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策略就是推進中東的和解,其突出的表現就是,2023年3月10日,中國、伊朗和沙特三國突然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復外交關係,並重新互相開放大使館。聲明中明確提到:「經中國的斡旋和推動」,「沙特和伊朗兩國決定同意……」。
由於沙特和伊朗分別是中東阿拉伯世界遜尼派和什葉派的老大。兩個老大握手言和了,下面的小弟的關係也好處理了,所以過去幾個月以來,中東發生了一連串的和解。比如:
4月8日,沙特代表團抵達也門首都進行會談。
4月12日,敘利亞外長時隔12年訪問沙特。
4月12日,卡塔爾與巴林恢復外交關係。
5月7日,敘利亞重返阿拉伯國家聯盟。
5月10日,俄羅斯、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朗四國外長就全面修復土敘關係等問題舉行會談。
6月19日,卡塔爾與阿聯酋恢復外交關係。
7月4日,埃及和土耳其恢復兩國外交關係至大使級並互派大使。
9月14日,也門胡塞武裝前往沙特進行會談。
這些和解,在前幾年都是不可想像的。每一件事都有很長的故事可講,是自媒體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現在,不需要了,和解了。
中東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但,提綱挈領來說,主要是兩個矛盾:
一個是民族矛盾,也就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之間的矛盾。它的表現形式是整個中東地區,除了以色列以外的其他所有國家,和以色列這個國家之間的矛盾。
另一個是阿拉伯世界內部的矛盾。也就是阿拉伯世界內部的兩個派別——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什葉派的老大是伊朗,遜尼派的老大是沙特。
中國推動的中東和解,其實是從阿拉伯世界內部的和解入手的。
中國策略的邏輯應該是這樣的,先推動阿拉伯世界內部的和解,然後,阿拉伯世界作為一個整體再跟以色列實現和解。
尤其是,雖然阿拉伯世界跟以色列之間的矛盾中,阿拉伯世界國家眾多,人口眾多,面積廣闊,但事實上處於劣勢。要不然,二戰以後幾十年裡,阿拉伯世界在對待以色列的問題上還是團結一致的,但是4次中東戰爭,阿拉伯世界都輸了,以色列都贏了。這直接導致了這樣一個悲催的結果: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第2屆會議形成第181號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兩個國家,一個是猶太人國家,也就是後來的以色列,一個是阿拉伯國家,也就是巴勒斯坦國。聯合國決議分給以色列的土地面積是1.49萬平方公里,佔總數的57%,分給巴勒斯坦國的面積是1.12萬平方公里,大體佔43%。然而幾十年的紛爭的結果是,目前以色列實際控制了2.5萬平方公里,佔比大約94%。
關於巴勒斯坦建國的問題,以色列長期以來不同意巴勒斯坦建國,後來終於同意建國了,但是要求這個國家不能有軍隊。——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軍隊,這個國即便建了也跟沒建一樣。這是常識,所以以色列心裡咋想的,我們應該都很清楚。
至於領土問題,那你可以按照最常規的思路去猜測。他已經佔了的領土,他願意吐出來嗎?
對於以色列的這個想法,巴勒斯坦和整個阿拉伯世界自然是堅決反對的。
幾十年來發生了4次中東戰爭,中間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斡旋、談判,仍然達不成一致。目前中國的態度是4個字:兩國方案。核心是兩條:一、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請注意「獨立」兩個字,一個獨立的國家是不可能沒有軍隊的,不然怎麼獨立?二、這個國家的邊界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開戰之前的邊界為準。——這個邊界和1947年聯合國決議決定的邊界比,巴勒斯坦仍然新損失了不少的土地。
所以,中國這個方案是在主持正義的前提下,也考慮到了現實,有一定程度的妥協。
毫無疑問,對照以色列的態度,中國的這個方案以色列是不同意的。對於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來說,雖然他們心裡也不滿意,但這可能是他們在當下能夠爭取到的、相對比較好的一個結果。
所以,中國的方案既堅持了正義和原則,也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可行性。
美國在這個問題上自然是偏袒以色列,不過,共和黨和民主黨還有區別。共和黨是明顯地偏袒以色列的。特朗普在2017年上台當總統的一年之後的2018年5月14日,決定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了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這塊地方到底歸誰都還沒說清楚,所以他這個行為擺明瞭是要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
