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約峰會剛剛閉幕後。
7月13號,歐盟的經濟核心德國出台了首份——以德國官方文件形式的中國戰略。
這是一個非常傲慢的文件,還夾雜著大量精神分裂的內容。
裡面好的方面寫到:
- 德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鈎」
- 德國與歐盟仍然致力於維護「一個中國」政策
- (美國)試圖延緩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德國則希望以積極的方式影響中國
看似上面都是說的比較好的話?對我們態度還不錯?
實際上全文就這幾句好話,其他的全部是在我們的禁區上胡扯。幾乎可以說是比較激進的針對中國。
比如要對中國進行去風險化,意思就是說,和中國合作是有風險的,必須保證合作完全只是對西方有利。
再比如公然指指點點中國的台海問題,批評中國,要求中國不要單方面改變現狀。
扭曲的角度解讀中德貿易,在戰略文件中說:「中國是德國最大的單一貿易夥伴,但中國對歐洲的依賴在不斷下降,而德國對中國的依賴近年來卻不斷上升。」
潛台詞意思就是和中國做生意,德國虧了。
還在這個文件中把中國和俄羅斯對比。說德國過去的錯誤,就是因為過於依賴俄羅斯的原材料。未來德國不能在我國身上重復的去犯這個錯誤,再去過度的依賴中國市場。
對於這個戰略的總結,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
「我們的目標不是要與中國『脫鈎』。但我們希望在未來避免嚴重的對華依賴。通過『中國戰略』,我們正在回應正發生變化並採取更具『進攻性立場』的中國。對我們來說,以下幾點依舊適用:中國現在是、將來仍是德國的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競爭對手。」
這個報告對我們有利的一面是德國不想和我們經濟脫鈎,這是明確表達的意思。
畢竟德國因為俄烏衝突,現在經濟損傷已經非常嚴重了,如果再和中國進行市場脫鈎的話,德國經濟恐怕會崩潰。
但令人極度不爽的一面就是,他們壞事做盡,便宜佔絕的態度。德國這個態度意思就是說,在中國的錢我是要繼續賺的,但是你指望我給你好臉色看,這是不行的!
這方面中國駐德大使館給予了嚴正回應,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
中方希望德方理性、全面、客觀看待中國的發展。德國當前面臨的很多挑戰和問題並非是中國造成的,中國是德國應對挑戰的合作夥伴,而非對手。
中國大使館的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揭開了德國最不願意面對的痛點。
德國的綠黨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就是美國在德國國內一手扶植起來的。根本就不在意德國人的死活。
比如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她居然公開說:不管德國選民怎麼想,我向烏克蘭人民承諾會繼續支持烏克蘭!
原因在於,她就是德國綠黨黨魁,屬於在德國裸官的精神美國人,明明她的一切都是德國給的,但是她只服從於美國的戰略。
因為現在的德國政府,他是多黨組合執政。裡面有大量美國扶持的人混在裡面。
所以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就看起來特別精神分裂。他一方面說我們堅決不能和中國脫鈎,一方面又說要遏制我國的競爭。
如果德國和我國脫鈎意味著什麼?
說幾組數據給大家看一下:
- 中國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 德國對華貿易額佔德國外貿比例的近10%
- 有46%的德國製造業公司的生意依賴於中國的訂單
如果這種情況下,德國還說要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一旦我們的貿易關係被斷開的話,援引IFO2022年報告數據,經濟推演如下:
如果全面脫鈎,德國實際GDP將下降0.81%,德國對華出口額將下降97.19%,德國汽車業將損失至少83億美元,製造運輸設備企業將損失至少15.29億美元,機械工程公司將損失至少52億美元!
