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瑞士政府的斡旋下,瑞銀集團終於同意收購瑞信集團,擁有167年歷史的瑞士信貸作為獨立銀行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令人感嘆的是,從瑞信爆雷到被收購,僅僅用了四天,而就在這四天,發生了一系列顛覆人三觀的事情,徹底改寫了歐洲銀行業的規則,也徹底撕下了西方國家契約精神的畫皮。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1、負面纏身一朝爆雷
瑞信全稱瑞士信貸銀行,它可不是前幾天鬧得雞飛狗跳的硅谷銀行那種級別。
硅谷銀行只是一家1983年才成立的中型銀行,在全美只不過排行第16,而瑞信成立於1856年,迄今已有167年歷史,是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的銀行(僅次於瑞士銀行)。
瑞信銀行一開始只是個給法國貿易提供短期信貸的小銀行,後來在50年代和60年代趕上了歐債市場的東風,很快發展壯大,涉足了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股權投資等領域,成為歐洲主要的資產管理和企業融資服務提供商之一。
1990年,瑞信收購了瑞士第四大銀行Leu銀行,又於1993年收購了瑞士第五大銀行瑞士人民銀行。
完成了兩筆最大的收購後,瑞信徹底膨脹,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市值高達1700億美元,比當時的雷曼兄弟市值還要高!
就算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瑞信因為遠離風暴中心,受的損失也是最小的,市值一度反超高盛。
所以地位不降反升,成為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萊資本、美銀美林、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以及花旗銀行並列的投行界巨頭。
這麼大的一家銀行,怎麼說倒就倒了呢?一句話:自己作的!
第一就是醜聞不斷,聲譽與根基被動搖。
要知道,現代金融體系本質上還是建立在信用之上,儲戶把錢放銀行,銀行拿去投資,收益一部分給儲戶,一部分給自己。
但投資有風險啊,投資虧了,如果你的信用好,客戶相信你能再賺回來,你就能渡過難關,但如果你信用不好,那分分鐘能把你擠兌破產。
瑞信的問題,就在於自己把自己的信用給搞沒了。
比如2005年至2015年間,格魯吉亞前總理比濟納·伊萬尼什維利在瑞信銀行裡存了十幾億美元(這筆錢來路正不正當咱先不說)。
但是為其服務的瑞信客戶經理帕特里斯·萊斯考德龍,卻秘密地從伊萬尼什維利的賬戶中挪用資金,並試圖以此來為其他客戶挽回損失。
萊斯考德龍的作案手法也低級得令人哭笑不得。
他把伊萬尼什維利在文件中的簽名剪切下來,粘貼在交易訂單中,並進行復印,然後提交給銀行辦業務,但銀行居然沒有發覺!
10年時間,萊斯考德龍獲利千萬瑞士法郎,而可憐的伊萬尼什維利則因為這些並不知情的行為而損失數億美元。
最終,百慕大法院裁定,瑞信向伊萬尼什維利賠付5億美元,萊斯考德龍也在入獄1年後獲釋,獲釋後卻在2020年離奇自殺身亡,讓人懷疑他的犯罪行為還有更高層的幕後黑手。
這對瑞信信譽的打擊是致命的。
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國家的高官把一些黑錢存進瑞士的銀行,但現在瑞信的客戶經理都能隨便挪用,那錢的安全還有啥保障?
還有2013年,瑞信發行了一個10億美元債券,以資助莫桑比克一金槍魚捕撈業項目,把這個項目包裝得天花亂墜,但其實並不掙錢,錢都被瑞信多名高管和莫桑比克高官拿走了,而投資者蒙受了巨大損失。
最終,在2021年,瑞信向美國司法部支付1.75億美元的刑事罰款、向美國證交會支付9900萬美元、向英國當局支付2億美元。
好嘛,這下瑞信的債券也沒人敢買了。
還有存款私密性的問題。
瑞士的銀行業一直以私密性作為賣點。
早在1713年,日內瓦大理事會就頒布了瑞士第一部銀行保密法。
在1987年之前,瑞士銀行一直允許開設匿名賬戶,就連銀行客服人員也不知道客戶的具體身份。
但是2018年,瑞士境內的銀行、信託和保險公司等7000多家金融機構,在瑞士政府要求下,開始進行金融賬戶信息共享,向合作方共享了約200萬條金融賬戶信息。
這意味著打破了瑞士100%保密的傳統規矩,在瑞士存錢不再私密。
更要命的是,2022年2月,瑞信共享的一部分客戶信息竟然洩漏了,而且一洩漏就是1.8萬個!
