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戰敗後果有多嚴重,美國人想都不敢想

明人明察

6月5日,加拿大銀行宣佈降息,6月6日,歐洲央行宣佈降息。

這些美國盟友的央行這次一反常態,不再跟隨美聯儲的節奏,率先降息,就打破了堅持幾十年的常規。

更早的三月份,瑞士銀行已經開始降息了。

應該說,這些都是不同尋常的信號,也是美聯儲對世界金融的影響力明顯下降的標誌。

以前,都是美聯儲決定了加息或降息,這些央行跟著走。美聯儲被認為是事實上的世界央行,它的地位就是這麼來的,背後有一批小弟跟隨、捧場,才能號令天下央行不得不跟。這樣美元才可以形成漲落潮汐,對目標國家形成猛烈衝擊,迅速完成定向收割。

美元潮汐是世界上最大的割韭菜遊戲。收割的機制和原理大家都知道,就是降息向世界釋放流動性,製造資產泡沫,然後再加息,收回流動性,讓資產泡沫破裂,低價收購資產。

但在很長時間內,這都是無法破解的陽謀。原因之一,是它不是美國一家的資本自己在行動,而是組團作業、團伙作案。全世界的金融資本,站在資本的金字塔尖,聯合的程度最高。

這次美元加息到了美國憋氣嚴重但還想再努力一把的最後階段,現在就降息實在不甘心。為了這次加息收割達到預期,以能夠彌補一下幾十年的虧空,遊戲還能繼續玩。美聯儲把這次加息的金融戰搞成了背水一戰,自己家的銀行被拉爆,政府的利息支出劇增,美聯儲的賬面出現巨額虧損,美國的再工業化也在加息下被窒息,都統統在所不惜。

如果不能成功,這大概率就是美國最後一次利用金融戰收割別人的機會,因為以現在美國的衰落速度,很難堅持到下一波加息週期還有發動金融戰的實力。

總之,以猶太財團為主的華爾街資本為了這次金融戰,賭上了美國的國運。

這次加息明顯是把東方大國作為最主要的收割目標,但到現在這一目標也未實現。中國雖然也有損失,但整體巋然不動。亞洲一些國家包括日本在內,倒是快熬不住了,亞洲的貨幣、股市、債市以及房市等,最近風雨飄搖,讓人嗅到了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死亡氣息。

美聯儲還想再咬牙堅持一下,一直未明確表態降息。收割不了東大,能收割其他亞洲國家,也總比空手而歸強。就在這時,美國的盟友,開始降息。美聯儲組織的圍獵圈出現了巨大缺口。特別是貨幣支付份額和外匯儲備份額均佔比超過20%的歐元降息,會大大緩解那些重點收割目標的壓力。

這個降息的背後,就是美西方內部出現了嚴重的裂痕,步調開始無法做到一致了。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而貨幣又是金融的核心。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最內核的就是貨幣政策的協同。雖然他們之間也有競爭,但協調是主要的,但現在這個協同機制也被打破了。

而且,這個事還不能孤立起來看。在此之前,美西方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也出現了明顯的裂痕。歐洲一些國家開始與美以保持距離,而且這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色列拿過了德三的劇本,對巴勒斯坦平民犯下的罪行人憎鬼厭,道義盡失,嚴重到霸權陣營都不得不做出分化的姿態。

金融與貨幣政策的分化,是底層的分化。分化一旦出現在這個層面,就不僅僅是對外做做樣子那麼簡單,而是他們的利益衝突已經達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不是說他們以後就沒有共同的利益了,但共同利益相對於利益衝突明顯在下降,已經無法掩蓋內在的矛盾。

是什麼導致了利益的衝突這麼嚴重呢?

