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上限遊戲結束,而中美的終極對決才真正開始

雲石

6月1日,暫停債務上限法案在美國參議院通過,待拜登簽字既正式生效。

這個結果大家都不意外。畢竟事到如今,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所謂的上限本身就是個笑話。至於驢象兩黨的杯葛,也不過是討價還價利益分配的方式而已——不管他們面子上吵的再怎麼凶,但肯定不會砸共同的飯碗,讓美債真的違約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麻煩結束。恰恰相反,隨著債務上限的調整,美國在這一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最大考驗,才真正拉開帷幕,現在美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隨著上限提升,這新發的美債,究竟由誰來買?

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現在大家都知道美國經濟、美國金融體系乃至美國霸權面臨很大的風險。所以買美債也變成了一種非常高風險的行為。過去一年美聯一邊儲瘋狂加息,一邊驅趕資金回流,來給自己接盤美股美債。

驅趕資金回流還算是很成功的,雖然各國的嚴防死守,以及中國的背後支撐乃至新興國家集體去美元化等因素,導致這種回流並沒有如預期般引爆新興國家的金融體系,但錢確實還是在加息的誘惑下回來了。只不過這些回流的錢,少量膽大的進股市炒AI,大多數則直接在逆回購里打轉。至於美債——這玩意期限太長,現在大家都對美國長期經濟走勢缺乏信心,導致流動性很不好,沒人願意接。

這就很麻煩了。如果市場上沒有足夠的人買新債,那就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抬高發行利率,用高息吸引膽肥的,要麼就美聯儲直接自己下場印錢買。

美聯儲直接自己下場買最直接爽快。但問題是美國現在還在收水週期。你直接下場印錢買債,等於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這從內部說,等於是加劇通脹,放大金融體系乃至經濟體系風險;外部說——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國,這些錢印出來再花出去,最後肯定會逐漸流向以中國為首的海外生產國。他們拿到美元,外匯儲備更充裕,更不容易爆雷——本就收割艱難的這次加息週期,就更成自己幹自己了。

所以最好是市場上的存量資金購買。但這樣的話,就必須給出足夠高的利率——這等於是在給未來埋雷,會導致將來償債更加艱難。退一步說,就算你逼急了只顧當下不管未來,眼下這一關,其實也未必過得過去。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市場是會有連鎖反應的。你美聯儲不印錢,讓美債從市場抽水,那意味著市場上的流動性會加劇緊張。

流動性緊張可能會出現什麼結果?這個硅谷銀行已經做了示範——一家資質其實很不錯的銀行,就因為大量購買了美債,導致現金流不足以應付擠兌,結果一夜之間就被擠兌的破產倒閉!

據路透社援引摩根大通最新預估報導稱,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後,將7個月內發行總額接近1.1萬億美元的國庫券,這將吸走市場上數以千億美元計的資金。這麼多現金抽走,本就在高利率環境下,流動性高度緊張的市場,能挺得住嗎?如果挺不住,又來一撥銀行爆雷——尤其是如果這一次蔓延到富國、摩根大通這樣的四大行,那就是天崩地裂,金融海嘯捲土重來——甚至比15年前更猛!

這就是拜登這段時間急著要跟中國恢復交流的原因。印錢買債會對衝加息效果,國內市場的流動性又很緊張,這種情況下,最好就是海外大買家購債——而中國不僅手頭還有八千多億美債,並且貿易上還捏著天量的順差。再加上中國當下的影響力,如果它願意帶頭購債,勢必激發連鎖反應,帶動各國央行對美債重新恢復信心,進而重新購入美債。這樣一來,就會大大緩解美國的發債壓力——就算最後依然要美聯儲部分兜底,但負面效應就少了許多。

可問題是,中美關係鬧成這樣,想要中國給美國增信談何容易?別說中國不答應,就算答應,條件對美國來說也勢必極為苛刻。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華府現在政出多門,拜登無力壓制各山頭,更無力推動政策落地,從過去兩年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就是談出了結果也落實不了,所以中國方面也興致缺缺。

當然,如果中國經濟自己撐不住了,那中國方面也確實會降低要價——所以我們不僅看到美國在進一步加大制裁封鎖,同時中文網絡上最近也各種妖風肆掠,要麼對國內經濟過度唱衰——通過煽動水軍,蠱惑空頭,極力打壓中國人的信心,進一步擠壓中國內需,以讓中國經濟被動縮表,陷入通縮循環,進而提前拋出籌碼,甚至被迫與美國妥協——這就叫意識反作用於物質!

