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鏖戰正酣,緬甸局部內戰,中美交往升級,俄烏局勢生變。
以上四句話大概可以囊括當前世界的博弈熱點。以色列針對加沙的地面行動正在以越來越激烈的試探性攻擊展開。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場仗還需要僵持一段時間。以色列儘管在戰力和裝備上佔盡優勢,但想要進入加沙和哈馬斯打巷戰還是需要更加謹慎,需要更多的準備。以數百公里長地下工事而得以堅守加沙的哈馬斯,是不會那麼容易被以色列軍消滅的,除了用鑽地彈把加沙土地都犁上一遍,否則,以軍的進入就只能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為代價。而哈馬斯為這場反侵略戰爭準備了數年,其儲備的戰爭物資也必然可以保證他能夠撐更長的時間。
而時間是目前以色列人最為擔心的。因為國際社會對於這場站在的看法已經越來越不利於以色列。歐美各國都爆發了支持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暴行的抗議活動。這也成為目前全球唯一能夠取代俄烏戰爭的熱點輿論話題。但二者的輿論的導向卻截然不同。歐美民眾對於俄羅斯的固有印象使得他們即便反對援助烏克蘭也是因為其自身利益遭到了損害。比如烏克蘭難民的湧入,比如自家財政和軍事資源被運往烏克蘭而讓本國利益受損等等。但是,在支持巴勒斯坦這件事上,卻是因為以軍在加沙造成的慘狀真的令人目不忍睹,以色列的行為已經顛覆了西方自己炮製出來的價值觀。
更為過分的是,以軍這次針對加沙的襲擊從真正意義上實行了無差別轟炸,從滿是患者和避難者的醫院到聯合國標注的人道主義場所,從BBC的記者到聯合國公職人員,都是一律殺無赦。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西方國家自己臉面也抹不開了,所以我們看到,本次聯合國的投票,法國投了贊成票,而英國和日本這樣的美國鐵桿小弟只能投棄權票。只有美國和以色列以及12個被美國和猶太資本控制的小國才跟隨美國投了反對票。這世界有多少個國家?大概有兩百個吧,卻只有十二個跟在美國身後,其中的強弱,明眼人一看即知。而隨著以色列在這場衝突中殺戮越來越多,戰果卻越來越不明顯,這世界對於猶太人的同情已經接近冰點。
而這些就是哈馬斯在等待出現的結果。只要堅持時間夠長,不但哈馬斯的同情者會越來越多,恐怕支持哈馬斯的國家也會越來越多。最終,以色列會不會輸了這場戰爭或者並不可知,但這場戰爭把美國的霸權拖進深淵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試想,哪一個被美國霸權壓制的國家不想趁機在裡面推一把呢?
所以,美國迎來了中國外長的到訪。這次外長出訪美國,分別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安全助理沙利文以及美國總統會面。從目前的信息來看,中美這次的高層會談雖然級別很高但卻並沒有形成一個實質性的結果。中方的表述也是美國反華基調未變,只是保持交往有利於雙方的戰略互信以及世界和平。
基調未變,也就意味著矛盾尚未調和。美國要的中國沒有答應,中國要的美國也在含糊其辭。雙方在經貿上都沒有取得突破,更何況在巴以問題上呢?本來就超然事外的中國就更加不可能被美國拉著去做一場對自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外交努力了。中國只要秉持中立客觀的立場,誰也不能說我們。而針對巴勒斯坦地區的人道主義援助,那就更加無可指摘了。誰讓這次猶太資本沒有控制住全球的媒體輿論呢?
但下個月在舊金山舉行的APEC峰會,中國會怎麼做?我認為應該會去的。本來APEC峰會就是一個國際性交往平台。多參與總比不參與要好。即便美國是東道主國,但討論的可是泛太平洋地區的國際事務。去人家裡搶鏡頭才會有更爽的感覺不是?更何況,舉辦地舊金山屬於加利福利亞州,加州州長都親自過來送請柬了,總得給那些願意看到中美關係緩和的美國派別一些希望和臉面吧。至於中美總體關係,從目前的俄烏,巴以以及中美自身所處的環境,所具有的矛盾來看,也就是客客氣氣的去赴個飯局,至於那宵酒醒何處,自然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指望花好月圓是不現實的。
至於緬甸,我們其實完全不用太過在意,只要把自己家的籬笆扎緊即可。無論哪一方,想要獲得中方的支持,都得拿出誠意來。緬甸政府需要有個鮮明的姿態,緬北武裝則需要保持足夠的尊敬。但雙方會不會拿被「騙」過去的中國電詐人員來做籌碼?我們可以套用一句駐聯合國張大使回應以色列代表的話來做為回答「選擇中國作為對手,顯然是選錯了對相。」以色列如此,緬甸那邊的事兒就更是如此了。
持續延續的俄烏戰爭,似乎永遠看不到盡頭,歐美彷彿是一根巨大的蠟燭,雖然燃燒會讓它消耗,但卻難以看到它蠟炬成灰的一刻。而俄羅斯就像一個吹風的少年,雖然他的吹氣不足以讓這跟蠟燭在短時間里燃盡,但卻能吹動那火苗四處搖晃,蠟油四濺。相同的道理,由歐美助燃的各地烽火,雖然看似在點燃他國,但歐美自身的蠟燭屬性焉有不受波及的道理?而我們要做到就是給自己割出一圈放火帶,並讓吹風的少年保持他的體力。路雖長行則必至,天雖高,飛則必達。■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