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為什麼要第二次去以色列?

每日怡見

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後,對於美國一直想要促進的中東和平進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美國肯定是要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而且以色列就是美國的軟肋,誰碰都不行,只要碰一下立刻就會跟你急眼的那種。

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很親密,但又很模糊。

以色列表面上是美國的小弟,可實際上,猶太財團才是左右美國政壇的中堅力量。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三個子女都和猶太人結婚。

現任總統拜登,他政府內閣成員裡面有一半都是猶太人,包括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還有白宮幕僚長傑夫·齊恩茨,也都是猶太人。

於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猶太人又成了美國人的爸爸。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就很難弄了,以色列就說了:這樣吧,人前我管你叫哥,人後你管我叫聲爸,咱倆各論各的。

現在以色列出事了:「哥,我出事了,快來幫幫爸!」

於是,從10月12日開始,布林肯先去了以色列,這一次去,是表態美國將會無條件的支持以色列,不惜一切代價的維護以色列。

這就和某某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故,災難,領導幹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一樣。

這個表態很重要。

除了去以色列,布林肯隨後又去了約旦、卡塔爾、巴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國。

為什麼要去這麼多國家呢?

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好與阿拉伯盟友之間的關係,防止戰爭升級為更廣泛的衝突。

本來只是巴以衝突,法塔赫還沒參與,主要就是以色列和哈馬斯,頂多再加一個傑哈德,別到時候真演變成第六次中東戰爭,那可就麻煩了。

所以,布林肯去以色列表完態之後,立刻就跑了中東各國,希望穩定人心。

他很聰明,並沒有直接去沙特,按理說沙特是中東的老大,阿拉伯世界的代表啊,但是布林肯首先去了約旦和卡塔爾。

為什麼呢?

因為約旦和以色列接壤,前幾次中東戰爭裡都出了大力,但也因為這個約旦被以色列給揍慘了,所以這些年約旦對以色列的關係都特別友好。

布林肯這次去,就是連恐帶嚇,告訴你血的教訓放在眼前呢,這次別聽他們攛掇,乖乖的,按兵不動,這樣對大家都好。

嚇唬完了約旦之後,布林肯就去了卡塔爾。

這是因為卡塔爾和西方的關係非常好,熟悉體育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卡塔爾財團是很多體育俱樂部的大金主。

布林肯對卡塔爾當然是拉攏。

搞定了約旦和卡塔爾之後,布林肯這才去了沙特。

對付沙特,他可不能用之前的恐嚇和拉攏了,因為沙特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體量擺在這,萬一逼急了,他帶著整個阿拉伯世界倒向中俄怎麼辦?

那麼,對沙特,就只能用利益交換。

布林肯具體開出了什麼條件,我們不得而知。

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因為新聞稿裡面不會寫他們談了什麼,只有雙方正式簽署文件的時候,大家才會知道:唔,原來聊了這些啊……

但這一次沙特拒絕了布林肯的方案。

因為美國一直想讓沙特譴責哈馬斯,可是沙特直到現在,卻一直沒有表態要譴責哈馬斯。

並且,在以色列要求加沙北部居民撤離之後,沙特堅決反對強制加沙地帶居民遷移,譴責繼續把手無寸鐵的平民作為打擊目標。

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表態,但這裡面可關係重大。

因為這可是美國人讓你站隊的,你不過來,那麼就意味著你要站到另外一邊去了。

沙特就在中東,沒辦法置身事外,和其他國家一樣做到中立。

對於沙特來說,這場巴以衝突就是非黑即白,美國現在讓你譴責哈馬斯,意思就是要讓你站隊以色列。

可你現在不肯譴責,那就意味著你要站在哈馬斯這一邊。

非黑即白,沒有第三個選項,形勢也不允許沙特有第三個選項。

雖然沙特現在並沒有公開的給哈馬斯提供武器彈藥,也沒有出兵和以色列幹仗。

但沙特的態度就擺在這呢,周邊那些阿拉伯國家的態度也是如此。

雖然大家嘴上說的是:我們正在努力加強溝通,平息局勢,制止當前衝突升級,並要求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

可實際上,他們全都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有人之前就說了:為什麼以色列頻繁的轟炸,把巴勒斯坦人民都給屠殺成這樣了,那些阿拉伯國家,那些阿拉伯兄弟怎麼不出手呢?

其實,他們在等待,等待以色列大軍攻入加沙地帶,大家可以看看加沙地帶的地形,密密麻麻全都是房屋,下面還有上千條地道。

一旦以色列地面部隊攻入,那麼勢必將會遭到哈馬斯的頑強抵抗,就會陷入艱苦的城市戰和巷戰,你不知道哪個窗戶口就會伸出一個黑洞洞的槍口對著你。

等到以色列30萬軍隊全都陷入加沙地帶這攤沼澤的時候,那麼周圍的群狼就會蜂擁而上,一齊將以色列給撕碎。

有兩個跡象可以證明這一點。

首先是以色列現在只派出特種部隊進入加沙北部,遲遲沒有派大部隊攻進去。

其次,美國在調動了一艘航母之後,現在第二艘航母也緊急前往中東部署。

這裡面就很奇怪啊,為什麼會這樣呢?

難道,為了對付一個哈馬斯,以色列30萬軍隊還不夠,還需要美國的航母過來助威?

當然不是了,美國派航母過來,正是洞察到了阿拉伯國家的這些企圖,想要威懾他們,避免以色列真的對加沙地帶全面進攻之後,會被群狼給分食啊。

這也是為什麼布林肯在逛了一圈中東國家之後,又回到了以色列,三天之內第二次到訪以色列的理由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布林肯此行的目的是:與地區合作夥伴接觸,努力幫助防止衝突蔓延,確保人質立即安全獲釋,並確定保護平民的機制。

可實際上,那點人質在大國博弈中,他們是根本不放在眼裡的。

又不是自己家小孩被哈馬斯給抓走了,這值得布林肯再跑一趟嗎?

布林肯再跑一趟的目的,就是他在中東這些國家轉了一圈,洞悉了他們的態度,尤其是沙特的態度之後,感到後背發涼,突然意識到阿拉伯國家是想等以色列入侵加沙之後,再動手。

於是,他趕緊跑到以色列,一方面美國讓以色列推遲地面行動。

而另一方面,布林肯還表態不支持以色列把巴勒斯坦人給趕出加沙地帶。

他這樣做,就是想勸以色列收手,轟炸幾下就算了,可千萬不要派地面部隊全面進入啊。

要不然,那些阿拉伯餓狼們可等著圍攻你呢。

你以為他們為什麼不出手?

他們是等你虛弱的時候,趁你病,要你病啊。

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兩艘航母都保不住你們了。

因為如果沙特真的對以色列動手了,那美國又該如何自處呢?

幫,肯定是要幫以色列的,但這就意味著美國將會永遠的失去沙特這個盟友。

此消彼長,在美國失去了沙特的同時,中俄也將收穫一個強有力的好夥伴,好朋友。

所以,對美國來說,不打,維持現狀,才是最好的局面。

如果打了,那世界的天平將會傾斜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