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開始襲擊俄本土,俄烏之戰進入第三階段!

牛彈琴

俄軍方證實:別爾哥羅德市遭烏軍導彈攻擊

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完全個人看法,俄烏之戰正在進入第三階段。

第一階段,從2月24日到3月25日,俄軍全面進攻,矛頭甚至直指烏克蘭首都基輔。

至少第一天,俄軍攻城略地,感覺這又是一場摧枯拉朽的閃電戰。記得當時不少人感慨,我還排著隊還沒做好核酸,俄軍居然就衝到了基輔……

但隨後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俄軍很拉胯,在基輔外圍裹足不前,甚至大量坦克、裝甲車被烏軍摧毀……

這不是一場我們想像中的現代化戰爭,更像是一場坦克大炮唱主角的傳統戰爭,而且是拉鋸戰、割喉戰、城市巷戰。烏軍付出重大代價,俄軍也損失慘重,戰場陷入僵局。

第二階段,從3月25日至7月初,俄軍改變作戰策略,軍隊從基輔等地撤離,集中力量進攻烏克蘭東部,烏東大戰爆發。

這裡面又分為很多戰役,比如,馬里烏波爾戰役,北頓涅茨克戰役,以及間或對烏克蘭城市發動空襲。

俄軍這一階段穩扎穩打,以坦克重炮為突破;缺乏足夠火力的烏軍無力抵抗,開始節節敗退。

7月3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再次向普京匯報最新戰果:俄已拿下烏東重鎮利西昌斯克,至此,盧甘斯克全境已被俄軍掌控。

第三階段,即從7月初開始,是第二階段的繼續。

俄軍沿襲之前的戰術,仍會繼續西進、南下。畢竟,整個頓巴斯地區,盧甘斯克已經拿下了,但頓涅茨克還有相當一部分,仍在烏軍手裡。

按照俄中央軍區副司令明涅卡耶夫4月份的一次披露:俄軍下一階段的任務之一,就是「完全控制頓巴斯及烏克蘭南部」。

用他的話說,控制頓巴斯,將有助於建立一條通往克里米亞的陸路通道;控制烏克蘭南部,將打通俄軍通往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的又一出口。

但這一階段,也可能有一個新特點,烏軍對俄本土頻發發動攻擊。

雖然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的時候,烏方承諾,這些武器只會自衛,不會對俄境內發動攻擊。但這場衝突,我們看到,契約精神蕩然無存,承諾又真管用嗎?

我們已經看到了跡象。最新的例子,7月3日,俄方指責,烏克蘭三枚導彈襲擊了俄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造成至少4人死亡,另造成至少11棟公寓樓和39處私宅受損,包括5處被摧毀。

此前,俄方也多次指責烏軍對俄境內發動進攻,但烏軍一直保持沉默。但這一次,烏軍直接出動導彈,造成了俄方的重大損失。

這是一個新動向,或許也是第三階段最血腥的一面。俄軍繼續在烏東地區推進,烏軍全力抵抗,同時向俄境內發動攻擊。

最後,這場已經打了四個月的軍事衝突,將如何收場?

說實話,誰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澤連斯基不知道,普京未必知道,畢竟,批判的武器替代不了武器的批判,一切最終都取決於戰場。

按照99歲的基辛格最新的判斷,俄烏之戰三種結果。

第一種,俄羅斯征服頓巴斯,拿下烏克蘭20%的土地。俄羅斯雖一開始遭受挫折,但最終取得勝利,「北約的作用也不會像早先想象的那樣具有決定性」。

第二種,俄羅斯被趕出烏克蘭,包括此前掌控的克里米亞地區。「但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就會出現與俄羅斯本身開戰的問題。」

第三種,回到2月24日之前,俄羅斯退回到戰前位置,烏克蘭與北約構建密切聯繫。「剩下的問題可以留給談判解決。大概局勢將凍結一段時間。」

坦率地說,基辛格的三種結果,應該是充分考慮到了西方的政治正確。他此前曾暗示烏克蘭應該用土地換和平,遭到烏克蘭方面的憤怒抨擊。

澤連斯基就公開指責,基辛格對俄烏局勢的「和平提議」如同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那些‘偉大的地緣政治家’總是不願意看到普通人」,烏克蘭對此絕不接受,並將戰鬥到「奪回所有領土」為止。

但冷靜地看,這三種可能性中,第三種,俄退回到開戰之前,意味著俄已經拿下的大片土地,拱手還給烏克蘭,你認為俄羅斯會答應嗎?讓俄羅斯人放棄土地,太異想天開了。

第二種,意味著事實上是烏克蘭擊敗了俄羅斯,甚至還奪回了克里米亞,但從戰場表現看,情況恰恰相反,不過是基辛格安慰烏克蘭而已。

與事實更接近的,應該是第一種結果。

俄羅斯拿下整個頓巴斯,佔領烏克蘭20%土地,烏克蘭遭遇重創,不僅僅這片土地是烏克蘭最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地區,而且,不排除俄軍繼續南下,將烏克蘭打成一個內陸國。

這更充分說明了三點。

第一,戰場瞬息萬變,最終結果才是結果。剛開始的拉胯、挫折、失敗,是巨大的代價,但決定最終命運的,是戰場的最後一戰。前期屢戰屢敗,最後一招翻盤,這樣的故事,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很多。

第二,戰場考驗戰術,更是對綜合國力的檢驗。戰術一變,局勢大變。當然,背後更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綜合國力支撐。烏克蘭是東歐一個大國,但相比俄羅斯,還是顯得太弱小,哪怕軍隊再頑強,西方支援再賣力,但大平原作戰,俄軍還是佔了上風。

第三,北約,也不過是一隻紙老虎。雖然不斷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也給俄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但俄軍摧毀武器的能力也在加強。北約堅決不與俄軍正面交戰,更讓俄看清了西方的底線。所以,連基辛格都直言不諱:北約的作用也不會像早先想像的那樣具有決定性。

更要看到,隨著戰火的持續,能源危機和糧食危機在上演,哪怕是西方,也開始出現嚴重的戰爭疲勞。大量烏克蘭難民,更給波蘭等國造成巨大壓力,反移民傾向開始抬頭。

戰爭是燒錢的遊戲,現在的俄羅斯,壓力山大;但現在的烏克蘭,更是極度焦慮。

所以,最終的結果,不排除就在第三階段,俄軍繼續進攻,烏克蘭繼續後退,然後退無可退,西方甩鍋,雙方談判。

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就別指望談判桌上能拿到。只有一方覺得繼續戰鬥會失去更多,才更可能作出痛苦的妥協。

這一天,可能是幾個月後,也可能是一年甚至幾年後。但時間拖得越長,就意味著更多的土地將燃燒,更多的人將永遠倒下。最終的結果,肯定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但在最終的悲劇之前,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悲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