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羞辱拜登
6月14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宣佈,拜登將於7月13日至16日訪問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這是拜登任內首次訪問中東地區。
全世界都知道,本次拜登出訪中東主要目的就是督促沙特增產石油,以打壓油價,為高燒不退的美國通脹降降溫。
雖然,拜登執政以來,與沙特關係一直不大好,前段時間沙特王儲甚至拒絕接拜登的電話。但是美國畢竟是全球頭號強國,在沙特還有駐軍。大家都覺得,這一次拜登親自出馬,拿捏一下沙特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在美國白宮宣佈拜登將出訪沙特之後,國際油價就一路下跌,以布倫特油價為例,從6月14日123美元的價格一路跌到7月14日(注意這個時間)最低價是94美元。
7月13日,拜登開始正式出訪中東,第一站是到以色列,然後就是約旦河西岸與巴勒斯坦高級官員會晤(第一站為什麼會先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我們後面來談)。
7月15日,拜登抵達沙特。
然後,畫風開始詭異起來。
首先拜登抵達的城市是沙特阿拉伯西部城市吉達,而不是沙特首都利雅得!堂堂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拜登任期首次出訪沙特……竟然連首都也不讓進!這算什麼待客之道?
不但首都不讓進,連在機場迎接拜登總統的僅僅只是一位地位較低、官職只是麥加省省長的王室成員。
過去美國總統訪問沙特,沙特都是要出動國王與王儲去機場迎接的,現在沙特老國王已經退隱,掌權的是王儲,那麼王儲在幹什麼呢?
呃,王儲在拜登到訪同一天在首都利雅得機場迎接到訪的伊拉克總理與巴林王儲。
你看看,對阿拉伯國家首腦是請進首都,對美國總統是連首都也不讓進;
對阿拉伯國家首腦是王儲親自迎接,對美國總統是隨隨便便安排一個省長迎接;
釋放什麼信號不是很明顯了嗎?
這還沒完!
當日沙特王儲還是與拜登見了面,不過這個見面會晤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插曲。在會晤現場,有一個記者突然向拜登提問:沙特還是賤民嗎?
這個突然襲擊搞得拜登非常尷尬,只能裝著沒聽見。而會議桌另一頭的沙特團隊(包括王儲)卻在集體狂笑。
我猜測這個記者提問就是沙特方面授意的,目的就是要羞辱一下拜登,與在機場故意派一個省長去迎接拜登如出一轍。
當日,也就是7月15日,雖然拜登與王儲會晤的具體細節還沒有公佈,但是國際油價卻突然大漲,布倫特油價上漲2%,再次站上100美元,收盤價101.13美元。
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嗅覺是最敏銳的,所謂見微知著,通過沙特接待拜登這幾個細節,市場已經不看好拜登的沙特之行。
果然,7月16日,沙特的官方表態就出來了,沙特王儲稱,沙特「有能力」將國內原油產能提高到每天1300萬桶(目前沙特的產能是每天1000萬桶),但暫時沒有額外的能力將原油產量繼續提高。
這個表態堪稱是語言藝術的典範。
沙特有能力每天提高300萬桶的石油產能,但這只是「有能力」而已!能力與實際行動是有差距的——打個比方,就好比我說,我有能力每天起來跑步,但是具體能否執行卻要打一個巨大的問號。
沙特王儲的這個表態其實就是擺出一副待價而沽的姿態——我確實能迅速將石油產能提高30%,關鍵是拜登你是否能拿出我想要的籌碼,甚至如果籌碼給得足夠大,那個「但暫時沒有額外的能力將原油產量繼續提高」的「暫時沒有」也是可以談的。
但是,沙特王儲的這番媚眼顯然是白拋了。
2、沙美鬥爭
7月17日,也就是拜登要結束沙特訪問的日子,又有記者追問卡舒吉事件,拜登還是明確表態了——作為美利堅大總統,我不會在人權問題上保持沈默,我在與小薩勒曼(沙特王儲)會晤時就談了這個問題,他說不應該為這件事負責,我認為小薩勒曼就應該負責,我對沙特應該成為世界舞台的賤民的評價不後悔。
對於拜登的表態,沙特王儲選擇了直接回懟。小薩勒曼當著拜登的面,指責美國也存在無數人權問題,比如美軍長期在伊拉克虐待囚犯與戰俘,長期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殺害當地平民等等。
除此之外,沙特外交大臣在接受CNN採訪時也公開表示,正如王儲殿下所說,美國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強加給其它國家,這是行不通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應當得到尊重。
雙方三觀不合,石油談判自然就難有成果。
果然,7月17日,沙特官方表態聲稱,石油增產不是沙特自己能決定的,這個問題要拿到歐佩克組織去討論,與包括俄羅斯等歐佩克成員一直討論是否增產石油的問題。
與俄羅斯討論是否增產石油?
