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隊殘酷的轟炸繼續,加沙地帶死亡人數繼續攀升。以色列方面死亡人數幾乎穩定在1400人,巴以衝突已經演變為一次高科技的單邊屠殺,這時候,以色列一直凶惡地宣傳,要地面進攻,全面進攻並佔領加沙,甚至要建立安全的政權。軍隊已經集結,而且已經開始交火,似乎地面進攻就要開始。但秦安戰略的判斷是,以色列已經不敢大規模地面進入加沙,實現其徹底消滅哈馬斯的目標。
第一大跡象:不敢
以色列軍隊試探性進攻受阻,有坦克已經被哈馬斯摧毀,信心受到極大挫傷,並且迅速撤回。以色列軍隊其實沒有渲染的那樣勇敢。內塔尼亞胡這樣的已經上不了戰場,年輕一代心理有了很大變化。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3日,以色列軍方發佈消息稱,以軍地面部隊22日夜間對加沙地帶實施了有限的行動。事實上,以色列地面部隊已在13日之前,在加沙地帶進行過「局部行動」。以色列國防軍曾於13日晚發表聲明說,以軍在過去24小時出動一支步兵和坦克部隊,在加沙地帶進行了「局部行動」。以軍行動只在加沙地帶外圍展開,並未深入該地區內部。為什麼沒有深入,就是沒把握,怕被消滅而不敢!
哈馬斯下屬武裝組織「卡桑旅」也證實,哈馬斯當地時間10月22日與一支潛入加沙地帶的以色列部隊發生了交火。根據卡桑旅的聲明,以色列部隊的「滲透」發生在加沙南部地區汗尤尼斯以東,哈馬斯在戰鬥過程中摧毀了以方兩輛裝甲推土機及一輛坦克,以方部隊隨後撤離。一輛坦克被摧毀就跑了,可見以色列軍隊沒有哈馬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拼命精神。
目前,以色列大兵壓境,但遲遲不肯進攻,更多是在渲染氛圍。以防長的作戰計劃三個步驟,以及準備地面作戰三個月的可能,反而暴露了自己不敢進攻的事實。就像以色列轟炸加沙這種自己毫無風險的事情,什麼時候公佈了計劃和目標? 根本沒有!因此,這種計劃和時間的公佈,反而是露怯行為。《以色列時報》當地時間21日援引以軍方消息稱,以色列部隊正在為地面進攻加沙地帶做準備,近幾天已經批准了「擴大戰鬥的計劃」,部隊正在「按照批准的作戰計劃進行訓練」。國防部官員表示大規模地面進攻將「很快」開始。這一切,更是威懾的認知戰,企圖以死亡威脅造成巴勒斯坦內部分化。
第二大跡象:不讓
反對以色列屠殺的呼聲日益強大,儘管美英德法等國領導人或者政要到訪以色列,但其內情緒失控,爆發反對以色列的熱潮,甚至襲擊猶太人的事件激增。包括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加入反對行列。據路透社報道,奧巴馬23日發表題為「針對以色列和加沙問題的想法」的聲明稱,以色列在對哈馬斯的進攻中一些行動,如切斷加沙的食物和水供應,可能「使幾代巴勒斯坦人的態度變得更加強硬」,並削弱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支持。
美國之所以不讓以色列繼續,在於其「分而治之」的策略,一旦哈馬斯消失了,其他阿拉伯國家都慫了,以色列也就不需要美國了。因此,保持並存狀態,才是美國利益最大化。儘管拜登在內塔尼亞胡面前有點慫,但本質上,以色列依然是美控制中東的工具,以色列人民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另外,隨著以色列屠殺繼續,國承受的壓力增加,目前已經遭受火力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美軍基地都遭受打擊。據多家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3日,美國指責伊朗在某些情況下「積極協助」代理組織對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發動火箭彈以及無人機襲擊,美國總統拜登已指示五角大樓做好準備,進行適當回應。另外,白宮還證實向以色列派遣軍事顧問。這個顧問說是擅長地面作戰的將軍,何嘗不是監視以軍的美國人呢?
第三大跡象:不強
剛剛看到視頻,前美國情報官員透露以色列虛弱 很多猶太人準備「逃離」以色列不再回來。另外,中東反美武裝正在等待衝鋒號,以色列一旦大規模進攻加沙地帶,將面臨群毆局面。儘管以色列塑造得很強悍,但幾乎都是在美國幫助下贏得戰爭。目前,美國已經加速衰落,靠山一旦到了,未來得群毆不僅僅是輸贏,而是生死存亡得問題。如果窮凶極惡,以色列未來或者面臨再一次滅國。
從目前來看,一旦阿拉伯世界團結起來開火,以色列難以招架。但是,這個中東國家直接開戰得可能性不大,但是這些國家得反美組織,甚至反政府武裝甚至可能實現國內和解,中東國家打一場另類「代理人戰爭」,以色列也招架不住。對此,以色列政客很清楚,因此,盡可能不以大規模進攻加沙來凝聚反美反以力量。
以色列的不強還體現在這些屠殺行為並非全體以色列人民的願望,和全體猶太人也沒有必然的關係,美國猶太人甚至站出來支持巴勒斯坦人並攻擊美國國會。沒有人民支持的屠殺,其實是內塔尼亞胡等一小撮政客的窮凶極惡。內塔尼亞胡還遭受到國內普遍質疑,讓其辭職的聲音很大,甚至包括以色列前總理以及前軍隊和情報界前官員。這些都將導致內塔尼亞胡急切進入加沙地帶的行為延遲甚至取消。
與此同時,在以色列軍隊喪失人性屠殺的同時,哈馬斯的形象發生惡劣巨大的變化,剛剛被哈馬斯釋放的以色列人證實,哈馬斯非常友好。
一句話總結:一切正在徹底把以色列政客從虛幻的正義跌入罪惡的深淵,屠殺不能繼續,不讓被人活下去,自己也不可能存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