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北強南弱?

卜伊紀錄

我們都認為都認為新冠病毒是北強南弱,北方人群得新冠後的反應大都比較強烈,發燒、嗓子像刀割、渾身疼等症狀,並且在感染後期會引發重症。而認為南方人群得新冠的症狀就比較輕微,甚至是無症狀。

北大醫院專家王廣發也表示,北京流行的新冠毒株BF.7,將會迎來重症高峰,而在20日左右曝出的5例死亡病例都是在北京,難道真的印證新冠病毒北強南弱麼?

南北兩個城市以北京和廣州為例,廣州主要流行的毒株為BA.5.2變體,北京主要流行毒株為BF.7。

第一種原因。BF.7同樣也是奧密克戎BA.5的一種較新的亞變體,它的刺突蛋白突變相比之前的變體要更多,產生免疫逃逸的特性也更強,這種特性可能會導致其接種疫苗獲得的主動免疫力的逃逸性也更強,因此可能會導致更強烈的不適症狀。

這是可能的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

第二種原因,南北氣候差異。

北方氣候寒冷乾燥,這個季節也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北方屋內大多鋪設暖氣導致戶內通風效果差,屋內比較乾燥,病毒濃度增加;南方城市相對比較溫暖,通風效果好一些,病毒的濃度就會低一些。

有專家的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表明北半球55%的室內相對濕度是新冠死亡率最低的環境因素,濕度降到30%以下會導致更高的新冠死亡率。 而赤道地區卻相反,廣州這運氣很好,趕在了冬季低濕度開始傳播。

之前像鐘南山院士,張文宏等專家都在說,現在感染奧密克戎95%都是無症狀,或是輕症,但是我們周圍感染大多數都是有症狀,發燒,渾身疼都是必備的新冠技能。

其實他們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有些都是在方艙獲得的數據。

根據在方艙工作55天的一位護士說,每天方艙只有2%發燒,封控時候發現的陽性95%都是無症狀,而現在放開怎麼到處都是有症狀的,有些症狀還很明顯。

有專家研究,這和我們感染的病毒濃度高低有關係。

因為多輪核酸篩查,會把感染初期的患者從家中帶去方艙,導致新感染的患者大都是被極低濃度的病毒感染,所以症狀輕微的時候,還沒有再嚯嚯其他健康人就失去傳染載體了,這就構成了一個無症狀的正反饋循環。

而隨後疫情放開後,那些有症狀的感染者會大量傳播高濃度病毒,使得更多人的初始病毒載量變高,導致更多的有症狀感染者,再加上冬季特殊的密閉低溫低濕環境,這就構成了一個有症狀的正反饋循環!

這也解釋了為何放開後和專家學者說的情況不一樣,人家並沒有說謊,只是之前的研究環境得出的結論確實這樣。

不過總的來說,不管是BF.7還是BA.5,他們都是奧密克戎變體的亞變體,其實質並沒有根本性質的區別,不能說哪方的重症患者多哪種病毒就厲害,這和各地的地理氣候,人群分布等因素相關,我們還是要辯證看待這個問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