一是美西方的整體實力在下降,美西方的霸權已經是夕陽晚照。馬克龍早就警告西方說,「事情正在起變化,」「我們正經歷西方霸權的終結。」去工業化成為美西方的普遍現象,自己製造蛋糕的能力下降了,也影響了對外搶蛋糕的能力。總之是蛋糕變小了,內部的爭搶就激烈了,矛盾自然也就加劇了。諸如,美國從法國手裡搶走了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大單,美國利用俄烏衝突用液化天然氣狠狠敲了歐洲一把竹槓,都是這種情況的外在表現。當然,一般都是美國搶小弟的。

二是美國的實力已經下降到很嚴重的程度。繼續跟美國一起混,得到的好處沒有過去那麼多了,被搶的可能性卻大大增加,而且承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了。

以前美西方能夠形成一個陣營抱團,根本原因是他們聚在一起,可以分享以美國為形式共主、以猶太和盎撒財團為實際控制人的霸權體系利益,但是現在這個體系出現了問題。以色列讓猶太人的聲譽正在墜入低谷,讓美國的眾議院搞「反猶太主義意識法」,就是猶太財團意識到風險之後的應激反應。但這麼做的結果,只是用壓制的方式讓美國社會道路以目,會激怒更多的人,讓自己支付的未來成本會更高。

歐洲人也是經歷過打打殺殺的老江湖,自然也讀得懂趨勢變化。認為西方正在衰落的馬克龍就不停疾呼要實現歐洲自主。馬克龍是歐洲比較清醒的政客,他想讓歐洲趁著美國的衰落,能盡快解脫出來,也不用跟美國一起承擔未來巨大的成本與風險。在大船沈沒前,歐洲先棄船。

最近又發生了胡塞武裝打航母這件事,如果美國不能想辦法挽回影響,不光對美國的戰略恐嚇和戰術威懾的影響很要命,而且對美國在朋友圈的地位和權威,影響也是致命的。

老大被其他陣營的小弟抽了兩記耳光,不敢還手,只會到處跟人解釋,說並沒有被打到臉上雲雲。這個老大自然就不能服眾。

熟悉歷史的中國人一下子就想起了「射王中肩」這個典故。周桓王被鄭國的國君鄭莊公射了一箭。箭只要射出,不管有沒有射中,周天子的權威都會大受影響,從此變成吉祥物。

權威人設一旦被打破,原來臣服的小弟沒有了顧慮,就要放飛自我。

美國的霸權距離徹底的衰亡,當然還需要一個過程,但一定會因此而加速。

隊伍肯定更加不好帶了。所以,手下的小弟們連配合美聯儲打金融戰,都沒有耐心了,開始各掃門前雪。

這樣,美聯儲就被扔在了高息的山崗上,可能身邊還有個英鎊暫時陪著,再加一個已經生了異心的日元表面裝忠。其他的小夥伴們今後越來越難以玩到一起了。雖然還可以為一些特別具有共同利益的事聯合,比如共同對付俄羅斯,比如應對來自東大產業升級後的製造業競爭力,但共同利益總體上會越來越少。

歐洲央行的降息,也基本宣佈美聯儲本輪加息週期金融收割的失敗。被抽走流動性的那些國家,大概率不會被渴死了;而且,美聯儲孤木難支,降息應該也不會太遠了。但因為滯脹風險的存在,降息的這條路也同樣不平坦。

下一步美國怎麼辦,背水一戰的金融戰達不到既定目標,對美國就是災難性的後果。美聯儲以前不是沒遇到過金融戰未捷就被中斷的事,比如1999年開始的美元加息,華爾街自己爆發了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危機。2004開始的加息,加到2006年,傳導成2007年的次債危機。但這一次加息未達目標的後果嚴重程度,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以前總還算有調節空間,比如,為瞭解救次債危機,可以開動常規動力印鈔機。為了應對疫情考驗,可以開動核動力印鈔機。但現在能用的都用了,而且還把力度用到了極致。即便是從2022年開始縮表到現在,截至2024年5月14日,資產負債表規模還有7.3萬億美元,比峰值8.9萬億美元少了一些,但依然遠遠高於疫情爆發之前的資產負債表規模。

