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東北亞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先是美國與韓國於星期一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向朝鮮施加壓力。而後,朝鮮發射導彈向美國與韓國反向示威、警告。
由於美國與韓國在軍演的時候,出動數百架戰機,模擬24小時全天候的攻擊,這種規模的演習是隨時可以發動戰爭攻擊的。
因此,朝鮮倍感壓力。
朝鮮聲稱美韓演習是挑釁,有可能招致平壤採取「更為強勁的跟進措施」。也就是,朝鮮很可能會跟進美韓的演習。
不過,由於中俄兩國於11月30日也派出了轟炸機,進行戰略巡航,東北亞的上空已經進入了大國較量,局勢頓然複雜。
根據美國空軍的說法,這次代號為「警惕風暴」(Vigilant Storm)的演習,將持續到星期五,有大約240架戰機展開1600架次的出擊行動。
這樣的規模隨時可以打仗。
其實,東北亞的局勢要升高很簡單。只要有大國在這區域軍事演習,情勢自然會升高。
然而,大國為什麼要在該區域軍演,而且是規模龐大的軍事演習?另外,不能說自己可以軍演,但別人就不能軍演,別人軍演就是升高情勢;也不能說,自己軍演是平衡區域局勢,警告對方不可以蠢動,別人軍演就是挑釁,破壞區域的均衡。
如果沒有認知這一點,局勢自然會升高,沒有意外。
只不過,大國爭鬥往往是如此,尤其是享有霸權的一方。除非一方的實力遠勝另一方,否則,任何的軍事威嚇都無用,軍事演習也無用。
因為被威嚇的一方,絕不會平白無故地任由他人威脅。如果執意下去,最終就是訴諸衝突,訴諸戰爭。
這一次,中俄兩國選擇戰略巡航意義不同。中國派遣轟-6K轟炸機,俄羅斯是由圖-95MS戰略轟炸機領銜,中俄兩國組成的空中編隊,在日本海和東海海域上空進行空中聯合巡航。
據俄羅斯國防部稱,在聯合巡航的過程,俄羅斯轟炸機首次在中國機場著陸,中國轟炸機首次在俄羅斯機場降落。
這表示,既然兩國的轟炸機可以互相停在對方的機場,也就是對方的國土,那是中俄兩國的戰略互信,並且是,可以進行軍事戰略合作。
這暗示了,必要的時候雙方可以進行聯合作戰,或是互為對方的後勤支援。這釋放了一個重大的信號。
美國不會看不懂。
為什麼中俄兩國選擇這個時間點,進行戰略巡航?按照中方與俄方的說法,這是例行性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這有意思了,中俄兩國的說法,這是例行性的。
但是這時間點絕對不是巧合,例行性的巡航的確有,四年來,中俄兩國空軍進行了五次的聯合巡航。這是事實。
但是,例行性巡航並沒有設定固定的時間,就算設定了固定時間,也是可以更改的。所以時間點的選擇,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意義。
這是中俄兩國的例行性巡航,就是選擇美韓大規模軍演的時候,意思美方也懂。
選擇這個時間點,一方面是保持區域的軍事平衡,讓朝鮮不至於是弱勢的一方。二方面,告訴美方,中俄兩國在西太平洋不會袖手旁觀,不會任由美方隨意地以軍事力量,壓逼中俄的朋友。
更進一步地說,中俄兩國四年來所進行的戰略巡航,還要加上一點,中俄兩國的聯合巡航,不論是空中的,或是海上的巡航,都是抗衡美日,或是美韓的軍事同盟。而且,也敢於對抗。
這個信號也是非常清楚,美方也懂。這是第一點。
如此,就形同了中俄兩國與美日韓在西太平洋的對峙。
不過,對峙歸對峙,主要還是剛剛說的,美方選擇對抗,或是圍堵中俄兩國,中俄兩國也必然會選擇聯手,共同應對外來的威脅。
重點是,只要美方施加的軍事壓力越強,中俄兩國聯手的力度也會越強,這就是為什麼這一次俄方的轟炸機首次在中國機場著陸,中方的轟炸機也首度在俄羅斯機場著陸。這是第二點。
如果美方不信邪,又來一次規模龐大的軍事演習,或許中俄兩國還會出台更令美方吃驚的合作措施。
第三點,中俄兩國這次的戰略巡航路線,從日本海,然後穿越對馬海峽,進入中國東海,接著再穿越宮古海峽。新聞的重點是擺在了,中俄兩國的轟炸機與戰鬥機進入韓國的防空識別區。
不過防空識別區本來就不是一國的領空,俄羅斯更是不承認韓國的防空識別區。因此中俄兩國宣稱,這次的戰略巡航符合國際法,中俄兩國都遵守國際法。
這一次是中俄兩國在韓國新總統尹錫悅,於今年5月上台後,第一次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進行聯合戰略巡航。
目的也是給予尹錫悅一個提醒,切莫過度地傾向美國。中俄兩國以實力,加上實際的行動,提醒尹錫悅。
如果未來尹錫悅「上道」的話,下次中俄兩國的戰略巡航,或許可以避開韓國的防空識別區。
如若不然,尹錫悅還是一味地倒向美國,例如,韓國於今年五月加入北約網絡防禦中心;或是說,尹錫悅要在薩德系統的部署上加碼,那中俄兩國就可能會加大軍力展現的力度。
第四點,由戰略巡航的路線來看,雖說新聞的重點是放在中俄兩國轟炸機編隊與戰鬥機,進入韓國的防空識別區,但從實際的路線來看,警告日本的味道依然濃厚。
可以這麼說,每一次中俄兩國的戰略巡航,都不會錯過日本。日本參與美方在東北亞的軍事行動,肯定會招致中俄兩國的反擊。
中俄兩國的戰略巡航已經常態化,以雙方陣營的實力來看,中俄對上美日韓,美方陣營沒有佔到優勢。