一旦脫鈎,德國經濟衰退是必然。
德國對中國的精神分裂,一方面固然有美國「臥底」的搗亂。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原因我們需要重視。就是德國本身也希望我國可以對他們做出更多的讓步,這就有養寇自重的成分。
德國當然是不希望像美國想的那樣,中德徹底脫鈎。但是德國也樂見於美國,不停的去喊脫鈎的樣子。
這樣的話,德國就想:中國為了穩住德國這個歐洲經濟火車頭,肯定就會在貿易領域給他更多的好處。
但是從俄羅斯的經驗來看,加上德國這個政府,基本就是被美國「殖民」的狀態。就算我國對他們做出讓步,他們也不會遵守承諾,而且他們也沒有這麼大的政治勇氣去堅持連貫的政治主張。
更重要的是:
在2022年12月7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在接受《時代周報》專訪時表示,德法在2014年推動的明斯克協議談判,其實是在為烏克蘭爭取時間,以便「烏克蘭有機會變得更強大」。
隨後在2023年3月,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也表示,德、法忽悠俄羅斯在2014年簽署的「明斯克協議」,只是為了讓烏克蘭有時間增強軍事實力。
奧朗德還指出,(西歐)早在建設階段就應該停止俄羅斯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工程,西方公司應該更早離開俄羅斯!
你知道上面這些話意味著什麼嗎?這可以說是現代歐洲發生最炸裂的事情。
俄羅斯單方面的想法一直是這樣的:
俄羅斯認為歐洲自己想成為獨立於美國的一極,所以自己對歐盟的適當讓步,可以爭取歐洲,只要歐洲,到時候從美國獨立,那麼俄歐就可以交好,讓地區經濟穩定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願意和歐盟在2014年簽署協議穩定烏克蘭局勢。
但是當默克爾和奧朗德都可以說出這種話以後,全世界再也沒有任何理由去相信西方政客了,因為一切都可以成為謊言。
默克爾在我們所有人的印象中,都還是那種非常沉穩有遠見的偉大歐洲政治家,連她都承認:我們西方合理簽署條約就是為了忽悠你,等我們實力變強以後,隨時撕毀條約來消滅你!
所以中國,實際上是不會在相信歐洲政客的鬼話了。我們當然樂見與我們和歐洲保持穩定的關係,但可能會以我國的讓步為前提,來保持這個穩定的關係。
因為中歐關係、中德關係。不僅僅是對中國自己很重要,對歐盟自己更重要,對德國自己也更重要。
如果換做是對西方有幻想的俄羅斯,他可能看見德國說不願意和自己脫鈎,沒有全面的倒向美國,就會對德國繼續讓步。
但是這一次中國並沒有任何讓步。我們歡迎德國繼續深化中德貿易,但是這種對雙方有利的事情,並不是你德國的籌碼!
隨後中國就展開了史詩級的反擊,我相信這種力道會逐漸讓德國意識到,中德關係並不是德國對中國的一種恩賜,而是互惠互利的存在。
不存在說為了維持這段關係,中國就要給德國讓步!
不過,我說的這個反擊,從直接層面來說,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從宏觀角度來說,關係重大!
根據央視報導:
核磁共振儀器被譽為「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對於心腦血管、神經和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影像診斷有重大意義,但生產技術長期被國外封鎖。
而最近這個技術出現了重大突破,中國自主研發的核磁共振儀器已於前不久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製成功並實現量產,不但解決了「卡脖子」的技術難題,還解決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
這意味著隨後中國的核磁共振醫療檢測費用,將大幅下降。大白話,意思就是老百姓以後看病可以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好的服務。
我們做這個技術突破,確實和中德關係,是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的。
可是這個事情並不是現在才突破的,這個事情早在今年4、5月份,實際上消息就已經出來了。截止我寫稿的時間,現在是7月末,也就是說快8月份了,才把這個消息重新拉出來報道,怎麼如此後知後覺?
實際上我認為這並不是央視後知後覺。以央視掌握的採訪資源,這種消息絕對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之所以選擇現在重新拉出來放在熱搜頭條上面宣傳一波,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信號,當然這個純屬我的個人分析。
因為你要知道這個核磁共振的最大利潤方之一,是誰?
援引醫招採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共採購1061台超導MRI系統(含 1.5T、3.0T及其他品種),其中:
- 美國GE佔據28%
- 德國西門子佔據25%
- 荷蘭飛利浦佔據18%
這三大外企佔據了中國核磁共振的70%以上的市場!