印錢是救經濟最後的手段,但這個手段也用得差不多了。繼續再用,美國就要被貨幣洪水淹了。現在美國的整體通脹率由3月的3.5%降至4月的3.4%,核心通脹率則由3月的3.8%降至4月的3.6%,還沒有到既定目標區間。如果再啓動印鈔機,分分鐘又可能反彈上去。

這次金融戰已經和美國的霸權及國運聯繫在一起。不成功,美國的霸權就塌了,國運也結束了。

接下來,美國有不小的概率會啓動更大規模的公開搶劫,搶TikTok,還只是小試牛刀。既然利用美元潮汐這種有點技術含量的隱秘搶劫已經失效,那麼公開搶劫就成為唯一的選擇。畢竟祖上就是強盜或海盜出身,重操舊業可謂輕車熟路。

但這麼一搞,也依然輓救不了美國的霸權和美元的地位。因為這樣做,會讓美元的信用完全清空。

不搞公開搶劫,美國的霸權和美元的地位也保不住。

所以,美國加息的金融戰失敗後,是沒有選擇題的,因為答案只有一個。

不能重新工業化,美國的衰落就是必然,誰也擋不住。只要不改美國的體制為社會主義,就不可能搞重新工業化。

是什麼讓美國失去工業化?美國的安全顧問沙利文的答案是自由市場經濟,自由市場經濟就是最純粹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自由市場經濟這套理論,既不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美國既沒有人民利益,也沒有國家利益,只有資本的利益,而且主要還是金融資本的利益,最終還是站在最頂端的猶太財團的利益。

美國就是自毀於這套最符合猶太財團利益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也是因為自由市場經濟,美國即使做到了世界最強,也仍然是猶太財團的殖民地,雖然是帝國主義的老大,但還要加個「半殖民地」的前綴,才夠準確。

西方自由主義,也包括西方經濟學話術裡面的所謂「自由」,既不是勞動者的自由,也不是普通資本的自由,而是特指猶太帶領收割全世界的金融資本的自由。這個世界上,最渴望自由的正是金融資本家。除了自己制定的規則,他們不願意受到任何束縛,包括民族國家都會被視為障礙物,民族主義同樣被金融資本嫌棄,雖然有時候他們也會利用民族主義來為自己的利益辦事。比如,烏克蘭的民族主義就被猶太財團控制引導,澤連斯基都是猶太人,烏克蘭剩下的國有資產都打包給猶太財團貝萊德處置。

拿破侖說,「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這句話到今天還是成立的。

美國就是毀在美國金融家推動的自由市場經濟上面。這套體制,誰用誰倒霉,因為很難避開被金融收割。

我們就是因為金融沒有實現自由化,才擋住了一波又一波的美元潮汐,避過了一輪又一輪的金融系統性風險。我們的經濟能夠長期的快速增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出現整體性的金融危機,這是我們在融入資本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後,還能夠跨越低收入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條件。

很多國家,雖然也曾有過高速的增長,就是因為金融自由化,為國際金融資本收割自己提供了基本的便利條件,還沒有摸到發達國家門檻,就被收割了。

金融資本發明瞭自由市場經濟這種機制,可以輕鬆控制著發達國家的准入門票。

即使成為發達國家,也不代表就不會被金融資本收割了,那樣有違金融資本的本性。比如韓國,比如日本,比如歐洲。金融資本作為最體現資本本性的資本形態,本質上只有利益概念而沒有國家概念,做空歐洲的也有歐洲的金融資本,做空日本的也有日本的金融資本。只要能夠獲利,金融資本就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即使金融資本的老巢在華爾街,也不妨礙美國成為金融的收割目標。要不,美國是怎麼發展了幾百年從政府到民間負債累累的?甚至連工業能力都被去掉了大半,就是被金融資本掏空了。能夠做到六親不認是金融資本的基本操守。

總之,有了金融自由化的環境,金融資本就可以碾壓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光是猶太三大財團的先鋒領航、貝萊德和道富就控制著二三十萬億美元的財富。他們還可以指揮、聯動更多的盎撒資本、歐洲的金融資本,亞洲的金融資本,甚至,還有目標國內的金融資本,全世界這麼多金融資本一起做空,給你來個金融海嘯,沒有了金融防火牆,這誰能擋得住?

