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包括衛校在內的各種醫學類院校有很多,但目前真正叫軍醫大學的只有3所,即上海的第二軍醫大學、重慶的第三軍醫大學和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按理說,醫學作為通用類學科,為什麼在院校上專門設置了軍醫大學呢?
源於部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總共開設了7所軍醫大學。1953年,中央軍委將這7所軍醫大學整合成4所。除了上面提到的3家,還有廣州的第一軍醫大學。不過,一軍大在2004年被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變成了地方醫科大學。剩下的3所軍醫大學雖然也在2017年部隊的體制編制調整中變更了名稱,如第二軍醫大學改為海軍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改為陸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改為空軍軍醫大學,但更名後的三所大學仍可對外使用原來的校名。
這三所軍醫大學從誕生時起,就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二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當時被稱為「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主要由華東醫務幹部學校、第三野戰軍衛生部醫學院、國民黨原國防醫學院部分留中國大陸人員和從地方招聘的專家教授組成。1951年7月,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第三軍醫大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建立的我軍第一所軍醫學校——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其前身包括太岳軍區衛生部衛生教導隊、松江軍區軍醫學校和國立中正醫學院,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的前身為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創建於1941年,1948年11月進駐西安,先後更名為西北軍區人民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學院。1952年10月,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除了這3所軍醫大學,各軍種還建有自己的醫學類專科學校,比如陸軍的白求恩軍醫學院、海軍的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及空軍的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這些醫學專科學校在後來部隊的體制編制調整過程中分別併入相應的軍醫大學。
所以,從3所軍醫大學的歷史就可以看出,這些學校都從戰火中走來,在歷次調整改革中都留在了軍隊編制序列當中。當然,歷史只能說明過去,並不足以說明軍醫大學的特殊性。軍醫大學真正與普通醫科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軍醫大學里的學生和老師、專業設置和畢業方向。
身兼多職
從學生來看,軍醫大學的學生,既是一名普通大學生,需要完成繁重的學業任務;又是一名士兵,所有學生按專業或院系編成學員隊,實行集中的軍事化管理,有嚴格的紀律約束。
老師同樣具有多重身份。3所軍醫大學都擁有相應的附屬醫院,第二軍醫大學下設有長海、長征、肝膽三個附屬醫院;第三軍醫大學下設西南、新橋兩個附屬醫院;第四軍醫大學下設西京、唐都、口腔三個附屬醫院。這些醫院的不少醫生日常在醫院門診、手術,是巡診問藥、救死扶傷的醫生,同時,他(她)們也大部分參與大學的專業課講授,有的還帶著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是傳道受業、答疑解惑的教師;而在一些特殊時刻,他(她)們又是披甲執戈、決戰生死的戰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的組織協調下,從陸、海、空三個軍醫大學抽調組成了3支醫療隊共450人投入疫情防控的任務中。
以第二軍醫大學為例,他們在1月24日凌晨1時接到海軍緊急傳真電報:命令學校組建150人醫療隊於當日24時前抵達武漢,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晚20時,當大部分人都在家觀看春晚時,來自大學3個附屬醫院及其他單位,專業覆蓋感染、重症監護、呼吸等多個醫療科室的150名隊員從虹橋機場登上專機,兩個小時後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可以說,當發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第一時間調動的主要是軍隊體系內的醫院和醫生。
專業:軍事特色
軍醫大學的專業設置,除了通常意義的醫學類專業外,一般都具有獨特且鮮明的軍事特色。
比如,高原軍事醫學是第三軍醫大學的特色專業之一,校內的高原軍事醫學實驗室也是全軍重點。我國高原面積廣闊,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橫亙西藏、青海、新疆、雲南等。高原的特殊氣候,會對部隊生活、勞動、訓練和行軍造成嚴重危害。最典型的就是缺氧,人在缺氧狀態下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嗜睡甚至昏迷,因此,高原軍事醫學往往需要研究高山、沙漠、高原等地理條件對人體的影響,進而制定相應的衛勤保障措施。如對高原地區的參訓軍人,除了進行體檢、排除不適宜高原低氧環境生活的人群外,一般還針對低氧低壓的特殊自然環境,配給紅景天等藥物進行預防,並配發復方丹參滴丸、復方氨茶鹼、高原護膚霜、便攜式供氧機、防寒保暖設備等。
