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禁令的陽謀!

顧子明

如果說,我們接到上級通知,6-12個小時之後,所在的地區會靜默,那麼我們會不計成本的去團購掃貨,用極高的價格,把有用沒用的物資都囤積起來。

同樣,如果中國企業被美國通知,6-12個月之後會遭遇禁令,將買不到高端芯片,那麼中國的企業,也會以極高的價格,囤積大量有用沒用的芯片。

前者會導致當地的物價水平急速提升,後者也會導致高端芯片的價格迅速飈起來。

最近,美國的芯片公司英偉達發佈公告,收到美國政府的通知,限制向中國出口最新兩代旗艦GPU計算芯片A100和H100。

就在中國媒體還在為芯片卡脖子焦慮和調侃國會山股神的時候,美國的芯片公司們已經在政府的幫助下,用遠高於市場的價格,將未來幾年的芯片,一次性賣給了瘋狂掃貨的中國公司,換回了極其寶貴的現金,以應對接下來必將出現的芯片下行週期。

而團購帶來的「雙贏」也在此時展現人性的一面,一眾緊急與美國芯片商簽署了長約的中國企業們,也如已經在團購上完成下單的我們一樣在朋友圈炫耀,紛紛慶幸自己下手下的早,根本不在乎買的到底貴不貴。

事情,也遠沒有被迫高價掃貨那麼簡單。

前幾天寫巴菲特拋售比亞迪時,有朋友問,為什麼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是政治任務。

因為08年的中美仍是蜜月期,美國在產業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日本(彼時中國的GDP還沒有被水到世界第二)。尤其是汽車產業上,當時日本的氫能源標準遙遙領先於美國的鋰電池標準。

美國商界需要讓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國捨近求遠,走美國的鋰電路線,通過中國低廉的成本,將整個鋰電產業鏈的成本打下來,擠死日本這個氫能源的競爭對手,防止安倍這種刺頭試圖改寫遊戲規則。

所以在中國新基建的建設中,巴菲特選中了最能打的比亞迪。

後來的故事,就像完成了將中國綁上石油美元的戰車後,巴菲特無情甩賣了中國石油;隨著比亞迪們把中國帶入了鋰電美元的路線,再一次完成了政治任務的巴菲特,也開始無情的拋售。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隨著日產、本田暫停氫能源研發,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正式轉向鋰電,再扶持中國鋰電這個競爭對手的意義也就不再。

在日本強大的時候,美國需要扶持中國和韓國在鋰電和半導體上遏制日本,如今,隨著中國鋰電和半導體的崛起,美國又再一次扶持日本和韓國,來制衡GDP準備超越美國的中國。

從《降低通脹法案》到《芯片與科學法案》,最近美國國會通過的立法,與一系列的外交和商務動作,無一例外都是針對與中國的競爭。

根據這兩部法案,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美國接下來的規劃,是日本和韓國負責電池和零部件,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提供原材料,美國和台灣負責提供芯片和數據算力,形成一個圍繞在美國FTA自貿區,以中國為假想敵的鋰電芯片產業鏈。

對於習慣了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美國來說,他不需要握住整個產業鏈,只需要握住產業鏈最有價值的那一段,畢竟,一輛新能源車至少需要2000枚芯片,而且,最終負責賺錢的FAANG這些移動互聯網巨頭也全都在美國。

而中國的新能源車企,一旦失去的利用的價值,不僅會面臨巴菲特的跑路,也就會像天價消費天然氣的歐洲國家,被美國利用其全球霸主地位反復收割。

就像那些車企哪怕明知道明年會出現消費斷崖,要遭遇生死未知的滑鐵盧,但為了保證不被卡脖子,依然瘋狂的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市場價格大搞囤貨芯片。

沒辦法,這就是美帝的霸權。

明明全球已經奔向蕭條週期,一系列的大宗都已經開始掉頭朝下,但是支撐著美元的石油與芯片,仍然在美國一次次挑起的「戰爭」中處於高位,配合強勢美元的全球潮汐收割。

未來將會很難,但撐過這一輪收割週期的中國新能源車企與芯片企業,將會成為世界級的超級公司,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則是力所能及支持一些好的國貨品牌,幫助他們撐過這一輪的逆週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