美國的民主黨在這個問題上相對柔和那麼一丟丟。所以民主黨的拜登上台當總統之後,跟以色列的關係不咋地。今年的3月28日,拜登說他不考慮邀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問,白宮還強調「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這麼做」。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針鋒相對,他在同一天在推特上發文回應說:「以色列是一個主權國家,根據人民的意願作出決定,而不是基於來自外部的壓力,其中就包括來自美國的壓力。」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格維爾更是措辭激烈地說,華盛頓必須明白,以色列「不是美國國旗上的另一顆星。」
但,美國這樣做,並不意味著他要拋棄以色列,美國的算盤是,不想因為以色列的問題而得罪太多的中東國家。那樣的話,會極大地危害美國的利益。我在節前公眾號的那一期節目裡面也分析了,對中美博弈來說,中東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地區。
以色列是美國釘在中東地區的一個釘子。這甚至導致了,多年以來,以色列利用他對美國的利用價值,有的時候對美國還很強硬。媒體有時候也把以色列稱為美國的爹,而不是說美國是以色列的爹。
扯得有點遠了,我們回到我們的正題。中美兩國在中東地區的博弈,在安全領域大體上就是這個格局。
在經濟領域,中國正在跟以沙特為突出代表的中東國家,如火如荼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項產業聯合。比如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希望沙特未來不僅僅是靠石油掙錢,而是要發展旅遊業、低碳經濟、金融投資、互聯網等等,以防哪一天地底下石油挖完了,或者石油沒挖完,但地球人考慮到環境污染問題不再用石油了,沙特的子孫後代還能過上好日子。這個被小薩勒曼稱之為「2030願景」的計劃,就意味著要修橋、修路、建城、投資新能源,乃至發展製造業……這一系列的內容,中國都是強項。所以中國跟沙特開展了廣泛的合作,比如他們建的那個名叫「The Line」的新城,相當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特區「深圳」,就主要是由中國在建設。
當然,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這幾年中東地區的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埃及等國都積極向中國靠攏,積極要求加入金磚機制和上合組織。
簡單一點理解就是,在那裡搞基礎設施建設,搞經濟建設,把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到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的伊朗本來就是中國的准盟友,2021年3月27日,兩國簽署了為期25年的中伊全面合作協議,中國計劃在25年內向伊朗投資4,000億美元,平均每年160億美元,這對於每年GDP大約只有1,900億美元的伊朗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從經濟的視角看,中國的這一系列安排不僅有美好而廣闊的前景,而且有現實落實的基礎。
毫無疑問,美國對這些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點慌,他慌了就會有動作。於是,2023年9月9日,印度的G20峰會上,美國拉上印度、沙特以及歐盟聯手提出了一個計劃,名叫「印歐經濟走廊」。
這個計劃大體的意思就是這樣的:
歐洲的貨物先上火車,走啊走,走到意大利或者希臘的哪一個港口,然後下車,再上船,在地中海走呀走,走到以色列的港口,然後再下船、再上車,再走啊走,走到阿聯酋的港口,再下車、再上船,穿過印度洋,走啊走,走啊走,到印度的港口以後,再下船,再上車,然後再通過鐵路,走啊走……
也就是,把歐洲的貨物通過陸路先運到意大利和希臘,再走海路運到以色列,再走陸路運到阿聯酋,再走海路運到印度,再走陸路運到南亞次大陸和中南半島。這樣,終於可以把歐洲的貨物運到印度,或者把印度的貨物運到歐洲。
聽起來感覺是不是很熟悉啊?是啊,中國的一帶一路其實也就是把中國的貨物運到歐洲。只不過,中國的路子是,在中國讓貨物上車,通常是上火車,然後一路走就到歐洲了,然後下車,到站了。而美國提出的這個印歐經濟走廊計劃是,上車,下車,上船,下船,上車,下車,上船,下船,上車,下車……
一句話:如果是一頭羊,這麼折騰一下,估計還沒運到,已經折騰死了。如果是一台機器,幾番上車下車、上船下船之後,搞不好會散架。
為啥?太麻煩了!