人們發現,這些儲戶裡面有毒販,有洗錢的,有腐敗高官,有人販子,居然還有潛逃的納粹分子。
瑞信不僅幫這些人保管贓錢,甚至還幫助這些人把錢洗乾淨!
這起事件一方面讓瑞信得到了一個「犯罪幫凶」稱號,也讓客戶對瑞信的私密性產生了懷疑,畢竟很多人在這裡存的錢,都是見不得光的!
其實賬戶洩露並不可怕,賬戶洩露了,錢起碼還在吧?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現在錢也不安全了!
俄烏戰爭爆發後,瑞士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局甚至美國聯邦政府的要求,把在境內存款的俄羅斯富豪的信息,一個一個交了出去。
然後宣佈,對這些俄羅斯人進行制裁,凍結了一共176億瑞士法郎的俄羅斯富豪存款,金額約為俄羅斯人在瑞士所有資產的三分之一。
俄羅斯富豪瞬間炸了,我TM又沒參與俄烏戰爭,乾嘛把我的錢凍結了?想搶錢你就明說!
這讓在瑞士存錢的全世界富豪們都認識到,國家間的矛盾,是可以累及個人的!那還說啥啊,趕緊把錢取出來,放別的銀行吧!
所以原本存在瑞信的資金開始大批流出,瑞信管理的資產,迅速從3萬多億美元,縮水到了5800億美元。
第二就是高風險投資虧掉老本。
前面說了,瑞信因為信用醜聞導致客戶流失,但是為了維持股價,就必須要維持高比例的收益。
這個時候什麼風險啊,內控啊,都放一邊了,只要能賺錢就行,反正2008金融危機也不是沒經歷過,瑞信不還是好好的?
瑞士馮托貝爾資產管理公司銀行業分析師安德烈亞斯·文迪蒂就評價說:
「他們(瑞信)自我感覺:‘我們是金融危機的贏家,而其他所有人都受傷了’,」「因此,他們加倍拓展這類(高風險投資)業務,投資銀行風險敞口也隨之擴大。」
但是,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賺錢一時爽,虧損可就火葬場了。
2021年3月,英國供應鏈融資服務公司格林希爾資本破產,致使瑞信持有其債券的100億美元基金遭凍結,最後只追回了70億。
同一個月,美國對衝基金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把暴漲後的中概股持倉抵押給金融機構借錢繼續加倉,結果押注崩盤,單日虧損超百億美元,被稱為「史上最大單日虧損」。
而向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提供加倉資金的,就是瑞信,結果一筆就損失50多億美元。
也就是說,瑞信在一個月裡,造成了接近100億的投資損失,基本上相當於把近10年的盈利都賠進去了!
就算瑞信是世界級的大投行,也經不起這樣的損失啊!
經過媒體調查證實,瑞信風險管理和相應監督機制徹底失靈,人們開始紛紛擔憂瑞信會倒閉。
這就讓瑞信的客戶更慌了,加大了資金外流速度,2022年10月,瑞信陷入了流動性危機。
危急關頭,瑞信新的CEO、資產管理專家柯爾納親自飛往沙特和卡塔爾,說服中東土豪注資瑞信銀行。
正好當時的沙特和卡塔爾都希望通過增加海外投資來擴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掌控力,所以他們和瑞信一拍即合。
沙特政府控制的沙特國家銀行(SNB)投資15億瑞士法郎,買入瑞信約9.9%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也增持了瑞信股份。
靠著中東土豪的錢,瑞信才度過了2022年10月的流動性危機,拉動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柯爾納宣佈,2023年1月份存款實現了「淨正」。
但是無論是沙特還是柯爾納,都沒想到,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正在襲來。
第三就是美國的落井下石。
瑞士以為自己全盤配合美國,一會懟俄羅斯一會懟中國,就能獲得美國的照顧,但事實上,美國餓極了,連盟友都吃。
3月份,瑞信即將發佈新一年財報,計劃通過「數字修飾」和「春秋筆法」,讓財報看起來好看一些,輓回瑞信的信心。
可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突然發難,在瑞信發佈財報前一天,對瑞信的現金流量表提出質疑。
要知道,SEC在金融業可以說是王母娘娘的級別,SEC都發話了,那肯定不是空穴來風。
瑞信不得不推遲了年報發佈,而且承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瑞信說,這兩年「集團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不起作用,管理層也據此認定,我們的披露控制和程序無效」。
「重大缺陷可能導致賬戶餘額或披露的錯誤陳述,從而導致瑞士信貸年度財務報表的重大錯誤陳述。」
消息一出,全球嘩然。
要知道,3月10日,美國硅谷銀行剛剛因資不抵債遭監管部門接管並關閉,這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關閉事件。
市場正處於極度敏感和恐慌狀態,紛紛把小銀行的錢往大銀行轉,現在瑞信又承認財報缺陷,客戶一看,大銀行也靠不住了!