同樣,第二軍醫大學的特色專業之一是海軍軍事醫學,主要包括潛水醫學、軍事航海醫學、軍隊衛生學、防原醫學、防化醫學等專業。以航海醫學為例,其主要任務是通過技術保障,使艦艇和船舶人員能在航海過程中適應環境、保持健康、增強體質及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來說,出海航行的時間越長,海上情況越複雜,迫切需要解決的醫學問題就越多,甚至連最基本的睡覺都成問題。一份針對亞丁灣護航官兵失眠狀況的報告顯示,在隨機參與調查的476名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的長航官兵中,護航期間有約44.1%的官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
第四軍醫大學的特色專業之一是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設立於1959年,屬於國家重點學科。航空醫學主要涉及環境、飛機載荷、人因素、戰爭和意外及其他航空多發疾病的防治等。航空航天是一個體系,醫學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從我國近年來航空航天科技取得的成果看,醫學方面的保障能力也處於世界前列。如超音速戰機殲-20,其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8馬赫,這就意味著航空醫學研究解決了超音速條件下飛行員工作負荷過重的問題。再比如,神舟十六號航天員、北航教授桂海潮能戴著近視眼鏡進入太空,也說明我們的航空航天醫學已經解決了相應難題。
上面所說的三大專業,一般是針對某一點或某一類群體的特殊需求,缺少一定的社會普適性,往往是地方普通醫科大學未設置的。另一方面,這些問題的誕生與研究解決,往往具有高度機密性,也只能由軍隊系統內的醫學工作者承擔。
瞄准戰場
如果說普通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去向是各類醫療機構,那麼大多數軍醫大學的畢業後將成為基層部隊的軍醫。所以,相較於地方醫科大學學生,軍醫大學學生有兩點最為突出。第一是體能要求,軍事行動中,軍醫往往跟著部隊一起行動,他(她)們在校學習期間必須經歷體能考驗,如果體能訓練不達標,不僅年度評優受影響,甚至會拿不到畢業證。與體能相伴相生的還有對行軍、射擊、軍事地形學等技能的掌握。實際上,在學習期間,相應的戰傷救治演練以及到部隊實習鍛鍊也已成為日常課程的一部分。
第二點是專業要求。與普通醫院裡的精細化分科不同,對基層軍醫知識面的要求首先在廣,每個軍醫往往一個人要對著幾十甚至上百個戰士,加上基層部隊醫療條件有限,這就要求軍醫不管內科、外科、骨科、口腔科還是神經科,哪方面的知識都得知道一點。平時還好,軍醫處置的都是一些頭疼、感冒等常見病例,比較嚴重的一般都會送到大醫院。一旦到了戰時,面對短時間內大量爆發的戰傷,且傷情複雜,如急性傷病多、重傷多、多發傷和復合傷多,軍醫作為一線救治人員,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作出判斷,確定初步救治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的不全、懂的不多,很可能會影響傷員的及時救治。
不管打仗還是日常訓練,只要部隊出動,軍醫必然隨軍行動。我國古代軍隊很早就設置了軍醫,甲骨文中的「醫」字,就是「匚」加上一支箭矢,說明古代醫學與戰爭之間有著密切聯繫。漢代軍隊已經有比較完善的醫療衛生系統,各級軍營及邊防哨所都要採購必要的藥材,以備不時之需。宋代軍隊中有太醫局派遣的常駐軍醫,在戰爭前線還設置有「醫藥院」,主要負責治療傷重的士卒。永樂年間七下西洋的鄭和,所率領的艦隊中就配備了180名醫官醫士,平均每150名船員1名,主要負責醫傷治病,沿途鑒別、收集藥物。
冷兵器時代,軍醫一般是在戰後參與傷員救治工作。到了現代戰爭,軍醫往往與作戰軍人一樣,要冒著槍林彈雨戰鬥在一線。據一位志願軍護士回憶,她當時17歲,從東北軍區護士學校畢業後報名參加志願軍,來到朝鮮戰場,當時的任務是:盡最大努力,搶救活著的傷員,只要他們有一口氣就要積極搶救,爭取讓他們活下來。她們入朝不久就遭到敵機轟炸,她冒著敵人的炮火,背著傷員在山上跑了一個多小時,終於送到朝鮮人民軍紅十字會搶救中心,這時她的渾身上下,包括頭髮上都凝固了傷員的鮮血。
隨著技術的進步,世界各國都將戰場救治視為一個體系性工作。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人從幾家海軍醫院抽調了211名醫務人員配屬給了醫院船和艦隊,同時徵調大量民船,將其中部分改成醫院船。海灣戰爭中,美軍在開打之前根據朝鮮和越南戰爭的傷亡經驗,加上對伊拉克方面軍事實力的評估,認為將有3-4萬人的傷亡,為此動員了約40萬後備役人員,同時從海軍抽調了2000名醫務人員配屬給「仁慈」號和「舒適」號醫院船,從各醫療中心抽調了3200名軍醫配屬到部隊,平均每10名參戰人員就有1名醫務人員。傷員在戰場上經初步救護後,轉到野戰外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重傷員空運到美國設在德國、英國的野戰醫院,部分傷員直接空運回美國本土醫院。
可見,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一線救治還是後送救治,軍醫都是繞不開的一環。對於中國來說,培養軍醫的主要渠道仍是軍醫大學。作為培養野戰救護人才的主陣地,軍醫大學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
1.《軍事醫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軍事醫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2.第二軍醫大學官網,http://www.smmu.edu.cn
3.第三軍醫大學官網,www.tmmu.edu.cn
4.第四軍醫大學官網,www.fmmu.edu.cn
5.金鳳仙:一個志願軍女護士的回憶.檔案春秋2013(8)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