我覺得普京可能寧願在胸膛上插上一刀,也不會同意歐佩克增產石油。
拜登訪問中東有兩個目的,經濟目標就是拿捏沙特增產石油,政治目標就是在中東地區也搞一個類北約的軍事聯盟組織,這個組織明面上的假想敵是伊朗,實際是要將中俄排擠出中東地區。
拜登的如意算盤是這樣,先到以色列,拉攏巴勒斯坦一起談判,給緊張的巴以關係降溫——把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這個最大的障礙搬掉之後,就可以拉著以色列與中東產油國建群搞事。
所以,拜登第一站就去以色列,很大方給予巴勒斯坦3億美元援助,還對伊朗放出狠話——不排除用軍事手段解決伊朗問題。
但是巴勒斯坦拿到3億美元之後就消停了2天,拜登前腳離開以色列,後面巴以又砰砰啪啪幹起來,這就讓拜登非常尷尬。
最尷尬的還是沙特王儲對於拜登建群的答覆:如果美國要將自己價值觀強加給其它國家,那麼美國的夥伴就只能剩下一個北約。
這就是很明顯的拒絕。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小薩勒曼為什麼要喋喋不休的反覆強調這個「價值觀」呢?
大人物會晤當然不會提一些空洞而虛幻的詞彙,在小薩勒曼嘴裡的這個「價值觀」其實就是劍指一個著名的事件——卡舒吉被害案,這個事件是目前拜登當局與沙特之間最大的癥結所在。
卡舒吉是一名沙特籍的美聯社記者,曾因多次發表反對沙特政府的言論而被沙特政府通緝,2018年10月2日,卡舒吉前往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辦事,隨後就神秘失蹤。
然後土耳其就爆出一系列錄音猛料,在公佈的錄音中,卡舒吉被人殘忍的殺害並且碎屍,屍體碎片被丟進沙特領事館下水道中。
這個事件當時在全世界引發了掀然大波,美國與西方媒體普遍認為,這就是沙特政府將卡舒吉誘騙到領事館並且將之殺害。
在巨大的壓力下,沙特政府不得不宣佈對事件進行調查,並且處罰了一堆責任人。
但是西方媒體卻不依不饒,認為事件最大的主謀就是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當時還是在野人士的拜登跳得最高,聲稱如果自己執政將制裁沙特,讓沙特成為「國際社會的賤民」。
結果陰差陽錯2020年拜登就真的當了總統。
人權是民主黨的牌坊,也是動員基本盤最為核心的意識形態,雖然沙特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為重要的盟友與夥伴,但是卡舒吉事件卻在意識形態層面捆住了拜登的手腳。
所以拜登執政之後對沙特非常冷淡,電話不打微信不發朋友圈從不點贊,搞一個民主峰會也不邀請沙特。
冷淡也就罷了,關鍵是拜登為了兌現制裁沙特的承諾,還將胡塞武裝剔除恐怖主義名單,這就意味著胡塞武裝可以自由便利從海外融資,這讓與胡塞武裝屢屢交戰不利的沙特怎麼不憤恨不已?
2021年3月,拜登政府製造一個莫須有的「迫害維吾爾族」的藉口,對我們新疆棉花發難,然後一票西方跨國公司一擁而上紛紛宣佈禁用新疆棉花。
3月24日到30日,我們王毅外長訪問了中東六國。其中沙特王儲是這樣表態的:
沙特堅定支持中方在涉疆、涉港等問題上的正當立場,反對以任何藉口干涉中國內政,反對個別勢力挑撥中國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
有沙特這個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堅定支持」,中東伊斯蘭國家紛紛站隊中國,最後就形成一個比較搞笑的局面——西方國家指責中國侵犯伊斯蘭民族的人權,而伊斯蘭民族國家卻統一認為這是污蔑。
這其實是沙特對拜登政府揪著卡舒吉事件不放的報復。
3、灰頭土臉的拜登
回到當下,維護高油價符合沙特的利益,甚至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也符合沙特乃至整個歐佩克成員國的利益。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全球是啥狀況?