3月15日,瑞信銀行股價盤中一度跌至1.55瑞士法郎,收盤價為1.70瑞士法郎,創下歷史新低。
大量客戶擔憂瑞信無法兌付,哪怕承受損失,也要提取資金,讓瑞信再次面臨了流動性危機,「雷曼兄弟時刻」的討論再次甚囂塵上。
但是這一次,沙特不會救它了,沙特藉口不能在瑞信持有超過10%的股權,因此「絕對」不會向瑞信提供更多援助。
這一消息進一步挫傷市場信心,瑞信當日收跌 24%,創下史上最高單日跌幅,帶動歐洲銀行股超 600 億美元的市值蒸發。
醜聞疊加,投資失敗,美國銀行業危機外溢……一系列負面消息,令瑞信雪上加霜。
為穩定預期,瑞信3月16日宣佈將向央行瑞士國家銀行借高達500億瑞士法郎的貸款。
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構FINMA也站出來力挺瑞信,說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將向瑞信提供流動性。
按道理說,國家層面托底了,瑞信應該渡過難關才對。
但這時候美國又來落井下石了,高盛和花旗要求瑞信提供100%的保證與結算。
可是金融行業就是靠信用槓桿,你都100%了,遊戲還怎麼玩?
這就是明擺著告訴全世界,美國金融行業對瑞信毫無信任!
這就導致更多的人去擠兌瑞信,每天有100億瑞郎的存款流失,瑞信的股價繼續下跌,淪落到破產邊緣。
瑞士監管機構得出的結論是,瑞信可能無法在下週一(3月21日)開門。
在金融圈,有一句話叫「大而不能倒」,意思是如果某家企業垮了,會給全世界帶來巨大影響。
瑞信就非常符合這句話,因為體量擺在那裡,瑞信在金融行業的滲透要遠遠超過硅谷,它一旦破產,就會產生比硅谷銀行大百倍的輻射效應。
所以,瑞士政府不得不出面收拾殘局,說服瑞士銀行站出來,收購瑞信。
回顧整個爆雷過程,我們驚訝地發現,除了瑞信自己作死的原因之外,無論是SEC發難,還是高盛花旗的逼宮,都在背後起了很大推手作用。
可以說,瑞信的毛病其實很多銀行都有,但是因為美國的「精准爆破」,才最終讓這個百年大行在短短一周內倒下。
那麼美國人這麼幹有什麼好處呢?當然有。
第一是轉嫁危機。
畢竟美國正在鬧硅谷銀行破產危機,全國都在擠兌,有專家警告說,如果這麼擠兌下去,美國有200家銀行都非常危險!
如果這200家銀行倒閉了,那妥妥會引發美國系統性金融危機,所以必須想辦法把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出來。
巧了,瑞信送上門了,就它了!
在歐洲放一把火,就能成功掩蓋美國的危機,畢竟這是一個比爛的時代。
當大家覺得美國銀行爆雷不安全,把錢取出來往歐洲銀行存的時候,瑞信也爆雷,大家就會明白原來歐洲最安全的銀行更不靠譜。
第二是收割資金。
我們發現,俄烏戰爭爆發後,美聯儲馬上宣佈加息,收割全球。
但從現在情況看,回流美國的資金有一些,也導致了一些小國家破產。
但比較大的經濟體都沒事,包括收割得最嚴重的英國金融業在蘇納克上台後,也穩住了陣腳。
顯然,美國沒吃飽,現在瑞信一爆雷,很多資金就會從歐洲往美國的一些大行跑。
理論上,瑞士政府向瑞信提供的流動性越多,美國收割的也就越多,就像當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泰國政府下場救市後,反而被索羅斯把外匯收割乾淨一樣。
這一次,不把全球熱錢都趕回美國,解決美國流動性危機,美國是不會收手的。
第三是警告瑞信最大股東沙特。
我們發現,這次瑞信爆雷的時間很巧妙。
發生在沙特在中國調解下與伊朗和解,申請加入上合組織,購買12艘中國驅逐艦,和中國探討石油人民幣交易之後,這上面每一條,都是在給美國上眼藥。
所以利用瑞信,給沙特放血,也是一個警告,警告沙特不要和中國走太近,否則還有更厲害的手段在後面呢!
