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久姆到紅利曼,俄羅斯在烏東戰場上正在面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雖然這些失敗都是戰役級的,但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俄軍的戰略潰敗也並非完全不可想像。
當然,普京已經部分動員,隨著徵召的軍隊整訓完畢並補充到戰場,可有效彌補現階段因俄軍兵力不足造成的負面影響。
但這個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疲態,除了兵源不足外,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軍工和情報的拉胯——這背後折射出的是俄羅斯軍工體系在科技含量和產能方面的嚴重落伍。
這就很麻煩了,考慮到區區海馬斯火箭炮這種中國人看來小兒科級別的武器,就能讓俄羅斯空天軍束手束腳,那只要北約繼續對烏軍援,俄羅斯的兵力補充,面對北約的軍火和情報系統,終究還是不夠耗的——畢竟人命換軍火,這買賣俄羅斯根本玩不起。
所以,如果不想戰敗的話,擺在俄羅斯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要麼從中國要軍援,要麼動用戰術核武。
尋求中國軍援,看上去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問題是這事兒俄羅斯說了不算,中國說了算。而中國現在的態度很明確,保持中立,不願意軍援俄羅斯。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未來隨著形勢變化,中國也有可能改變主意。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也必須為此支付代價——它不僅必須改變打歐不打美的博弈策略,直接跟美國正面開撕,用實際行動讓中國相信它跟美國之間已經再無緩和餘地,而且未來還將持續頂在反美第一線,不會退縮不會抽身更不會反水;除此之外,還可能要讓渡一些亞洲地緣利益。只有這樣,中國才敢蹚這趟渾水——並且蹚渾水也才有利可圖。
這是現階段的普京不願意的——因為這樣一來,基本上就意味著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喪失了棋手的資格,淪為半棋子。
既然中國軍援要不到,那普京唯一還能逆轉戰爭趨勢的辦法,就只有一個——動用戰術核武。
這就是這段時間俄羅斯頻頻發出核武威脅,國際輿論也對此熱炒的原因。
但問題是,俄羅斯真的敢動用核武嗎?
看俄羅斯的架勢和現在的處境,這個似乎真有那麼點意思。但實際上,如果俄羅斯真敢這麼做,後果將非常嚴重——甚至可以說俄羅斯有可能因此徹底崩潰甚至二次解體。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一旦俄羅斯扔了核彈,那受傷害的將不只是烏克蘭,而是整個人類世界,所以,勢必遭致全球各國聯合剿殺。
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這就涉及到當下人類世界的秩序構建基礎。
隨著核武器誕生,因為其恐怖的殺傷力,其就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大威脅。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世界在此基礎上構建出了恐怖核平衡,反而使之成為人類在過去幾十年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原因,成為和平和發展的基礎。
所謂的核平衡,我們平時主要提及的是有核國家,尤其是核大國之間的核平衡——大家都有核武器,所以彼此間投鼠忌器,所以反而不敢爆發直接戰爭。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有核國家,尤其是五個核大國聯合起來,禁止其他中小國擁有核武器,否則就將對其嚴厲制裁甚至將其消滅。
為什麼五大國要禁止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最通俗的解釋,是因為核武器的危害太大,如果大家都有核武器,打紅了眼就用核武,會對地球環境構成不可逆的長久傷害,進而威脅到整個人類世界的生存和發展——所以這玩意擁有的國家越少越好。少數國家擁有,還相對可控,爆發核戰爭的概率低,可如果普及泛濫,那就想管也管不了了——人類文明有可能因此毀滅。
但這只是台面上的原因罷了。除此之外,還有台面下的原因:鑒於核武器恐怖的殺傷力,一旦小國掌握這個技術,大國就無法對其進行軍事威脅,這樣的話大國的全球影響力和利益就會大受影響。
