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炒菜是一種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烹飪方式,但是在一些歐洲國家,炒菜卻不像在中國那樣普及。
不過最離譜的還得當屬於美國一位教授調侃道:「在吃了中國的炒菜之後,感覺我們之前的生活就像是在過原始時代一樣!」
但是這不免的讓大家疑惑,那些在廚房熱火朝天的炒菜是只有中國才有的東西嗎?
中國與西方的飲食價值觀差異
中國人歷來注重食物的「味道」,而西方人更看重食物的「營養」,這一差異源於兩種文化中的不同價值觀。
在中國,追求美味可口的佳餚被視為人生最大的樂事,早在《說文解字》中,「美」的解釋就是「嘉味」。中國人通過選材搭配,烹調技巧的精准把控,去探求那種醉人的美味,這是中國幾千年烹飪藝術的精髓。
中國菜餚注重消除異味,突出食材原有的鮮美,如宋代的「酒蒸雞」、「酒潑蟹」等菜式,便是利用酒的芳香去掉腥味,中國人十分注重食物的口感和風味,善用調味突出或者遮蓋食材的原味。
中國飲食文化意韻生生,源遠流長,中國美學理論與飲食文化息息相關,「美」之本意即為「嘉味」。中國人認為味道是評判一個菜餚的關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視吃到美味可口的佳餚為人生最大的樂事,這種以「味」為本的飲食理念奠定了中國菜的審美基礎。
中國菜強調「炒」的烹飪技法,因為它最能帶出食材的鮮美口感,如川菜中的魚香肉絲,就運用各種佐料烹炒出鮮香味美的菜餚。
中國人不僅追求味蕾的享受,也注重視覺、嗅覺的體驗,色彩和諧、芳香撲鼻是中國菜常見的審美特色,這與中國哲學強調「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謀而合。
相比較而言,西方人視食物為身體燃料,更看重科學營養,他們強調食材搭配的精確性,用天平秤量各種元素的克數。
西方人研究食物的化學成分,計算人體對不同營養素的需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膳食方案,他們偏愛簡單的烹飪方法如燒烤、沙拉,以保存食材的原汁原味,這種理性機械的飲食方式符合西方推崇邏輯和理性思維的傳統。
當然,中西方在地理氣候上也有差異,中國種類豐富的時令蔬果,豐富了烹飪的可能性,而西方國家的嚴寒季節,不得不依賴香料和油脂以增添風味,在「味道」與「營養」的選擇上,來自根深蒂固的文化價值觀和地理背景的這兩種觀點都值得我們理解。
食物的來源和烹飪方法的選擇,往往反映出一個地區乃至一個民族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文化傳統,中國和西方在這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氣候溫和、水源豐富,大江大河縱橫交錯,形成了廣袤的平原,這些地理優勢培育了中華民族悠久的農耕文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華夏先民就開始在河谷平原上種植水稻。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度發達的農業社會,屈原在《國殤》中寫道:「稻粱萬畝開花實,麥稷滔滔知誰種。」描繪了那個時代農業的繁榮景象。
在這樣的歷史積澱下,中國米面作物的品種繁多,主食以稻米為主,與之相伴的,是大量的蔬菜瓜果,中國各地條件優越,四季分明,能提供豐富的時令蔬菜,蔬菜在中國人日常飲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西方國家,以古希臘為例,它處於地中海東岸,三面臨海,大部分區域是山地和丘陵。這種地理環境不適合發展農業。
古希臘人的主食是大麥製成的麵包,他們種植的農作物以葡萄、橄欖等為主,不能大量生產穀物,海洋性氣候也限制了蔬菜的種植,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等西方國家,肉類才是主要的食物來源。
兩種不同的食材結構,決定了中西方烹飪技藝的演變路徑各自不同,中國人日常飲食中蔬菜佔很大比例,那麼最適宜的烹飪手法就是「炒」。
中國各個地區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炒菜,如四川的夫妻肺片和魚香肉絲,東北的木蘭花炒肉等,家庭里最擅長烹飪的也往往是各種時令蔬菜的炒制方法。
「炒」能充分保留蔬菜的鮮艷色澤和營養成分,相比之下,西方以肉類為主的飲食結構,決定了烤和炸成為他們最常用的烹飪手段。
將整塊肉類放入烤爐烘烤,或者放入熱油中炸制,都是處理大塊肉食的最佳選擇。同時,肉類容易導致鍋里產生污垢,不太適合「炒」,需要經常耗時清洗鍋具。
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歷史淵源
