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減!減!中國連續拋售,美債不再是個好買賣

風清語

美國國債,這個曾經被譽為全球最安全的避風港,現在正在明顯起變化,對中國來說,美債似乎不再是一個好買賣。

根據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的最新數據,截止今年3月,中國手裡的美國國債只剩7674億美元,比上個月少了76億。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在減減減了,國債持有量都快降到15年前的水平了。

另一邊,中國對黃金可是真愛,連續18個月沒停過增持,到今年4月,黃金儲備又多了6萬盎司,總量達到了2063噸左右。

一減一增背後,傳遞出一個明確而清晰的信號:中國正在重估美元資產價值。眼下,市場上美元資產漲得還不錯,美國資本市場不斷創新高。在巴菲特眼中,美國國債仍然是不是替代的投資選項,而中國卻在減持美債,這是為啥?

第一個原因,美國「金融產能嚴重過剩」,對其債務可持性的擔憂。2023年第四季度,美國政府債務/GDP比值已達120%,比去年同期還胖了3.1個百分點。美聯儲更是上演了一出「魔術師」大戲,疫情過後開啓瘋狂印鈔模式,通過QE魔法,持有的美債份額由2019年的13%一路飆升至2021年底的24%。

這說明了啥?說明美國「金融產能嚴重過剩」。前面我們分析過,美債規模已膨脹至35萬億美元,相較於2019年,這一數字增長了13萬億美元,增幅達54%。伴隨而來的是通脹壓力的攀升,迫使利率上調至40年來的峰值,且出於種種制約,即便局面緊迫,降息仍非易事,一再延期。

與此同時,美債利息支出已超過1萬億美元,IMF已明確警示美國,指出其債務水平過高,現行財政路徑缺乏持久性。

第二個原因,美國「金融產能」擴張太快,美元未來會不會不值錢了?對於這個問題,不只是中國在擔憂,馬斯克看得非常明白。他曾發出警告,如果美國債務繼續增長,終有一天,美元將一文不值。他是在回應一條提及前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建議美國將國防預算提至GDP 4%以應對威脅的帖子時,提出了自己的警告。有人回復他說,政府不願正視國債負擔,擔憂長遠策略恐傷及短期經濟。馬斯克表示理解並重申:「犧牲在所難免,至少先得把債務增速給降下來。」

債務增速降下來?這又怎麼可能,馬斯克想得太天真了。自去年底美債拍賣遇冷後,美國財政部通過多發短期債穩住了場面。美國財政部馬上要公佈今年三季度的借錢計劃,預算辦公室說未來10年財政赤字要升,公眾負債也要翻倍到48萬億,不但增速不會降,還要提速。

現在的問題是,2024年有8.9萬億國債到期,僅續借問題就夠美國喝一壺的了。

美國一直在尋找買單的人,美國還有向其他國家轉移危機的能力與企圖。基於這樣的現實,中國能不減持美債嗎?當然要減。

有意思的是,橋水基金達利歐剛剛放話,說美國背的債太重,美國可能發生內戰,再加上可能卷進新的國際糾紛,這些都讓想買國債的人望而卻步。他還提到,要是美國繼續到處制裁別的國家,外國買家對美國國債的興趣恐怕也會大減,到時要找人接盤美國的債就難了。

第三個原因,中美之間近幾年不太對付,要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減持美債可視為中國增強自身經濟獨立性與韌性的一種努力,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關係緊張,在貿易摩擦、技術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去美國化」客觀上有助於美國「金融去產能」,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是在「幫助」美國,美國應當感謝。

從2018年開始,中國一直在收縮對美國國債的投資。特別是從2022年4月以後,中國的美債持有量就再也沒超過1萬億美元,到去年5月底,已經跌到13年來的最低點,比10年前少了差不多一半的錢。

2023年全年算下來,中國總共賣掉508億美元的美債,一年中只有3個月稍微買了一點,其他時間都在賣,很多時候一出手就是上100億的大動作。中國當然得提前避避風頭,日本、英國願意增持,誰管得著呢,愛咋咋地吧。

再說了,世道亂,黃金特別受歡迎。全球央行都愛囤點,中國也不例外,連續十多個月買買買,既是對抗風險的好辦法,也能給人民幣國際地位添磚加瓦,此處不多贅述。另外,中俄等新興國家都在推自己的支付系統,簽貨幣互換協議,這些都是在給美元「去中心化」添把火,讓國際金融圈不再只圍著美元轉。

最後,只想說的是,絕不能讓美國「金融產能過剩」再次形成「美國衝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