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拜登為期四天的任內首次中東之行平淡收場。
和此前亞洲之行一樣,拜登在中東如法炮製了幾個概念(如I2U2),拉了幾個小圈子(中東版北約),順便恐嚇了一下伊朗,然而最核心的目標——求油,卻並沒有如期順利達成。
這不,拜登前腳剛走,沙特領導層卻只表示,願意將其石油日產量提高100萬桶,而且這未必意味著石油實際產量增加。
這無疑給拜登潑了一盆冷水!
而被美國所定義為「侵略者」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今日正訪問伊朗。
這場中東的對台戲,疊加俄烏戰場的局勢變化,美俄鬥法將更趨激烈。
而拜登中東之行成果寥寥,只能說明強大的美利堅,勢頭已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大家都知道拜登此行去中東是到沙特「求油」,但白宮方面卻安排得遮遮掩掩,非要端一端架子,秀一秀肌肉:
先是他們的總統先生喬·拜登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我為什麼去沙特》的署名文章,硬扯上中俄,說是為了「國家的強大和安全」,對抗「俄羅斯的侵略」,「並使自己在最佳位置上與中國競爭」,「維護世界重要地區的穩定」,這完全是拜登為此行「拉虎皮、扯大旗」;
再是把首站選在了美國的中東盟友以色列,然後是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最後才到訪此行核心目的地——沙特,會面地點卻選了個沙特西部城市吉達,而不是首都利雅得。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選擇發文的《華盛頓郵報》正是沙特籍記者卡舒吉開設過專欄的報社,而因為卡舒吉被殺事件,拜登在競選總統期間曾指責沙特是「國際賤民」,從此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結下了「梁子」。
所以,不論是哪方不願安排在沙特首都會面,拜登此訪沙特總是多了幾分彆扭。也不知是沙特禮儀,還是有意為之,沙特王儲薩勒曼在會見拜登時,腳踩的是一字拖,拜登的表情也令人玩味。
兩人的「碰拳禮」也被美媒所詬病,《華盛頓郵報》指出,碰拳表態意味著兩人之間「互相接受並親密」的關係,這與拜登此前稱要讓沙特變成「賤民」的承諾背道而馳。
只能說拜登的中東行甚是尷尬,有熱臉貼冷屁股內味了。
為什麼拜登捨下一國之尊去求沙特增油,卻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呢?
要知道沙特是石油美元的主要締約國,是美元霸權建立的中流砥柱,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沙特領導層卻多次拒接拜登電話,這次拜登親自登門造訪也是愛答不理。沙特為什麼這麼拽?
有人說是拜登此前大大傷害了沙特人民的感情,這個理由對也不對。
國家博弈的背後從來都是利益決定一切,沙特王儲敢在拜登面前「擺譜」,不只是個人恩怨或者政客的一句極端之詞所能激發的,必定是沙特有了不依附於美國的資本,比如油不愁賣,能夠靈活輾轉於大國之間。
簡單來說,沙特有美國所需要的,美國卻未必能夠做到沙特所需要的。無論是改善沙特與以色列的關係,還是幫助沙特對付伊朗,拜登都只是停留在「嘴炮」層面。
而非常矛盾的是,沙特和伊朗都是OPEC組織成員國,俄羅斯也在OPEC+之列,美國想用槍抵著伊朗這個OPEC成員國,而求沙特這個OPEC最大產油國增產,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事情,因為OPEC和OPEC+本身是一體的,他們是石油賣家聯盟,增產與否都會商量著辦,一般大的增產計劃一個國家很難決定。現在油價這麼高,OPEC+賺得盆滿鉢滿,怎麼可能會為了這個對外政策極其矛盾的美利堅去出讓自己的利益呢?