所以,美國這個抄中國一帶一路作業的印歐經濟走廊計劃發佈以後,讓中國網民好好得嘲諷了一下。——我那兩天也差點沒忍住寫文章參與嘲諷。還好我忍住了,因為老是嘲諷沒啥意思。另外我歷來主張料敵從寬,不要隨便嘲諷美國這樣的對手。
而且,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來分析事情,用一分為二的眼光來看待美國的這個印歐經濟走廊計劃,我們會發現,它這樣在歐洲上車,在意大利港口下車,在意大利碼頭上船,到以色列碼頭下船,再上車,到阿聯酋碼頭下車,再上船,又到印度碼頭下船,再上車……一路走來確實折騰得夠嗆。但,它有一節不是忽悠人,這一節就在中東。
他這個計劃的兩頭都是現成的,歐洲的鐵路是現成的,地中海的海運是現成的,從阿拉伯半島到印度的海運也是現成的,至於印度自己的公路嘛,他自己慢慢修嘛。
美國的這個計劃的著力點其實是在中東修路,搞基礎設施建設。——其他其實是忽悠人的。它這個計劃將來一旦搞成了,它那種反復上車下車、上船下船的路子是否走得通,我們不管它。但我們要看到,它能夠促進中東的發展,這就能夠對抗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的增加。
所以,美國的這個印歐經濟走廊計劃,其實就是在中東這個關鍵的地方來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他之所以拉上歐洲和印度反復玩上車下車、上船下船的遊戲,是想拉歐洲和印度一起玩,那是要拉著它們一起湊錢,另外一起建立反華同盟。
我在前面的那期公眾號節目裡面說,中美在中東,都是大政方針已定,關鍵在於落實,看誰能夠把這些項目搞成。
如果美國搞成了,美國的這個計劃,給中東各個國家帶來了好處,美國就能影響中東這些國家給巴勒斯坦施壓,讓巴勒斯坦在和以色列的對抗中讓步。而且,中東的阿拉伯國家確實掌握著巴勒斯坦的命脈,最直接的是財政。巴勒斯坦的財政全靠中東國家援助,只要這些中東國家不給巴勒斯坦財政予以支持,巴勒斯坦就分分鐘挺不住了。到那時候,巴勒斯坦恐怕要承認以色列對它的侵佔土地的權力,以便以土地換和平。
那期節目裡面的原話這麼說:
「中東國家要吃到美國的這塊肥肉,要將中東打造成印歐通道的樞紐,那麼中東就必須實現和平。在美國力挺以色列的情況下,中東要實現和平就只能去壓迫巴勒斯坦讓步,畢竟巴勒斯坦的財政全靠中東國家援助,只要中東國家以切斷財政援助為威脅,巴勒斯坦就只能接受屈辱的和平條件。」
事實上,這種態勢目前已現端倪。
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9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講話表示:美國正在與沙特擬定協議,為沙特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鋪路。他們擬定的這份協議裡面的關鍵內容包括,沙特要承認以色列所佔領的領土。而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的時候,明確承認了沙特正在穩步推進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諸如此類的內容,就會給巴勒斯坦建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並且獲得相當面積的土地,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我的那期節目是節前公眾號上的最後一期節目,然後就是中國國慶假期,中國的國慶假期10月6日結束。結果,當地時間10月7日清晨,也就是北京時間10月7日上午,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簡稱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空襲。截止到我做節目的時候掌握的消息是,發射了幾千枚火箭彈,已經確認造成了以色列500多人死亡,哈馬斯還俘虜了以色列的一些軍人,其中包括以色列陸軍「加沙師」師長阿洛尼,這個人的軍銜是少將。
從以色列的死亡人數來說,這是以色列數十年以來遭受的最沉重的打擊。
哈馬斯這個組織,在美國和以色列眼中就是屬於恐怖主義,雖然恐怖,但也就是烏合之眾。但是這一次卻採取了這麼大規模的行動,而且提前應該沒有走漏任何風聲,因為以色列這回完全是懵的,不然不會有這麼大的損失。可以非常確定地說,這一次哈馬斯的保密做得非常好。要知道,世界上號稱的四大間諜機構,其中一個就是以色列的摩薩德,還有一個就是美國的中情局。全世界最牛叉的四大間諜機構中的兩個,都跟這次襲擊密切相關,都沒有提前知道這次哈馬斯的襲擊,看來世界上評出的所謂四大間諜機構也就那麼回事。
不扯遠了,回到我們的正題上。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也就是哈馬斯,為什麼在現在這個局勢下發動這麼大規模的襲擊呢?
