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宣佈部分動員,俄烏戰爭面臨巨變?

盧克文

9月21日,普京面向俄羅斯全國發表了講話,宣佈進行「部分動員」,徵召預備役士兵,與此同時,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州將進行入俄公投。

俄羅斯為什麼要在此時進行「部分動員」和策劃四州的入俄公投呢?

首先,這是哈爾科夫兵敗帶來的連鎖反應。

按照原先的規劃,俄羅斯是不需要動員的,所以普京一直把俄烏衝突定義為「特別軍事行動」,而不是正式的戰爭,按照俄羅斯法律,義務兵就不能出國作戰,只能動用合同兵,而俄軍的合同兵總數只有四十多萬。

按照一半守家,10萬進入烏克蘭,10萬輪換的部署,俄軍能投入戰場的最高合同兵兵力只有10萬出頭,再加上部分地方誌願者和車臣部隊,瓦格納雇傭兵,盧頓民兵,合計不到20萬人的規模。

這個數字帶來的問題非常明顯,一是兵力不足,難以處處設防,甚至很多關鍵地區都沒幾個兵,烏軍進攻伊久姆時,俄軍在這裡就沒幾個人,所謂的伊久姆集群其實是個空架子。

二是重裝部隊的比例太低。

烏軍手裡是有大量重武器的,而且經過八年的經營,烏軍基本把烏東堡壘化了,到處是地堡和鋼筋水泥,俄軍只能一個點一個點地啃,無論是車臣部隊還是瓦格納,本質上都是輕裝部隊,很難啃得動堡壘,必須有足夠的重裝部隊。

偏偏俄軍進入烏克蘭的重裝部隊數量嚴重不足,以南部軍區和西部軍區為主,近坦4師為首的西部軍區重裝部隊表現又極為拉垮,令俄軍攻堅能力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放大。

這兩個問題共同導致了哈爾科夫的兵敗,兵敗造成的連鎖反應非常強烈,俄羅斯國內群情激奮,皇俄派進一步得勢,要求總動員,將「特別軍事行動」升級為真正的戰爭。

為了安撫皇俄派,對衝哈爾科夫失利帶來的政治影響,普京只能同意「部分動員」和四州公投。

其次,從目前的俄烏戰場形勢上說,俄羅斯不動員確實不行了,這是時間窗口的問題。

在開戰之初,俄羅斯還是比較自信的,想著輕鬆解決烏克蘭,扶持親俄政府,如果歐盟要制裁,就使出天然氣武器。

然而戰場的進展並不順利,天然氣武器也未能令歐盟妥協,

俄羅斯已經對歐洲扔出了能扔出的大部分技能,連北溪-1天然氣管道都斷了。

但是歐盟在美國控制下,腦子並不在自己一邊,因此不可能妥協,在烏軍打出哈爾科夫反擊戰後,歐盟信心大增,加大了援助力度,鐵了心要跟俄羅斯耗下去,在最關鍵的天然氣儲量上,歐洲號稱已經儲備了80%,足夠過冬(居民用氣勉強能滿足,但工業用氣不要指望)。

如果俄羅斯不能在這個冬天獲得想要的成果,來年春天會更困難,歐盟更不會妥協,這個冬天就是最關鍵的時期,必須快刀斬亂麻,動員一切能動員的力量,拿下烏東造成既定事實,不能再慢悠悠地耗了。

再之,部分動員和四州公投也是為了安撫烏克蘭親俄勢力。

我們知道,哈爾科夫兵敗時,俄軍撤退得很匆忙,雖然帶走了一部分親俄民眾,但仍有不少人來不及離開,甚至由於俄軍走得太突然,有些人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等反應過來,烏軍已經堵上門了,這種行為無異於「賣隊友」,算上上次基輔撤軍,這已經是一年內第二次「賣隊友」了,引起親俄勢力一片恐慌,普京此舉也意在安撫他們,放心,我不會拋棄你們。

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普京最終下了「部分動員」和四州公投的決心。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首先是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俄羅斯法律規定義務兵不能出國作戰,但如果這些州成了俄羅斯領土,那麼法律上把義務兵派過去就不算出國作戰。

這意味著俄羅斯武裝力量90萬現役,55.4萬准軍事部隊,以及200萬預備役人員進行動員,全部進入軍事訓練,隨時準備投入作戰。

當然,考慮到義務兵只有一年半的服役期,戰鬥力並不高,強行上戰場意義不大,因此此次動用的主要是預備役人員,紹伊古宣佈要動員30萬預備役。

四州入俄後,當地人口也可以為俄羅斯所用。

頓涅茨克州面積2.65萬平方千米,人口470萬,目前俄羅斯掌握全州60%的面積,人口超過300萬;

盧甘斯克州面積2.66萬平方千米,人口220萬,目前俄羅斯掌握全州99%的面積(本來是100%,但是最西部一個村莊因兵力不足,最近被烏軍重佔了),全部的人口;

扎波羅熱州面積2.72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目前俄羅斯掌握全州70%的面積,擁有梅利托波爾和別爾江斯克兩座比較大的城市,但是州府扎波羅熱市和另一座大城胡里艾伯勒沒有拿下,俄羅斯掌控的人口不到150萬;