2、收購過程的騷操作
本來瑞信的爆雷已經很匪夷所思了,但萬萬沒想到啊,瑞信被收購的過程,更是各種騷操作不斷,顛覆人的三觀。
首先就是史詩級賤賣。
前面說了,瑞信市值最高的時候,高達1700億美元,秒殺高盛。
就算現在瑞信市值因為危機而暴跌,我們就算他跌了90%,剩一兩百億應該沒問題吧?
可結果呢?
最後瑞士銀行只用了30 億瑞郎(約合 32.5 億美元),就完成了對瑞信的收購。
要知道,按上週五(3月18日)瑞信的股價,瑞信還市值80億美元呢,結果過了1天,只值32.5億美元了。
這已經不是腰斬也不是腳脖子斬了,而是腳底板斬了。
這麼少的錢,瑞信願意麼?
當然不願意。
要知道,瑞信和瑞銀是瑞士數一數二的兩家大銀行,二者鬥了一百多年,都不分勝負,現在因為這麼一個跟頭就被瑞士銀行收購,對瑞信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而且瑞信光旗下龐大的瑞士零售部門就價值100億美元,約佔瑞士國內貸款和存款的30%呢,怎麼可能被30億瑞郎就買走?
更不要說一開始瑞銀連30億瑞郎都沒想給,只想給10億瑞郎,然後就被瑞信氣急敗壞地拒絕了。
瑞銀一看,你不想賣,我還不想買呢!
對瑞銀來說,我經營的好好的,實在沒有必要去蹚這個渾水。
我的資產都挺優質的,現在收購了連續虧損而且資產不那麼優質的瑞信,誰知道瑞信裡面還有沒有什麼未暴露出來的雷?
這樣瑞信的風險會不會傳染給瑞銀,把瑞銀的優質資產「拖下水」?
而且就算收購了,瑞銀也可能面臨執行方面、潛在訴訟和暫停回購的風險,同時監管機構可能要求該行未來持有更多資本,該行的管理重心將在未來數年受到影響。
所以瑞銀一開始出的10億美元的價格,就是存心不想買的表現。
但瑞士政府一看這兩家一個不想買一個不想賣,急眼了,你們兩家必須交易!
對瑞士政府來說,相比瑞信破產倒閉,讓瑞銀收購確實是最佳方案。
因為瑞士一定程度上是靠金融立國,是靠當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才能獲取超額利潤。瑞信一旦破產,將極大損害瑞士的金融中心地位,衝擊瑞士信用體系。
用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話來說,瑞信經歷了一場「信任危機」,「即使該行仍有償付能力,也存在流動性不足的風險,有關部門有必要採取行動,以防止對瑞士和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嚴重損害」。
而且,雖然前期瑞士政府答應救市,但瑞士央行不可能無限制「輸血」救助瑞信,而民眾也反對政府動用納稅人的錢救銀行,所以找一家接盤的,可以較好避免政治風險。
找誰接盤呢?
肯定不能找外國買家,這樣就意味著第二大銀行會落入外國資本之手,所以只能找本國銀行。
看來看去,有能力收購瑞信的,只有瑞銀一家。
所以瑞士政府就警告瑞銀:你要是不收購,以後出事了別指望政府救你!
然後又去警告瑞信:你要是不同意收購,我就把你國有化!你們這些拿高薪的高管啊,統統要被限薪!