依我的看法,與我節前的那期節目,以及今天節目前半部分分析的中東形勢,有密切的關係。
美國推動的是,拉攏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而且已經顯露出很多跡象。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巴勒斯坦會受到來自他的同根同祖的盟友——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壓力。所以巴勒斯坦現在必須要進行一次絕地的反擊。
以色列能怎麼辦呢?那肯定是強勢回擊。二戰以後幾十年的每一場戰爭,以色列都是這麼幹的。10月8日凌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稱以軍將出動全部軍事力量摧毀哈馬斯。
問題是,如果以色列強勢回擊,那麼必然結下新的血海深仇。而阿拉伯世界跟以色列的和解才剛剛開始,在新的血海深仇面前,這種和解恐怕就要受到很大的干擾。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細節:
我在前面說,美國內部的民主黨跟以色列的關係,沒有共和黨跟以色列的關係鐵,但這是說細節。就大局而言,美國和以色列是盟友。所以在巴以衝突重新爆發的背景下,美國力挺以色列是板上釘釘的。
根據美國《國會山報》的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巴以衝突重新爆發的當天,就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個電話,重申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拜登在聲明中原話這麼說:
「我向內塔尼亞胡總理明確表示,我們隨時向以色列政府和人民提供一切適當的支持。」「美國警告以色列的敵對各方不要在這種情況下謀取利益,本屆政府對以色列安全的支持堅如磐石,毫不動搖。」
截止到我寫文章的時候,我還沒看到阿拉伯國家的表態,但通常的邏輯是,阿拉伯國家雖然也在推動跟以色列關係的正常化,但在巴以衝突這樣的大局面前,站隊和支持巴勒斯坦,應該也是肯定的。
這樣一來,這場衝突就小不了,就不容易停下來。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最關心的問題是,這事對中國有啥影響?
怎麼說呢?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發生戰爭,都不是中國所希望的。這絕對不是一句漂亮話,也不是站在道德高地上專撿好聽的說,而是中國實實在在的利益所在。其基本邏輯就是,中國的路子是和平崛起。所謂和平崛起,那就是按規則踏踏實實做生意,不打架,先讓自己富起來,然後再讓自己強起來。它的前提就是和平,不打架。包括自己不打架,也包括鄰居們不打架。朋友們要是都打架,中國生意咋做呢?
所以,中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衝突當中,都不做拱火澆油遞刀子的事。
但是地球這麼大,中國管不了那麼多衝突,一個衝突的發生可能是由十個百個千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所以,有些地方要衝突,中國也沒辦法,中國只能順勢而為,因勢利導。——當然,中國要確保的是,自己周邊不能無緣無故地生戰生亂。如果是中國統一問題,那是中國內部的事兒,那是中國的內政,不屬於國際關係的話題,我們今天是討論國際關係。
所以,模糊地說,這對中國是一個負面影響。
但是,具體地說,尤其是從中美博弈的角度說,尤其是從中美在中東地區的博弈的角度來說,巴以衝突重新爆發,肯定是不利於美國當下在中東的佈局。
為什麼這麼說呢?
美國的路子是通過推動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前提代價是讓巴勒斯坦損失一部分土地。
現在,巴以衝突重新爆發,而且以色列遭受了幾十年以來的最大損失,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按照美國的路子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困難,就更大了。
如果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關係不能正常化,美國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又增加了,那他搞的那個印歐經濟走廊計劃,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美國又還有多大的積極性去推動呢?即便他去推動,中東國家又如何能夠接受美國給他們提出的附加的政治條件呢?比如跟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東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還是客觀存在的,那麼中東國家又會找誰呢?遍觀天下,恐怕只有找中國。還有,從宏觀上說,中國的路子是先推動阿拉伯世界的和解,那麼巴以衝突爆發之後,必然從外力上刺激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這和中國當下追求的方向和趨勢是一致的。——儘管我們一絲一毫也不希望用這種外力去推動實現我們想實現的目標。
想到這一層,我不禁要唏噓一下。
美國9月9日在印度的G20會議上宣佈了印巴經濟走廊計劃,到10月7日,巴以衝突重新爆發,把頭和尾都算上,剛好30天。
在這30天裡,像我這樣的中國網民,思考問題或者寫作文,分析了美國這個計劃不具有可行性,因為美國自己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一塌糊塗。自己屁股流鮮血,怎麼能幫著別人治痔瘡呢?
另外他也搞不來錢。
尤為重要的是,他即便搞來錢了,在沙漠裡修路這樣的活,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國能幹。
所以,我們不看好美國的那個印歐經濟走廊計劃。
分析過來,分析過去,熬了幾個夜,費了很多口舌,死了很多腦細胞,結果,巴以衝突爆發了,那些分析其實都沒多大意義了。即便美國一夜之間神功附體,能搞來很多很多的錢,突然一下又會在沙漠裡修路了,巴以衝突爆發也讓它的動力、前提和邏輯衰減了不少。
細細想一想,早知如此,我節前的那期節目就可以不做了,不操那個心,不費那個勁了。
而這背後最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最關鍵的關鍵在於兩個字:正義!