況且沙特自己也在大量進口俄羅斯的打折油供國內發電,而自己出口石油賺差價,這麼好的生意,如果沒有更加誘人的條件作為交換,沙特斷然不會跟著美國的步調走。
自從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中東戰亂的最主要誘發因素正在消失,雖然宗教之間的矛盾仍然激烈,沙特、以色列、伊朗互相之間不對付,美國也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做文章,但在石油供應這個問題上,並不是說威脅伊朗就能讓沙特增產。如果挑起中東戰火,只會讓國際油價繼續上台階。這是目前被高通脹困擾的美國很難承受的。
所以,現在拜登在中東打的王八拳,本想把中東這趟水攪渾,沒想到被沙特、伊朗等國接住還了個「還我漂亮拳」,又給恢復了原貌。
美國現在面對高通脹,除了激進加息,幾乎沒有其它好的辦法。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國內「政治派」和「經濟派」吵得不可開交,最後變成了「3700億美元關稅只免其中100億美元」的鬧劇。為了求沙特增產石油,拜登還要在國內宣傳辯解一番以平息爭議,說是為了對付中俄和維護中東地區安全而去,行程也安排得扭扭捏捏,最後還被沙特的80後王儲給「涮」了。
而激進加息,對於深陷債務黑洞的美國政府來說,將會面臨更大的付息壓力。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和中國中金公司測算,美國政府的利息負擔將持續上升,2022年利息支出佔GDP比例或升至2%,2023年利息支出佔比進一步升至2.8%,從2024到2032年,高通脹情形下,利息支出佔比從3.8%上升至7%。美國2021年的GDP總量是23萬億美元,以此計算,年付息成本將高達至少4600億美元。
面對高額付息成本和經濟硬著陸的壓力,美聯儲孤注一擲地激進加息,很有可能面對通脹控不住,債務繼續攀升和經濟陷入衰退的三重風險。
對於拜登來說,聚焦於國內矛盾的商討,只會讓自己的支持率越來越低,而他只能通過外交動作來轉移國內視線。所以,我們看到了他頻繁地外訪,從歐洲行到亞洲行,再到中東行,都是為了在全球刷所謂「霸主」的存在感,以構建諸多小圈子的形式圍堵中俄,並且到處給其它國家畫大餅。
而拜登的外交手段可以說是極為拙劣,且千篇一律,什麼亞太版北約,中東版北約,都是想要通過給標的國家軍事安全的「承諾」,來換取美國所需要的東西。殊不知,美國不僅給不了他們軍事安全,而且是這些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者。
就拿以色列和沙特來說,拜登到訪中東的第一個表態就是「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阻止伊朗擁核」,但拜登這種言論是典型的轉移矛盾加打嘴炮行為。
首先,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並沒有到要魚死網破的地步。
因為早在2021年四月份的時候,伊核協議的相關方就開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重啓談判了,而且第八輪談判,在12月27號已經啓動,今年6月28號歐盟又協調伊朗和美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間接談判,雙方總體的關係雖然沒有變得更好,但也不至於變得更差。
因此這個時候美國總統拜登並沒有任何理由破壞和伊朗之間的關係,他只不過是想要討好美國國內的激進分子而已,畢竟馬上中期選舉就要到來了。
其次,美國只是想製造中東地區的假想敵,進而控制中東。
美國政府為了盡量降低油價表現出了一種什麼都可以和伊朗政府談的假象,但這僅僅是假象罷了。如今美國的油價稍微有點回落,拜登那種極端強硬的態度立馬就收攏不住了。他此舉似乎是在對外界表示,伊朗對美國已經沒有了任何利用價值,最好現在立即去死。他這麼做除了為討好國內的激進分子,還想拉攏以色列和沙特。
借用以色列、沙特與伊朗的矛盾,拜登只是想把伊朗樹立成為他們在中東地區的最大假想敵,進而掌控中東而已。因為有了這個假想敵,美國才能夠渲染緊張氣氛,脅迫周邊國家抱緊美國的大腿。但這招老掉牙的套路,中東國家似乎並不買賬。
最後話說回來,拜登此舉更多是打嘴炮而已,因為當今的美國政府已經沒有能力像過去那樣動不動就發動一場戰爭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迄今為止不敢下場救烏克蘭。而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已經到了驚人的程度,如今的美國更是捏著鼻子想要求伊朗石油增產,根本不會想著動武的。
如同上文所言,伊朗和沙特同為OPEC成員國,打擊伊朗去討好沙特,很難讓OPEC達成石油增產的協議。
現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正訪問伊朗,這場與拜登在中東的對台戲頗有看頭。一個要武力干涉伊朗擁核,一個則和伊朗在武器上達成合作,美俄鬥法激戰正酣。
