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
雷蒙多,到底是何許人也?
溫和中間派的代表
現年52歲的雷蒙多,具有意大利血統,自2021年擔任第40任美國商務部長,曾於2015年至2021年期間擔任羅德島州第75任州長,且是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女性。
雷蒙多曾經是個「學霸」,在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拿到羅德獎學金後,赴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社會學碩博士學位,後來又從耶魯法學院拿到法律學位。
在職業生涯方面,她當過律師,後來擔任創投資本家,在進入州政府擔任財務官員之前,曾經成立了羅德島第一家創投資金。
雷蒙多於2010年進入政壇,成功競選羅德島州總財務長一職。2014年,雷蒙多在三路競選中以41%的選票當選州長。在任期間,雷蒙多當選為2018年選舉週期的民主黨州長協會(DGA)副主席。
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雷蒙多擔任邁克爾·布隆伯格2020年總統競選活動的聯合主席。《華盛頓郵報》將其描述為「溫和的技術專家」 ,她也經常被描述為民主黨黨內的中間派。
值得注意的是,雷蒙多現在正監督著幾項拜登政府的核心政策,包括政府斥資530億美元振興本土半導體製造,和撥出500億美元在美國廣設寬頻網路基礎設施等。
她率領的商務部還管理一長串的貿易黑名單及出口管制,設法壓縮美國競爭對手取得先進技術的機會,而這也使得商務部從原本貌似與政治絕緣的領域變成美國政壇的矚目焦點。
可以說,這個雷蒙多,在美國政壇,有些名氣和影響力。
眼下,台海問題日益加劇,科技競爭焦灼激烈,中美兩國關係正處在歷史的低谷中。
而此時此刻,美國卻一反常態,派出這樣一位高官來訪,其背後究竟打著什麼算盤?
「逆流而行」的雷蒙多
從公開資料看,雷蒙多此次訪問行程包括北京和上海,期間她將與中國政府官員和美國商業領袖舉行會談。
在上周,她受訪時表示此次訪問將以兩國首腦去年在印度尼西亞巴釐島達成的協議為基礎,以「深化兩國在一系列問題上的溝通」。
她在訪問前更是與美國內100多名高級商界領袖進行了交談,這充分說明「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直觀感覺就是這位部長,來之前做足了功課,勢要收穫滿滿而歸。
美國商務部同時發佈聲明表示,雷蒙多期待著就涉及美中商業關係、美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以及潛在合作領域與中方進行富有建設性的討論。
在美國看來,此次訪華是為了「拯救中國」
美國有智庫分析,中國如今經濟正在面臨增長停滯、房地產危機、出口低迷、青年失業率高企和消費者信心不振等問題。他們認為,中國的「經濟低迷」將迫使其與美國緩和關係。
比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哈夫鮑爾聲稱中國政府可能會借雷蒙多到訪的機會嘗試闡述中國對外國企業仍然友好的態度,尤其是針對那些希望繼續在中國投資的外國公司。他稱中國一直試圖抹除本國「對商業不友好」的觀念。
總之,就是他們認為中國需要依靠美國來重振經濟,而他們此番來訪就是為了來「大發慈悲」,「施捨」中國些許好處。
這其實就是美國骨子裡那種高高在上的心理作祟,無視自己的能力與需求,動輒把自己當成「救世主」,對他人指手畫腳、發號施令。
就拿上述所謂「專家」的分析來說,中國經濟陷入長期困境乃至崩潰的說法完全是美國方面的一廂情願,延續了這麼多年一貫的唱衰中國論調。但事與願違的是,中國的經濟卻從未崩潰,相反比美國要好得多。
雷蒙多訪華的深層次原因
美國說為了中國而來,理由也是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對中國似乎特別親近。布林肯、耶倫、克里,算上雷蒙多,這已經是美國第四位訪華高官了。
布林肯訪華是為了加強所謂的中美溝通和對話;
耶倫訪華是為了中美不脫鈎,忽悠中國增持美債;
克里訪華是打著環保的旗號,對中國施加壓力,意圖讓中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承擔更大「責任」;
那麼,雷蒙多訪華是為了什麼呢?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無事不登三寶殿」。
拜登政府派雷蒙多訪華,可能有以下幾點意圖:
第一,是為了解決債務問題。大家都知道,現階段美國的債務問題已經成為美國手上的一顆定時炸彈。美國的信譽也是一降再降,已經從3A降至2A級。
而債務問題如何解決?答案就是想辦法讓其他國家買自己的債券。可是美國的底子已經在那兒了,誰又敢去買一個定時炸彈呢?
