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準備講三個笑話。
第一個笑話是:當地時間24日,美國白宮得意洋洋地對外宣佈,為了對付中國,
我們又成立一個新組織啦!
什麼組織呢?
名字挺牛叉的,叫作「藍太平洋合作夥伴」。
準備幹的事,也挺牛叉的:將尋求支持「太平洋區域主義」,加強太平洋島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支持太平洋地區的各優先事項,並推動同分享該地區價值觀的所有夥伴進行更多接觸。
還準備幹一大堆事情,什麼培訓人員啦,什麼推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啦等等。
美國為什麼突然準備搞這個組織呢?
是被我們刺激到了。
大家還記得吧?
前段時間,所羅門群島宣佈和我們簽訂一項安全合作協議,當時澳洲人就和瘋子一樣,拼命跳腳:電視台主持人公然說準備入侵所羅門群島;一大堆美國和澳洲的高官,川流不息地,拼命往所羅門群島跑,準備攪黃這件事。
剛被選下去那個澳洲總理莫里森還破口大罵,說所羅門群島搞這件事,非常不對,因為事先沒和澳洲商量。
結果被所羅門群島總理一句話就嗆回去了:你澳洲當時和美國、英國一起搞「澳哭死」時,有沒有和我們商量?
雖說是個人口不到70萬的小國總理,說話倒也挺厲害的,差點沒把莫里森給噎死。
有這麼個前車之鑒,美國人肯定覺得該重視一下南太平洋島國了,否則的話,自己在第一島鏈搞搞搞,結果中國都繞到背後,衝到第三島鏈了,美國還玩個鬼啊。
如果光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美國人有那麼一點深謀遠慮、防微杜漸?
但笑話就出來了。
為什麼呢?
看這個「藍太平洋合作夥伴」的成員國,就明白了,就五個國家:美國、澳洲亞、日本、新西蘭和英國。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挺搞笑:美國、英國、澳洲早就組成了「澳哭死」;美國和日本有安保條約;美國和新西蘭也有一大堆合作條約。
我們只要把所有的事簡化一下,就會發現其中可笑之處了:有A、B、C、D、E五個國家,A先拉B、C搞個小群,再拉D、E搞個小群,然後再拉C、D搞個小群……明明就這麼幾家,卻靠著排列組合,弄出了N個小群。
如果有人看到,會怎麼覺得,肯定是這兩種感覺嘛!
一是脫褲子放屁,毫無必要。
二是說明這些國家不團結,否則明明一個群就可以搞定的事,為什麼要建這麼多群?
什麼叫扯淡?這就叫扯淡。
什麼叫笑話?這就叫笑話。
群多有什麼用?搞來搞去,就那麼幾個國家,美國人還好意思還把它當成一件大事來公佈,也真是不怕外人見笑。
再來講第二個笑話。
前兩天講到:近段時間,因為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羅訴韋德案」,變相剝奪了婦女的墮胎權,導致婦女甚至連被強暴或者亂倫什麼的,所引起的懷孕,都沒法墮胎。
現在全美國都沸騰了,很多人上街。
國際輿論也是一片嘩然。
美國的那些盟國,包括英國、法國、加拿大什麼的一大堆,也都出來紛紛譴責。
真是一道前所未見的奇景啊。
就在這種一片亂哄哄的節骨眼上,拜登決定出訪歐洲,去西班牙參加七國首腦峰會了,而且事先得意洋洋地,透露了一個信息:哈哈,我們七國集團要禁止俄羅斯黃金進口啦,俄羅斯要沒錢啦!
這件事,首先是個笑話,其次呢,對美國尤其是美元霸權,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反噬作用。
這裡稍微介紹一下俄羅斯的黃金產業。
俄羅斯這個國家,自然資源真是非常豐富,它的黃金產量大約是每年330噸,全世界第二。
第一是我們,每年產量大約是332噸。
但我們和俄羅斯不好比。
俄羅斯是資源豐富,所以搞粗放式開採,採出來的這麼大產量的黃金;我們是精細得不得了,高科技什麼的全用上,東摳西摳,不放過任何可能性,才採出這麼一個世界第一來。
全世界每年黃金產量大約多少噸呢?
差不多3300噸的樣子,俄羅斯的產量佔全世界的大約10%,但它用不了這麼多,所以每年要出口很多,出口額大約是200億美元的樣子,佔全世界黃金出口額的大約15%。
其實之前更多,但大家都知道的,自從2014年俄羅斯吞掉克里米亞後,遭到了歐美的制裁,其中也包括了黃金出口,所以市場份額就沒那麼多了,但就15%這數字,也確實不小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要說了:拜登這事,做得沒錯啊。
俄羅斯在和烏克蘭打仗,打仗嘛就要花錢,七國集團切斷進口俄羅斯的黃金,俄羅斯就搞不到那麼多的錢,仗就要難打一點嘛!
如果一般商品,是不是這麼理呢?還真是的。
但黃金可不是一般商品啊,它本身就是錢啊。
還記得這麼一句話吧?貨幣天然不是黃金,但黃金天然是貨幣。
我們只要假想這麼一個場景,就明白美國人要七國集團做的這個決定有多荒謬:在你面前,放上美元和黃金,它們價值相等,兩樣東西你只能選一個,你會選黃金,還是選美元?
十個人中,至少有八九個人,會選黃金。
為什麼呢?
因為美元它就是一張紙啊,這張紙如果撇開它背後的國家信用保證,根本就是一錢不值嘛!
事實也證明,如果你選黃金,那是絕對正確的。
為什麼呢?