值得注意的是,17日,土耳其總統辦公室聲稱,土耳其總統塔伊普·埃爾多安期望在計劃於7月18日至19日訪問伊朗時,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舉行雙邊會晤。這意味著,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要出訪伊朗,並將和普京舉行會晤。
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伊朗進行訪問之前,伊朗當地人拍攝到,俄羅斯空軍伊爾-76的運輸機降落在德黑蘭的梅赫拉巴德機場。
而且,根據世界航線系統的顯示,總共有三架編號為RA-78838、RA-76669、RA-78818的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接連降落在伊朗。
這意味著俄羅斯總統專機即將抵達伊朗,俄羅斯已經把安保設備提前運抵伊朗,同時按照美國方面的說法:「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飛抵伊朗,是將武裝無人機運回俄羅斯!」此前就有消息稱俄羅斯大量購入了伊朗的武裝無人機。
現在美國開始炒作伊朗向俄羅斯出口武裝無人機一事,也是擔憂俄羅斯和伊朗的軍事合作。7月17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美國已經掌握了伊朗對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證據,目前伊朗已經計劃給俄羅斯提供300架武裝無人機。作為回報俄羅斯批准伊朗加入上合組織。不久前伊朗已申請加入金磚國家。」
美國現在擔心的就是,土耳其、伊朗、俄羅斯簽訂聯盟條約,減少石油產量,部署核武,戰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和土耳其海峽。
因為俄羅斯、伊朗、土耳其這三個國家,一個是產油大國,另外兩個,一個控制著土耳其海峽,另一個控制著霍爾木茲海峽,土耳其和伊朗都是中東地區大國。這三國和中國的關係都還不錯。如果有進一步政治上的合作的話,歐洲、美國、日韓誰也別想買中東的石油了。
所以,拜登和普京的中東對弈,誰勝誰負目前尚未可知,但很明顯,美國把伊朗推向俄羅斯,無疑加大了俄伊繼續軍事合作的可能性,土耳其這個投機分子則暫且不表。
拜登求石油而不得,普京求武器而有人應,這就是「人品」不同的待遇。
當然,「人品」只是玩笑話,私人恩怨導致沙特對拜登不友好也只是表面原因,最為重要的是中東諸國在大國的角力下有了更多的選擇。
如果說拜登去中東是不想中俄填補中東「真空」的話,那麼,普京訪問伊朗的目的之一則是阻止美國插手乃至重新掌控中東。
針對美國「阻止中俄填補中東真空的說法」,我國外交部也予以了駁斥,中東人民是中東的主人,中東不是誰家的後院,更不存在所謂的「真空」。
此次,不許中俄「填補中東真空」的美國總統拜登,「幾乎一無所獲」地離開了沙特,但美國人對沙特與中俄發展關係的揣測和擔憂,顯然還在發酵。
日前,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和外交國務大臣阿德爾·朱拜爾相繼接受美媒採訪。
面對美媒就對華關係略顯刁鑽的提問,費薩爾反對將中國視作敵人的看法,他同時表示,世界繁榮需要的是合作而非對抗。
朱拜爾則特別強調:「與中國的衝突會對世界造成破壞,我們要確保沒有誤解或誤判,避免由此導致意外後果。我們相信,中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對該體系的穩定至關重要。」
可見,目前的沙特已經具備了在大國之間周旋的籌碼和資本,而不再聽命於美國一家,與中俄搞好關係也是他們的必選項。
美國頤指氣使地去中東求油,真是這個地球上的獨一份。但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國內矛盾已經激化到難以扭轉的地步,如果美國不放下架子,比如誠心地全部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或者用優厚的利益條件與沙特交換增產石油,那麼,單憑美聯儲激進加息企圖控制住高通脹,幾乎是獨木難支,難以成行了!
當然,對於美帝而言,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和手段去達成自己的目標,和我們的關係並不大,而且美國霸權的路徑依賴和源動力也決定了它在實現自己目標時,一定會採取威逼利誘的流氓手段,所以,也就注定了拜登此行去中東的「一無所獲」。因為美國霸權只有面子,而裡子在慢慢潰爛,現在的中東諸國完全可以挾能源優勢在大國角力之中靈活輾轉,而不必聽命於美國。
此次拜登前腳離開中東,普京後腳就要到訪伊朗,如果OPEC+聯合起來,真的夠美國喝一壺的。現在的世界已經不再是美國一超獨霸的世界,各國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和相處方式,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真正的大道。■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