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在犯的一個錯誤。
自俄烏衝突以來,日本不斷對俄羅斯出手,不但與歐美共進退,始終站在制裁俄羅斯的第一線,還提出了改革安理會、禁運俄煤炭、對俄油設定上限、對南千島群島發難。
除此外,日本還不斷在釣魚島找茬、配合北約將觸手伸向亞太、配合美國遏制中國。
日本的行為舉動,會有三個後果:
1, 破壞歐亞微妙平衡,給自己帶來麻煩
中國、俄羅斯、東亞、歐洲,這四者之間其實有一個微妙平衡,歐洲與俄羅斯不能東向,東亞與中國也不能染指歐洲。
不論誰,一旦破壞這個規則,只會加劇自身壓力。
這也是俄羅斯一直不介入東海、南海,中國不介入黑海、烏克蘭等歐洲事務的原因。因為一旦違背這一規則,俄羅斯將面臨來自歐洲、東亞的雙線壓力,中國亦然。
同樣,歐洲不能染指東亞,東亞也不能介入歐洲,否則它們就會面臨來自中俄的同時壓力,不利。所以,歐洲早前不論是法國還是德國,雖然派軍艦來到了亞太,但它們的含義誰都看得明白,只是為了給美國老大面子,象徵性的來一下。
但如今,北約與日韓似乎有意打破這一平衡。北約有意向亞太擴展,日本的行為則如上文所述。
北約暫且不談,只說日本,它不但發難俄羅斯,同時還跑到歐洲參加北約峰會,這就會導致日本將同時面對來自中俄兩個大國的壓力。問題在於,美國尚且不行,日本真能扛得住同時來自兩個大國的壓力?
梅德韋傑夫近日表示,日本有可能得不到來自俄羅斯的油氣;
7月4日,中俄軍艦幾乎同時出現在了釣魚島海域;
6月底,中國艦隊繞日本島一周;
……
中俄一系列動作,引得日本哇哇直叫,不斷抗議、抗議、再抗議!
2, 日本或將輸掉科技、丟失未來
世界科技中心一直在不斷轉移,從早前的歐洲轉移到如今的美國,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全球正在發生新一輪科技中心轉移,由美國轉移到亞太,主要是東亞。
在此形勢下,日韓兩國應該是與中國一道大力合作,迎接「科技中心」的到來,但日本卻背道而馳,大搞對抗。
中國的崛起是必然的,日本90年代的科技實力如今已敗得差不多了,如果再錯過了這個時代,錯失本次重大機遇,很可能就會喪失未來。
3, 押注美國,未必能再幸運一次
早年美蘇對抗,對於蘇聯失敗的原因,是史學家與國際政治學家們一直重點研究的東西,雖然有人揮灑數百萬字著作成書,但卻依然不能一一道盡全部真相。
作者也不想去詳細述說,只說最核心因素。蘇聯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一點,是美國的科技實力一枝獨秀(蘇聯科技只強在航天與軍工),而科技又是第一生產力,於是,生產力不敵美國的蘇聯,最終也就耗不過美國。
如今中美俄三強爭鋒,真正明智的國家都知道盡可能的「中立」,而日本卻選邊站,押注美國。
問題在於,如今的全球科技,美國綜合實力雖然還是最強,但已難一枝獨秀。老科技已經越來越被追趕,距離越來越近;未來科技如AI、量子計算、人造太陽、物聯網等等,也已是大家共同前進,特別是中美平分秋色,在5G等方向甚至超過了美國。
當美國在科技上做不到一家獨大時,意味著它在生產力方向就不可能一騎絕塵,於是中美俄三強爭鋒,美國未必能如昔日美蘇爭霸那樣再幸運一次。
自然,綁定在美國大船上的日本,其結局也可想而知。
昔日一招不慎,導致了日本「失去30年」,如今若再犯方向性錯誤,失去的恐怕就不止是30年的問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