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又要顫抖了

虛聲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表示塞爾維亞現在處境十分困難

01、火藥桶

烏克蘭戰爭已經讓歐洲顫抖了,另一個足以讓歐洲顫抖的火藥桶也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根據媒體報導,在12月10日整晚和11日早上,科索沃地區傳出爆炸聲和槍聲。

科索沃當局稱塞爾維亞策劃了破壞當地穩定的暴力活動。

塞爾維亞則強調是科索沃當局製造了目前的緊張局勢,並指責美國反對塞爾維亞、歐盟無視科索沃採取的危險行動。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12月11日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後表示,塞爾維亞現在處境十分困難,並指責普里什蒂納當局(科索沃當局)與華盛頓對任何已達成的協議缺乏尊重。

塞爾維亞總理阿娜·布爾納比奇表示,由於科索沃當局的行動和歐盟的不作為,塞爾維亞處於與科索沃開戰的邊緣。

——巴爾幹火藥桶又滋滋地冒出了火星。

作為世界最著名的火藥桶之一,巴爾幹半島古代曾經點燃無數次宗教戰爭,近代更是直接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間接促成了冷戰結束。

這次局勢緊張,輿論界有兩種解讀:

第一種解讀,有人在搞塞爾維亞。這種邏輯很好理解。

首先塞爾維亞和俄羅斯關係不賴;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塞爾維亞始終拒絕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讓西方很惱火。

其次塞爾維亞和中國的關係也不錯,而現階段美國對中國並不算友好。當初美國轟炸南聯盟,蠻橫炸毀中國駐南大使館,是抹不去的記憶。

既然塞爾維亞親中俄,那麼在當今國際格局之下,輿論界懷疑「有人搞塞爾維亞」就很正常。

第二種解讀,有人利用塞爾維亞搞事。這種邏輯不太好理解。

某種意義上來說,科索沃和克里米亞有類似之處。

當初北約轟炸南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聯合體,轟炸南聯盟主要就是轟炸塞爾維亞),旗號就是人權高於主權、人民有自決的權力。塞爾維亞面對北約,由於實力懸殊,沒有能力反抗。俄羅斯把北約在科索沃的套路(其實是東斯拉夫人祖傳的套路)搬到克里米亞和東烏,也搞強權下的民主自決。

但科索沃和克里米亞只是類似而並不相同。因為西方支持科索沃獨立,而並沒有吞併科索沃;俄羅斯直接把克里米亞吞了。

那麼「有人利用塞爾維亞搞事」該怎麼理解?既然科索沃問題沒有解決,那麼雙方很可能擦槍走火。既然科索沃和克里米亞有類似之處,那麼克里米亞火藥桶能引爆,科索沃就能以類似的方式引爆。

凡是都有因果。引爆科索沃問題會有啥結果?

02、大層面的因果

時間回到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時,表面上是美國帶著一眾西方小弟去巴爾乾半島收拾親俄且讓西方不爽的米洛捨維奇;實際上對美國來說,巴爾幹半島對美國並無實質性威脅,新生且強勢的歐元(1999年1月1日發行)才讓美國如鯁在喉。

歐元是一種扭曲的貨幣,它的誕生意味著歐洲大陸的整合到了一個新階段。

按照大歷史趨勢,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就成了一盤散沙。千百年以來的歐洲強人們,如路易十四、腓特烈、拿破侖、威廉二世、希特勒等等,試圖從軍事和政治上再次統一歐洲,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很簡單,歐洲有英國和沙俄兩個攪屎棍。

英國一直搞離岸平衡,專門聯合歐洲的弱國去搞強國。沙俄對歐洲一直是遠交近攻,盡可能多佔據土地。

二戰之後,美蘇成為新霸主,歐洲沒落。於是歐洲各國嘗試著放下成見搞歐盟,相當於團結歐洲可以團結的力量去對抗美蘇。後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勢力一下子從波德平原核心的柏林撤退到沙俄傳統的勢力範圍。