瑞信和瑞銀這才害怕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30億瑞郎達成協議。
所以金融時報評價:這是一場「混亂、醜陋的交易,沒有一方真的想要達成,但似乎又必須完成」。
其次是剝奪了股東的投票權。
前面說了,去年為了救瑞信,沙特和卡塔爾向瑞信注資,分別成為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
現在好嘛,大股東成了大怨種。
你看看沙特,當年用15億美元拿到了接近10%的股份,也就是說當年瑞信市值150億美元。
現在瑞信被以32.5億美元收購後,意味著沙特的10%的股份只值不到3.25億美元了。
也就是說過去這5個月,沙特一分錢收益沒見著,反而每個月虧了2億美元。
這還不算自從投資了瑞信之後,沙特國家銀行已經跌了三分之一股價的損失。
卡塔爾更慘,他們比沙特入局瑞信更早,也就是說按當時的市值卡塔爾拿的股份更少。
儘管如此,卡塔爾現在仍有7%的股份,這也就意味著卡塔爾的損失可能比沙特更多。
所以,別看沙特和卡塔爾不太對付,但在這個問題上立場上一致的。
專門表明態度,對交易的不透明性表示「極度不安」,他們要求看到一個公平的價格,對交易進行投票。
瑞士政府知道,如果讓沙特和卡塔爾來投票,這種和搶錢沒啥區別的收購根本不會獲得通過。
既然投票不通過,那乾脆別投了!
3月19日晚上,瑞士政府通知瑞信,將緊急修改立法,讓交易雙方繞過股東投票決定獲得授權。
全世界目瞪口呆:還能這麼玩?政府還能帶頭無視公司治理和股東權利?這不是明搶麼?
一位內部人士評價說,歐洲總是取笑沙特獨裁政權,那麼瑞士現在和沙特又有什麼區別?
雖然沙特和卡塔爾拿瑞士沒啥辦法,不過美國的那些小股東不依不饒,目前美國不良債務投資者和企業律師正準備起訴瑞士政府呢。
第三就是債券清零。
在收購談判過程中,看瑞銀還是磨磨唧唧不想買,瑞士政府給瑞銀也開出了很多優惠條件。
比如,收購後,瑞銀將獲得90億瑞郎的政府擔保。
比如,瑞士央行將向合併後的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支持。
當然,最王炸的還是這一條,為了減輕瑞銀的負擔,收購後,原來瑞信發行的面值約160億瑞郎(約合172億美元)的瑞信Additional Tier 1(AT1)債券將被完全減記。
你沒看錯,不是轉股,不是打折,而是直接減記清零!
這就相當於,瑞銀只吃掉了瑞信的資產,而不承擔瑞信欠的錢,這些債,全部都清零了!
世界再次目瞪口呆,沒有這麼玩的啊!歷史上只有債權人宣佈債務作廢,你啥時候見過欠債的說債務作廢了?
要知道,AT1債券是銀行為了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而發行的一種資本補充工具。
在金融危機發生時,相較於政府直接注資救助銀行,AT1債券有利於減輕銀行仰賴政府資助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和政治風險。
一般來說,發行這種債券的時候,說明銀行資本已經不足了,所以AT1的風險較高,但收益同樣很高,這就吸引了很多希望搏一把的投資者。
對這些投資者來說,就算虧了,也不會全虧完。
因為根據金融危機後的《巴塞爾協議III》框架,通常將AT1債券持有人置於股票投資者之上,也就是說在債務追回中,債券持有人優先於股東優先權。
這意味著收購的那32.5億美元,應該優先償還這些債券持有者,如果有剩餘,才給股東。
但現在,AT1債券竟然直接清零了,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沒了!
對此,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還振振有詞,減記是完全合法的!
因為AT1債券是一種常見形式的或有可轉換債券,「可轉換」是指這些債券可以從債券轉換為股權(或完全減計),「或有」指的是,這種轉換只有在滿足某些觸發條件時才會發生。
觸發條件是什麼呢?
第一是一類股權資本低於風險加權資產的7%;
第二是瑞士監管當局認為瑞信遭遇「意外事件」或「生存能力事件」,需要政府救助,以避免破產。
FINMA就說了,瑞信在2023年3月19日獲得了由聯邦違約擔保的特別流動性援助貸款,就觸發了「生存能力事件」這個條件,所以減計是完全合法的。
再說了,你們買AT1債券之前,都不看說明書的嗎?
投資者這才翻開AT1的發行說明書,發現上面赫然寫到:
「一旦發生減記,這些債券的利息將停止累積,每張債券的全部本金將自動永久性地減記為零,持有者將失去他們在這些債券上的全部投資。」
你看,一系列規定和規則環環相扣,讓投資者的錢被搶了,還說不出話來,這太像一個圈套了!
可問題是,大家去銀行辦業務的時候,有幾個會仔細看業務條款的?