東西方在飲食文化上存在諸多差異,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兩者迥異的烹飪歷史。
中國作為東方古國,擁有悠久的農耕文明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開始使用簡單的炊具,並掌握了燒、煮、烤等基本烹飪技巧。
考古發現顯示,先秦時期中國人已經開始使用煎炒法烹飪食物。如1923年河南新鄭古墓和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都出土了類似鐵鍋的炒菜用具。這表明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煎炒已經成為一種日常烹飪方法。
中國炒菜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要追溯到魏晉時期。這一時期北方冶鐵技術進步,價格低廉的鐵鍋開始在民間流行,有效推廣了炒菜技術,到了唐宋時期,夜市經濟興起,各種形狀和種類的炊具被製造出來,奠定了日後炒菜技術的廣泛傳播。
與此同時,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發達,出產大量蔬菜瓜果類食材,這些食材較軟,不太適合烤煎,而更適合快速翻炒。
所以中國人逐漸形成了以炒為主的烹調方法,而肉類在古代並不豐富,月餘不嘗肉味的情況很普遍,即使有肉,也往往切成細絲或薄片與蔬菜同炒,這也成為中國炒菜的一大特色。
相較而言,西方國家的烹飪歷史則明顯更短,18世紀工業革命前,歐洲人主要使用燒烤和燉煮的烹飪方式。
由於生產技術相對落後,鐵質炊具在歐洲遲遲未能普及,直到工業革命後,西方國家才逐漸出現了類似中國的煎炒烹飪技法,而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其飲食文化直接繼承了歐洲的西式烹飪傳統,也很少見到炒菜的技藝。
另一方面,歐美飼養大量牛羊,肉類資源十分充足,他們更喜歡大塊烤肉,而不太重視蔬菜的烹飪。素食在歐美也遠不如中國流行,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西方國家較少使用炒菜等烹調方法。
可以看出,東西方在烹飪技術發展歷程上的差異,導致了兩者在飲食文化中對「炒」這一烹飪方法的不同認知和運用。
中國人傾向於小料烹飪,西方人偏愛大塊烹飪,這也成為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兩者在食材取得,烹飪習慣等方面的區別,都對各自的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與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中國烹飪注重多樣化,一個食材可以通過不同的烹飪手法變出多道菜餚,比如用土豆可以做成土豆絲、洋芋片、酸辣土豆片等。
這主要是由於中國人不僅著眼於吃飽,也非常關注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中國廚師往往會設計非常複雜的菜單,比如以「三菜一湯」或者以肉菜搭配蔬菜等組合方式來豐富口味。
這與西方的烹飪理念不同,西方烹飪更加實用,注重快速果腹,一種食材只會用很簡單的烹飪方式來烹制。
中國人喜歡群體主義,因此中國人喜歡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中國人吃飯時喜歡互動,會互相夾菜、敬酒,場面十分熱鬧。
而西方人則更獨立,吃飯時每個人都默默對付自己的那一份食物,餐桌上安靜許多,西方人不會高聲交談,只與鄰座低聲交流。
中國人使用筷子,這與中國人稻作農業文明的背景有關。筷子代表著中國人穩重內斂的性格。
而西方人使用刀叉,這與西方遊牧文明有關,刀叉代表了西方人較為外放、好動的性格,中國人使用碗來盛飯,而西方人使用盤子。這同樣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中國菜名注重文雅、美感和寓意,菜名往往會採用一些文學手法來命名。而西方菜名更實用,直白地反映菜餚的主要原料和烹飪方法。
筆者認為
食物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西方飲食文化各有千秋,我們應該抱著開放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和欣賞。
但是,在追求口腹之欲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食物對身心健康的影響,食不果腹,吃不成病,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思考,健康飲食應該秉持怎樣的價值觀和態度。■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