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轟炸了伊朗駐敘利亞使館,情況比當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更嚴重。當年美國可以辯稱是「誤炸」,畢竟當時美國與南聯盟處在戰爭狀態,子彈不長眼,導彈也可能打偏,這都可以作為狡辯的藉口。事後美國又是道歉,又是賠償,也算是用行為做實了「誤炸」的性質。以色列轟炸伊朗使館,可是在以敘兩國並未交戰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性質就完全不同了,再怎麼解讀都只能是入侵和挑釁。
使館等同於領土,轟炸一國使館就是轟炸其本土,當然是戰爭入侵,是事實上的宣戰。遭轟炸的是駐敘利亞的伊朗使館,以色列事實上是同時入侵敘伊兩國,同時向兩國宣戰。
在聯合國已經通過停戰決議的情況下,以色列不僅拒絕停火,居然還向第三國和第四國開戰,如此瘋狂,顯然是決意要擴大戰爭。
以色列要擴大戰爭,靠自己的實力是斷不可能取勝的。儘管以色列擁有核武,但一旦使用核武就意味著以色列自取滅亡。道理很簡單,以色列彈丸之地,處在中東阿拉伯世界的包圍之中,其核武到底怎麼炸,能炸誰,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炸巴勒斯坦?不可能,那地方就如同中國的隔壁兩個村莊,炸隔壁村就不可能不炸到自己這個村。核武不是常規武器,其毀滅的力量一定是兩個村都不復存在。核平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亦或埃及?情況也大同小異。
如果不動核武,以色列取勝的可能性更小。儘管以色列相對於中東國家常規武器並不劣勢,可戰爭打了這麼久,事實只有一個:加沙倒是被夷為平地了,可哈馬斯依然強大地存在著。即使再將拉法夷為平地,結局依然還是這樣的。哈馬斯就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就是哈馬斯,要消滅哈馬斯就得徹底消滅巴勒斯坦人,而這是中東阿拉伯世界和全人類都絕不可能接受的,所以消滅哈馬斯就是個偽命題。
以色列的真實目標顯然不是消滅哈馬斯或者巴勒斯坦,而是別的,更深層次也更遠大的目標。
要理解以色列的遠大目標,得從當今世界的全格局或大格局看問題。
俄烏戰爭的原因,可以是北約東擴或者俄羅斯抵制北約東擴,但這依然還是表象。北約為什麼要東擴,東擴到底會帶來什麼?
事實上,自前蘇聯解體和東歐顏色革命之後,在那片土地上發生的其實只有一個最本質的變化:西方資本實施了對前蘇聯勢力範圍的全面入侵和佔領,包括俄羅斯在內。
只不過,在這個佔領的過程中,出現了兩個不「和諧」的情況。一是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終於有了民族覺醒,一個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在爭奪東歐殖民地時發生了矛盾。而且,以德國為代表的產業資本與猶太資本為代表的金融資本在東歐爭奪殖民地的過程中發生了此消彼長的變化。
蘇聯解體後的前二十年,金融資本迅速佔領東歐各國。一方面迅速摧毀東歐原有的工業和產業基礎,比如把曾經的歐洲第二大製造強國烏克蘭徹底去工業化,變成了一個西方金融資本完全掌控的農耕殖民地,以及所謂「歐洲的子宮」。另一方面迅速瓦解了東歐各國的軍事力量,將這些國家變成了接受美國和北約「保護」的軍事殖民地。這一點,此次俄烏戰爭已經打出了真相。俄羅斯之所以能以傳統的「鋼鐵洪流」模式打傳統的戰爭,而歐洲各國儘管口頭上高喊堅決軍事援助烏克蘭抗戰到底,但真能拿得出的武器卻幾乎全是蘇聯時代的舊裝備,足見東歐在顏色革命之後的幾十年時間里,已經實現了完全的去軍事化目標。這個目標不是俄羅斯去完成的,是美國主導完成的。
二十年過後,俄羅斯覺醒了,而且覺醒的似乎不只有俄羅斯。德國在完成統一之後,工業製造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並迅速成為歐洲工業資本和產業資本的中堅力量。在普京和默克爾的時代,德國和俄羅斯開始走向蜜月期,德國工業和產業資本開始在俄羅斯和東歐與金融資本展開了爭奪殖民地的競爭。在德俄兩國的主導下,工業資本和產業資本在東歐地區逐漸佔了上風,德俄主導下的歐洲工業和產業一體化進程開始啓動並運行良好。俄羅斯的能源和資源,德國和歐盟的技術和製造能力,開始出現了完美的組合。
也正因如此,不僅普京能夠在俄羅斯的威望如日中天,保持著持續連任,默克爾在德國也威望爆棚,實現了4 屆連任。這是歐洲、俄羅斯以及東歐地區在蘇聯解體後最光輝的歲月。
美國和猶太資本當然不甘心,於是就有了烏克蘭2014年的政變以及此後長達8年的烏東種族滅絕行動,直到2022年俄烏戰爭的爆發。北溪線被炸,標誌著俄德兩國主導的歐洲復興計劃被徹底終止。
默克爾終究只能連任4屆。不可能繼續連任的主要原因並非德國政治體制的障礙,而是美國及其背後的猶太資本絕不允許。不僅默克爾的電話被美國長期監聽,自特朗普上任也開始了對歐洲展開全面的貿易戰和各種打壓,美國和歐洲的關係開始劍拔弩張。
拜登上台,表面看與特朗普的對外政策是南轅北轍,實際上在猶太資本和影子政府的主導下,二人是在完成瓦解俄德兩國打造歐洲復興計劃的接力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目的只有一個,徹底摧毀俄德聯盟,切斷歐洲工業資本、產業資本與能源和資源的完美結合。
不要以為歐洲和德國都是傻子,他們只是沒有辦法。美國在歐洲有強大的駐軍,有北約這張捆綁歐洲國家的繩索,有金融資本強大的滲透能力,歐洲和德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儘管在俄烏戰爭中,德國也跟著北約高喊制裁俄羅斯,但事實上,兩年來德國是通過中亞國家向俄羅斯出口物資設備最多的國家。除了德國,意大利、希臘、匈牙利、波蘭等國均通過中亞國家或白俄羅斯擴大了對俄出口,這一點有國際金融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布魯克斯所做的長期數據跟蹤分析為證。
在整個俄烏戰爭期間,歐盟國家其實都是陽奉陰為,口炮震天響,行動等於零。只有美英兩國才是真正要援助烏克蘭打下去的主導力量。原因很簡單,這兩個國家才是完全被猶太資本徹底掌控的國家,同時也是近20年來工業製造能力衰落最嚴重的國家。所謂資本爭奪東歐殖民地的競爭,其實就是美英兩國與俄羅斯、德國和歐盟之間的競爭。這才是所謂北約東擴背景下,東歐地區各種風起雲湧背後的真實角力。當然,在這個角力的過程中,也不乏東方大國作為第三方力量的參與和影響。
事實上,在亞洲,針對東方大國的各種制裁與打壓本質上是同樣的問題。金融資本與工業資本和產業資本的角力,已經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這就是今天所謂世界大格局。
所以,要問以色列如此瘋狂,到底是在逼宮誰,答案當然是在逼宮美國和英國。以色列希望美國和英國能夠站起來背水一戰,以捍衛金融資本不可動搖的統治地位。
要問誰在打生死保衛戰,答案也是順理成章的,是以色列在開打金融保衛戰。對以色列而言,這就是他們的生死保衛戰。美元霸權地位是美國的國際貨幣地位不錯,但美元資本的本質就是猶太資本。所謂資本主義,其實就是猶太主義,這是本質。■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