歐盟那邊因為兩德重新統一而實力大增。

但是歐盟先天缺乏統一基因,政治層面一盤散沙,絕對沒有統一的可能性;軍事層面又被美國通過北約控制(歐盟成員國基本都是北約成員國),自己說話不算;那麼只能從經濟層面尋找紐帶。

歐元的誕生,不僅意味著一種新的貨幣,也承載著歐洲自我團結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注定因為美國的存在而無法實現。因為在美國看來,團結的歐洲可以和美國匹敵;一旦歐洲自我團結成功,自己的大哥地位也就要受到威脅。

但是作為大哥,美國又不好直接說不讓歐洲的小弟們團結。

於是美國當時就找了一個歐洲小弟們無法拒絕的理由——為了人權去巴爾幹轟炸南聯盟。而且美國還摸清了德國的小心思(幹掉米洛捨維奇,中東的石油可以更順利地通過巴爾幹半島到達德國),對症下藥。美歐一拍即合,跑去轟炸南聯盟去了。

由於北約如日中天,

巴爾幹半島靠近歐洲腹地,火藥桶一點燃,歐洲的資源和人才就會往美國跑。北約對南聯盟78天的大轟炸,對歐元的打擊非常深遠。那場行動讓人看到,歐洲即便搞出了歐元,仍然扮演著美國小弟的角色,所謂團結起來的夢想更像是一個口號。

從那以後,歐元逐漸疲軟,再也無法威脅美元的地位。法國和德國反應過來時,已經無可奈何花落去。

再次嘗到收割歐洲甜頭的美國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發動戰爭(名義上是反恐);但收效都不大,因為那些地方太窮且遠離歐洲腹地。直到烏克蘭戰爭爆發,美國才算再次嘗到收割歐洲的甜頭。

大家很納悶,美國為啥要收割歐洲?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美國就是靠這個套路獨立、擴張併發家的。

美國獨立建國,利用了英法全球殖民地爭霸。

美國領土擴張,同樣利用了英法矛盾。

美國發展壯大,利用了歐洲國家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登頂世界之巔,利用了歐洲國家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

所以這次科索沃火藥桶滋滋冒煙,歐洲心裡就發涼、腿肚子就打顫,但似乎也無計可施。那麼現階段歐洲會有人把這輪塞爾維亞動亂問題和美國收割歐洲聯繫起來麼?當然有,但是不多;更多的歐洲人更願意把它和俄羅斯連在一起。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頗為複雜,這裡需要轉一個彎。

03、歐洲的驚濤駭浪

話說羅馬帝國時代,阿爾卑斯山以北生活著三大蠻族: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凱爾特人。這三個哥們就好比三大壯漢,沒事就切磋切磋武藝,沒事兒就是你打我、我打你,反正不能閒著,喝口酒的功夫,就可以幹一仗。

羅馬帝國之後的歐洲歷史,大部分都是這仨哥們的互毆史。其中最慘烈的部分當屬兩次世界大戰,打出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巔峰之作。

它們通常沿著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兩條大河互毆:向東而去的多瑙河,向西而去的萊茵河。

萊茵河的事兒先放一放,今天講講多瑙河這邊。

如果你把多瑙河看成一條繩子,就會發現幾千年以來,多瑙河上游是日耳曼人,中下游是斯拉夫人,他們沿著多瑙河進行拔河比賽,在巴爾幹半島較勁。

我簡單做張圖,讓大家有個直觀印象。

從這張圖很明顯能看出來:多瑙河離開德國之後,南側還是日耳曼人(奧地利)的領域,北側就已經是西斯拉夫人(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域;流過匈牙利(這哥們比較特別,改天說說他)之後,就是南斯拉夫人自古以來生活的世界。

作為南斯拉夫主體民族之一的塞爾維亞人,自中世紀以來就生活在多瑙河中游的那塊平原上,曾經被奧斯曼帝國長期統治。但是大部分人塞爾維亞人還是信奉東正教,可見其性格之倔強。

