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放風要訪問台灣以來,中美關係跌落到危險的低點。中美之間是否會因為佩洛西而擦槍走火,是全世界都在屏聲靜氣的事。但值得關注的不僅是中美,還有很多「相關國家」。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自己不承認,但誰都把中國當成實際上的第二個超級大國。中國現在也不大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了。不說整體,人均都不大好意思再這麼說了,有「騙保」嫌疑,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不答應。
中國與美國已經進入全面競爭的軌道。在一般製造業方面,中國早已超過美國;在高科技方面,中國正在迎頭趕上;在軍力方面,中國也在周邊建立相當穩定可靠的對峙態勢,甚至可說是局部優勢。但這些大勢並非所有人都看得清的,或者說認為可持續的。
在現實中,科技衝突已經爆發,競爭集中在芯片,中國的芯片製造發展受到美國技術禁運的影響,但新流傳的中芯7納米芯片已經量產的消息證明,美國守關壓力越來越大,中國突防只是時間問題。在軍事上,衝突的唯一可能熱點是台灣。衝突沒有爆發,誰都不敢想象後果,但不乏國家懷疑中國為台灣不惜與美國一戰的決心和實力。
很多國家想腳踩兩條船。但腳踩兩條船從來不是兩只腳一樣吃重的,還是一隻腳吃重,另一隻腳搭在另一條船上。對於這些國家來說,吃重腳踩在美國船上,另一隻腳搭在中國船上,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在中美兩條船相向而行的時候,這麼腳踩兩條船可謂春風得意。但要是中美兩條船漸行漸遠,這就難了。
這些國家有三個選擇:
1、吃重腳繼續踩在美國船上,踩在中國船上的那只腳能繼續搭著很好,不能就索性一腳蹬開,穩住自己要緊
2、吃重腳換到中國船上,踩在美國船上的那只腳能繼續搭著很好,不能就收回來,從此雙腳都踩在中國船上了
3、用集體的力量,迫使中美兩條船改變方向,如果不能相向而行,至少不再漸行漸遠
第三條路是東盟一直在走的,但越來越走不下去了,只有第一條和第二條路了。中國不逼著站隊,事實上是要求別站隊;但美國到處逼著站隊,尤其是站到與中國敵對的一面。各國忙著看清情勢,怕看走眼了。
佩洛西訪台,中國強硬反應,白宮再三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變。現在還沒有到攤牌的最後時刻,但誰都感覺到這是朝鮮戰爭前中國發出美國不得越過三八線時的態勢了。在台灣的底線問題上,中國是認真的,中國說到做到,這一點現在沒人懷疑了。但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是在戰術性避戰,戰略性備戰;中國不僅戰略性備戰,戰術上也不再避戰,因為中國避無可避了。
美國口口聲聲說,強烈反對台海單方面改變現狀。從特朗普時代就開始的戰略清晰論和佩洛西訪颱風波徹底顯示了一個事實:單方面改變現狀的是美國。各國再也不能視而不見這一可能把自己卷進去的現實了。在鐵錘與鐵砧之間,沒有螞蚱的空間。
確實有不少東南亞國家「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但安全和經濟不是割裂的。戰爭可以打爛罈罈罐罐,但經濟同樣可以使得赤地千里。在各國的經濟安全越來越緊密地與中國連在一起的現在,「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只有在安全上不捲入與中國的敵對才由可能,但這越來越成為美國逼迫站隊的主要要求。
東南亞對佩洛西意圖訪台一聲不吭,這是意識到了站得離美國太近的危險。
在安全問題上,中國習慣於「單幹」了,但美國曾經在道義上需要盟國支持,現在在作戰上也需要。得不到盟國的明確支持,這對美國不是好消息:美國的盟國和「夥伴國家」不支持美國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對於台灣,沒有國家把佩洛西意圖訪台與西方領導人訪烏相提並論。儘管都是象徵性的,「民主支持民主」也不管用。台灣一方面希望美國明確支持台獨,另一方面又怕引火燒身,自己也很矛盾。台灣很知道,板子最後一定是打在自己身上,而且是很重的板子。
由於朝鮮戰爭,美國在越南戰爭時期對中國「不得越過十七度線」的警告很認真。美國會對中國「不得越過台獨紅線」的警告同樣認真對待嗎?會的,但時代不同了。在越南,美國避免與中國的衝突不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越南本來就是次要戰略方向,美國的主要戰略方向在歐洲,對手是蘇聯。現在,台灣成為主要戰略方向,中國是主要戰略對手,俄羅斯才是次要對手。台灣是地緣戰略上鎖住中國的最後一道鎖,打開了就再也鎖不住中國了。但台灣是美國霸權的關鍵,不是美國生存的關鍵。相反,台灣是中國生存的關鍵。這是關鍵差別。
在台灣問題上,中美都沒有退路。那中美必定掉入修昔底德陷阱陷阱嗎?也不一定,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