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墜機」,巧合太多

北風

在準備這篇文章的幾個小時裡,我內心一直懷著小小的希冀,因為伊朗總統直升機「硬著陸」的消息公佈了十小時,但是「遇難」的消息並未確認,伊朗各界還在盡一切力量搜救。

可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伊朗官方已經確定總統直升機全員遇難,這其中包括伊朗內政外交最重要的兩位決策者和執行者:總統萊西以及外長阿卜杜拉希揚確認遇難。

從目前伊朗官方以及各國媒體公開的信息來看,直升機事故沒有任何「人為」跡象,可是此時此刻發生直升機墜機,巧合實在太多。

諸多巧合促成的意外,還算意外麼?

許多人聽到伊朗總統直升機墜機,第一時間都是不敢相信,想不通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第一,總統和外長出行,為何同乘直升機?

根據伊朗官方發佈的信息,伊朗總統萊西,這次是到東部邊境,與阿塞拜疆總統一起參加合修水壩的落成典禮。

這次總統團隊包括外長以及其他重量級部長,分乘三架直升機,最終總統與外長的直升機墜機。

如此大規模團隊出行,為什麼不乘坐大型客機?或許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伊朗邊境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大壩周邊沒有大型機場。

第二,美國伊朗關係緊張,為什麼伊朗總統要乘坐美式直升機?

這就是沒有完備先進製造業的「反美國家」的共同悲哀了,伊朗總統萊西乘坐的直升機,是伊朗政府九十年代從美國引進的。

最近十幾年美國對伊朗施行嚴格經濟與科技制裁,伊朗的美制飛機零部件早就被美國斷供多年了。

就算改總統客機也避免不了同樣命運,因為伊朗的總統客機同樣是美國產的,同樣是維修零部件斷供多年狀態。

至於伊朗從中國和俄羅斯等友好國家引入飛機替代的問題。

首先是中國的C919,剛剛生產幾台,安全性還不足以充當總統座駕,更何況C919de核心部件依賴美國進口,如果對伊朗出口,可能也會遭遇卡脖子制裁。

另外就是俄羅斯大飛機,俄羅斯倒是願意援助伊朗大飛機,可是俄羅斯因為俄烏衝突,也處於被西方卡脖子斷供的狀態,俄羅斯大飛機墜機事故,並不比伊朗少。

所以伊朗總統和高官,一邊反美一邊乘坐美帝幾十年前老飛機,成為唯一選擇。

第三,為何在惡劣天氣選擇直升機穿越山區?

從伊朗公佈的行程看,總統萊西已經結束了與阿塞拜疆總統的水壩落成儀式,處於返程狀態。

也就是說不存在為了外事活動趕行程的原因,在有極端天氣風險的背景下,完全可以延後飛行。

不過可能對於伊朗的山地氣候條件來說,這次行程的「極端天氣條件」在預計可控範圍內,低空飛行,「等一段時間」遭遇的新極端天氣,危害不一定比當下小。

所以說,用美制老飛機,惡劣天氣飛行,穿越氣候與環境惡劣山區等如此多不利條件一匯總,任何單一條件都不能造成總統墜機,可是「巧合地湊在一起」,就導致了「無人生還」的悲劇。

這次伊朗總統萊西墜機,除了行程的諸多巧合,國際和地緣上的巧合更多。

第一巧合,美國沙特正在洽談安全協議。

在伊朗總統墜機同一時間,沙特王儲正在與美國沙利文洽談最新的美國沙特安全協議。

過去一年多,在中國的成功斡旋下,伊朗沙特實現世紀大和解,中東和平發展迎來曙光。

可是美國縱容以色列入侵加沙,讓中東重燃戰火,成為世界最危險的絞肉機。

中美的中東戰略,是和平與戰爭的差別,也是一場合縱連橫的博弈,雙方角力的焦點在沙特引領的遜尼派。

中國主導沙特遜尼派與伊朗什葉派世紀大和解,從而壓制以色列,讓中東進入和平週期。

美國卻強迫沙特不顧巴勒斯坦的血流成河,與以色列和解,從而形成壓迫圍堵伊朗的戰爭格局。

伊朗總統萊西,外長阿卜杜拉希揚都是伊朗沙特和解的推動者與執行者。

此時沙利文卻拿著協議逼迫沙特重新調頭,重回美國戰略,協調遏制伊朗的老路。

這時候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給沙特與中東所有反美勢力都是威懾,成為逼迫沙特重回美國戰略的重要砝碼。

第二巧合,中俄剛發佈「合作無上限」聯合聲明。

就在兩三天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剛成功進行新任期首次訪華,中俄再次發表「範圍廣泛的合作無上限聯合聲明」。

中俄聲明雖然明確不針對第三國,但是兩國都展現了維護「更公平國際社會和規則」的堅強意志。

這在西方看來,幾乎等同於中俄發出的反美帝霸權檄文。有共鳴的聲音,檄文才有力度。

在西方看來,伊朗就是中俄反美帝霸權的最重要支持者,可就在此時,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國家必然進入收縮與動蕩,中俄反帝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助力。

第三巧合,斯洛伐克總理遭槍擊,開啓「刺殺消滅政敵」的死亡螺旋

我在前幾天斯洛伐克總理遇刺的文章強調過,作為歐洲「反美國政策」的刺頭,斯洛伐克總理菲佐被槍擊是個極端惡劣的開頭。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隨後發聲,他稱自己接到死亡威脅,槍擊菲佐是刺殺他的預演。美帝摘除刺頭開啓了刺殺政敵的惡劣開頭,就難免這股亂流不在中東蔓延。

以色列的極端獨走派,伊朗內部的跪美投降派,都有這樣幹的動機和利益訴求。

根據伊朗政體,伊朗總統一直是二號人物,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之下。

可是萊西是過去幾任伊朗總統最特殊的存在,以往的伊朗總統,即便是強勢反美的內賈德,也沒有得到哈梅內伊的認可與支持,甚至多次提出參選總統拿不到提名。

萊西是伊朗唯一獲得政治、宗教、民間三方認可的高支持率,高威望總統,也被認定為哈梅內伊的第一繼承人。

如今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伊朗繼承人出現權力真空,在哈梅內伊年事已高,屢屢傳出健康問題的背景下,伊朗國內必然出現動蕩與戰略收縮。

伊朗的收縮與內部角力,將導致中東什葉派之弧群龍無首,沙特與伊朗和解的聲音缺乏呼應,從而讓美國和以色列影響力急劇擴張。

在全球博弈的大棋局上,中俄伊戰略三角也因為伊朗的收縮而影響穩定性。

所以從諸多巧合都利好美國和以色列的角度看,這真的是意外麼?

伊朗總統和外長遇害已成定局,接下來的懸念就看伊朗如何認定這次“事故”,這將是伊朗接下來內政外交的「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