備的四代艦載機已經浮出水面:殲-35

從編號數字上我們不難發現,該型飛機對標的就是美國的F-35。不過和F-35不同的是,殲35沒有「十項全能」的包袱,它就是專門為了上艦而設計的,不計較成本,不瞻前顧後,一切以艦載空戰的需求為第一優先。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殲35的身材被設計得非常苗條,不像F-35那樣有那麼多「贅肉」。

這樣的設計更側重機動性和速度,是完美的空戰機器。未來換成WS19發動機後該機還將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更快地攔截敵方機群。同時,採用雙發發動機的組合提供了更強的可靠性,更適合上艦作戰。

正如前文提到的,彈射航母可以輕鬆起飛個頭大的飛機,所以預警機這樣的大傢伙也會加入到中國海軍的艦載機陣營,而我國也將成為除美國以外唯一量產的彈射艦載預警機的國家。

艦載預警機效果圖

當然了,同樣準備上艦的還有大型艦載無人機。

作為世界上最虛心的學習者,中國海軍的發展思路其實也很直白:美國有的我也要有。

結 語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陸權大國,經過幾千年的摸爬滾打,我們早已對陸權爭霸的核心規律了如指掌。但如今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的這片海洋,卻是一個嶄新的世界,這裡的規則和陸地上完全不一樣。

海洋裡沒有什麼險關隘口,不存在什麼咽喉要道,現代大型軍艦可以輕鬆開到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後勤補給也比陸軍要簡單得多。這就決定了海權格局的一個特點:

一山不容二虎。

在同一片海域內,不存在幾個勢力分而治之的情況,一片海域的制海權只會屬於一支海軍,就是這片海域內最強的那支海軍。他們在這裡想封鎖誰就封鎖誰,想制定什麼樣的規則就制定什麼樣的規則,大海之上無人可以「偏安一隅」。

如今美國海軍的戰略就是全球布武,他們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片主要海域都有至少一支航母編隊在「值班」。所以各區域的國家誰也躲不開,要麼老老實實聽話;要麼就去直面美國的航母編隊,和它比劃比劃。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家門口按自己的想法生活,那你至少要有一支能夠壓過家門口那支美國航母編隊的艦隊。這個目標看著就不太像能實現的樣子,所以各國紛紛選擇躺平也就很不足為奇了。

而「福建」號航母的出世則標誌著中國做出了另一個選擇:直面美國海軍。

這是美國的海權在二戰後首次遭到最直接的挑戰,他們隨便派出一艘航母就可以控制一片海域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未來他們要麼接受自己失去亞太海域霸權的現實,要麼放鬆其他海域的霸權,把更多的航母抽調來亞太地區保持優勢。不過即使美國通過增加區域航母數量的方式來保持優勢,他也堅持不了多久。

美國航母建造的節奏是開工一艘、服役一艘、中期換料大修一艘、退役一艘;每5年開工造一艘新航母替換一艘退役航母,平均每艘航母的使用壽命大概是50年,50年輪換一圈。

但是近十年因為去工業化的影響,美國的船舶工業生產力開始拉胯,新艦生產速度趕不上老艦衰老速度。於是新航母服役節奏被迫變慢,21世紀前20年僅服役3艘航母。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該國生產力已經無法支撐這麼大規模的艦隊,最終的結果就是:

新艦和維修速度慢>拖欠的作業越滾越多>船廠越來越忙不過來>等待維修和退役的老艦更多了…最後老艦們只能頂著各種故障超齡使用。

現在的美國航母老化後往往得不到及時更新和維修,比如說「福特」級比原計劃拖延了幾年都還未能形成戰鬥力,「華盛頓」號換料大修的耗時也已經長達6年,嚴重影響了後面正在排隊的艦船的更新和維護進度。

美軍在地球上要管的地盤很多,他們的航母看著多,但其實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今長期半數趴窩,他要繼續維持全球霸權已經明顯力有不逮。

所以美軍能在亞太地區增加的航母數量非常有限,總不能為了一個亞太地區把其他地方都放棄了吧。

當然了,站在中國的角度看,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對手的仁慈和自己的僥倖,美軍自己怎麼安排是他們自己的事,反正他們那11艘航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另外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研發航母彈射器的成本極高,產品數量不夠的話連成本都攤不薄。所以中國既然搞出來了,就不會只搞一兩艘,「福建」號只是一個開始。

當然,這條道路會非常艱難,目前美國依然緊握海洋的權柄,牢牢地佔據著全球海洋的霸主地位。但是中國直面強權的選擇也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我們的骨子裡一直以來都刻著這麼一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附錄:主要國家航母列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