巴以衝突的淵源,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朋友們不要覺得我誇張,一點都不誇張。
30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000年前後,也就是中國的商紂王時期,在那之前的漫長歷史中,在巴勒斯坦這個地方居住的是猶太人,也就是現在以色列國的老祖宗。
他們在這裡創立了猶太教。後來,猶太教的一個分支成為基督教。再後來,基督教的一個分支成為伊斯蘭教。所以,巴勒斯坦那裡的耶路撒冷,既是猶太教的聖地,也是基督教的聖地,還是伊斯蘭教的聖地。
也就是在距離現在3000年前的那個時期,猶太人被攆走了,然後猶太人就在全世界遊蕩。那麼,在這3000年期間,是阿拉伯人居住在巴勒斯坦這個地方,也就是現在巴勒斯坦人的老祖宗們住在這個地方。
3000年後,具體來說是二戰結束的時候,以色列人回到這個地方,要在這裡建立一個國家。——順便說一下,當時考慮的建國地點,甚至還曾經考慮過中國東北和俄羅斯交界的地方。到現在,中國東北與俄羅斯交界的地方,俄羅斯那邊有一片土地,是俄羅斯的猶太人自治區。
反正故事很複雜,最後選擇了在巴勒斯坦那個地方給猶太人一塊地,建立一個國家。
對於猶太人來說,3000年的時間,算是終於回到了故土,這在情感上也有一定的可理解之處。但是,畢竟巴勒斯坦人在這裡住了3000年,一個人一輩子一般來說最多活100年,每代人的間隔通常是二三十年,3000年是多麼漫長的歷史。那麼我們摸著良心說一說,這塊地兒到底應該算誰的?
你祖爺爺的祖爺爺的祖爺爺……一直往上數,一百代祖爺爺曾經確實在這住過,但是接下來這3000年都是我的祖爺爺、祖爺爺、祖爺爺、祖爺爺……在這兒住,現在你回來了,你說這地兒是你的?還是我的?
當然,我們本著全地球人是一家的理念,回來就回來了,給你個地兒住也不是不行。前提是,你總得讓我有地兒住吧?你總不能說你回來住,我反而沒地方住了吧?
那雙方到底怎麼劃分地盤呢?
那些複雜的道理咱不講了,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形成決議,分給巴勒斯坦人1.12萬平方公里,分給以色列人1.4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色列分得還多些。另外還有耶路撒冷,成立耶路撒冷市國際特別政權,歸聯合國托管。
而且,這個在一個地方建立兩個國家的方案,其實不符合聯合國先憲章,對阿拉伯人嚴重不公平。因為聯合國憲章規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尊重當地居民的意志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
當時美國操縱的聯合國為啥不按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在這個地方實行民族自決呢?原因只有一個:當時那個地方阿拉伯人口佔三分之二,猶太人還不到三分之一。如果按照聯合國憲章,實行民族自決,也就是大家投票決定,那肯定是建立一個國家,而不是兩個國家。而且這個國家是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國家。因為,阿拉伯人佔有三分之二強的人口,佔用94%的土地。如果那樣,這地方就只有一個巴勒斯坦國,猶太人可以在這個國家裡面有一個自治區。
由此可見,美國對於規則,那是合自己心意的就用,不合自己心意的就不用。
就這樣,聯合國決議在美國的操縱下,在不符合聯合國憲章的情況下,通過了。
美國操縱聯合國不遵守聯合國憲章、通過的那份決議,是二戰以後持續至今的巴以衝突的直接根源。所以,我們說當今世界的動蕩,很多都是由美國製造的,確實沒冤枉他。
所以,最初,確實是巴勒斯坦人不願意這麼幹,於是發生了四次中東戰爭。
後來,巴勒斯坦人,包括他背後的阿拉伯人,也覺得打不贏,也就死了這條心。對於阿拉伯世界來說,也可以這樣想,雖然聯合國的決議不符合憲章,但總歸形成了正式決議,那麼,還是尊重這個決議。
不僅如此,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世界,還打算讓以色列在本來就多佔便宜的基礎上,再多佔點便宜。目前中國主張的「兩國方案」當中,以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開戰前的邊界為邊界,來劃分兩國領土,其實是在那個巴勒斯坦已經吃虧的聯合國決議的基礎上,巴勒斯坦進一步做出了讓步,但大體上符合當下的巴勒斯坦和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期望。
但是,儘管如此,以色列還是不同意。
美國,還是支持以色列的這種不同意。
前面已經說了,本來總共大約不到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分給以色列的是1.49萬,現在以色列佔了2.7萬平方公里裡面的2.5萬平方公里,佔比高達94%,他一點都不想吐出來,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算個總賬,二戰結束時,猶太人佔有的土地面積只有6%,阿拉伯人佔有94%,現在倒過來了,以色列實際控制面積大約94%,阿拉伯人只控制6%。
而美國,並不阻止和限制以色列的這種行為。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撐腰,以色列怎麼可能多佔這麼多土地呢?