如果看核磁共振中的細分領域,3.0T這個產品的佔有率更高,這三家合計足足有80%!
從這一點來看,這就是為什麼8000萬人口的德國,是歐洲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大家都知道醫療產業是暴利,而這種核心技術的醫療設備,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根據《大象新聞》報導,之前西方憑借這方面的技術優勢,一台核磁共振機就可以找中國要價3000萬以上!
而如今中國逐漸實現全面國產化以後,價格出現了史詩級的惠民化,2023年國產1.5T核磁共振儀已經跌到260萬元,相較去年再跌33萬!
當然用下跌這個詞彙可能不嚴謹,因為醫療本身就是要大多數人用得起的,應該是普惠性的!所以中國實際上並不是把價格給打下來了,而且讓價格回歸了市場理性。
經常有親美的恨國黨說這樣的話:
「你說的這些大國崛起,這關我月薪3000屁事?!」
版本有很多,但是核心意識都是差不多的,就是嘲諷愛國者是吃多了沒事幹的人,關心和自己生活毫無相關的事情。
但是當這個國產的核磁共振儀器出來以後,他們還敢說產業升級的大國崛起,和普通人無關嗎?
你知道普通人的檢查費用下降了多少嗎?過去做一次需要幾千塊,現在已經變成了幾百塊!
而我們過去花費的這些幾千塊錢,並不是說憑空就沒了。而是化作了德國人的美好生活,德國人的高質量生活,就是由我們的部分「血汗錢」支撐起來的。
所以我說,當德國把中德關係視作德國對中國的一種恩惠的時候,實際上是他們自己完全沒有自知之明。
而為何在幾個月以前就發生了事情,甚至更早去找的話,你會發現在2020年這個技術突破就已經開始有報道了。
為什麼在現在又要全網熱搜的講一遍?
也不是針對誰吧,我覺得這就是在告訴某些國家某些事情。讓全世界看見,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貿易,並不是西方國家吃了虧!
中德貿易——是德國繁榮的重要基礎!否則你德國去哪賺這麼多錢?
如果你們西方國家想圍堵封鎖我們,唯一的區別就是讓我們把家裡的西方產品換成國產的。
中國願意和任何國家合作共贏,但是這種關係絕不會建立在誰是誰的恩賜上!
核磁共振這個技術,只是德國現在維持發達國家的其中之一。
相比美國德國確實是發達國家第二梯隊,它的技術優勢更多集中於相對比較傳統的產業。
比如在新興的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方面,並沒有看見德國有多麼強大的建樹,甚至整個歐盟這方面也並沒有亮點。
而這些相對傳統領域的技術優勢,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實際上是最好打破的,說一組數據給大家看看:
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全年總量首次突破200萬輛,打破了之前在百萬輛左右徘徊的局面;
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再創新高達到311萬輛,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2023年上半年,中國已超越日本,躍升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我國願意和德國還有歐盟保持良好的貿易合作關係。但是我國永遠不可能接受對方以意識形態、領土完整為要求,來脅迫我們做出經濟讓步!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清末的中國了,今天的中國是能獨自建成載人空間站、擁有核武器、在人工智能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要談敞開大門談!我們反對與競爭錯誤定義彼此的關係。
但是如果你非要競爭,非要打的話——那就看看中國產業升級的強大實力吧!畢竟發達國家粉碎機的名稱,不是白叫的!
偉人說得好:「封鎖吧! 封鎖它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
既然你德國說要減少對華依賴?那我們就用最硬核的方式——進行產業升級!
來幫你德國企業——減少在華的市場份額!看看面對真金白銀的減少,你還敢亂叫囂不?這就是中國打狗,從不隔夜!
中國從來不以「你死我亡的競爭」定義國與國的關係,我們一向都是主張合作共贏的……但,我們也從來不怕來自任何國家的競爭!
你要「戰」,我便「戰」!論貿易博弈,就是美國,我們也一樣打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