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在紅海暴露致命缺陷

樞密院十號

近日有網友詢問「美國海軍無法在海上補給彈藥」到底是怎麼回事。美軍缺乏這種能力可並非老司機胡扯,在介紹美英對胡塞武裝發動的空襲行動時,英國《金融時報》也明確承認,美國海軍的這個缺陷,使其在彈藥耗盡時必須返回基地才能再填裝,從而嚴重影響作戰持續性。

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更是將「海上補給彈藥」描述「遊戲規則改變者」,可見美國海軍對此的重視程度。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海軍是如何丟掉這種關鍵能力的呢?

美國《防務新聞》描述稱,托羅在數十年前加入美國海軍時,美國海軍艦艇仍具備海上補給彈藥的能力,因此在他成為美國海軍一把手時,對於現狀難以忍受,明確要求「優先恢復在海上重新填裝戰艦垂直發射系統的能力」,以「增強現有部隊的前沿持久戰鬥力」。

事實上,對於早先的美國海軍來說,海上補充彈藥本不是難事——當時美國海軍有專業彈藥補給船可以用吊車吊運炮彈或導彈到軍艦上。但隨著垂直發射裝置的普及,麻煩就來了——導彈不是送上軍艦就可以了,而是必須垂直地精准吊放到垂直發射單元裡,這個過程非常容易受到大風、海浪和水流的影響。在平靜的港口中進行這項操作時,吊車位於碼頭的固定位置,驅逐艦也被固定在泊位上,基本可以排除外部影響;但在海上補給時,船隻會受風浪影響而搖擺不定,一旦位置傾斜,導彈填裝時沒有對準倒是小事,如果發生劇烈碰撞導致導彈與發射系統相撞受損,那才是麻煩大了。

垂直發射系統雖好,但麻煩也不少

美國海軍為此專門開發了MK41垂直發射系統使用的彈藥再填裝裝置,「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早期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都配備了這種裝置。但問題在於,該裝置體積不小,會佔用3個發射單元,「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原本部署有128個垂直發射單元,但配備前後兩套彈藥再填裝裝置後,發射單元就減少為122個;早期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發射單元也因此減少為90個。

更重要的是,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一度處於「拔劍四顧心茫然」的獨孤求敗狀態,美國巡洋艦/驅逐艦搭載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通常填裝有數十枚「標準」或「海麻雀」防空導彈,光是單艦配備的防空火力就可以摧毀整支中小規模空軍,因此通常情況下根本不會遇到艦載垂發彈藥用完的時候。再加上彈藥在填裝使用時對於海況要求高,填裝速度又慢得出奇,最終美國海軍認為缺乏實用價值而禁止使用該裝置,後續建造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也不再具備彈藥再填裝能力。

補給艦在海上為垂發系統再填裝實在是高難度動作

但是,當快速現代化的解放軍出現後,美國海軍發現情況不對了。托羅在去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明確宣稱,如果與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海軍的這些戰艦隻要進行一兩次交戰就會很容易地發射完所有導彈,然後只能離開戰鬥去重新補充——對於美國太平洋艦隊而言,只有日本、關島、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的少數港口具備為這些艦艇填裝彈藥的能力。然而「日本和關島的海軍基地可能會被解放軍遠程火力摧毀,或者處於不安全狀態,在此補充彈藥的船隻將過於脆弱。到夏威夷重新裝載彈藥將意味著美軍艦艇必須在兩周或更長的時間內退出戰鬥,到加利福尼亞的航行更糟糕,橫跨太平洋至少要花費三個星期的時間。」他認為,解放軍海軍在類似衝突中背靠基地,因此在彈藥補給方面反而不存在問題。

托羅就任美國海軍部長以來,將包括海上填裝彈藥在內的物流業務納入了美國海軍優先事項的最高級別。美國智庫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2019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在西太平洋或中太平洋部署兩三艘具備海上補充彈藥能力的補給船,就可以極大減少美國海軍艦艇重返戰鬥崗位的時間,相當於額外增加了18艘巡洋艦或驅逐艦。

由此可見,「美國海軍無法在海上補給彈藥」的毛病由來已久,只不過以往更多是在針對中國這樣「同級別對手」時表現得明顯,而在這次紅海護航行動中,由於美國驅逐艦艦載防空導彈攔截胡塞武裝低成本無人機時的「性價比」問題,使得解決「海上補給彈藥」的急迫程度更上一個台階。

但想要解決這個難題並不容易。美國去年進行了多次相關試驗,成功讓安裝有全套彈藥再填裝系統的補給船,在平靜的碼頭模擬為驅逐艦垂發系統進行彈藥吊裝。但當它們在海上錨地嘗試進行同樣操作時,由於海浪影響以及吊車的搖擺,彈藥填裝試驗失敗了。而美國海軍的最終目標是在風浪更大的海上航行期間實現垂發系統再填裝,顯然現實和理想還有很遠距離。報導透露,美國海軍正在為此開發多種專用的起重系統,但後續試驗何時舉行尚不得而知。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專家霍姆斯批評說,這個缺陷遲遲未能解決,暴露了「我們海軍太久沒有認真對待中國的挑戰」。

隨著解放軍海軍邁向藍水的腳步越來越遠,垂發系統海上再填裝的需求也會逐步凸顯。在這方面,我們依然可以借鑒美國海軍的經驗、「摸著鷹醬過河」。■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