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夏天那麼熱,空調普及率為何只有5%?

陳志臻

7月12日,一名男子拿著電扇走在英國倫敦街頭

北半球的7月,一般是一年中最為酷暑難忍的時節,坐在空調屋裡吃西瓜是最舒服的享受了,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說:「空調是歷史上最有意義的發明。」但頗令人意外的是,作為工業革命的起源地,歐洲空調的安裝率竟非常之低,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歐洲的空調普及率僅約為5%。相比之下,美國達到90%,日本有89%,印度也有6%,中國則為60%。

意大利街頭的溫度牌

尤其是今年,歐洲氣候尤其反常,常年平均溫度最高不超過25攝氏度的英國倫敦,今年溫度竟多次突破40度,是英國有據可考的歷史最高溫,已然使得怕熱的英國人發佈極端高溫紅色預警,甚至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英國持續的熱浪已造成至少14人因為高溫中暑或者遭遇冷水刺激性昏厥等情況死亡

隔海相望的法國更是不逞多讓,宣佈觀測到史上第二熱的高溫,氣溫高達41攝氏度。高溫甚至導致位於法國西南的吉倫特省有20000公頃森林遭山火侵襲。大火肆虐森林,超過37000人被緊急疏散。

受高溫天氣影響,法國西南部的山火仍在肆虐,已持續超過一周時間

既然歐洲是有炎熱天氣存在,為何普及率竟如此之低呢?

空調——人類一部抗熱史

空調顧名思義——空氣調節(Air conditioning)。主要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對建築內環境空氣的溫度進行調節控制的過程,一般是利用冷源設備、冷熱介質輸配系統,末端裝置等幾大部分和其他輔助設備。主要包括水泵、風機和管路系統。末端裝置則負責利用輸配來的冷熱量,具體處理空氣、溫度,使目標環境的空氣溫度達到人們適宜的溫度。

空調結構示意圖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10世紀左右,波斯人就發明了一種古老的空氣調節系統,通過利用裝置於屋頂上的風桿,來捕獲屋頂處涼爽的自然風,同時使用風道來使其穿過涼水並吹入室內,從而使得室內的人來感到涼快。

在中國古代,唐朝長安一代的達官貴人會使用一種名為「涼屋」的設施,一般是臨河流而建,在河水旁修建水車,用水車把活水抽到屋頂,順著屋檐流下來,周而往復,流水就會帶走整個屋子的熱量。唐玄宗時期,更是修建了著名的大明宮含涼殿,含涼殿建築內外都設置了許多水車,流水激起扇葉轉動,冰涼的水汽和冷風就被送入殿內。《唐語林·豪爽》記載,夏日某天陳知節被請到李隆基的含涼殿時,他看到「(唐玄宗)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當他被「賜坐石榻」時,感到「陰霤沉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

毫無疑問,這樣的方式在古代只有真正的達官顯貴才能享用,從而在夏日享受到片刻的涼爽。

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空調要等到19世紀才誕生。1842年,佛羅里達州醫生約翰·B·戈里以壓縮機技術製造冰,用來為他在佛羅里達州阿巴拉契科拉的醫院病人提供涼爽的空氣。他曾想用這種制冰技術來調節大樓的溫度,並申請專利。但因缺乏資金,並未付諸實現。

戈里發明的制冰機

1901年,威利斯·開利(Willis Carrier)剛剛從康納爾大學的機械工程學讀完碩士畢業,作為應屆畢業生的開利此時供職於一家印刷出版公司,由於這間公司偶爾會因紙張及墨水受了熱度及濕度的影響,無法印出準確的顏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02年,開利發明瞭首個現代化、電力推動的空氣調節系統,現代空調由此誕生。

經過幾年的反復試驗,開利於1906年1月2日取得專利,並於1915年建立了著名的開利空調公司,開始專門生產空調設備,人類在對抗炎熱上取得了關鍵性勝利。

開利空調專利圖紙

但是,這一時期的空調由於體積過於龐大和價格昂貴只有大型企業與公共涉事單位才能負擔其使用費用,因此,真正讓所有人享受空調的美好,還需要一段時間。1922年,開利發明瞭離心式制冷機(Centrifugal Refrigeration Machine),使得制冷成本大為降低,1928年,以托馬斯·米基利為首的科學家發明瞭氯氟烴(chlorofluorocarbon)用作冷藏器的冷凍劑,因為過往的冷凍劑(例如氨及二氧化硫)都易燃或有毒。氯氟烴的發明首次實現以不可燃液體用作制冷劑,大大改善了空調制冷設備的安全。

在制冷機與制冷劑都發明後,真正意義上的家用空調迅速誕生。1929年,一家中文直譯為「冷冰冰」(Frigidaire)的公司推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台室內空調。自此,空調真正走向千家萬戶,人類在對抗炎熱的過程中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