是西方世界扛著環保的大旗搞節能減排,搞清潔能源,這一系列行為就極大損害了以化石能源出口為主的歐佩克成員國的利益。
結果俄烏戰爭打響,國際能源價格一飛沖天,一票歐佩克成員國雖然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誰私下裡不拍手叫好?誰不力挺俄羅斯?
所以,當俄羅斯肆無忌憚用能源武器拿捏歐盟的時候,中東國家表面上不動聲色,實際上都在暗地裡默默助攻。
當俄羅斯威脅要對歐盟斷氣時,歐盟找到卡塔爾希望後者增產彌補俄羅斯斷氣後的缺額,結果被卡塔爾乾淨利落地一口拒絕——我們沒有增產天然氣的能力!
沙特呢?做得更絕,明明國內還有300萬桶/日的閒置產能,明明可以增產大把賺錢,但是沙特就硬是要將這些閒置產能擺在旁邊不動,連拜登親自打電話,小薩勒曼也公然不接。
那麼,本次拜登出訪,為啥小薩勒曼又拋出媚眼表示有「能力」增產300萬桶/日,甚至在此基礎上繼續增產也不是不可以談呢?
因為除了近期與遠期石油利益之外,小薩勒曼還有一個巨大的心病。
這個心病就是卡舒吉事件。
拜登政府咬著卡舒吉事件不鬆口,口口聲聲要小薩勒曼為卡舒吉被害事件負責。
怎麼負責?
只能辭職以謝天下。
小薩勒曼花了很大力氣才順利接班成為沙特的實際統治者,怎麼可能願意放棄到手的權位?
一旦失去權力,石油利益再大又與小薩勒曼有何關係?
權力永遠都是放在利益的前面。
所以,拜登政府咬著卡舒吉事件不松口對於小薩勒曼就是巨大的隱憂,自己的執政沒有得到美國當局的認可,隨時可能因為一場變故而黯然下台——要知道過去沙特權力傳承的慣例是兄終弟及,而小薩勒曼強行上位(接老爸的班)本來就是壞了規矩的行為。
所以,對於小薩勒曼而言最希望的就是與拜登做一場交易——拜登政府鬆口,宣佈認同沙特在卡舒吉事件的處理結果(找了幾個替罪羊處理),王儲不對卡舒吉被害負責。
如果拜登當局能做到這一點,沙特別說是增產石油,就算是再掏一大筆錢來交保護費(購買軍火)也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拜登也有自己的苦惱。
目前拜登支持率已經跌到30%,也就是說至少有20%的基本盤已經放棄支持拜登。眼看中期選舉還只有幾個月時間,如果基本盤進一步流失,那麼未來中期選舉搞不好民主黨就會出現史無前例的慘敗,國會兩院徹底被共和黨控制。
而民主、人權是民主黨最為核心的意識形態,如果這一塊也丟了,為了石油利益拿著卡舒吉事件與沙特王儲做交易,那麼必然帶來基本盤進一步的大幅度流失,拜登根本不敢冒這個險——
在拜登出訪中東之前,美國國內的人權組織就直接質問拜登,你會為了石油價格拿人權價值觀做交易嗎?拜登只能無奈的否定。
有了這個基調,拜登出訪沙特,後者能給他好臉色看?
就不讓你進首都,就要安排一個省長接機來羞辱你,甚至會晤之初還要安排一個記者發難——(拜登)你還認為沙特是一個賤民嗎?
這個問題拜登不管怎麼回答都很難受。
回答不是,那國內馬上就要翻天,回答是,那麼後面就與沙特沒法談了,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裝著聽不見。
沙特王儲明顯還想最後努力一下,放出那個「有能力」增產300萬桶的誘餌,看看拜登是否接招。
然而拜登的反應卻是令人失望的,在17日,拜登再次強調,他依然認為王儲應該對卡舒吉被害負責。
那還談個屁!