工業文明到來,奧斯曼帝國被列強(英國、法國、俄國)搞得搖搖欲墜。於是塞爾維亞人在1804年獲得自治權。

延綿不絕的俄土戰爭中,俄國又從東方把土耳其打得滿眼星星。於是塞爾維亞於1878年在俄國的幫助下獲得獨立,但日子並不好過,要面臨奧匈帝國的壓迫。

俄國當時有一個夢想,組成一個「泛斯拉夫主義」聯盟,就是把所有斯拉夫人組成一個強有力的戰鬥集體。

這個理想很宏大,從上面那張圖可以看到,相當於要把德國以東的國家全部合併!這個藍圖看起來很誘人,但卻並不好弄。要知道人家波蘭、捷克也是斯拉夫人,也曾夢想統一斯拉夫世界。還有當時的奧匈帝國,也有相當一部分斯拉夫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和德國一伙,俄國和英法一伙,相當於斯拉夫人內部來了一場火拼。

如你所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就是塞爾維亞青年,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太子夫婦。換句話說,斯拉夫人的內部矛盾引爆了世界大戰,最後把沙俄和奧匈帝國兩個斯拉夫帝國幹沒了。

所以說,夢想,有時候很殘酷。

塞爾維亞正好是其中的關鍵點,所以塞爾維亞人的歷史上從不缺淚點。

04、塞爾維亞傷心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匈帝國和沙俄帝國這兩個斯拉夫帝國全部解體,取而代之的是蘇聯和南斯拉夫兩個國家。大家忙忙碌碌二十年,又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之後,斯拉夫人迎來巔峰。因為蘇聯在二戰中的特殊貢獻,戰後成為世界一極,和美帝分庭抗禮。

華約集團巔峰時代,基本上實現了俄國「泛斯拉夫」夢想。

為什麼說是基本上?看這張圖中華約的範圍,囊括了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部分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就差南斯拉夫。

當時南斯拉夫是歐洲強國之一,足球隊和籃球隊都是歐洲勁旅。雖然它和蘇聯有相同的發展模式,但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不願意做蘇聯的附庸,堅決不加入華約集團,保持自身獨立性。南斯拉夫這個選擇,有點像西方的法國(1966年退出北約,1995年回歸)。

南斯拉夫遭到來自蘇聯的巨大壓力,但並沒有屈服。從這事上也能看出,塞爾維亞人一如既往地倔強。

其實可以把南斯拉夫看作小蘇聯,其由6個加盟國組成,分別為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塞爾維亞、馬其頓和黑山。其領土範圍包括多瑙河中游平原以南,到巴爾幹半島。

雖然南斯拉夫堅持獨立自主,但是蘇聯解體之後,它也解體了。其實蘇聯解體只是導火索,真正導致南斯拉夫解體的原因在內部。

鐵托是南斯拉夫的靈魂,也是一位硬漢,他懟蘇聯懟美國,交好中國,這些選擇都足見其個性。但是對內,他的民族政策卻很失敗。南斯拉夫建立之初,塞爾維亞民族佔比一度超過40%(這個比例和當今印度的主體民族一致)。黑山人、馬其頓人、波斯尼亞人等都被認為是塞爾維亞民族的分支,凝聚力非常好。

但因鐵托出身於克羅地亞,便採取分化打壓塞爾維亞民族的政策。

相當於說,塞爾維亞這個民族被南斯拉夫自己給肢解了!這事,想想都要掉眼淚。

這麼一搞,最終導致塞族人口大幅下降,南斯拉夫也成為一個沒有主體民族的國家。

歷史轉折時刻——

歐美媒體大力宣傳多黨選舉的優越性,稱南斯拉夫所有的社會、經濟問題的根源都在選舉制度上。

與此同時,內部公知及時跟進,鼓吹多黨選舉的好處,一系列政黨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在缺乏主體民族的情況下,這些政黨只代表各自的利益,不代表南斯拉夫的利益。

於是整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南斯拉夫便在內耗中走向分裂。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相繼獨立,只有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兄弟想抱團取暖,組成南聯盟。

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兩國切割走了大部分海岸線,剩下的南聯盟已經羸弱不堪,但仍然成為北約打擊的對象。因為南聯盟交好俄羅斯和中國。