難怪很多人都說,瑞士金融業這麼多年,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雖然瑞士政府說的冠冕堂皇,但一位業內人士說了實情:AT1持有人在這場交易中被犧牲了,這樣(瑞士)財政部就可以在拒絕國際大股東的投票時,輓回他們的一些面子。
簡單來說,股東們都是大客戶,有沙特、卡塔爾還有瑞士養老金,而AT1的投資者大多是散戶以及一些投資公司,得罪他們,比得罪大客戶要好,畢竟他們知道AT1的風險高,還頭鐵地衝進來,虧了也活該!
3、西方銀行業的末日
百年瑞信,一朝爆雷,令人感嘆。
但瑞信的這個雷,其實從1990年就開始埋下了,也是西方銀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瑞信賴以起家的,其實還是財富管理客戶業務,低息收儲,高息放貸,通過這兩者之間的利息差賺錢。
但是,瑞信很快發現,很多西方銀行已經不屑於這種初級銀行遊戲,而是發明出了各種各樣的金融工具,加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槓桿去盈利,看得人眼紅心熱。
你要是瑞信,看別人掙錢這麼容易,動不動心?
1990年,瑞信入股美國第一波士頓銀行,然後接手了第一波士頓的高收益債券業務,出借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槓桿融資和抵押債券交易。
在獲得巨大收益後,瑞信制定了一個長期的激進增長策略,完成了一系列收購和高風險投資,慢慢脫離了自己的財富管理主業。
這種玩法,在全球放水的時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美聯儲加息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按道理來說,美聯儲加息,儲戶存款量增加,投資證券收益也會增加,銀行開始大筆買入美國國債和MBS等資產。
但如果美聯儲加息過於激進和持久,帶來的危機就會大於機遇,造成「重新定價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期權風險」等。
這還都是一些可預見的風險。
問題是,在西方銀行業五花八門的高槓桿產品中,以及一些對賭啊、抵押高槓桿加倉啊什麼的遊戲中,誰知道還藏著什麼雷?
下一個爆雷的會是誰?
沒人知道。
畢竟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聯儲加息的時候,全美3234家儲貸機構被關閉或重組。
所以西方銀行業對利潤不計風險地追逐,再加上美聯儲的加息和美國的戰略需要,才是導致了這次西方銀行業危機的根本原因。
就像一個業內人士評價瑞信的那樣:
「當一家以鐵路實業起家的銀行忘記初心只追求高額回報,當一家銀行的董事會和管理層無視信託責任只關心自身報酬,當一家銀行醜聞不斷丟掉最珍貴的信譽最終失去客戶信任,結局早已注定。」
瑞信倒了也就倒了,但瑞士政府後面的操作,才徹底挖了整個西方銀行業的根。
常看老港片的人,應該能在很多電影中聽到一句台詞:把錢打到我的瑞士銀行賬戶。
其實這大概率不是軟廣植入,而是瑞士這個國家銀行業的信譽真的深入人心。
100多年來,瑞士一直借助中立國身份,來對全球富豪進行洗腦,錢放在瑞士多麼安全,多麼私密。
全球不知道有多少富豪都是聽著這種神話長大的,所以認為把錢放到瑞士,比放保險箱還安全。
瑞士就是靠著中立和不透露客戶信息的原則,獲得了全球富豪的信任。
哪怕在二戰中收割了大量無主財產(財產主人死了),卻沒掀起多大風浪。
人們相信的仍然是有人拿著100年前的存單找到瑞信,也能拿到本金和利息,就是因為瑞士銀行業的百年信用在那裡。
有這百年信用在,瑞士就能把加槓桿十幾二十倍玩金融遊戲,而不用操心爆雷。
但是瑞信和瑞士政府這次卻把這個遊戲規則破壞無疑。
還有瑞士政府修改法律繞過股東投票、把債券清零等一系列騷操作,更是讓所有投資者看到了西方銀行的不靠譜。
別忘了,瑞士清零的AT1債券,可不止存在於瑞士,整個歐洲的AT1市場有2750億美元規模,有瑞士開頭了,以後誰還會買AT1債券?
有業內人士評論,AT1債券市場可能會陷入深度凍結,銀行融資成本可能會大幅上升,「瑞士扼殺了銀行這個關鍵的融資領域」。
不僅如此,整個西方銀行界的評定/估值體系也會受到全球投資者懷疑。
你看沙特和卡塔爾,聽估值機構吹的天花亂墜,傻乎乎地注資成了第一和第二股東,結果內部都是爛賬和虧損,這不是把羊騙進來殺麼?