拜登出訪中東碰得灰頭土臉就是一種必然。
這裡必須講一個知識點,國家元首最大的BOSS出訪前期是要有技術團隊做好鋪墊的,包括行程安排、談判事項能達成什麼結果,前期技術團隊都要落實得七七八八,最後BOSS出面就是走一個流程而已,就算還有某一個關鍵環節沒談攏,其餘99%的事情都要落實,大BOSS才能出訪。
很明顯,本次拜登出訪中東,前期很多事情都沒落實,甚至連美國總統不能進入沙特首都這樣基本的禮儀都沒搞定,更別說與沙特談判的關鍵籌碼了。
但是就算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拜登還是要硬著頭皮出訪——明知道拿不到想要的結果依然跑這麼一趟,甚至明知道沙特在接待禮儀上要羞辱自己,其目的無非就是一場政治作秀表演:
你看,一個七十幾的老人(拜登)為了國內通脹問題不遠千里來回奔波,為了堅持不用價值觀做交易忍辱負重,他已經盡力了,最後事情沒辦好也不是他的錯。
為未來中期選舉爭取一點同情分而已!
當然,本次拜登出訪也有一張遮羞布(布林肯團隊還是做了工作的),據稱與沙特簽署18項合作協議。
我看到這條新聞就想笑。
為啥?
記住,沒有金額標注的協議都是扯淡!
所謂18項合作協議,連涉及金額都沒有,這就是一個狗屁不如的廢紙。
另外,必須強調的是,過去美國總統出訪沙特,沙特按慣例總要奉上或多或少的軍購訂單,而這次呢?一毛錢都沒有。
7月18日,國際油價再次大漲,布倫特原油大漲近5%,站上105美元——這就有點搞笑了,拜登出訪中東是衝著降油價去的,結果呢?拜登剛剛結束對中東的訪問國際油價不跌反漲,這是國際投資者用真金白銀投票對拜登出訪中東的評價。
最為搞笑的事還不是這個,拜登出訪中東非常強硬的表態聲稱,不允許中俄填補中東的真空。
結果因為拜登一番騷操作,不但石油增產化為泡影,建群設想成為空氣,連遏制中俄也出現完全相反的效果。
首先是白俄羅斯、伊朗準備加入上合組織;
然後就是沙特、土耳其、埃及準備加入金磚國家組織。
這哪裡是不允許中俄填補中東的真空?
明明是進一步強化中俄在中東的影響力好不好?
以前網友編排出川建國、拜振華的段子我還當做一個笑話,現在來看,這些段子可能還不能完全以笑話看待。
4、更大的挑戰
我們比較一下最近美國兩任總統,其實就是兩個極端。
川普屬於真小人,而拜登大概屬於偽君子。
真小人只要把「我不要臉」幾個字貼在臉上,行事可以毫無顧忌,實話實說也是真能做一點事的。
川普執政以來,減稅、退群、建牆基本兌現了競選時美國優先的政治承諾,對中國的攻擊也很果決——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封殺華為,搞亂香港,攻擊一浪接一浪堪稱凶狠,如果不是突發的新冠疫情,川普大概率會連任。
而反觀拜登,頂著一個偽君子的招牌卻步履蹣跚,前怕狼後怕虎處處制肘執政1年多幾乎一無是處,防疫一塌糊塗,經濟一塌糊塗,外交要聯合盟友圍堵中國也沒搞出什麼名堂,未來如果中期選舉失利,拜登當局將徹底變成一個啥事也做不了的跛腳鴨。
相對拜登而言,過去的川普給我們製造的麻煩多得多。
所以,某種意義上拜登執政這四年也算是我們一個難得喘息發展時機,未來真正更大的挑戰或許是2024年共和黨贏得總統大選之後。
寫在文章的後面。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沙特強硬對待拜登,就不怕拜登下狠手報復嗎?
這個沙特還真不怕。
原因有幾點。
首先,沙特在美國政壇也是有人脈的,沙特王儲就與特朗普家族關係深厚,而特朗普目前基本就是共和黨的旗幟性人物。另外,沙特過去長期向美國獻上軍購大單,與美國軍工集團淵源很深。
其次,沙特在中東地緣政治版圖上,在石油美元結算體系中是美國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與沙特保持長期良好關係符合美國戰略利益,所以拜登如果要下狠手整沙特,不但共和黨、軍工集團會第一時間跳出來反對,建制派也會強烈反對。
最為重要的是,美國中期選舉已經近在眼前,按照目前形勢民主黨大概率會輸掉中期選舉,如果失去對國會的控制權,拜登將徹底變成一個無所作為的跛腳鴨。
站在沙特立場,一個跛腳鴨的美國總統還真不值得顧忌太多,大不了再忍受兩年時間,等待2024年共和黨捲土重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