這幾個月以來,中國一直在大量拋售美債,並且聯合金磚國家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加速「去美元化」的進程。
雷蒙多此行,就是為了遊說中國,試圖讓中國購買美債,解決其燃眉之急。
第二,是為了美企的利潤。對於雷蒙多的訪華之行,《紐約時報》刊發題為《雷蒙多前往中國,既是促進貿易又是限制貿易》的文章,稱此次雷蒙多訪華肩負兩項「矛盾」的任務:一方面是促進對華貿易,另一方面是限制對華貿易。
拜登政府這種荒唐的邏輯,美國企業卻保持清醒,不管美國政府如何限制對華貿易,波音、英特爾和高通等美國知名企業,都希望此次雷蒙多訪華能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訂單。
畢竟他們三分之一的收入都來自於中國市場,美國企業可不想為政客們這些無知且愚蠢的行為買單。
第三,是為了穩定盟友。長期以來,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常常拉攏幾個「富國俱樂部」聚在一起「開小會」,妄圖打造對華「脫鈎」和「去中國化」的「小圈子」。
近年來,美國政客們竭盡全力對華「脫鈎」,在全球範圍內組建各種小圈子,企圖對中國實施圍堵戰略。
在亞洲,美國聯合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先後建立了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芯片四方安全同盟等組織,對中國實施經濟與科技封鎖。
在歐洲,美國也積極拉攏歐盟國家,遊說他們對華脫鈎。
然而,事實證明,除了美國從中獲利外,尾隨美國的這些盟友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他們幡然覺醒——對華「脫鈎」不利於經濟,「去中國化」不利於發展。於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華期間,喊出了「歐洲戰略自主」的口號,隨後,歐洲政要更是扎堆訪華。
面對盟友們的覺醒,美國急了、怕了,為了穩定盟友,美國不得不擺出「對華溝通」的姿態,以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盟主」地位。
第四,是為了試探能否在打壓中國的同時穩住對華貿易。雖然美國不斷推動對華「脫鈎斷鏈」,但當前其只敢從高科技等領域進行一些嘗試,經濟上,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去年兩國貨物貿易額創下690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美國從中國的進口總額為5368億美元,約佔其進口總額的17%。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540億美元,佔美國對世界出口總額的7.5%。因此,雷蒙多此行也奢望能找到一條路,能在打壓中國高科技領域的同時,保住中美其他經貿交流,不讓兩國貿易「斷崖式」下跌,動搖美國經濟。
此外,半導體原材料也可能是重要議題。8月起,中國正式實施對重要半導體材料鍺、鎵的出口管制令。管制令一出,讓不少美國企業犯了難,許多美國企業都在想辦法申請中國的出口許可證。
作為科技大國,美國對鍺、鎵的需求量巨大,而這其中大部分都依賴中國。因此雷蒙多此番前來,大概率會就此事與中國磋商。
而且,下個月G20 峰會期間,中美領導人有可能進行會晤,但是,近期美國先是限制對華投資出口,接著又制裁中國官員並大舉對台軍售,使兩國關係下降到冰點,也給中美領導人會晤增加了不確定性。雷蒙多作為商務部長,其出訪某種程度上就是在表達一個尋求緩和的姿態,避免中美關係在明面上繼續惡化,讓可能到來的會晤徹底泡湯。
尋求讓步,還是以退為進?
美國商務部的聲明稱,此次美國是帶著友好態度過來交流的。
從明面上來看,美國這次的「善意」確實給的很足。
在美中雙方正式宣佈雷蒙多訪華的消息後,美國政府意外地取消了對27家中國實體的制裁。此舉被媒體統一認為是向中國方面作出的一個善意姿態。
中國對美國的這種善意也表示歡迎,表示此舉對恢復兩國企業之間的正常貿易是有利的,也符合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
但在暗處,美國就表現得沒有那麼友善了。
在雷蒙多專機抵達北京的同一天,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指揮官卡爾·托馬斯卻再發挑釁言論,聲稱必須遏制中國在南海的挑釁。
卡爾·托馬斯向菲律賓保證,要與其一起面對該地區的「共同威脅」。
還在假惺惺說什麼「共同威脅」呢,不就是明擺著就是要針對中國嘛。
除此之外,在一邊派遣商務部長來華洽談的同時,美國也沒有停止對中國的制裁。
在登飛機之前,雷蒙多便表態過,強調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措施,是從「國家安全」出發的。對於這些措施,美方沒有任何辯論或者妥協的餘地,這些事情也不在中美這次討論的範圍內。
簡而言之,就是我過來和你談,但是我還是要制裁打壓,並且我還要你給我讓步!
在來之前,雷蒙多一邊說著美中兩國貿易存在巨大潛力,經濟合作至關重要之類的話語,一邊一個勁地撇清自己的責任,稱美國的出口管制僅佔兩國雙邊貿易的1%,美國每年還會繼續從中國進口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商品。
說明白點,就是想既不解除對中國的制裁手段,又要中國配合他們,給他們賺錢的機會。
在8月初,美國總統拜登還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對中國某些敏感技術領域進行投資,目的在是阻止美國資本和專業知識幫助開發可能用於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技術。
種種表現,都體現出美國並不想和中國坐下來好好談,只想依靠霸凌牟取利益的小心機。
修復中美關係,確實是重要事項,這不但關係到兩國人民的福祉,也關係到全球的發展與穩定。但修復美中關係的前提,必然是建立在互利合作,平等尊重的基礎之上的。
對於「誠意拿不出,好處不能少」的美國政客們,只要他們願意談,我們就和他們談;願意打,我們奉陪到底!■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