歐洲人不裝空調的N個理由

空調已經發明了一個世紀多,為什麼歐洲的空調普及率還是如此之低?是歐陸人頗為耐熱嗎?其實不然,歐洲人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不喜歡安裝空調是有歷史原因的,可以從氣候、安裝費用以及環保三個方面來解釋。

首先是氣候原因,歐洲尤其是西歐各國由於臨近大西洋與地中海,大部分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Temperate marine climate)。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全年溫和潮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5攝氏度以下,年溫差小,全年降水分配較為均勻。英國紳士出門時必備一把雨傘,因為真的沒人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因此,歐洲普遍的空調安裝率比較低,在這樣全年涼爽的氣候氛圍中,沒必要安裝空調,安裝空調的傳統也便沒有形成。甚至於一旦誰想安裝空調,還得徵求鄰居的意見,必須全體同意才行。

其次,安裝空調的費用著實高得嚇人,經濟上的擔憂恐怕是很多歐洲家庭無法安裝空調的主要原因。空調在歐洲的價格並不昂貴,但歐洲高昂的人工費用,使得空調的安裝成為一個大問題。一台700歐元(約合人民幣4840元)的普通分體式空調,安裝費用往往和空調本身等同,而稍微大一些的分體空調,安裝價格普遍在2000歐元(約合人民幣1.38萬元)左右,甚至還會更高。因此有時候,即便你買得起空調,但很可能裝不起。

今年俄烏戰爭爆發,歐洲各國的電力費用價格也是猛漲。根據歐洲數據公司(Statista)顯示,2020年世界家用電費排行榜上,前三名均為歐洲國家,希臘創下歐洲地區最高月均電價水平,達每兆瓦時211.7 歐元,相當於1.48歐元/度,歐盟最大電力淨進口國意大利緊隨其後,達到每兆瓦時210.5歐元,相當於1.47歐元/度。

歐洲今年電價上漲情況

俄烏衝突之後,歐洲各國電費飆升。如今,歐洲多國都面臨生活成本危機,30%的家庭甚至因無力支付而開始拖欠水電費。以德國為例,2021年德國1度電的價格在0.30歐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元),2022年初已漲到0.35歐元(約合人民幣2.4元),2022年7月份更是飆升至0.44歐元(約合人民幣3元)。相較我國居民電價長期維持在0.5元左右,歐洲用電之貴,可見一斑。

最後則是環保原因,歐洲人一直在鼓吹自己是為了環保而少用空調,並且開發出多種多樣的避暑方式。例如,歐洲遍布著大量噴泉,噴泉可以成為人們解暑的好去處,同時,許多湖泊和森林免費開放,遇到高溫天氣,歐洲人更喜歡到室外納涼避暑。德國人經常全家相聚在湖邊休閒,法國人更喜歡去公共水域享受水的清涼。但是,伴隨著高溫的持續,原有的納涼方式逐漸無法滿足歐洲人需要,歐洲人自身對於空調的需求量也是大增,環保的說法不攻自破。

歐洲各國每千人空調需求量

炎熱的歐洲恐成常態

英國時間7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在發佈會上表示,英國達到39.1攝氏度的歷史最高溫度,預計當天晚些時候會超過40攝氏度。應用氣候服務主管羅伯特·斯特凡斯基(Robert Stefanski)也表示,從合作夥伴在國家和區域一級的所有模型來看,歐洲當前的熱浪可能要到下周中期才會結束。

7月12日,人們在西班牙塞維利亞的噴泉邊納涼

塔拉斯表示,由於氣候變化,新的高溫紀錄和熱浪正變得越來越頻繁。據氣象組織數據顯示,當前規模和程度的熱浪在未來幾十年中會頻繁出現,氣候變化的負面趨勢將至少持續到本世紀60年代,這與人們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的成功無關。

英國氣象局首席專家斯蒂芬貝爾徹(Stephen Belcher)教授也提到:「今天英國所經受的極端氣溫在有據可考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不考慮人類因素,英國的氣溫是不可能達到40攝氏度。」教授同時也指出,如今歐洲的氣溫上升,「主要原因是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導致平均氣溫至少上升1攝氏度左右。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得不到限制,在本世紀末之前,英國可能會經常出現溫度超過40攝氏度的情況,英國人民需要適應這些極端事件」。

歐洲近年氣溫升高圖

歷史上的氣候總在溫暖與寒冷間循環穿梭,空調作為現代科技產物,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對極端天氣的適應。未來的高溫天氣是否會讓歐洲人突破傳統,扛下高昂費用,咬牙安裝一台空調?或許還得看人們是否會再開發出幾個低碳避暑方式吧。■

參考資料: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721746/ac-demand-units-by-country-europe/

https://www.metoffice.gov.uk/about-us/press-office/news/weather-and-climate/2022/record-temperatures-2022-a-review

【日】小原淳平編,劉軍、王春生譯:《百萬人的空調技術》,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新華社:《世界氣象組織:歐洲熱浪仍將持續 高溫影響未來數十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