所以五大國嚴格禁止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當然,鑒於五大國之間也勾心鬥角,互相拆台,所以實際操作中,也有一些國家——比如朝鮮、以色列以及印巴,就利用大國之間的深層次矛盾,扛住壓力鼓搗出了核武器。但這畢竟是極少數,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大國博弈縫隙可鑽,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扛得住長久嚴厲制裁甚至軍事威脅的壓力。所以絕大部分普通國家,依然是沒有核武的。
但沒有核武,不代表它們就不能造。原子彈首爆至今已經過了快80年了,核武技術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原材料很多地方也可以搞到。大家之所以不造,一方面是因為不願承受大國制裁甚至軍事打擊的威脅,另一方面,也是基於一個潛規則——即有核國家不能對無核國家動用核武器。
後面這一條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一條,那無核國家連基本的安全感都沒有,自然會想盡辦法造核武——而一兩個國家有這想法,五大國還可以制裁威脅甚至消滅;如果大家都這麼搞,那五大國也無能為力,這樣全球秩序乃至人類世界的基本安全,就都完了。
那麼,如果有核國家,尤其是五大國,對無核國家動用核武器呢?那就更要全世界合伙把它滅掉。畢竟一般國家就算有核武也不多,威力也不太大,而且他們也缺乏將大批核武遠程投射的能力,所以對世界的威脅相對有限;但五大國,尤其是俄美(也許還包括中國),他們無論是核武的數量、威力還是投放能力,都決定了它們是有能力將全世界毀滅的。
所以,一旦這種大玩家動了核武,那所有小國——不管是遠的還是近的,不管是友好的還是敵對的,都會毫無安全感,然後瘋狂核武暴兵。而對有核國家,尤其是五大國來說,它們是核不擴散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一旦核武全球化普及,那他們的利益自然要大受影響,而某個核大國用核武謀取利益,這種衝擊更加嚴重,所以他們更應該竭力反對,並將壞了規矩的國家消滅。
這就是核平衡的另一層底層邏輯,也是核武只在發射架上才有作用的原因。而具體到烏克蘭,這個情況更加複雜——當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銷毀核武的條件之一,就是五大國承諾對其提供核保護。如果俄羅斯毀諾而且對其動用戰術核武,那法理上其他四大國有義務把核彈頭射向俄羅斯。
當然,法理歸法理,現實歸現實。如果朝鮮以色列甚至印巴耍流氓、破壞全球核秩序的潛規則,可能五大國——至少其中的一部分,還真會用核武器將其消滅——其他核大國再利益攸關,也不敢多說什麼;但如果這麼做的換成俄羅斯,中美英法哪怕加在一起,也肯定是不敢動這個腦筋的。
但不敢用核武報復,並不代表沒有動作——一旦這麼做了,俄羅斯就立馬將成為人類公敵——因為他對世界秩序乃至人類文明的延續構成了威脅。這種情況下,不僅所有無核國家,就是其他有核國家,乃至四大國,為了維護人類存續,避免核武全球擴散,都必須要將俄羅斯消滅。屆時美國大旗一舉,別說無核國家和西方有核國,哪怕是中國、印度、朝鮮這種親俄國家,也必須響應——否則不僅自己的國家利益會因核擴散受到巨大威脅,而且會被所有其他國家視為反人類勢力的同黨。
這麼說吧。過去的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被定義為人類公敵,而如果有核國家敢對無核國家動武,那它的性質將過去這種恐怖主義惡劣百倍——畢竟本拉登最多也就是用飛機撞幾棟樓,殺個幾千平民而已,核武攻擊無核國,那是要挖人類世界的根!所以人類為了物種生存和繁衍,必須聯合起來,將這種邪惡勢力而後快!
一旦這個定性出來,那俄羅斯在國際社會就再也沒有朋友——不僅沒有朋友,基本上所有國家——包括中印朝伊白敘等過去的友好國家,都必須、只能站到它的敵對面。皆時的俄羅斯,就將成為國際孤兒,承受來自全世界的敵意;經濟上也最多只能靠著一點過去友好國家的走私,與外界進行小規模的貿易往來,但大規模的對外交流絕無可能。
如果這種局面形成,那俄羅斯的崩潰,就不可避免了——大家可能會對俄羅斯崩潰後的利益重新分配起衝突,但在搞死俄羅斯這個政治正確方面,是沒哪個國家敢質疑和反對的!
這就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動用戰術核武的後果。也正因為如此,俄羅斯是不會輕易動用戰術核武。
但這裡大家也必須清楚,不輕易動用,不代表絕對不動用。普京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如果俄羅斯沒了,那還要世界幹什麼?這意思就是如果俄羅斯被逼到亡國,那它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畢竟伐亦亡,不伐亦亡,不若伐之的道理,諸葛亮懂,普京自然也懂。
雖然理論上說,只有國土被入侵才意味著有亡國風險。但鑒於俄羅斯為這次博弈投入了巨大的資源,甚至把國運都端上了賭桌,如果最後一無所獲,那俄羅斯離二次解體其實也不遠了,普京本人更是鐵定要下台,面臨政治清算。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最後真在戰場上徹底潰敗,俄羅斯動用核武,也並不是一句虛言。
那麼,說了這麼多,到底俄羅斯最後會不會用核武?
