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科學院諾貝爾委員會10月6日宣佈,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法國女作家安妮·埃爾諾。
瑞典學院評價安妮·埃爾諾,「憑借著巨大的勇氣和敏銳的觀察力,安妮·埃諾揭示了階層經歷的痛苦,描述了羞恥、羞辱、嫉妒以及無法看清自己是誰的困境,她取得了令人欽佩和持久的成就。」「安妮·埃爾諾相信寫作的解放力量。她的作品毫不妥協,用平實的語言將一切講得清清楚楚。」「在她的作品中,埃爾諾始終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了一種在性別、語言和階層方面有著強烈差異的生活。她成為作家的道路漫長而艱辛。」
1940年9月1日,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出生於法國利勒博訥鎮(Lillebonne),她在法國北部諾曼第(Normandy)伊沃托鎮(Yvetot)度過成長歲月,雙親經營複合式的雜貨店兼咖啡館。
安妮·埃爾諾畢業於法國諾曼第魯昂大學(University of Rouen Normandy)及波爾多大學(University of Bordeaux),並獲得教師資格。1970年代初期,她先後在邦納維爾高中(Bonneville Lycée)、埃維爾學院(College of Évire)任教。
安妮·埃爾諾至今出版逾30部文學作品,主要是自傳,而她的創作之路漫長而艱辛。。1974年,她以自傳小說《空櫥》(Les Armoires vides)開啟文學生涯。1984年,她出版自傳作品《地方》(La Place),講述她與父親的關係、在法國小鎮成長的經歷、長大成人、遠離父母所在的故鄉。文學生涯的初期,她的作品從小說轉向自傳。安妮·埃爾諾的作品結合了歷史及個人經歷。她的作品描繪雙親的社會發展、她的青少年時期、她的婚姻、她與一名東歐男人熱戀、墮胎的經歷、阿茲海默症、母親去世、乳癌。
2008年,她出版歷史回憶錄《歲月》(Les Années),受到法國評論家的好評,許多人認為這是她的代表作。在這本書中,她首次以第三人稱描寫自己,生動地審視二戰後至2000年代初期的法國社會。2019年,《歲月》入圍國際布克獎(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
安妮·埃爾諾在2002年出版的《嫉妒所未知的空白》(L’Occupation)剖析了浪漫愛情的社會神話。根據一本記錄她被情人拋棄的筆記,她承認也抨擊建立在刻板印象上的自我形象,而寫作成為剖析真相的利器。
諾貝爾文學獎二、三事
1786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創立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共設有18名院士。瑞典學院院士為終身制,院士過世方能增補新人。依照原本的制度,院士無法正式辭任,但可拒絕參與學院事務,但經過2018年的性醜聞風暴後,瑞典學院推動了一些改革,包括院士可自願辭職。
每年2月,瑞典學院聘請的專家學者與作家(包括前任文學獎得主)擬出初選名單,到5月初時淘汰至僅剩5人。整個夏天,瑞典學院的18名院士會仔細研讀這5位作家的作品,決定最後獎落誰家。
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至2021年已有118位得主。雖然當代女作家人才輩出,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性別比例極度失衡,歷屆總共只有16位女性得主,僅佔約1/8。
歷屆文學獎得主平均年齡約65歲,最年輕的一位是以《叢林奇譚》(The Jungle Book)著稱於世的英國小說家兼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907年摘下桂冠時年方41歲。最年長的得主是英國女作家萊辛(Doris Lessing),2007年獲獎時已經88歲。2013年,高齡94歲的她與世長辭。
202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坦尚尼亞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獲獎理由是「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對難民在不同文化及大陸之間鴻溝的命運展現堅定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