更重要的是,中俄這一次的巡航,明擺著介入美韓針對朝鮮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因此,雙方陣營的軍事對峙已經很明顯了。
這就回到了前面的說法,既然美方陣營沒有佔到優勢,無法在真正的衝突中,具備壓倒中俄兩國的優勢,未來美方陣營再怎麼進行軍事演習,也無用。
這一次大陸解放軍轟-6K飛到了俄羅斯遠東地區,俄羅斯的圖-95降落在大陸浙江機場。
這是跨度極大的戰略飛行,足以針對美國所謂的第一島鏈。雙方陣營軍事對立明確,這個信號在俄烏戰爭仍然進行的時候,別具意義。
我們來談一談轟-6K。之前我們曾經說,別小看了轟-6K,轟-6K很好用,經濟實惠,有戰鬥力。
轟-6K可以攜帶6枚的長劍-10巡航導彈,如果有200架轟-6K的話,總計可以攜帶1200枚的長劍-10。
如果一架轟-6K在戰爭中進行多架次的飛行,那可以達到近萬枚的長劍-10。這樣的轟炸能量,不要說轟炸韓國,轟炸日本都沒問題。
雖然轟-6K的航程不夠遠,打不到美國本土,事實上要攻擊美國本土,中國大陸也有其他的辦法,例如洲際彈道導彈、軌道飛行器、「增程」的高超音速導彈等。
然而,轟-6K在中國四周好用得很,在作戰半徑3500公里的範圍內,轟-6K的打擊力量強大。
如果轟-6K攜帶了反艦導彈,例如,鷹擊21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對美國航母作戰群的打擊力度更是不同。
另外,大陸解放軍也出動了殲-16,為轟-6K戰鬥護航。除了殲-16和轟-6K,解放軍還出動了運油-20加油機,為殲-16進行空中加油,這是十足的戰略巡航。
單單是殲-16,除了戰鬥殲擊任務之外,還可以進行對地與對海的打擊、轟炸。
中俄兩國出動的戰鬥機與轟炸機,雖然遠不如美國與韓國在軍事演習中多,但意義都在裡頭。
據我們查到的數據,服役的轟-6K與轟-6N等系列轟炸機,超過200架。這樣的威力的確夠強大。
武器夠用就好,能夠用得上,發揮效力最重要。要打擊萬里之外的敵對目標,自然有未來的轟-20系列。而打擊2,3千公里的敵對目標,轟-6K系列綽綽有餘。
在這期內容我們提到了一個概念,美國在過去有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兩大洋屏障,但是美國的超強軍力都是針對中小型的國家。
美國的長程戰略轟炸機,或是跨洲際的戰略轟炸機的確優秀,也是全球最優秀的戰略轟炸機。美國利用這些戰略轟炸機,對付那些中小型的國家的確能夠發揮功效。
但要對付中國與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就難了。
如果不打核戰爭,因為打核戰爭沒有贏家,美國要運用這些戰略轟炸機轟炸中俄兩國,能夠發揮多少功效?飛一次就要花費大把的油錢,再加上高昂的維護費用。
以美國的國力,動用這些戰略轟炸機,多飛幾個架次就足以威懾那些中小型國家。但是,如果對象是中俄這樣的大國呢?那要出動多少架次?
當然,美國還可以把足夠數量的戰略轟炸機,部署在日本等盟國的國土。不過一來,將戰略轟炸機部署在國外基地,那就失去了戰略轟炸機的意義。
美國這些戰略轟炸機都是價格昂貴,高度機密,維護費用也是極其的高昂。
二來,將這些戰略轟炸機部署在日本等盟國,會遭受當地國的民眾反對,因為,可能會因此引來對手國的核打擊。而且,也很容易暴露在對手國的打擊之下。
美國的戰略轟炸機由於航程遠,除了是遠程打擊對手之外,大多數的對手國,都沒有能力反制打擊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基地。比如說,美國將戰略轟炸機部署在美國本土科羅拉多州,朝鮮打不到。
但如果是部署在日本,朝鮮就有足夠的導彈,可以對其進行打擊。如此,更不安全。
但是,不論是將戰略轟炸機部署在美國本土,或是在西太平洋,在不打核戰的情況下,這些超級昂貴的戰略轟炸機航程,不具備什麼意義,只有載彈量大這方面可以勝過對手。
不過,200多架的轟-6K足以彌補在載彈量方面的不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轟-6K很好用,經濟實惠,有戰鬥力的緣故。
我們做一個結論。
區域的和平,有賴於各方的自我克制。但是,當大國勢力不肯放棄,持續以軍事武力進行威嚇,區域的和平自然無法維持。
就以朝鮮而論,朝鮮已經有了核子武器,對朝鮮軍事威嚇的結果,只會添加區域的動蕩。
而這一次中俄兩國的戰略巡航,等於是在西太平洋,在亞太地區劃下一條紅線,如果美方重視這一條線,那就是雙方的均衡線,反之,動蕩或是衝突難以避免。
到了那時候,什麼軍事演習,自由航行都沒用,大家以實力見真章。
對日本與韓國而言,更是要謹慎。過去,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強權,尤其是從上個世紀1991年蘇聯垮台之後,日本與韓國依託美國的保護無可厚非。
然而,當美國的軍事力量不再獨霸全球的時候,或是說,美方要利用盟國的力量,遂行其維護在全球的統治性地位的時候,日本與韓國此時再跟著美國反而是危機重重。
今年俄烏戰爭的前車之鑒,就是日韓兩國的借鑒。
就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是否收到這樣的信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