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的第一次,總有著特殊的意義。政治家的第一次,有時更傳遞出很多意味深長的信息。
反正,拜登上台近兩年來,第一次國事接待,第一次國宴,就獻給了馬克龍。
兩個有意思的小細節吧。
細節一,各種高帽子。
在21響禮炮後的演講中,80歲的拜登在白宮告訴44歲的馬克龍:美國找不到比法國更好的合作夥伴了……
拜登還秀起了法文,念了三個法文詞:自由、平等、博愛。
什麼意思?
法國是美國最古老的盟友,當年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就站在美國這一邊,共同對付英國。
果然是見人說人話,全世界,法國就屬你最好。但拜登你這樣講,英國會怎麼想?加拿大會怎麼想?當然,日本,管你怎麼想。
細節二,各種小動作。
熱烈擁抱,相互拍肩,親密輓著胳膊。
更有意思的是,在歡迎儀式後的握手,80歲的拜登和44歲的馬克龍,握手就握了足足42秒。
一直握著,執手相看笑眼,真是握手握到手軟。
當然,再不是和特朗普時的比拼手勁,和拜登就是親密地不撒手,感覺拜登和夫人握手都沒這麼長時間過。
不知道,特朗普看了又會作何感想?
(二)
回顧過去四年的美法關係,絕對是一場精彩的大戲,比好萊塢還要好萊塢。甚至可以說,這是四年來最戲劇性的一場國際大戲。
事情可以從2018年4月說起,那是馬克龍上一次訪問美國,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又是私人晚宴,又是白宮國宴,又是國會演講,全套國事訪問+規格招待。
要知道,這也是特朗普的第一次國宴,就這樣獻給了馬克龍。
我記得當時還寫文章調侃,這個世界,特朗普真心喜歡的人應該不多,但馬克龍絕對曾是其中的一個。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兩人之間,更有著一種偉大的友誼,以至於當著記者們的面,一貫喜歡接受奉承的特朗普,親自給40出頭的馬克龍撣灰,還拉著馬克龍閃進了白宮。
兩個大男人手牽手,場面格外得溫馨。
有一幅美國漫畫,更是特朗普緊緊抱住了馬克龍,旁邊是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感嘆:馬克龍總統,請原諒我的丈夫,唐納德(特朗普暱稱)是不那麼容易交到朋友的。
秀恩愛的結果,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很快,就露出了塑料兄弟情本色。
特朗普的一些做法,馬克龍很看不慣,以至於當年一戰百年紀念,當著特朗普的面,馬克龍夾槍帶棒,警告各國要警惕狹隘的民族主義。
雖然他沒有指名道姓,但誰都知道,特朗普公開宣稱過:我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也難怪隨後特朗普就翻臉,在推特上破口大罵:當我們美國趕到解放法國的時候,你們法國人已經在巴黎開始學德語了……
唉,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但特朗普就是特朗普。
所以,當年美國大選,特朗普還認為自己是勝利者,馬克龍的電話就已經打給拜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
那拜登上台後,美法關係該好起來了吧?
讓馬克龍萬萬沒想到的,更打臉的事情在後面。
2021年9月,美國、英國和澳洲突然宣佈,三國組成AUKUS(俗稱澳哭死),美英將幫澳洲獲得核潛艇,取代澳原先與法蘭西簽署的幾百億美元的潛艇大單。
理由,是要應對中國之崛起,盎撒三兄弟在提前佈局。
消息一出,舉世震驚。且不說中國躺槍,這能帶來和平?更別提這是赤裸裸核擴散,美英還怎麼去說服伊朗和朝鮮?
法國大驚。本來,世紀潛艇合同,被認為是馬克龍的重大外交成就,哪知道,美英突然來這麼一手,變成了法國重大外交失敗。
憤怒的法國外長勒德里昂痛罵,這些盟友對法國是「背後一刀」。按照馬克龍的指示,法國當即召回了駐美大使。這還是美法結盟200多年來,法國第一次憤怒召回駐美大使。
法國人終於明白,拜登上台後,最著名的口號是:美國回來了。美國確實回來了,原來是回來搶法國人的大單了。
所以,這一次,拜登以特別的禮節,親密招待馬克龍,多少也有點安撫的意思。
狠狠打了法國一巴掌,總要付出點什麼,給高傲的法國人一個台階下。
所以,第一次該獻就獻出來。而且,拜登更是口吐蓮花,誇贊馬克龍「不僅僅是法國的領導人」,而且「在歐洲非常直言不諱,非常非常有指揮力」。
聽得馬克龍眉開眼笑。當然,馬克龍也很聰明,當著夫人的面,各種與拜登的親密動作,稱呼拜登是「親愛的喬」。
(三)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畢竟還是同氣連枝。
美國畢竟是美國,法國畢竟是法國,畢竟同氣連枝,打斷胳膊連著筋,床頭吵架床尾和。
我們既不能因為他們吵架吵得面紅耳赤,就覺得這兩個國家真徹底鬧翻了;也不能因為兩個領導人執手相看笑眼不捨得撒手,就覺得兩個國家好得不可分開了。
都是戲,美國有好萊塢,法國人很擅長演戲。那我們就看大劇唄,說不准,哪天又鬧翻了呢。
第二,大西洋深深的裂痕。
裂痕還是有的?前面有「澳哭死」背後一刀,後面有美國六親不認。此前馬克龍就曾抱怨,歐洲因為俄烏衝突蒙受代價,但美國卻以三四倍價格趁機賣天然氣給歐洲,這太不夠朋友了。
不夠朋友的事,還有很多。這次馬克龍訪美,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就是美國剛出台的《通脹削減法案》。這個一攬子法案,將給「在美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補貼。
這樣公然補貼美企,太不把歐洲放在眼裡了?
氣得歐洲發誓,如果美國這麼幹,歐洲就報復,就爆發貿易戰。
或許是給馬克龍面子。拜登表態:這是立法瑕疵,美國會修改立法,但不會道歉。
難道美國不知道歐洲肯定會反對嗎?美國真會按歐洲要求修改到位?日本、韓國又會怎麼想?美國真能改掉自私嗎?反正,大戲還在繼續,我們接著看吧。
第三,中國也要當心了。
這次馬克龍赴美,一大任務是處理美歐經貿分歧,另一大任務是如何對付俄羅斯。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這兩個西方國家又忍不住對中國指手畫腳,還宣稱要協調彼此對華政策。當然,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兩國也宣稱要和中國合作。
看到外電就注意到,雖然說是這麼說,美法其實也是有分歧的。美國主導的北約,最近頻繁對中國軍事建設說三道四,但馬克龍曾明確表示,中國不應成為北約關注的焦點。
此前在曼谷,馬克龍還話里有話地感嘆:目前我們就像生活在叢林之中,有兩只大象正變得情緒焦躁。如果它們之間打起來的話,對整個叢林而言都是災難,這就需要包括老虎、猴子等在內的其他動物的通力合作。
他進而說:到底要站隊美國還是選邊中國?現在很多人認為這個世界只會有這兩種秩序。這是個巨大的錯誤。即便是美國和中國也需要統一的全球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馬克龍訪問美國的同時,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正在中國訪問。這應該不完全是巧合,一直緊跟在美國後面的歐洲,正越來越展現出獨立性。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啊。
不出意外的話,在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之後,馬克龍很快也會到中國走走……
這是一場大戲。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高潮。■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