要破解美元潮汐的陽謀,並不是沒有辦法,而且很簡單,那就是拒絕金融自由化,在實力不夠的時候,尤其不能放開貨幣自由兌換。但難點在於,在猶太財團的長期滲透下,自由市場經濟進入大學課堂,成為主流和顯學,自由市場烏托邦成為一些人的精神信仰,拒絕金融自由化是需要有很大勇氣的。

所以,防止國家被收割的關鍵,是如何防止本國政策被裡應外合的金融資本綁架。

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太難了,首先需要一個強大的政權和一個有強大組織和動員能力的體制。這樣的體制只有社會主義國家能夠長期提供,我們新中國建立的正好是這樣一個體制。

所以,就知道為什麼那些支持親猶親美親西方親日的人都一致痛恨新中國的體制,為什麼他們花那麼大的力氣要徹底抹黑新中國的前三十年,他們就是要通過這個方式,徹底否定社會主義體制的合理性,動搖大家對社會主義的認同。如果這一步徹底得逞,他們就可以經過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最終把國家引向金融自由化。如果發展到了這一步,國家就不是在菜單上,而是已經在菜板上了。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蘇聯的體制被否定之後,是不是馬上就來了一波金融收割,不但一舉把蘇聯七十年的積累給收割了,還順帶把俄羅斯從蘇聯繼承的工業能力也嘎了。

其次,還需要足夠的體量。你看看現在的越南,前兩個條件他們也有,但就是輸在體量上,直接抄襲中國的模板,結果現在遇到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一個西貢銀行被首富張美蘭掏空,就消耗了國家四分之一的外匯儲備去救,還不一定救過來。

有些人一直怪朝鮮為什麼不學我們,小國有小國的苦衷。越南的前景我並不好看,因為它這個體量,很難擋住西方金融資本的計劃內收割。

我為什麼一直把鼓吹自由市場的經濟學說,說成是現代西方經濟神學。因為這個東西,本身和科學無緣,而是體現金融資本的利益,怎麼符合金融資本的利益,經濟學就怎麼給出理論,去查查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有多少是猶太人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胡說了。

經濟學洗腦,政治學也會跟上。畢竟一個是基礎,一個是上層建築。多黨政治和三權分立那一套最適合金融資本進行深度控制。美國作為最強的國家都能被猶太財團改造成半殖民地帝國主義,就可以知道一旦搞了這套體制,國家再強大,也要成為最強的金融財團的工具。誰上台,政客都是資本家的狗,而且首先是猶太財團的狗。

思想文化的控制自然也要安排上,「信息繭房」要建起來,猶太人牢靠控制著美國的主流媒體和網絡平台,也就控制了美國人的大腦。

美國的強盛當然不過是歷史的一瞬。還沒有太多回味,就開始走下坡路。確切說,是蘇聯告別了社會主義,讓美國的壓力減小,從羅斯福新政開始被壓抑了半個世紀的資本,特別是金融資本的「自由」,從里根時期開始召喚出來,在冷戰之後,迅速重新統治美國。用最符合金融資本的自由市場經濟學說改造美國,讓美國變成了他們最想要的「自由」之國。這裡,普通人可以自由失業、自由流浪、自由「零元購」、自由吸食大麻,但連批評以色列的自由都沒有,可以被任意擴大化解釋的「禁止反猶」就是美國的天條,跟偽滿洲國沒有批評日本的自由沒有什麼兩樣。

中國至今都有很多精神美國人,想著法讓我們學習美國,成為美國。且不說學習美國的人,大多數都變成了阿根廷和菲律賓,就是成為美國又能如何?