當下民主黨拜登領導的美國政府,比共和黨的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稍微柔和一些。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無視這樣的正義所在,拋開最核心的問題,推動阿拉伯國家在可能進一步犧牲巴勒斯坦領土的前提下,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美國沒有站在正義的一邊。用老百姓的話說,事情總該有個是非曲直。而美國總是不站在事情本來的是非曲直的基礎上處理問題。
客觀地說,民主黨執政的美國,推動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也還算是朝著和平的方向在努力。但是他丟掉了正義這個前提和基礎。所以他的努力是在沙灘上蓋房子。因為基礎不牢,也就很容易地動山搖。
那美國為什麼不主持這個正義呢?他不知道正義在這裡嗎?這麼簡單的正義美國人會不知道嗎?美國人現在口口聲聲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還在這個問題上指責中國。那麼在巴以問題上,規則就是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關於巴勒斯坦分治問題的決議,兩家土地劃分多少,都白紙黑字的寫在那兒啊,你怎麼就不能遵守一下呢?
美國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規則。所以很多朋友也能想得到,美國為了他自己的國家利益,不遵守這個規則。
但我認為,話說到這裡還不充分,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做任何事情都是基於自己國家的利益,這無可厚非。
問題的關鍵的關鍵是,你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選擇什麼樣的路徑?
比如我在節前的那期節目裡面說,美國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在中東制定的規則就是,敲釘,斬首,收走狗。
敲釘子,就是製造矛盾。美國為了控制中東,就是把以色列當成一個釘子釘進中東的土地,激發出大量的矛盾,然後他利用矛盾分而治之。
比如,他讓以色列充當他的打手去對抗中東那些不聽美國話的國家,比如伊朗。比如,在幾次中東戰爭當中,他先是支持以色列,把阿拉伯國家打得扛不住了,然後,阿拉伯國家在打不贏的情況下,又必須有求於美國,於是美國用這種方法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都抓在手上。
我們在前面的節目裡分析過,美國就是用這種方法綁定了沙特,因為,美國可以保護沙特不受以色列的欺負(當然還有伊朗)。這樣,美國和沙特簽訂了石油美元協議,從而讓美元在1971年與黃金脫鈎後,又很快和石油掛鈎,讓美元霸權得以苟延殘喘到今日。
所以,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選擇的路徑是,製造矛盾,分而治之,漁翁得利。
如果從正義的角度來解讀的話,前面說了,美國的出發點是非正義的。現在我要說,美國從那個非正義的出發點出發,實現他自己國家利益的路徑,也是非正義的。
說來說去,美國最缺的就是正義。
正義這東西,在很多時候你覺得他沒啥用,不起啥作用,因為很多非正義的事情,也能取得暫時的勝利。
但是從長時間和大空間的角度來看,正義這東西其實是無處不在的。
比如,當下中美在中東地區的博弈,其實都有推動中東地區和解的成分在裡面。中國的路子是先推動阿拉伯國家的和解,然後阿拉伯國家再作為一個整體跟以色列談。但中國堅持的前提和基礎是兩國方案,兩國方案是以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決議為基礎,又考慮到二戰以後幾十年的現實所提出來的一個符合實際的方案。這個方案的根子在正義。正義是原則,當然也有靈活性。
美國也在推動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可是他的前提和基礎是,默認以色列在聯合國大會決議形成之後,大量侵佔巴勒斯坦的土地。美國所作所為都是建立在不正義的前提下。
於是,地球人評出來的全世界四大情報機構,美國佔了一家,以色列佔了一家,結果這一次美國和以色列兩家這麼牛叉的情報機構都無法得知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突然發起了襲擊,並且給以色列造成了幾十年以來最大的傷亡。衝突的延續也必將打亂美國在一個月前向世界公佈的中東戰略。
所以,沒有正義在手,再怎麼算計都不好使。
這就是我對最新的巴以衝突局勢的感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