於是才有1999年,北約針對南聯盟那波長達78天的空襲,把塞爾維亞人炸到歷史最低谷。

隨後黑山也堅持不下去了,於2006年公投,以微弱的優勢獨立,剩下的塞爾維亞成為徹底的內陸國家。

更為尷尬的是,塞爾維亞繼承了南聯盟大部分遺產,包括全部海軍。

南斯拉夫時代,海軍曾擁有幾十艘軍艦和眾多先進設備,是地中海和巴爾幹地區最強的海上力量之一。塞爾維亞失去全部出海口之後,部分海軍戰艦還在,只能回到多瑙河裡去戰鬥,那種憋屈,非常人能理解。

塞爾維亞當前在東歐可以說舉步維艱,改變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加入歐盟。如果加入歐盟,出海口也就不是問題,而且能打通整個歐洲的貿易,還能享受到歐盟的補貼。

歐盟提出條件:承認科索沃獨立。

塞爾維亞一聽,直接拒絕!雖然很窮,依然很倔。

從被奧斯曼統治卻保持東正教信仰,到不願意追隨蘇聯,到如今不願意答應歐盟的條件,可以看出塞爾維亞人一直非常倔強。

因為塞爾維亞的倔強與堅韌,科索沃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這次矛盾爆發,西方輿論把原因歸結為俄羅斯,理由是俄羅斯試圖通過科索沃問題給西方出難題。

那麼究竟是俄羅斯還美國?

05、俄或美

從很多層面來說,如果塞爾維亞危機爆發,對俄羅斯是有利的。

現在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之所以舉步維艱的原因,就在於西方團結一致站在俄羅斯對立面。如果西方面對另一場戰爭危機,那麼必然要分出精力應對。尤其是巴爾幹半島如果爆發危機,會影響中東方向的資源流向德國。

但說實話,俄羅斯現在未必有實力激發科索沃危機,因為俄羅斯被烏克蘭牽制得比較嚴重。然而這並不能排除俄羅斯的嫌疑。

對俄羅斯來說,只有科索沃危機引爆戰爭,才能真正意義上緩解自身壓力。如果最終科索沃戰爭再次爆發,說明背後是俄羅斯的概率較大。

再回到美國層面,美國上次轟炸南聯盟吃到了一波巨大的紅利(收割歐洲),這次烏克蘭戰爭又吃到一波巨大的紅利(收割歐洲)。

但是現在歐洲的德國和法國,對美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吃相較為不滿。尤其是拜登趁機搞《通脹削減法案》,讓歐洲企業很受傷。馬克龍前不久去訪美,要求解決這個問題;結果碰到了軟釘子(好吃好喝伺候著,但沒取得實質成果),讓歐洲各界極其不滿。歐洲也在醖釀類似的手段和美國競爭。

這種時候美國還有什麼手段安撫歐洲?幾乎沒有。按照地球村遊戲規則,當大哥沒有籌碼安撫小弟時,就一定會想方設法敲打之。

美國有啥辦法敲打歐洲?按照這些年美帝控制小弟的經驗,方式應該有不少;引發巴爾乾半島火藥桶應該是較為有效的一種。因為巴爾乾半島如果爆發戰爭,對歐洲的衝擊大概率在烏克蘭戰爭之上。

那麼這波科索沃危機會是美國敲打小弟的手段麼?確切答案這裡沒有,但可以有一個觀察。如果歐洲接下來沒有採取實質性的對策應付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衝擊,那就表示美國對歐洲採取了實質性的敲打之策,那麼這輪科索沃危機就可能是美帝對歐洲的敲打。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美國通過烏克蘭戰爭吸血沒有喝飽,開始著手另一個火藥桶,再吸一波。但不論哪一種可能性,對歐洲來說,只要看到科索沃火藥桶有點燃的跡象,估計就會不由自主地顫抖。

所以這次科索沃危機,不要問是美國還是俄羅斯,他們都不是善良之輩,精通於各種黑暗的手段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是它們這些年能夠縱橫地球村的安身立命之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