有多少罪惡假借自由之名?去看看美國,就足夠了。當然,美國還沒有敢自由到阿根廷米萊治下那樣的程度,因為那意味著要徹底地毀滅國家興盛的根基。

美國失去美元的地位會怎麼樣?會很嚴重。

首先,因為美國已經去工業化,美國的霸權和美元的霸權是完全綁定在一起的。失去了其中一個,另一個也不會單獨存在。

其次沒有了美元現在的地位,發行的這麼多美元會倒灌美國經濟體,美元會瘋狂貶值,物價會飛漲,美國人很可能會品嘗一下現在阿根廷人的生活狀態。

因為現在的美國工業無法創造出足夠的物質財富,原來可以靠美元從別國獲得的財富,就不能再繼續了,因為美元的信用別人不認了,美國人到時候靠什麼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當然,富豪自然沒問題,有錢自然能買到,但窮人呢?

要麼挨餓,要麼起來革美國體制的命。

到時候,失業問題,加上貧富懸殊問題,有可能會點燃革命的烈火。美國已經有這樣的火星了,那個為了控訴美國和以色列而自焚的美國空軍現役軍人布什內爾,據說就信仰共產主義,所以他心中有大愛。現在美國有很多年輕人開始重新讀馬克思和毛爺爺的書,就跟一百年前我們的前輩那樣,研究美國的病症,尋找救治美國的藥方。

只有革命能夠拯救美國。被美國的網絡平台封號驅逐,來到中文互聯網註冊的那位美國青年,他就認為,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美國。

當然,這不是美元垮掉之後,美國人唯一的選擇,也有人會選擇民族主義,並很快發展到國家主義,就跟上個世紀30年代的德國那樣,清算猶太財團。但這條路終究不過是資本主義的一個變種,因為解決不了有限的財富貧富懸殊的問題,必須對外軍事擴張,但21世紀還有這種空間嗎?所以,此路依然不通。但很可能這條路會被美國人優先選擇,因為民族主義更同意被普通人接受和理解,這條路也失敗了之後,估計大多數美國人才會選擇最後那條路:共產主義。

如果第一時間用上面兩種選擇,美國還有可能會保持一個整體,但第三種選擇的概率也不小:拆分美國。

如果美國繼續由美國的建制派掌權,他們就很可能要拆分美國。

因為沒有了美元的地位,美國就成為一個背負著天量債務的窮光蛋。土地、資源、礦產、房產等,這些財富都在美國的土地上,當然有價值,但這些已經歸屬於私人所有,只是這裡的私人從來不是指普通人。

美國的聯邦政府就有幾十萬億的美元債務,美元垮了,聯邦政府也就成為一個嚴重的現實包袱。到時候,美國的各個州的建制派會怎麼選擇?自然是甩包袱。甩包袱最徹底的方式,就是把美國拆了,脫殼,債務誰也不認。雖然公司法上的分立並不影響承接債務,但美國的分裂,目的就是為了逃避債務。

美國分解的概率還是很高的。即便不是故意拆分,也會因為各個州的貧富程度差別很大,富裕的州不願意為窮的州提供財政支持,美國到現在也沒有這種理念,當初走到一起,就是為了利益。現在在一起的利益不如債務多,大家也很容易一拍兩散,出現USA\USB\USC……

美國本來就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公司,由多個公司組合而成的股份公司,沒有大一統的文化支撐,所以拆分起來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美國會不會跟《美國內戰》的劇情那樣,打起了內戰,概率也是有的。

如果財富的分配讓很多人活不下去,一切都有可能。

所以我們要研究美國,但不要成為美國,未來的世紀屬於中國人的世紀,也屬於社會主義的世紀,一定要相信我們的前輩用一百年時間,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犧牲,通過各種試錯,最後給我們選擇的制度,是最好最適合我們的,而且人工智能要來了。■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