看這一組數據就明白了:假如在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你選了黃金,沒選美元,到現在你會發現,美元已經貶值得一塌糊塗,而黃金的價格,卻是21年的7、8倍的樣子了。獲利絕對不比過去二十年炒房子差。
所以,為了讓俄羅斯拿不到美元,來禁止進口比美元更讓人相信的黃金。
黃金充當貨幣的角色,至少已經幾千年了,你美元才幾年?更何況,你美元當年要不是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撐,幹嘛要把美元和黃金掛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給崩掉?
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但這還不僅僅是笑話這麼簡單,它還會帶來給美國帶來嚴重的後果。
為什麼呢?
我們先得搞清楚現在的黃金市場在交易些什麼?
很多人都以為是在交割實物,其實是錯的。
因為在黃金交易中,實物黃金的交易量實在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的交易其實是以黃金為抵押物的票據,只要玩過這東西的人都知道,其實絕大部分票據根本就走不到最後交割那個階段,在中間環節就處理掉了。
所以我們所說的黃金市場,別看交易量很大,實際上需要的實物黃金,其實並不多。
但問題是:就算它需要的黃金量不多,總得多少有一點吧?否則你就是憑空創造了,那比美國疫情之後啓動核動力印鈔機,瘋狂發鈔票,引發通貨膨脹還危險,因為美元就算印得再多,它背後畢竟是有國家信用作擔保的。
如果關於黃金的票據,你去搞憑空創造,那可是沒有國家信用作擔保,也沒有財經紀律來限制的,肯定會出大事,會在金融市場引發連鎖反應,說不定從黃金市場開始,引爆一場金融危機的。
前面說過,俄羅斯的黃金出口量,可是佔全世界的15%啊。
美國如果又要禁止進口俄羅斯的黃金,又要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那只有一個辦法:從自家的庫存掏出黃金,投入市場,去填補因為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所造成的缺口。
但這又會遇到一個問題:前兩年的疫情,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更早的還有日本,都印了太多的鈔票,全世界這些主要儲備貨幣本來就有大貶值的危險,甚至可以說處於驚濤駭浪的前夜,在這種時候,國家的黃金庫存,不說是貨幣這艘大船在驚濤駭浪中穩住的主要壓艙石,至少是壓艙石之一吧!
這個節骨眼上,七國集團去禁止俄羅斯黃金進口,就好比在驚濤駭浪將至時,卻拋掉壓艙石,很可能一會讓自家的美元、歐元和日元因為喪失信用,傷到吐血,二還會推動投資者產生疑慮,從而使國際市場黃金價格上漲,讓俄羅斯人反而因此賺到更多的錢。
有這麼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這屆美國政府,說句不好聽的,簡直是豬隊友中的豬隊友,他們總是擅長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這件事影響會很大,大家等著看吧。
如果美國硬要搞下去,十有八九,只會讓美元霸權死得更快。
再來說第三個笑話。
前段時間國際油價不是上漲得飛快嗎?
美國這個國家,不像中國,可以選擇公交、地鐵什麼的,而且超市、電影院什麼的生活設施也比較便捷,就算不開車,對中國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至少沒美國那麼大。
在美國,汽車是生活必需品。再加上地廣人稀,所以油價上漲,老百姓就抱怨連連。
這段時間,拜登真是使盡了渾身解數,為了促使石油輸出國增加產量,把油價降下來,他甚至連老臉都不顧了,美國這麼多年的宿敵委內瑞拉、伊朗他都去求過了,連被他罵過「國際賤民」的沙特王儲,他也低聲下氣,打過好多個被拒絕的電話。但顯然效果不好。
當年美國對人家不只愛理不理,還是往死裡去打,你現在有求於人家,人家當然必須讓你高攀不起了。
其實美國自己本身產油能力也很強。它頁岩油、頁岩氣的生產潛力很大,
要是全力釋放,根本不用擔心油價的問題。但拜登上台之後,就天天吹牛逼,搞光伏能、風能什麼的,拼命去打壓油氣行業,最初的想法無非是這些行業的企業,基本是支持共和黨的,打了他們,就等於打了特朗普。
他哪知道會有通貨膨脹,油價飛漲的一天?結果好了,他現在去求國內生產商加大產量,人家一是跟他有積怨,二是油價上漲,對他們是好事啊,可以賺大錢啊,增加產量豈不是和自己過不去?所以也是一副「當初你對我愛理不理,如今我讓你高攀不起」的態度。
這下搞笑了,拜登白忙了一圈,結果是國外求不到,國內也求不到。油價麼嘩嘩嘩地,拼命往上漲。他個人的支持率呢,也是嘩嘩嘩地,只不過是拼命往下跌。
那怎麼辦呢?
最近拜登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在七國集團會議上,他要聯合其他六個西方國家,大家集體發力,給俄羅斯石油價格設置個上限。
俄羅斯石油價格打下來了,國際油價當然也會跟著下落,這樣既打擊了老對手,還能讓油價下跌,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這個主意妙不妙?
答案只有兩個字:可笑!
為什麼呢?
因為首先,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賣家是誰啊?不是你美國,除了的德國外,甚至還不是和你開會那六個國家!這些國家很多已經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了,既然連主要賣家都不是,你在七國峰會上談給俄羅斯石油設個上限,有啥意義?
第二,為什麼國際油價會上漲?只要稍懂一點經濟學原理的人都知道,是供需關係發生變化的原因嘛!現在因為需求大於供給,這才導致油價上漲的嘛!
這種經濟規律,是你想聯合幾個連俄羅斯石油主要賣家都不算的國家,就能違背的?
所以拜登這是在玩天方夜譚。
奧巴馬當年就悄悄評論過拜登,說不要小看他把事情搞砸的能力。
現在看來,奧巴馬看人還真准。
反正自從他上台以來,就一直是這麼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