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官方還在維持戰略定力,政策也都是托底性質的,沒有什麼大手筆的救市。

只要中國搞不定,那其他新興國家美國也同樣很難搞定。他們不購債,那就只能逼美系盟友購買——而這個量無疑是有限的,對美債的增信效果更是有限的。

外部搞不定,內部抽水又極有可能抽出金融海嘯。這就是美國這次國債上限調整最大的命門!國會調整上限其實不是什麼坎兒——雖然美國人喜歡把這玩意吵的多玄乎多嚇人,但懂經濟的都知道,這就是一場戲而已,不會搞不定。

對美國來說,真正的坎兒,是財政部怎麼把這些新增的美債發出去,而且還不能搞出問題!

這個就太難了!以美國的現狀來看,除非中美達成重大妥協,或者其他國家出現集體暴雷,美國全球收割成功,否則這筆巨債的發行過程,必然會引發金融市場的超級動蕩。

那麼,怎麼個動蕩法?這個分情況而定:要麼市場流動性被抽乾,再來一波更大的銀行暴雷——那後果就是金融海嘯降臨,美聯儲放水降息;要麼美聯儲印鈔買單——通脹回升的同時,收割其他國家更成夢囈。

當然,也不排除成功的可能性:

第一種就是美聯儲印鈔買單的話,從放水到水流到其他國家,這裡面有一個過程,如果水還沒流到全世界,其他國家就先撐不住金融體系先爆了,那美國的收割也就成功了,美債也有了海外收割來的優質主權資產支撐,風險大降,很容易被市場接受,

第二種,就是成功的把囤積在逆回購中的海量游資吸引到美債中來——甭管美國用什麼辦法,只要能讓這幫對美國經濟和美元信用長期不看好的資金改變看法,那它們就會願意接盤美債——畢竟現在發行的美債,利率肯定是挺高的。

第三種,就是中美媾和或者中國先撐不住妥協。只要中美談妥,跟2009年一樣合作抵御經濟危機,那市場的信心自然就會大增,美債發行也不會有阻礙。

第四種,就是中美徹底決裂——直接撕破臉開乾,這時候資金會出於恐懼而選擇最安全的地方避險。美國畢竟是現在的全球霸主,整體實力在中國之上,所以它的國債肯定會受資本青睞。

至於第五種,也就是最後一種,那就是科技革命在美國爆發,財富上升空間被打開,想象力空間打開,美國作為引領下一波科技革命的執牛耳者,其國債絕對廣受歡迎。

這五種可能性,第五種基本上只能是空想——雖然chatgpt橫空出世後,很多人說這是科技革命,但資本市場的反應已經說明了一切——AI概念股炒的火熱,但國債依舊沒人認可。這意味著資本最多認為其是科技革命的先聲,但距離科技革命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微軟和英偉達的股票可以炒——因為他們確實走在了科技發展的前沿,但美債依然沒人接盤——大家不認為chatgpt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足以強大到讓美國擺脫當下困境,重回地球之巔。

第五種不可能,那能指望的就只有前面四種。而前面四種成功可能性,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最終能否實現,都不約而同的跟中國存在巨大關聯。這裡面第三種和第四種已經直接把意思說明瞭,我們主要解釋下前兩種:

第一種,其他國家——尤其是作為美國主要收割對象的新興國家,它們爆不爆雷,除了自身外匯儲備外,也跟中國息息相關。如果它們受不了了找中國求救,以中國的外匯儲備和順差額——不說讓這些國家起死回生,至少讓它苟下去總是沒有問題。

至於第二種,之所以這次美國加息週期進行的如此不順,之所以回流的資金對美國和美元缺乏信心,說白了大家對美國中長期繼續保持霸主地位沒有信心?而之所以沒信心,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強勢挑戰。大家都擔心隨著中國強勢崛起,美國不能再威震天下,進而不能再全球薅羊毛————如果美國霸主地位衰落甚至不保,那誰會買它的以中長期為主的美債呢?

所以,兜兜轉轉一圈,最後又回到了中美關係上頭。接下來的美國發債、乃至加息週期能否成功,其實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中美關係。

鑒於中國肯定是不會讓美國如意——至少在美國不妥協的情況下不會。所以第一二種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只要主要新興國家願意合作,中國肯定不會讓美國收割它們;而只要中國不認慫,市場對美國和美元的信心也很難恢復。

那麼,美國要想發債成功,就只有第三、第四兩種可能性可選。事實上,美國也確實在這兩條路上下功夫:那些在華有重大利益的,不願意中美徹底攤牌的,就一邊瘋狂制裁封鎖,一邊在輿論場上發動水軍大肆唱衰,把一分困難吹成十分,誘使中國內需加速萎縮,希望通過這種辦法,把中國經濟逼到懸崖邊,進而逼的中國政府撐不下去,不得不主動跟美國妥協;而那些更加鷹派的,在華沒有重大利益的,以及一些希望中美開撕的外力(比如某島國),則希望通過拱火,逼中國出手,然後在東亞,尤其是台海複製烏克蘭模式,推動中國決裂的同時,把中國拖入美國的代理人戰爭。反正這兩條路,只要走通一條,那麼全球資金就會或主動或被動的跟作為全球霸主的美國緊密捆綁,美債也就會成他們眼中的香餑餑,美國就可以實現「不加賦而國用足」,讓市場為自己的債務買單的目的。