這首先取決於北約會把俄羅斯逼到什麼地步。
北約肯定是要把俄羅斯往血流乾的方向逼,但北約肯定也不會把俄羅斯逼到狗急跳牆,玉石俱焚的地步。所以,雖然裡子方面,北約想通過戰爭和制裁把俄羅斯的底子掏空,但面子上,還是會給俄羅斯留一個基本體面——具體到俄烏戰爭這個層面,就是多少還是會允許俄羅斯保留一點現實可見的戰國的——不然普京沒法交代,俄羅斯人也完全接受不了。
那麼,這個底線在哪裡?從現在的形勢來看,俄羅斯在戰場層面划的理想底線就是烏東四州——畢竟都把他們納入俄羅斯領土了。但北約似乎並不認可,所以烏軍還在纏鬥甚至反攻。接下來還會一步步反逼,並在這個過程中消耗俄羅斯的國家資源和普京的政治威望。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北約不大可能將俄羅斯完全逼出烏克蘭——那俄羅斯就真的會二次解體,普京也會下台甚至被清算。所以,北約設想的戰場底線,大概率是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獨立共和國在開戰前仍擁有的土地——這是俄羅斯不會動用核武的最後現實底線。
當然,無論是烏東四州,還是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俄系武裝的原有地盤,這都是美俄站在自己視角下的底線設置,最後打成什麼結果,還得看戰場形勢——但如果沒有其他外力介入,大致就是在這二者之間,而且從戰爭趨勢來看,北約槓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無論是自己的理想底線還是北約設想的現實底線,對俄羅斯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畢竟俄羅斯這次付出的太多了。這種程度的付出,對應的戰略目標是拆解美歐反俄聯盟,瓦解北約,籠絡歐洲。可鬧到最後,如果只是拿下烏東四州,這筆買賣就已經是超級血虧——未來會不會二次解體不好說,但至少眼下全球第一梯隊大國的江湖地位肯定不保。而如果到後面,連四州都保不住,那俄羅斯真的是賠到了姥姥家。
只不過,為此動用核武似乎也不值得。畢竟用核武的後果超級嚴重——基本上核武一出,不管世界如何,俄羅斯未來的亡國命運就已基本注定。所以只要北約給它留個基本體面,不把它在面子上趕盡殺絕,俄羅斯還真沒法說橫下一條心用核武。
當然,俄羅斯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在本文開頭,我們就說了普京還有另一條路——跟美國徹底鬧翻,然後拿出亞洲地緣利益,換取中國支持。
只要俄羅斯不再心存僥倖,橫下一條心把矛頭對準美國,斬斷自己的後路,讓中國相信俄羅斯無路可退,並頂在抗美第一線;同時讓出一些亞洲甚至遠東的地緣利益,那中國就完全有可能對俄提供支持——而來自中國的支持,不僅可以在戰場上逆轉俄羅斯的趨勢性敗象;如果中國主導下的全球反抗美國收割的戰略完美實現,衰落之下的美國,對歐洲的鉗制也自然會衰退——那不僅俄羅斯不會輸,反而現在看來已經希望渺茫的歐洲攻略,還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死回生,獲得部分突破。
當然,這樣的結果,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不願意接受的。俄羅斯是覬覦歐洲地緣利益,但並不願拿亞洲地緣利益來交換;俄羅斯是要跟美國較勁,但又不想跟美國把梁子結死,更不想頂在中國前頭,吸引美國的絕大部分火力。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這一次掀桌子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棋手資格。但如果按照這種玩法,最後就算贏了,自己也會元氣大傷,失去跟中美並駕齊驅的棋手資格,淪為棋子(至少是半顆棋子)。
所以普京還在堅持,還在部分動員。但俄羅斯的兵源潛力注定耗不過北約的軍援潛力。所以如果局勢繼續這麼敗壞下去,普京在撒馬爾罕不願做的選擇,遲早還是要再次面對。但不管做何選擇,有一點已經明確——俄羅斯的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已經不足以支撐普京的野心,甚至不足以支撐這場戰爭,所以最後不管哪條路,這一輪博弈過後,俄羅斯都將失去棋手資格;
既然失去棋手資格不可避免,那在認清這個現實後,俄羅斯就必須面對更加現實的選擇:究竟是以保住烏東四州(甚至可能連這個都保不住,只能保住部分頓巴斯)為條件,勉強結束戰爭——代價是戰前的其他所有歐洲地緣訴求全部落空,戰略態勢更加惡化,國力也更加虛弱;還是以犧牲部分亞洲地緣利益以及全部俄美關係為代價,跟中國做交易,換取中國的支持,以求歐洲地緣利益的突破甚至歐洲戰略規劃的部分實現?
這道選擇,普京現在極力回避。但只要俄羅斯軍隊雄起不了,那從趨勢上看,普京未來依然不得不做。對俄羅斯來說,歐洲地緣利益重於亞洲地緣利益,這個沒有疑問;但如果跟中國做交易,付出巨大代價後,其結果能否助俄羅斯換取歐洲地緣利益的足夠突破,這個普京現在可能還看不准。
從這個角度來說,普京在撒馬爾罕拖一下,堅持自己繼續單扛,其實也是有道理的——這既是給自家軍隊一點時間,也是給中美博弈一點時間。接下來如果自家軍隊雄起了,那自己就不用做選擇題——當然可能性不大。如果軍隊還是雄起不了,至少等中美博弈態勢更加明朗,看到底這一輪是美國的刀快,還是中國的頭鐵。等這邊看出端倪,普京再選擇下注,這樣也算是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做法——畢竟,雖然最好的結果現在俄羅斯多半是爭取不到了,但至少,也要爭取到一個最不壞的結果。而要獲得最不壞結果,普京要做的,就是確保自己站在贏家一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