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今年能增長3.5%至5.5%?

施永青

財爺在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裡,對香港的整體經濟前景非常樂觀,預期全年的實質增長會介乎3.5%至5.5%之間;而隨後的4年,亦可以每年增長3.7%。

隨著疫情放緩,香港經濟的確在轉強,這點不會有人懷疑,問題是能否變得比疫情前增長更快?疫情前,香港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以十年的數字計)才2.8%,如果只是防疫措施取消所帶來的好處,能夠完全復常已屬不錯,但要達到財爺所說的3.5%至5.5%,就絕不容易。

長期以來,香港的經濟增長都比不上內地。好的時候有內地的七成,但差的時候,可能連內地一半也沒有。國家預期內地今年的經濟增長可達5%,如果香港能分到一杯羹,做得好的話,應可增長3.5%;若香港做得不夠好,可能只有2.5%的增長。靠內地帶動的香港經濟,很難做得比內地還要好。大病愈後,香港宜先爭取復常,很難要求大病後的身體比病前還要強壯。

況且,擺在香港面前的問題可不只是新冠疫情那麼簡單。中美摩擦已令世界從全球化走向去全球化,本來可以互通有無,互補不足的世界,變成互相抵制,互相妨礙的世界。在這種宏觀大環境之中,香港要發揮中間人的角色,會比前困難很多。這種情況在未來只會進一步惡化,很難轉向緩和。關鍵要看中國經濟仍可保留多少外循環,可以讓香港可以從中獲益。

現時,大部分外界的評論都唱好疫後的中國經濟,反而是內地的企業界對前景較有保留。他們覺得,雖然近期的政策已變得愈來愈對他們有利;但之前所造成的傷害,已不容易復原。他們自知企業很難在短期裡完全復原,遑論作更多新投資。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或許可以令股市的表現改善,但對實體經濟的改善,就很難有同樣效果。

另一方面,西方的經濟亦不見得好過,通脹揮之不去,相信高息環境起碼會延續至今年下半年。這將對西方經濟帶來沉重壓力。一般估計,歐洲經濟今年很有可能會轉為負增長,而美國即使有增長,亦只能維持在1%左右。如果發達地區的經濟都這樣不濟,同屬發達地區的香港,很難一枝獨秀。

更令人擔心的是,中美的摩擦已不再局限於經濟層面,而是進一步擴散到政治與軍事層面。中美的兩極對立已令雙方不再以經濟利益為重,甚至會做出很多損人而不利己的行為。這不但對經濟發展不利,而且會帶來地緣局勢的緊張,叫國際資金避之則吉。我們不能因為現時銀行系統仍資金充裕,就無視香港有資金流失的風險。

此之所以,我認為香港今年的經濟增長能有3%左右已屬不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