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如何失去造夢能力的?

北風雪林

兩百年來,全世界有不少人因為「美國夢」的信仰,遠離故土,對美國趨之若鶩。

「美國夢」,是成年人相信可以實現夢想的「成人童話」。

今天,我看了美國好萊塢最新推出的歌舞電影《旺卡》,這部電影是2005年蒂姆·伯頓導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前傳。

《旺卡》電影海報

2005年是絕大多數80後剛剛成為「成年人」,卻還沒離開校園,沒感受社會疾苦的時候,因此《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許多80後的第一部「成人童話」。

2005年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將好萊塢的造夢能力和前沿科技展現到極致,打造了瑰麗夢幻的「巧克力王國」。

與此同時,當演技天才約翰尼德普,遇到夢想鬼才蒂姆伯頓,他們一起塑造了「威利·旺卡」這個經典的「巧克力工廠老闆」形象。

正因為約翰尼德普讓「威利·旺卡」這個配角成為影史經典,所以才會有將近二十年後,以「威利·旺卡創業故事」為核心的前傳電影。

因為知道《旺卡》是2005年《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前傳電影,所以在今天看《旺卡》之前,我特意昨天重溫了一遍《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電影海報

兩相對比,最直觀的感受是:二十年過去,美國失去了「造夢」的能力。

二十年前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並不是原創故事,它是將英國上世紀60年代的「童話故事」搬上螢幕,進行螢幕呈現。

不過英國上世紀「60年代的幻想故事」,被蒂姆伯頓拍出了很多「現實主義」感覺。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述的是一個「窮孩子美夢成真」的童話故事。故事講的是有一位叫做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大師,能製作世界上最好吃的巧克力。

因為有競爭對手不斷派人「偷竊他的秘方」,所以他最終將工人全部遣散,從此「旺卡巧克力」工廠成為無人自動化工廠。

十幾年後,威利·旺卡突然宣佈,將五張「邀請金券」放入巧克力包裝內,從世界各地,以「抽獎」方式,選擇五個幸運兒童「參觀巧克力工廠」,並且其中一個兒童參觀後會獲得「終極神秘大禮」。

全世界各地陸續有「財閥二代」,「世界冠軍二代」,「超高智商二代」與「暴食者二代」四個男孩女孩先後得到「四張金券」。

故事主人公查理是一個貧窮的小男孩,他父親在「牙膏工廠的包裝產業線」辛勤工作,母親在家裡照顧「四個老人」,三代同堂,同住同食的家庭貧困,也透出一絲家庭的溫馨。

在全世界都以為「邀請金券」一定是「內定天選之子」才能獲得的時候,查理帶著一家人的夢想和期望,經過三次嘗試,真的「抽中了最後的巧克力工廠參觀券」。

接下來的劇情有些像「套路闖關遊戲」,四個展現「各種劣根性」的二代們一關關被淘汰,最終窮孩子「查理」因為善良與愛被選為「巧克力工廠繼承人」。

當然,「童話故事」的結尾是查理繼承了巧克力工廠,「怪富豪」威利·旺卡獲得了缺失已久的親情與愛。

2005年的故事雖然「老套」,但是帶著那個年代「夢想可能成真」的勁頭以及各種瑰麗奇詭的巧克力幻夢。

反觀今年的《旺卡》,聚焦巧克力大師威利·旺卡擁有巧克力工廠之前,如何從一個窮小子,變成「巧克力大亨」的創業歷程。

這次電影裡展現了「讓人一吃飛上天」的巧克力幻想,可是除此之外,就是與三個「壟斷巧克力資本」鬥智鬥勇的創業故事。

雖然在《旺卡》有些「分享美味與夢想母親就在你身邊」這樣空洞的台詞,可是整個片子的基調還是「萌新創業團隊對決邪惡壟斷資本」的故事。

結尾當然還是樸素的「窮小子鬥敗富豪,富豪集體入獄,窮小子創立巧克力工廠」,可是二十年過去,無論是當年的青年來到中年,還是當年的兒童成長為「青年打工人或者創業者」,而十年後的《旺卡》都無法給人「美國夢」蠱惑人心的力量。

「夢想」和「幻想」最大的共同點是什麼?是兩者都幾乎不可能成為現實。

「夢想」和「幻想」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是幻想絕不可能現實,但是夢想還有百萬分或者千萬分之一成真的機會,就這「夢想成真」的渺茫機會最激動人心。

二十年前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美好的「成人夢想」。

因為那時的美國讓全世界相信「窮小孩」有可能和四個「天之驕子」獲得同等邀請券的機會。

二十年前的美國讓世界相信窮小孩也可能繼承「億萬富翁」的工廠。

今天的美國,再也造不出「這樣的夢想」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