這樣一來,問題就轉移到中國手上。中國絕不能輕易大救市——這些子彈是要等美國崩盤後用的。但中國也絕不能先於美國倒下。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信心。只要大眾信心不崩,內需維持得住,那麼根據消費反作用於生產的邏輯,工業體系就能苟得住,進而經濟循環就能苟的住。只要經濟苟的住,我們就沒必要把政策儲備提前打出,更沒必要對美國妥協。而如果大家信心崩了,逼的政府不得不提前打出儲備,甚至向美國妥協,那雖然可以換一時苟安,但後面,我們勢必會被回血的美國打的滿地找牙,一時得到的,將來也會十倍的吐回去。

這是經濟層面的應對。而軍事層面,面對美國鷹派拱火,我們則要有要有備戰才能避戰的思維,大打才是不打的智慧。

對美國鷹派來說,他們雖然拱火,雖然希望中美攤牌,但他們也不是傻子,如果中美全面開打,那勢必是兩敗俱傷——甚至美國還有可能會輸。所以對他們來說,拱火的目標是烏克蘭模式,而絕非朝鮮戰爭模式,更不是二戰模式。具體來說,也就是把戰爭局限在台海一隅,這樣既可以全面撕裂中美關係,達到沒收中國在美資產、賴掉中國債務,逼全球資金站隊美國(買美債);又不用親自下場,損失也可以限制在可控範圍。

對此,我們怎麼應對?應對策略就是要麼不打,要麼大打。美國要拱火咱們阻止不了,但真把火拱起來,燒到哪兒,就不是美國決定得了的了。美國鷹派,以及支持拱火的外部勢力(比如日本),想把戰爭控制在台海,那我們為什麼要如它的意?我們的所有部署,不管是政治的、還是軍事的,都要按著打大仗,打決戰的標準來搞——如果真在台海撕破臉,那戰場絕不是在台海,而是在日本、在半島、在東亞,甚至在第二島鏈——總之真打起來,中國軍事優勢範圍內,都將是中國與美國的戰場!

這才是面對美國軍事威脅,最好的應對方式。美國鷹派的日本這些外部挑唆者,既想拱火中美決裂,又不想中美全面大戰——畢竟他們也知道鬧大了自己hold不住。我們憑什麼要如他們的意?要麼就不打,大家繼續鬥而不破;要麼就大打,拼盡全力分出個你死我活,哪怕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震懾住那些既想通過中美決裂撈便宜,又不想自己殉葬的美國鷹派;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震懾住希望拱火中美,自己趁機脫身鬆綁的外部宵小(比如日本,甚至還有韓國)。反正邏輯就是一條:你可以用美國國家機器搞中國。但你別想搞了中國後,自己還能躲在美國國家機器後面漁利!真中美國家機器碰撞,最後結果怎麼樣不好說,但你們這些背後的拱火者,必須先給老子淪為炮灰!

這就是全國退林還耕——比如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成都價值幾百億的環城步道改成農田的邏輯;這也是前幾天國家安全會議上,領袖在底線思維之上,又強調極限思維的道理。以中國的糧食儲備,只是小打的話,還真用不著這麼大費周章——就是打冷戰,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之所以這麼搞,一方面是真在為大打做準備;另一方面,也是通過這種巨大的「折騰」,警示那些意欲拱火的鷹派和宵小——老子已經豁出去了,你們真想死,那就來吧!不想死,那接下來就給老子悠著點!

備戰才能避戰,大打才是不打!

總而言之,隨著新增美債發行,洪水已經漫過了美國的腰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來到了最高潮。現在的美國,已經窮途末路,要麼對華妥協,要麼就得接受自爆的結局。而政治環境決定了現在美國沒有對華妥協的空間,勢必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用盡各種辦法,或逼中國妥協,或挑唆中美決裂。而中國最需要的,就是一方面經濟陣腳;一方面做好大戰準備。而中國的耐力、決心和膽略,也將最終決定這一輪全球百年大變局的結局,決定中美博弈第一歷史階段的勝負,決定我們未來十年、甚至更久的國運走向!

那麼,現在的關鍵就成了一個——接下來的美國,在對華方面到底會選擇哪條路?是繼續柔性逼迫——比如封鎖制裁加碼,用輿論霸權打擊中國內需的消費信心;還是鋌而走險,在東亞拱火,試圖複製烏克蘭模式?

現在只能說,一切都有可能——這也是高層強調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的原因。但最終會怎麼樣,其實還取決於國際形勢的發展演化,尤其是中國在這場博弈最關鍵期的政治智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