赫爾松州面積3萬平方千米,人口130萬,目前俄羅斯掌握了全州土地的96%,人口的99%。

四州合計人口1120萬左右,俄羅斯掌控了約800萬,如果把這些人併入俄羅斯,將當地民兵武裝部隊轉為正規軍,按照1%的徵召比例計算,理論上可以得到8萬兵力,有效緩解俄軍兵力不足的問題,這些民兵有不少常年在一線作戰,戰鬥經驗豐富,比義務兵即戰力強得多。

當然,有不少人也會有疑問,當地人真的願意為俄羅斯所用嗎,赫爾松州烏族比例超過80%,扎波羅熱的烏族比例更達85%。

其實這不是問題,因為在烏克蘭,親俄還是反俄不能看民族,尤其是在烏東,要看語言,越是俄語為母語比例高的地區,親俄情緒越強烈。

恰恰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的俄語比例非常高,都在80%以上,屬於強烈親俄區,更重要的是利益相連,扎波羅熱的支柱產業是機械製造、鋼鐵等重工業,上游原材料主要靠盧頓兩州供應的煤炭和鐵礦,兩者的利益是相連的,反而和烏西在產業上沒有太多的利益聯繫。

如果盧頓走了,扎波羅熱從自身利益考慮,也會離開。

有了四州的兵力和30萬預備役,理論上俄軍就可以增加兵力密度,在堵上漏洞的同時,對烏軍進行反攻,爭取在冬天不斷擴大戰果,到了明年西方也只能默認既定事實。

可以說,接下來俄軍會進入真正的戰爭模式。

從9月12號開始,俄軍不斷用導彈炸毀烏克蘭的電力設施和水利設施,切斷烏克蘭的供水和供電,比如就在今天凌晨,俄軍10枚導彈命中了佩切尼任水庫,這是哈爾科夫市的主要供水來源。

從2月份俄烏衝突開始到9月初,俄羅斯一直沒有攻擊烏克蘭的基礎設施,令對方有水有電,還能安心上網吃戰場的瓜,一點也沒有戰爭的樣子,給烏克蘭留下了大量的戰爭潛力。

俄羅斯之所以這麼做,原因是還在幻想,幻想扶持一個烏克蘭親俄政府,而不是真正佔領烏克蘭,這樣自己就不用和歐洲決裂,用烏克蘭作為緩衝區,雙方還有回旋餘地,俄羅斯尚有融入歐洲的可能。

一旦炸基礎設施,徹底摧毀烏克蘭的戰爭潛力,令烏克蘭無法正常生產,就會給歐盟製造茫茫多的難民,俄羅斯和歐盟將徹底分道揚鑣。

俄羅斯下不了這個決心,但是哈爾科夫兵敗後,生死存亡之際,已經由不得俄羅斯了,比起能不能融入歐洲,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這場仗輸了將一無所有。

為此,俄羅斯只能孤注一擲,摧毀烏克蘭的戰爭潛力,讓烏克蘭無法為西方所用的同時,還要背上巨額援助的負擔。

理論上,俄羅斯是可以達到目標的,但決定戰爭勝負的永遠不是紙面數據,俄羅斯現在的問題是,內部親西方勢力強大,儘管被西方凍結財產,斷絕了一部分寡頭的幻想,但肯定還有不少寡頭心存幻想,因此俄羅斯內部鬥爭現階段非常激烈。

我在俄軍哈爾科夫兵敗時寫的《俄軍哈爾科夫大敗,是怎麼回事》一文中,就列舉了俄羅斯今年離奇死亡的八位寡頭,今天再列一次,他們分別是:

俄氣運輸部部長舒爾曼、俄氣結算中心副主任丘拉科夫、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前副行長阿瓦耶夫、諾瓦泰克前董事長普羅托謝尼、盧克石油董事會成員亞歷山大·薩博坦、烏拉爾能源公司前總裁奧加列夫、俄氣工業集團北極項目承包商尤里·沃羅諾夫、盧克石油董事會主席馬加諾夫。

最近名單上又多了一個,9月12日,遠東一家能源公司的高管佩科林在海參崴附近海域墜海身亡。

如此多寡頭的身亡,足以看出內部鬥爭之激烈,另外,在哈爾科夫兵敗中,俄羅斯西部軍區所出現的種種不正常行為,也說明俄軍內部問題很大。

要想打贏這場仗,光是動員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內部進行整頓,凝聚共識,才能真正發揮戰鬥力,畢竟紙面戰鬥力和實際戰鬥力不是一回事。

最後,不得不說俄高層決策目前還比較理性,還在極力控制戰爭規模的擴大,皇俄派頭領斯特列科夫要求總動員,但普京只是進行了部分動員,同時紹伊古繼續承諾不派義務兵出國作戰。

這一切都說明,俄羅斯試圖將俄烏戰爭控制在區域性戰爭的程度,而不是世界大戰,因此,第三次世界大戰暫時還不會到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