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士銀行業「爆雷」
對於瑞士銀行業來說,他們正在經歷著100多年以來最艱難的歷史時刻。
一直以來瑞士銀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很高的聲譽,瑞士的私人銀行更是享譽全球,所以有很多全球富豪都將大量的財產存放在瑞士。
銀行業也成為了瑞士最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力之一。
然而過去一段時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瑞士銀行業可以用「爆雷」來形容。
一方面是2022年瑞士國家銀行虧損達到1,320億瑞士法郎,大約是1,430億美元,虧損也創瑞士央行116年以來的最大虧損紀錄。
另一方面作為瑞士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2022年瑞士信貸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為73億瑞士法郎,約78.6億美元。
而瑞士信貸之所以出現大虧損,除了受2022年全球一些投資資產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之外,大量資金流出瑞士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根據瑞士信貸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瑞士信貸核心客戶存款總額為2,340億瑞士法郎,這跟2021年末的3,910億瑞士法郎相比大幅減少1570億瑞士法郎,減少幅度超過40%。
另外過去幾年時間,瑞士信貸的資產總額一直呈下降趨勢,從2020年到2020這三年時間,瑞士信貸的資產總額分別為8189.65億瑞士法郎,7558.33億瑞士法郎,5313.58億瑞士法郎。
在存款和資產大幅縮水的情況下,瑞士信貸創下巨額虧損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但這還不是瑞士信貸最大的危機,瑞士信貸最大的危機是失去了客戶的信任。
二、丟掉中立被反噬
一直以來瑞士銀行都以安全、隱秘等一些優勢深受全球眾多客戶的歡迎。
一方面是100多年前瑞士就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不會參與到衝突的各方當中,也不會選擇戰邊,所以瑞士能夠免受戰爭的影響。
過去100多年就算全球戰火連綿,瑞士始終沒有受到影響,所以整體相對比較安全,這也是深受廣大富豪認可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直以來的瑞士銀行業對客戶隱私的保護做得非常好,以前客戶甚至可以匿名存款。
後來雖然需要實名制,但瑞士銀行業對客戶的隱私保護仍然非常好,外部機構以及個人根本不知道誰在瑞士銀行有存款,這也讓瑞士銀行業成為「藏污納垢」最佳地點。
但是最近幾年瑞士銀行業很多優勢正在一一被打破。
一方面是從2018年開始,迫於國際壓力,瑞士開始跟全球其他國家分享一些存款信息,甚至主動將幾百萬條國際客戶信息轉交給全球其他國家,這直接打破了他們為客戶死守隱私的傳統。
另一方面在2022年俄烏衝突發生之後,瑞士拋棄中立立場,他們選擇跟北約其他國家站在一起,並對俄羅斯客戶的存款進行凍結。
通過以上這兩條操作,瑞士銀行的優勢可以說蕩然無存,結果導致很多客戶紛紛將存款轉移出瑞士,這也給瑞士的銀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瑞士在放棄中立之後,終究還是被反噬了。
三、瑞士永久中立還能贏得大家信任嗎?
對瑞士銀行業來說,他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危機,如果處理不好他們的國際金融地位隨時有可能崩塌。
那如何才能拯救瑞士銀行業的危機呢?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徹底放棄選邊站,宣佈永久保持中立,這樣或許能夠重新獲得國際客戶的認可。
對這一點其實瑞士一些管理部門也早意識到,比如在2022年他們宣佈凍結俄羅斯客戶的存款之後,已經出現了大量客戶提款。
為了挽回損失,在2022年9月份的時候,瑞士政府就進行了內部討論,重新審視瑞士的中立政策。
2022年10月份,瑞士政府採納的一份報告稱:瑞士目前的中立做法「為本國在當前國際環境下,繼續本著中立原則制定外交及安全政策提供了足夠的回旋餘地。
到了2022年10月末,瑞士聯邦委員會的7位成員達成共識:瑞士自1993年起至今一直堅持的政策仍然有效,不應因烏克蘭問題而有所改變。
而瑞士隊中立態度的改變,其實也是迫於無奈,如果他們再不宣佈永久中立,未來瑞士的銀行業甚至其他行業都有可能帶來很大的衝擊。
但在這時候瑞士重申中立政策還能輓救瑞士的銀行業嗎?我覺得一切都是未知數。
以前大家在談到中立的時候,都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因為一個國家的中立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些國際公約認可的。
但是放棄中立,這是一個國家自身的事情,所以現在在大家看來,中立政策如此隨意,他就失去了權威性。
儘管目前瑞士重生要永久保持中立,但我相信全球其他國家已經不再那麼信任他們,如果未來迫於某種壓力,說不定瑞士又可能繼續放棄中立政策,到時又開始對其他國家進行制裁了。
所以就算瑞士在強調中立政策,估計也不可能恢復到以前的狀態,瑞士銀行業未來仍然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畢竟除了瑞士之外,全球還有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樣能夠吸引國際資金,包括香港、新加坡都具有很好的金融政策,再加上他們融匯東西,所以更容易得到國際客戶的認可。
除此之外,一些離岸島,比如開曼群島,維京群島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替代瑞士銀行業的目的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