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的西方輿論空間

風雨如歌

今天從世界盃切入,說說西方媒體所營造的密閉輿論空間。

相信大家最近都看了世界盃,這次世界盃德國隊早早地在小組賽便打道回府了,連續兩屆世界盃小組賽出局。

世界盃剛開始時,德國隊又是揚言要戴彩虹袖標,又是在賽場上集體擺出「捂嘴」的手勢,外界普遍認為,德國隊被淘汰的原因是集體專注於政治,而不是體育。

但德國《圖片報》報導,對於在球場上佩戴彩虹袖標以支持LGBT這個做法,「實際上只有隊長諾伊爾和中後衛戈雷茨卡從一開始就同意討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拒絕」。

《圖片報》這篇報導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德國隊完全沒有想象中那麼支持政治正確,很多人就是被道德綁架,不得不做個樣子。

而德國隊是以德甲的拜仁和多特兩支俱樂部的球員為基礎組建,拜仁又明顯壓多特一頭,德國隊內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拜仁幫」,諾伊爾是拜仁的隊長和領袖。

他不僅是拜仁的隊長,還是德國國家隊的隊長,是德國隊中資歷最老的球員和精神領袖,這使得他有了綁架整支球隊的能力。

偏偏他熱衷於政治,早在去年歐洲杯,就曾因佩戴彩虹袖標而引起廣泛爭議。

其他人如果不服從諾伊爾,就可能得罪「拜仁幫」,被隊內孤立,效力於皇馬的呂迪格,本來是反對佩戴彩虹袖標的,但由於擔心被「拜仁幫」孤立,再加上西方社會大環境如此,不得不做出表態。

從這個標誌性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出,今天看起來鋪天蓋地的政治正確氛圍,更多是西方媒體和他們刻意營造的,反對聲音被刻意打壓,反對者可能並不在少數,只是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們跳出西方主流媒體的視角,跳出CNN、《紐約時報》、BBC這些特朗普眼中的「假新聞」們刻意營造的視角,我們會發現一片完全不同的輿論天地。

第一,是在西方陣營內部。

今年9月份,意大利新總理梅洛尼上任,梅洛尼贊美墨索里尼的極右翼言論被媒體廣泛報導,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梅洛尼的反LGBT立場。

她有一句話名言,「我是女人,我是母親,我是意大利人,我是基督徒」。

一般來說,教徒都是反感LGBT的,今年6月份,梅洛尼在西班牙參加了一場集會,會上明確說道「對自然家庭說是!對LGBT遊說團體說不!」

歐洲雖然已經世俗化,但信教的人依然不是一個小群體,即使在發達的西歐,信徒比例依然有30%-50%,前段時間有個劍橋大學研究員,在一場祈禱活動中聲稱「耶穌是LGBT」,當場氣哭了眾多教徒,還引起了全國教徒的聲討。

而在法國,2021年發生了2170起針對LGBT的犯罪,這只是被記錄的,還有大量沒被記錄的,很顯然,法國社會並不像西方主流媒體所說的那樣歡迎這些政治正確。

法國都這樣,一向以保守著稱的東歐就更不用說了,由於經濟相對落後,東歐人群中信教的比例高得多,比如羅馬尼亞在90%以上,對各類政治正確普遍反感。

歐洲不信教的地方主要集中於西歐的發達都會區,和福利社會化的北歐,還有中歐,這些地區也是歐洲支持政治正確的主力軍。

兩者在數量上基本旗鼓相當,但我們在輿論場幾乎聽不到反對者的聲音,這就是西方主流媒體刻意營造的密閉輿論空間。

當你處在這樣的輿論空間中,你就會被洗腦,真的認為這是世界主流,所有人都贊同。

第二個明顯的案例,則是針對俄羅斯的輿論戰,準確地說是針對俄烏戰爭的。

如果我們從西方主流媒體視角出發,看到的是西方一致制裁俄羅斯,只有匈牙利等極少數「異端」在搗亂。

但實際上,別說在全世界,即使在西方社會內部,也存在相當程度的支持俄羅斯的聲音,比如右翼的福克斯電視台。

早在3月份,俄烏剛開打時,福克斯電視台的著名戰地記者勞拉,就報導了不利於烏克蘭的信息,此後福克斯又多次做過類似的報導,雖然福克斯是意在敲打民主黨。

福克斯常年位居全美收視率第一,這樣的態度必然代表了其背後一大群美國人的態度,不過在美國之外,幾乎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在中國的輿論場上,我們能聽到的幾乎只有民主黨媒體的聲音,以至於俄烏戰爭中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看起來就是齊心協力援助烏克蘭的樣子,直到共和黨掌控眾議院,威脅要停止援助烏克蘭,民主黨營造的密閉輿論空間才被撕開了一條縫隙。

第三,西方媒體針對中國營造的密閉輿論空間同樣急需打破。

拜登上台這接近兩年的時間裡,通過拉群的手段,對中國發起了大規模的圍堵,如果我們從西方媒體視角出發,那麼拜登的圍堵簡直不要太成功,雖然有一些瑕疵,對於拜登圍堵中國政策,大部分國家都是支持的,只有少數幾個不支持。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甚至可能恰恰相反。

以拜登拉群的得意手筆AUKUS為例,美國拉攏英國和澳洲組建了一個聯盟,同時為澳洲提供核技術援助,讓澳大利亞擁有核潛艇部隊。

對於這件事,輿論場的分析普遍是美國此舉針對中國,失去900億澳元訂單的法國也輸了。

當我們過度關注西方國家的意見,忽略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多點關注發展中國家的意見,我們就會發現事情完全不一樣。

澳洲距離中國幾千公里,就算有核潛艇,第一個感受到威脅的也不是中國,而是印尼,印尼和澳洲有領海爭端,美國此舉令印尼極為不滿。

印尼外交部長公開表達了擔憂,除了印尼,馬來西亞外長同樣表達了擔憂,兩國都對此事持強烈保留意見,這件事也使美國和東盟關係下滑。

相比於隔著幾千公里的俄烏戰爭,東盟更關心這件事。我觀察了一下,除了新華社旗下的媒體象徵性轉載了一下,幾乎沒有什麼媒體報導,印馬兩國的態度全程沒有掀起任何浪花,甚至沒多少人知道。

在看不到東盟態度的前提下,這件事看起來似乎是中國和法國輸了,但把東盟的態度考慮進來後,結果變得大不一樣,美國雖拉攏了澳洲,但嚴重得罪了東盟。

如果不打破西方媒體對我們、以及整個世界營造的密閉輿論空間,就會造成一種中俄四面楚歌,美國朋友多多的心理,嚴重打擊信心,對於我們和西方的後續競爭是十分不利的。

我們必須讓更多人知道,局面不僅沒有看起來那麼糟糕,反而要好得多,即使在西方內部,我們可以合作的對象都非常多,他們遠不是想像中的鐵板一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