以後誰還敢信西方這些銀行機構的道德底線和估值機構的水平?
所以,信心一旦喪失,就很難再恢復。
在目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環顧全球,更安全、更穩定、更有競爭力和創新力的金融中心,似乎也只有中國香港了。
畢竟香港是全球所有金融中心中唯一一個不在西方國家武力範圍的金融中心。
再加上香港本身既有比較穩健和健康的銀行體系、充足和靈活的流動性、強勁和穩定的貨幣,又有中國大陸作為背書,應對風險能力非常強,所以西方金融爆雷後,很多資金都在從歐美往香港跑。
跑得最快的就是一些華人資產。
在中美博弈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華人資產很容易成為西方國家對抗中國的一種武器和收割的韭菜。
哪怕你再變換國籍,只要你的出身不改變,那麼以西方國家沒有底線的樣子,凍結你的財產,拿走你的錢,只不過是找個藉口的事情。
比如最近美國就有議員要求不能償還硅谷銀行中華人儲戶的錢。
所以有傳言,最近一個月以內,僅華人資產從美國和瑞士分別轉出的資金就達到760億美元和1,650億美元。
據說已經有幾百萬中國富豪拋棄了瑞士的銀行的賬號,而香港已經忙到銀行員工要加班的程度了。
香港一個金融人士也介紹,「最近一周確實有很多人過來咨詢有沒有什麼路徑將資金轉移,且從美國回來的海外華人佔比較高。」
目前還不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不過從香港金管局3月22日關於「股東先承擔損失,其次是額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票據的持有人」的回應來看,香港正在強調自身金融業務的安全性和自己做事的「規矩性」,和瑞士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到底有多少資金回流香港了?
具體要看2個月後,香港金管局披露相關數據才能確認。但從現在的一些跡象來看,華人資金回流不僅存在,而且規模還不小。
4、崩潰的開始
《三體》中有一句名言,弱小不是生存障礙,傲慢才是。
百年來造就的西方金融界中,充滿了看起來彬彬有禮的銀行家。
他們工作體面,西裝一塵不染,舉止端莊,生活高雅,對你一口一個「sir」,對哪怕女傭都要稱呼一聲「miss」。
他們就是靠著這一套外表,騙過了無數人,覺得只有西方銀行才代表著信譽,代表著服務質量,代表著安全,代表著高端。
但其實,這種看似高貴的外表下,潛藏著深深的傲慢。
當遊戲規則都被這些銀行家把控,那麼你的錢就不是你的錢,而是他們牟利的工具。
賺了分你一點,賠了,找個理由就能搪塞過去,你說理都沒處說去。
這一套傲慢的邏輯,其實和老歐洲白人至上的邏輯一模一樣。
因為他們覺得,無論做出什麼無底線的事情,都不會受到懲罰。
比如瑞士靠金融立國,就可以隨意侵吞別人資產。
德國靠製造業立國,就對同為製造業的中國百般打壓。
你賺錢了,他們就搞反傾銷,你產量大了,他們說你污染環境,你想產業升級了,他們就說你的商品「危害國家安全」,要封禁。
法國靠逼格立國,天天塞納河畔、埃菲爾鐵塔下,把自己包裝成奢侈品中心,一個成本幾百的包包賣幾萬塊錢割韭菜,賺來的錢讓法國人不工作也有高福利。
然而,這些支柱在最近一年,都在崩塌。
瑞士背信棄義公開搶劫俄羅斯公民財產,毀壞自己信譽。
德國選擇與俄羅斯硬脫鈎,哪怕自己被掏空工業,製造業被中美瓜分,也要服務於美國戰略。
法國因為福利高,成了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首選對象,結果巴黎成了小偷之都,逼格大減,收入下滑。
眼看財政要被新移民薅羊毛的養老金拖垮,不得不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結果導致席捲全法國人數高達200萬人大罷工。
看來,老歐洲好日子就要一去不復還了,
所以,瑞信銀行暴雷,是開始不是結束,瑞信銀行的危機處理,毀掉的是瑞士的信譽和金融立國的國運。
這種毀掉國運的現象,正在歐洲各個國家上演。
也許,在百年未見大變局中,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第一個倒下的大概率就是傲慢的老歐洲。
今天是瑞士,下一個擺上餐桌的,會是誰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